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自:http://songlee24.github.io/blog/2014/09/02/c-plus-plus-jin-jie-zhi-xu-han-shu-biao/

C++通过继承(inheritance)虚函数(virtual function)来实现多态性。所谓多态,简单地说就是,将基类的指针或引用绑定到子类的实例,然后通过基类的指针或引用调用实际子类的成员函数(虚函数)。本文将介绍单继承、多重继承下虚函数的实现机制。

一、虚函数表

为了支持虚函数机制,编译器为每一个拥有虚函数的类的实例创建了一个虚函数表(virtual table),这个表中有许多的槽(slot),每个槽中存放的是虚函数的地址。虚函数表解决了继承、覆盖、添加虚函数的问题,保证其真实反应实际的函数。

为了能够找到 virtual table,编译器在每个拥有虚函数的类的实例中插入了一个成员指针 vptr,指向虚函数表。下面是一个例子: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z()" << endl; }
};
typedef void(*pFun)(void);
int main()
{
Base b;
int* vptr = (int*)&b; // 虚函数表地址
pFunfunc1 = (pFun)*((int*)*vptr); // 第一个函数
pFunfunc2 = (pFun)*((int*)*vptr+); // 第二个函数
pFunfunc3 = (pFun)*((int*)*vptr+); // 第三个函数
func1(); // 输出Base::x()
func2(); // 输出Base::y()
func3(); // 输出Base::z()
return ;
}

上面定义了一个Base类,其中有三个虚函数。我们将Base类对象取址 &b 并强制转换为 int*,取得虚函数表的地址。然后对虚函数表的地址取值 *vptr 并强转为 int*,即取得第一个虚函数的地址了。将第一个虚函数的地址加1,取得第二个虚函数的地址,再加1即取得第三个虚函数的地址。

注意,之所以可以通过对象实例的地址得到虚函数表,是因为 vptr 指针位于对象实例的最前面(这是由编译器决定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取到虚函数表有最高的性能——如果有多层继承或是多重继承的情况下)。如图所示:

在VS2012中加断点进行Debug可以查看到虚函数表:

二、单继承时的虚函数表

1、无虚函数覆盖

假如现有单继承关系如下:


class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z()" << endl; }
};
class Derive : public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x1() { cout << "Derive::x1()" << endl; }
virtual void y1() { cout << "Derive::y1()" << endl; }
virtual void z1() { cout << "Derive::z1()" << endl; }
};

在这个单继承的关系中,子类没有重写父类的任何方法,而是加入了三个新的虚函数。Derive类实例的虚函数表布局如图示:

  • Derive class 继承了 Base class 中的三个虚函数,准确的说,是该函数实体的地址被拷贝到 Derive 实例的虚函数表对应的 slot 之中。
  • 新增的 虚函数 置于虚函数表的后面,并按声明顺序存放。

2、有虚函数覆盖

如果在继承关系中,子类重写了父类的虚函数: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z()" << endl; }
};
class Derive : public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Derive::x()" << endl; } // 重写
virtual void y1() { cout << "Derive::y1()" << endl; }
virtual void z1() { cout << "Derive::z1()" << endl; }
};

则Derive类实例的虚函数表布局为:

相比于无覆盖的情况,只是把 Derive::x() 覆盖了Base::x(),即第一个槽的函数地址发生了变化,其他的没有变化。

这时,如果通过绑定了子类对象的基类指针调用函数 x(),会执行 Derive 版本的 x(),这就是多态。

三、多重继承时的虚函数表

1、无虚函数覆盖

现有如下的多重继承关系,子类没有覆盖父类的虚函数:


class Base1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1::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1::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1::z()" << endl; }
};
class Base2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2::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2::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2::z()" << endl; }
};
class Derive : public Base1, public Base2
{
public:
virtual void x1() { cout << "Derive::x1()" << endl; }
virtual void y1() { cout << "Derive::y1()" << endl; }
};

对于 Derive 实例 d 的虚函数表布局,如下图:

可以看出:

