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12类的继承
*/
* Copyright (c) 2016,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 文件名:text.cpp
* 作者:常轩
* 微信公众号:Worldhello
* 完成日期:2016年7月31日
* 版本号:V1.0
* 程序输入:无
* 程序输出:见运行结果
*/
类的继承
涉及到的概念:父类(基类、超类),子类(派生类、继承类)。
类A继承类B后,B成为父类,A则是子类。那么B中的一些实例属性A也同样拥有。这样就会避免输入
许多重复的的代码。如果没有类能够继承,那么就按标准继承object。
继承一个类
如果已经定义了Person类,需要定义新的Student和Teacher类时,可以直接从Person类继承: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self.name = name
self.gender = gender
定义Student类时,只需要把额外的属性加上,例如score: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score):
super(Student, self).__init__(name, gender)
self.score = score
一定要用 super(Student, self).__init__(name, gender) 去初始化父类,否则,继承自 Person 的 Student 将没有 name 和 gender。
函数super(Student, self)将返回当前类继承的父类,即 Person ,然后调用__init__()方法,注意self参数已在super()中传入,在__init__()中将隐式传递,不需要写出(也不能写)。
判断类型
函数isinstance()可以判断一个变量的类型,既可以用在Python内置的数据类型如str、list、dict,也可以用在我们自定义的类,它们本质上都是数据类型。
假设有如下的 Person、Student 和 Teacher 的定义及继承关系如下: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self.name = name
self.gender = gender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score):
super(Student, self).__init__(name, gender)
self.score = score
class Teacher(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course):
super(Teacher, self).__init__(name, gender)
self.course = course
p = Person('Tim', 'Male')
s = Student('Bob', 'Male', 88)
t = Teacher('Alice', 'Female', 'English')
当我们拿到变量 p、s、t 时,可以使用 isinstance 判断类型:
>>> isinstance(p, Person)
True # p是Person类型
>>> isinstance(p, Student)
False # p不是Student类型
>>> isinstance(p, Teacher)
False # p不是Teacher类型
这说明在继承链上,一个父类的实例不能是子类类型,因为子类比父类多了一些属性和方法。
我们再考察 s :
>>> isinstance(s, Person)
True # s是Person类型
>>> isinstance(s, Student)
True # s是Student类型
>>> isinstance(s, Teacher)
False # s不是Teacher类型
s 是Student类型,不是Teacher类型,这很容易理解。但是,s 也是Person类型,因为Student继承自Person,虽然它比Person多了一些属性和方法,但是,把 s 看成Person的实例也是可以的。
这说明在一条继承链上,一个实例可以看成它本身的类型,也可以看成它父类的类型。
多态
类具有继承关系,并且子类类型可以向上转型看做父类类型,如果我们从 Person 派生出 Student和Teacher ,并都写了一个 whoAmI() 方法: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self.name = name
self.gender = gender
def
whoAmI(self):
return 'I am a Person, my name is %s' % self.name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score):
super(Student, self).__init__(name, gender)
self.score = score
def whoAmI(self):
return 'I am a Student, my name is %s' % self.name
class Teacher(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course):
super(Teacher, self).__init__(name, gender)
self.course = course
def whoAmI(self):
return 'I am a Teacher, my name is %s' % self.name
在一个函数中,如果我们接收一个变量 x,则无论该 x 是 Person、Student还是 Teacher,都可以正确打印出结果:
def who_am_i(x):
print x.whoAmI()
p = Person('Tim', 'Male')
s = Student('Bob', 'Male', 88)
t = Teacher('Alice', 'Female', 'English')
who_am_i(p)
who_am_i(s)
who_am_i(t)
运行结果:
I am a Person, my name is Tim
I am a Student, my name is Bob
I am a Teacher, my name is Alice
这种行为称为多态。也就是说,方法调用将作用在 x 的实际类型上。s 是Student类型,它实际上拥有自己的 whoAmI()方法以及从
Person继承的 whoAmI方法,但调用 s.whoAmI()总是先查找它自身的定义,如果没有定义,则顺着继承链向上查找,直到在某个父类中找到为止。
由于Python是动态语言,所以,传递给函数 who_am_i(x)的参数 x不一定是
Person 或 Person 的子类型。任何数据类型的实例都可以,只要它有一个whoAmI()的方法即可:
class Book(object):
def whoAmI(self):
return 'I am a book'
这是动态语言和静态语言(例如Java)最大的差别之一。动态语言调用实例方法,不检查类型,只要方法存在,参数正确,就可以调用。
多重继承
除了从一个父类继承外,Python允许从多个父类继承,称为多重继承。
多重继承的继承链就不是一棵树了,它像这样: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a):
print 'init A...'
