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本系列,讨论一些有趣的 CSS 题目,抛开实用性而言,一些题目为了拓宽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此外,涉及一些容易忽视的 CSS 细节。

解题不考虑兼容性,题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解题中有你感觉到生僻的 CSS 属性,赶紧去补习一下吧。

不断更新,不断更新,不断更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一)-- 左边竖条的实现方法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二)-- 从条纹边框的实现谈盒子模型

所有题目汇总在我的 Github 。

3、层叠顺序(stacking level)与堆栈上下文(stacking context)知多少?

z-index 看上去其实很简单,根据 z-index 的高低决定层叠的优先级,实则深入进去,会发现内有乾坤。

看看下面这题,定义两个 div A 和 B,被包括在同一个父 div 标签下。HTML结构如下:

<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inline-block">#divA display:inline-block</div>
<div class="float"> #divB float:left</div>
</div>

它们的 CSS 定义如下:

.container{
position:relative;
background:#ddd;
}
.container > div{
width:200px;
height:200px;
}
.float{
float:left;
background-color:deeppink;
}
.inline-block{
display:inline-block;
background-color:yellowgreen;
margin-left:-100px;
}

大概描述起来,意思就是拥有共同父容器的两个 DIV 重叠在一起,是 display:inline-block 叠在上面,还是float:left 叠在上面?

注意这里 DOM 的顺序,是先生成 display:inline-block ,再生成 float:left 。当然也可以把两个的 DOM 顺序调转如下:

<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float"> #divB float:left</div>
<div class="inline-block">#divA display:inline-block</div>
</div>

会发现,无论顺序如何,始终是 display:inline-block 的 div 叠在上方。

Demo戳我

这里其实是涉及了所谓的层叠水平(stacking level),有一张图可以很好的诠释:

运用上图的逻辑,上面的题目就迎刃而解,inline-blcok 的 stacking level 比之 float 要高,所以无论 DOM 的先后顺序都堆叠在上面。

不过上面图示的说法有一些不准确,按照 W3官方 的说法,准确的 7 层为:

  1. the background and borders of the element forming the stacking context.

  2. the child stacking contexts with negative stack levels (most negative first).

  3. the in-flow, non-inline-level, non-positioned descendants.

  4. the non-positioned floats.

  5. the in-flow, inline-level, non-positioned descendants, including inline tables and inline blocks.

  6. the child stacking contexts with stack level 0 and the positioned descendants with stack level 0.

  7. the child stacking contexts with positive stack levels (least positive first).

稍微翻译一下:

  1. 形成堆叠上下文环境的元素的背景与边框

  2. 拥有负 z-index 的子堆叠上下文元素 (负的越高越堆叠层级越低)

  3. 正常流式布局,非 inline-block,无 position 定位(static除外)的子元素

  4. 无 position 定位(static除外)的 float 浮动元素

  5. 正常流式布局, inline-block元素,无 position 定位(static除外)的子元素(包括 display:table 和 display:inline )

  6. 拥有 z-index:0 的子堆叠上下文元素

  7. 拥有正 z-index: 的子堆叠上下文元素(正的越低越堆叠层级越低)

所以我们的两个 div 的比较是基于上面所列出来的 4 和 5 。5 的 stacking level 更高,所以叠得更高。

不过!不过!不过!重点来了,请注意,上面的比较是基于两个 div 都没有形成 堆叠上下文 这个为基础的。下面我们修改一下题目,给两个 div ,增加一个 opacity:

.container{
position:relative;
background:#ddd;
}
.container > div{
width:200px;
height:200px;
opacity:0.9; // 注意这里,增加一个 opacity
}
.float{
float:left;
background-color:deeppink;
}
.inline-block{
display:inline-block;
background-color:yellowgreen;
margin-left:-100px;
}

Demo戳我

会看到,inline-block 的 div 不再一定叠在 float 的 div 之上,而是和 HTML 代码中 DOM 的堆放顺序有关,后添加的 div 会 叠在先添加的 div 之上。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添加的 opacity:0.9 这个让两个 div 都生成了 stacking context(堆叠上下文) 的概念。此时,要对两者进行层叠排列,就需要 z-index ,z-index 越高的层叠层级越高。

