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一种重要的模型,基于等待/通知机制。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描述的是有一块缓冲区作为仓库,生产者可将产品放入仓库,消费者可以从仓库中取出产品,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关注的是以下几个点:

  • 生产者生产的时候消费者不能消费
  • 消费者消费的时候生产者不能生产
  • 缓冲区空时消费者不能消费
  • 缓冲区满时生产者不能生产

生产者/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型,它的优点在于:

  • 解耦。因为多了一个缓冲区,所以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不直接相互调用,这一点很容易想到,这样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代码发生变化,都不会对对方产生影响,这样其实就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强耦合解开,变为了生产者和缓冲区/消费者和缓冲区之间的弱耦合
  • 通过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处理能力来提高整体处理数据的速度,这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最重要的一个优点。如果消费者直接从生产者这里拿数据,如果生产者生产的速度很慢,但消费者消费的速度很快,那消费者就得占用CPU的时间片白白等在那边。有了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生产者和消费者就是两个独立的并发体,生产者把生产出来的数据往缓冲区一丢就好了,不必管消费者;消费者也是,从缓冲区去拿数据就好了,也不必管生产者,缓冲区满了就不生产,缓冲区空了就不消费,使生产者/消费者的处理能力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

利用wait()/notify()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既然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有一个缓冲区,那么我们就自己做一个缓冲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通信都是通过这个缓冲区的。value为""表示缓冲区空,value不为""表示缓冲区满:

public class ValueObject
{
public static String value = "";
}

接下来就是一个生产者了,如果缓冲区满了的,那么就wait(),不再生产了,等待消费者消费完通知;如果缓冲区是空的,那么就生产数据到缓冲区中

public class Producer
{
private Object lock; public Producer(Object lock)
{
this.lock = lock;
} public void setValue()
{
try
{
synchronized (lock)
{
if (!ValueObject.value.equals(""))
lock.wait();
String valu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_" + System.nanoTime();
System.out.println("Set的值是:" + value);
ValueObject.value = value;
lock.notify();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消费者类似,如果缓冲区是空的,那么就不再消费,wait()等待,等待生产者生产完通知;如果缓冲区不是空的,那么就去拿数据:

public class Customer
{
private Object lock; public Customer(Object lock)
{
this.lock = lock;
} public void getValue()
{
try
{
synchronized (lock)
{
if (ValueObject.value.equals(""))
lock.wait();
System.out.println("Get的值是:" + ValueObject.value);
ValueObject.value = "";
lock.notify();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写个主函数,开两个线程调用Producer里面的getValue()方法和Customer()里面的setValue()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final Producer producer = new Producer(lock);
final Customer customer = new Customer(lock);
Runnable producerRunnable =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producer.setValue();
}
}
};
Runnable customerRunnable =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customer.getValue();
}
}
};
Thread producerThread = new Thread(producerRunnable);
Thread CustomerThread = new Thread(customerRunnable);
producerThread.start();
CustomerThread.start();
}

看一下运行结果:

...
Set的值是:1444025677743_162366875965845
Get的值是:1444025677743_162366875965845
Set的值是:1444025677743_162366875983541
Get的值是:1444025677743_162366875983541
Set的值是:1444025677743_162366876004776
Get的值是:1444025677743_162366876004776
...

生产数据和消费数据一定是成对出现的,生产一个消费一个,满了不生产,空了不消费,生产者不能无限生产,消费者也不能无限消费,符合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生产者速度快,就不占用CPU时间片,等着消费者消费完通知它继续生产,这块时间片可以用来给其他线程用。

利用await()/signal()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

一样,先定义一个缓冲区:

public class ValueObject
{
public static String value = "";
}

换种写法,生产和消费方法放在一个类里面:

public class ThreadDomain41 extends ReentrantLock
{
private Condition condition = newCondition(); public void set()
{
try
{
lock();
while (!"".equals(ValueObject.value))
condition.await();
ValueObject.value = "123";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生产了value, value的当前值是" + ValueObject.value);
condition.signal();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unlock();
}
} public void get()
{
try
{
lock();
while ("".equals(ValueObject.value))
condition.await();
ValueObject.value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消费了value, value的当前值是" + ValueObject.value);
condition.signal();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unlock();
}
}
}

同样的,开两个线程,一个线程调用set()方法生产,另一个线程调用get()方法消费: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ThreadDomain41 td = new ThreadDomain41();
Runnable producerRunnable =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Integer.MAX_VALUE; i++)
td.set();
}
};
Runnable customerRunnable =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Integer.MAX_VALUE; i++)
td.get();
}
};
Thread ProducerThread = new Thread(producerRunnable);
ProducerThread.setName("Producer");
Thread ConsumerThread = new Thread(customerRunnable);
ConsumerThread.setName("Consumer");
ProducerThread.start();
ConsumerThread.start();
}

看一下运行结果:

...
Producer生产了value, value的当前值是123
Consumer消费了value, value的当前值是
Producer生产了value, value的当前值是123
Consumer消费了value, value的当前值是
Producer生产了value, value的当前值是123
Consumer消费了value, value的当前值是
...