self.a =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a):
super(B, self).__init__(a)
print 'init B...'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a):
super(C, self).__init__(a)
print 'init C...'
class D(B, C):
def __init__(self, a):
super(D, self).__init__(a)
print 'init D...'
看下图:
像这样,D 同时继承自 B 和 C,也就是 D 拥有了 A、B、C 的全部功能。多重继承通过 super()调用__init__()方法时,A 虽然被继承了两次,但__init__()只调用一次:
>>> d = D('d')
init A...
init C...
init B...
init D...
多重继承的目的是从两种继承树中分别选择并继承出子类,以便组合功能使用。
举个例子,Python的网络服务器有TCPServer、UDPServer、UnixStreamServer、UnixDatagramServer,而服务器运行模式有 多进程ForkingMixin 和 多线程ThreadingMixin两种。
要创建多进程模式的 TCPServer:
class MyTCPServer(TCPServer, ForkingMixin)
pass
要创建多线程模式的 UDPServer:
class MyUDPServer(UDPServer, ThreadingMixin):
pass
如果没有多重继承,要实现上述所有可能的组合需要 4x2=8 个子类。
获取对象信息
拿到一个变量,除了用 isinstance() 判断它是否是某种类型的实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呢?
例如,已有定义: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self.name = name
self.gender = gender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score):
super(Student, self).__init__(name, gender)
self.score = score
def whoAmI(self):
return 'I am a Student, my name is %s' % self.name
首先可以用 type() 函数获取变量的类型,它返回一个 Type 对象:
>>> type(123)
<type 'int'>
>>> s = Student('Bob', 'Male', 88)
>>> type(s)
<class '__main__.Student'>
其次,可以用 dir() 函数获取变量的所有属性:
>>> dir(123) # 整数也有很多属性...
['__abs__', '__add__', '__and__', '__class__', '__cmp__', ...]
>>> dir(s)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oc__', '__format__', '__getattribute__', '__hash__', '__init__', '__modul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gender', 'name', 'score', 'whoAmI']
对于实例变量,dir()返回所有实例属性,包括`__class__`这类有特殊意义的属性。注意到方法`whoAmI`也是 s 的一个属性。
如何去掉`__xxx__`这类的特殊属性,只保留我们自己定义的属性?回顾一下filter()函数的用法。
dir()返回的属性是字符串列表,如果已知一个属性名称,要获取或者设置对象的属性,就需要用 getattr() 和 setattr(
)函数了:
>>> getattr(s, 'name')
# 获取name属性
'Bob'
>>> setattr(s, 'name', 'Adam')
# 设置新的name属性
>>> s.name
'Adam'
>>> getattr(s, 'age') # 获取age属性,但是属性不存在,报错: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AttributeError: 'Studen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age'
>>> getattr(s, 'age', 20) # 获取age属性,如果属性不存在,就返回默认值20:
20
Python——12类的继承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 类的继承(新式类/经典类)、多态
继承 之前我们说到了类的公有属性和类的私有属性,其实就是类的封装,现在准备随笔的 是继承,是面向对象的第二大特性. 面向对象编程 (OOP) 语言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继承”.继承是指这样一种能力:它可 ...