  • 每个基类子对象对应一个虚函数表。
  • 派生类中新增的虚函数放到第一个虚函数表的后面。

测试代码(VS2012):


typedef void(*pFun)(void);
int main()
{
Derive b;
int** vptr = (int**)&b; // 虚函数表地址
// virtual table 1
pFuntable1_func1 = (pFun)*((int*)*vptr+); // vptr[0][0]
pFuntable1_func2 = (pFun)*((int*)*vptr+); // vptr[0][1]
pFuntable1_func3 = (pFun)*((int*)*vptr+); // vptr[0][2]
pFuntable1_func4 = (pFun)*((int*)*vptr+); // vptr[0][3]
pFuntable1_func5 = (pFun)*((int*)*vptr+); // vptr[0][4]
// virtual table 2
pFuntable2_func1 = (pFun)*((int*)*(vptr+)+); // vptr[1][0]
pFuntable2_func2 = (pFun)*((int*)*(vptr+)+); // vptr[1][1]
pFuntable2_func3 = (pFun)*((int*)*(vptr+)+); // vptr[1][2]
// call
table1_func1();
table1_func2();
table1_func3();
table1_func4();
table1_func5();
table2_func1();
table2_func2();
table2_func3();
return;
}

不同的编译器对 virtual table 的实现不同,经测试,在 g++ 中需要这样:


// virtual table 1
pFuntable1_func1 = (pFun)*((int*)*vptr+); // vptr[0][0]
pFuntable1_func2 = (pFun)*((int*)*vptr+); // vptr[0][2]
pFuntable1_func3 = (pFun)*((int*)*vptr+); // vptr[0][4]
pFuntable1_func4 = (pFun)*((int*)*vptr+); // vptr[0][6]
pFuntable1_func5 = (pFun)*((int*)*vptr+); // vptr[0][8]
// virtual table 2
pFuntable2_func1 = (pFun)*((int*)*(vptr+)+); // vptr[1][0]
pFuntable2_func2 = (pFun)*((int*)*(vptr+)+); // vptr[1][2]
pFuntable2_func3 = (pFun)*((int*)*(vptr+)+); // vptr[1][4]

2、有虚函数覆盖

将上面的多重继承关系稍作修改,让子类重写基类的 x() 函数:


class Base1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1::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1::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1::z()" << endl; }
};
class Base2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2::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2::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2::z()" << endl; }
};
class Derive : public Base1, public Base2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Derive::x()" << endl; } // 重写
virtual void y1() { cout << "Derive::y1()" << endl; }
};

这时 Derive 实例的虚函数表布局会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相比于无覆盖的情况,只是将Derive::x()覆盖了Base1::x()Base2::x()而已,你可以自己写测试代码测试一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注:若虚函数是 private 或 protected 的,我们照样可以通过访问虚函数表来访问这些虚函数,即上面的测试代码一样能运行。

附:编译器对指针的调整

在多重继承下,我们可以将子类实例绑定到任一父类的指针(或引用)上。以上述有覆盖的多重继承关系为例:


2


Deriveb;
Base1* ptr1 = &b; // 指向 b 的初始地址
Base2* ptr2 = &b; // 指向 b 的第二个子对象
  • 因为 Base1 是第一个基类,所以 ptr1 指向的是 Derive 对象的起始地址,不需要调整指针(偏移)。
  • 因为 Base2 是第二个基类,所以必须对指针进行调整,即加上一个 offset,让 ptr2 指向 Base2 子对象。
  • 当然,上述过程是由编译器完成的。

当然,你可以在VS2012里通过Debug看出 ptr1 和 ptr2 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这样子:


Base1* b1 = (Base1*)ptr2;
b1->y(); // 输出 Base2::y()
Base2* b2 = (Base2*)ptr1;
b2->y(); // 输出 Base1::y()

其实,通过某个类型的指针访问某个成员时,编译器只是根据类型的定义查找这个成员所在偏移量,用这个偏移量获取成员。由于 ptr2 本来就指向 Base2 子对象的起始地址,所以b1->y()调用到的是Base2::y(),而 ptr1 本来就指向 Base1 子对象的起始地址(即 Derive对象的起始地址),所以b2->y()调用到的是Base1::y()

C++之虚函数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 虚函数表解析

    转载:陈皓 http://blog.csdn.net/haoel 前言 C++中 的虚函数的作用主要是实现了多态的机制.关于多态,简而言之就是用父类型别的指针指向其子类的实例,然后通过父类的指针调用实 ...

  2. C++ 多态、虚函数机制以及虚函数表

    1.非virtual函数,调用规则取决于对象的显式类型.例如 A* a  = new B(); a->display(); 调用的就是A类中定义的display().和对象本体是B无关系. 2. ...