和wait()/notify()机制的实现效果一样,同样符合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小心假死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处理能力,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并不要求只有一个生产者和一个消费者。可以多个生产者对应多个消费者,可以一个生产者对应一个消费者,可以多个生产者对应一个消费者。

假死就发生在上面三种场景下。理论分析就能说明问题,所以就不写代码了。代码要写也很简单,上面的两个例子随便修改一个,开一个生产者线程/多个消费者线程、开多个生产者线程/消费者线程、开多个生产者线程/多个消费者线程都可以。假死指的是全部线程都进入了WAITING状态,那么程序就不再执行任何业务功能了,整个项目呈现停滞状态。

比方说有生产者A和生产者B,缓冲区由于空了,消费者处于WAITING。生产者B处于WAITING,生产者A被消费者通知生产,生产者A生产出来的产品本应该通知消费者,结果通知了生产者B,生产者B被唤醒,发现缓冲区满了,于是继续WAITING。至此,两个生产者线程处于WAITING,消费者处于WAITING,系统假死。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假死出现的原因是因为notify的是同类,所以非单生产者/单消费者的场景,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1、synchronized用notifyAll()唤醒所有线程、ReentrantLock用signalAll()唤醒所有线程

2、用ReentrantLock定义两个Condition,一个表示生产者的Condition,一个表示消费者的Condition,唤醒的时候调用相应的Condition的signal()方法就可以了

Java多线程14: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多线程之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public class ThreadCommuni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Queue q = new Queue();//创 ...

  2. 第23章 java线程通信——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案例

    第23章 java线程通信--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案例 1.案例: package com.rocco; /** *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涉及到几个类 * 第一,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类,即主类 * 第二, ...

  3. java多线程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 * Created by ccc on 16-4-27. */ public class ...

  4. java多线程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公司面试常常问的题。。。

    package com.cn.test3; //java多线程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ProducerConsumer是主类,Producer生产者,Consumer消费者,Product产品 // ...

  5. java 线程池、多线程实战(生产者消费者模型,1 vs 10) 附案例源码

    导读 前二天写了一篇<Java 多线程并发编程>点我直达,放国庆,在家闲着没事,继续写剩下的东西,开干! 线程池 为什么要使用线程池 例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或邮件服务器 ...

  6. Java里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Producer and Consumer Pattern in Java)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是多线程问题里面的经典问题,也是面试的常见问题.有如下几个常见的实现方法: 1. wait()/notify() 2. lock & condition 3. Blockin ...

  7. 进程,线程,GIL,Python多线程,生产者消费者模型都是什么鬼

    1.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进程,线程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承担了所有的计算任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理者,它负责任务的调度.资源的分配和管理,统领整个计算机硬件:那么操作系统是如何进行任务调度的呢? ...

  8. Java多线程_生产者消费者模式1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具体来讲,就是在一个系统中,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角色,他们通过内存缓冲区进行通信,生产者生产消费者需要的资料,消费者把资料做成产品.生产消费者模式如下图.(图片来自网络 ...

  9. C++11 并发指南九(综合运用: C++11 多线程下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详解)

    前面八章介绍了 C++11 并发编程的基础(抱歉哈,第五章-第八章还在草稿中),本文将综合运用 C++11 中的新的基础设施(主要是多线程.锁.条件变量)来阐述一个经典问题——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并给出 ...

  10. JAVA多线程之生产者 消费者模式 妈妈做面包案例

    创建四个类 1.面包类 锅里只可以放10个面包 ---装面包的容器2.厨房 kitchen 生产面包 和消费面包  最多生产100个面包3.生产者4消费者5.测试类 多线程经典案例 import ja ...

随机推荐

  1. 期许伟大-基于CMMI的过程改进之道探索

    原文作者:上海科维安信息技术顾问有限公司QAI China 何丹博士 CMMI主任评估师   一.引子     近年来,由美国SEI  (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SW-CMM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

  2. [转]Snappy压缩库安装和使用之一

    Snappy压缩库安装和使用之一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luo6620378xu/article/details/8521223 近日需要在毕业设计中引入一个压缩库,要求 ...

  3. AngularJS的小知识点

    小知识点:$scope和$rootScope (1)每次使用ngController指令,都会调用控制器的创建函数,创建出一个控制器对象. (2)每次创建一个控制器对象,AngularJS都会创建一个 ...

  4. c# udp局域网通信

    udp224.0.0.1 子网上的所有系统224.0.0.2 子网上的所有路由器224.0.0.12 dhcp服务器224.0.1.1 ntp224.0.1.24 wins服务器 http://www ...

  5. Oracle表空间数据文件移动的方法

    最近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Oracle存放表空间文件的盘符 空间不够了,必须把部分表空间迁移出去, [转]http://www.jb51.net/article/77026.htm 实现把用户表空间中的 ...

  6. setTimeout 第三个参数 改变setTimeout的作用对象 控制下拉框的关闭

    setTimeout第三个参数,可以作为setTimeout延时执行函数的传入参数使用,利用这个设定,我们可以将要延时改变状态的对象传入,变相改变setTimeout的作用对象:这里setTimeou ...

  7. ElasticSearch学习-centos下安装

    1.安装java运行环境(jre) //这里我安装了jdk 其实只需要安装jre就可以了 0)cd /usr;mkdir /usr/java; cd java 1)wget http://downlo ...

  8. 编写shell脚本遇到的问题

    运行shell脚本提示“syntax error near unexpected token for((i=0;i<$length;i++))”: 原因是因为Linux下的换行符是 \n 而你在 ...

  9. Android Studio Gradle 问题 解决方案

    将AS2.0升到2.1.3出现的问题: Error:No service of type Factory  available in ProjectScopeServices. 在项目中找到build ...

  10. 解决VS2010子目录中的.cpp文件引用上一级目录的stdafx.h找不到定义的问题

    Source目录 |-- stdafx.h |--Util目录 |--Util.h |--Util.cpp 现在的发现Util.cpp各种变量的定义全是红色波浪线,找不到定义,但是却能够编译过 问题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