- Python 笔记 : 类和继承
# -*- coding= utf-8 -*- # 文件编码定义的语法规则是: coding[:=]/s*([-/w.]+) # 未指定编码将默认为 : ASCII # 同时要注意物理文件的编码也要 ...
- Python 基础 类的继承
如果寂静定义了Person类,需要定义新的Student 和Teacher 类时 可以直接从Person 中继承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 ...
- python基础--类的继承以及mro
继承: 什么是继承: 继承是一种关系,描述两个对象之间什么是什么的关系 在程序中,继承描述的是类和类之间的关系 例如 a继承了b,a就能直接使用b已经存在的方法和属性了 a称之为子类,b称之为父类,成 ...
- Python的类和继承
一.类的封装: 封装将类的信息隐藏在类内部,不允许外部直接修改该类的变量,只能通过该类提供的方法来实现对隐藏信息的操作和访问 class Boss(): # 类的公共属性 level=1 # 类的初始 ...
- Python的高级特性12:类的继承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继承(Inheritance)允许子类从父类那里获得属性和方法,同时子类可以添加或者重载其父类中的任何方法.在C++和Java的对象模型中,子类的构造函数会自动调用父类的构造函 ...
- Python 派生类子类继承类
1.创建list类的子类Namedlist,初始化新类,创建新对象实例johnny,检查对象类型,并使用list的一些功能来存储数据 >>> class Namedlist(list ...
- 【python】类的继承和多态
比如,我们已经编写了一个名为Animal的class,有一个run()方法可以直接打印: class Animal(object): def run(self): print 'Animal is r ...
- (转)Python异常类的继承关系
原文:https://blog.csdn.net/Dragonfli_Lee/article/details/52350793 https://www.cnblogs.com/Lival/p/6203 ...
随机推荐
- tc/traffic control 网络控制工具
第一个例子 增加延时 tc qdsic add dev enp0s3 root netem delay 200ms qdisc : queuing discipline, 当内核需要发送包到某个接口时 ...
- python学习——tuple
tuple 上次谈到了列表,而这次所谈的元组其实和列表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故元组又叫"戴上了枷锁的列表".这是因为元组不能改动内部的元素,所以就不能使用上次谈到的append.ext ...
- skip-list(跳表)原理及C++代码实现
跳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结构,它实现简单,但是性能又可以和平衡二叉搜索树差不多. 据MIT公开课上教授的讲解,它的想法和纽约地铁有异曲同工之妙,简而言之就是不断地增加“快线”,从而降低时间复杂度. 当 ...
- php中的几种四舍五入取整、向上取整、向下取整、小数截取方法
echo intval(4.5);echo "<br />";//直接取整,舍弃小数保留整数echo round(4.5);echo "<br /> ...
- [LC] 124. Binary Tree Maximum Path Sum
Given a non-empty binary tree, find the maximum path sum. For this problem, a path is defined as any ...
- css样式表----------样式属性(背景与前景、边界和边框、列表与方块、格式与布局)
一.背景与前景 (1).背景 line-height: 1.5 !important;">90; /*背景色(以样式表为主,样式表优先.)*/ background-image:url ...
- JVM简述
JVM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刚开始学java的时候,就会接触堆.栈,还有方法区,因为我们要知道new出来的对象放在哪里,局部变量放在哪里,static修饰的变量放在哪里. 我从网上截一个图: 这里有三大部 ...
- django框架进阶-form组件-长期维护
################## form组件做了什么事情? ####################### 之前web开发的模式,以注册为例 1,要有一个注册页面,然后有一个f ...
- mysql idb文件过大
分开 保存,每个数据库有自己的 innodb_file_per_table=1
- linux kill进程没有立刻停止
前些天在执行restart脚本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1.第一次执行进程不见了,启动失败2.第二次重启进程成功,但是在kill的时候提示进程不存在需要重启两次进程才能成功 查看日志文件:第一次重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