  3. C++迟后联编和虚函数表

    先看一个题目: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Show(int x) { cout << "In Base class, int x = & ...

  4. C++ 知道虚函数表的存在

    今天翻看陈皓大大的博客,直接找关于C++的东东,看到了虚函数表的内容,找一些能看得懂的地方记下笔记. 0 引子 类中存在虚函数,就会存在虚函数表,在vs2015的实现中,它存在于类的头部. 假设有如下 ...

  5. C++虚函数和虚函数表

    前导 在上面的博文中描述了基类中存在虚函数时,基类和派生类中虚函数表的结构. 在派生类也定义了虚函数时,函数表又是怎样的结构呢? 先看下面的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

  6. C++ Daily 《5》----虚函数表的共享问题

    问题: 包含一个以上虚函数的 class B, 它所定义的 对象是否共用一个虚函数表? 分析: 由于含有虚函数,因此对象内存包含了一个指向虚函数表的指针,但是这个指针指向的是同一个虚函数表吗? 实验如 ...

  7. C++虚函数表

    大家知道虚函数是通过一张虚函数表来实现的.在这个表中,主要是一个类的虚函数的地址表,这张表解决了继承.覆盖的问题,其内容真是反应实际的函数.这样,在有虚函数的类的实例中,这个表分配在了这个实例的内存中 ...

  8. 对C++虚函数、虚函数表的简单理解

    一.虚函数的作用 以一个通用的图形类来了解虚函数的定义,代码如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 ...

  9. 深入理解C++虚函数表

    虚函数表是C++类中存放虚函数的一张表,理解虚函数表对于理解多态很重要. 本次使用的编译器是VS2013,为了简化操作,不用去操作函数指针,我使用到了VS的CL编译选项来查看类的内存布局. CL使用方 ...

  10. C++虚函数与虚函数表

    多态性可分为两类:静态多态和动态多态.函数重载和运算符重载实现的多态属于静态多态,动态多态性是通过虚函数实现的. 每个含有虚函数的类有一张虚函数表(vtbl),表中每一项是一个虚函数的地址, 也就是说 ...

随机推荐

  1. Redis学习笔记(一) 初识 Redis

    简介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个以线下业务为主的公司,软件这一块的东西可以说是手工作坊,技术上的东西全靠大家自己折腾.最近也是觉得自己在社会主义的怀抱里安逸了太久,要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不能忘了资本主义的黑暗, ...

  2. BZOJ 2821 分块+二分

    题意: N个数,M组询问,每次问[l,r]中有多少个数出现正偶数次. 思路: 把N个数分成sqrt(n)块,预处理d[i][j]表示第i块起点到第j块末尾的答案 枚举起点i,并维护一个数组记录每个数到 ...

  3. Spark SQL概念学习系列之性能调优

    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性能调优 Caching Data In Memory Spark SQL可以通过调用sqlContext.cacheTable("tableName") 或 ...

  4. java实现sql批量插入参数

    背景: 需要更新一些不规范的时间格式,如将某个时间格式化为yy-MM-dd,实际上为 yy-MM-dd hh:mm:ss,并且需要提供回滚脚本. 例如:规范化时间的脚本如下: ,) WHERE tes ...

  5. jQuery分页插件pagination的用法

    https://www.zhangxinxu.com/jq/pagination_zh/ 参数: 参数名 描述 参数值 maxentries 总条目数 必选参数,整数 items_per_page 每 ...

  6. 利用 js 获取地址栏参数

    1.aspx页面,进行页面跳转 window.location.href = "ProviderInfo.aspx?ProviderID="+ProviderID; 2.Provi ...

  7. 基于XMPP利用openfire简单的即时通讯

    功能的实现结果:能够使自己编写客户端与spark客户端信息通讯,将接受到的信息更新到textview上. 1.下载openfire并安装.设置域名,添加用户 2.下载安装spark客户端 3.jar包 ...

  8. vue <router-view>没有渲染

    将routes中的components换成component

  9. Git 版本控制原理

    git 工作原理图 如上图所示,有三个区域Working Directory.stage.master. 名词解释: 工作区(Working Directory) 在我们直接编辑文件(文件夹)的根目录 ...

  10. JOptionPane提示框的一些常用用法

    1.1 showMessageDialog 显示一个带有OK 按钮的模态对话框. 下面是几个使用showMessageDialog 的例子: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