堆叠上下文是HTML元素的三维概念,这些HTML元素在一条假想的相对于面向(电脑屏幕的)视窗或者网页的用户的 z 轴上延伸,HTML 元素依据其自身属性按照优先级顺序占用层叠上下文的空间。

那么,如何触发一个元素形成 堆叠上下文 ?方法如下,摘自 MDN

  • 根元素 (HTML),
  • z-index 值不为 "auto"的 绝对/相对定位,
  • 一个 z-index 值不为 "auto"的 flex 项目 (flex item),即:父元素 display: flex|inline-flex,
  • opacity 属性值小于 1 的元素(参考 the specification for opacity),
  • transform 属性值不为 "none"的元素,
  • mix-blend-mode 属性值不为 "normal"的元素,
  • filter值不为“none”的元素,
  • perspective值不为“none”的元素,
  • isolation 属性被设置为 "isolate"的元素,
  • position: fixed
  • 在 will-change 中指定了任意 CSS 属性,即便你没有直接指定这些属性的值
  • -webkit-overflow-scrolling 属性被设置 "touch"的元素

所以,上面我们给两个 div 添加 opacity 属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 stacking context。也就是说添加 opacity 替换成上面列出来这些属性都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层叠上下文中,其子元素同样也按照上面解释的规则进行层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子元素的 z-index 值只在父级层叠上下文中有意义。意思就是父元素的 z-index 低于父元素另一个同级元素,子元素 z-index再高也没用。

理解上面的 stacking-level 与 stacking-context 是理解 CSS 的层叠顺序的关键。

所有题目汇总在我的 Github ,发到博客希望得到更多的交流。

到此本文结束,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多多交流,原创文章,文笔有限,才疏学浅,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万望告知。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三)-- 层叠顺序与堆栈上下文知多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十二)-- 你该知道的字体 font-family

    开本系列,谈谈一些有趣的 CSS 题目,题目类型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仅为了拓宽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涉及一些容易忽视的 CSS 细节. 解题不考虑兼容性,题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解题 ...

  2.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十一)-- reset.css 知多少?

    开本系列,谈谈一些有趣的 CSS 题目,题目类型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仅为了拓宽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涉及一些容易忽视的 CSS 细节. 解题不考虑兼容性,题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解题 ...

  3.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四)-- 从倒影说起,谈谈 CSS 继承 inherit

    开本系列,讨论一些有趣的 CSS 题目,抛开实用性而言,一些题目为了拓宽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此外,涉及一些容易忽视的 CSS 细节. 解题不考虑兼容性,题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解题中有你感觉 ...

  4.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五)-- 单行居中,两行居左,超过两行省略

    开本系列,讨论一些有趣的 CSS 题目,抛开实用性而言,一些题目为了拓宽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此外,涉及一些容易忽视的 CSS 细节. 解题不考虑兼容性,题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解题中有你感觉 ...

  5.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六)-- 全兼容的多列均匀布局问题

    开本系列,谈谈一些有趣的 CSS 题目,题目类型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仅为了拓宽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涉及一些容易忽视的 CSS 细节. 解题不考虑兼容性,题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解题 ...

  6.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七)-- 消失的边界线问题

    开本系列,谈谈一些有趣的 CSS 题目,题目类型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仅为了拓宽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涉及一些容易忽视的 CSS 细节. 解题不考虑兼容性,题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解题 ...

  7.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八)-- 纯CSS的导航栏Tab切换方案

    开本系列,谈谈一些有趣的 CSS 题目,题目类型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仅为了拓宽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涉及一些容易忽视的 CSS 细节. 解题不考虑兼容性,题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解题 ...

  8.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九)-- 巧妙的实现 CSS 斜线

    开本系列,谈谈一些有趣的 CSS 题目,题目类型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仅为了拓宽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涉及一些容易忽视的 CSS 细节. 解题不考虑兼容性,题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解题 ...

  9.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十)-- 结构性伪类选择器

    开本系列,谈谈一些有趣的 CSS 题目,题目类型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仅为了拓宽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涉及一些容易忽视的 CSS 细节. 解题不考虑兼容性,题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解题 ...

随机推荐

  1. Tomcat一个BUG造成CLOSE_WAIT

    之前应该提过,我们线上架构整体重新架设了,应用层面使用的是Spring Boot,前段日子因为一些第三方的原因,略有些匆忙的提前开始线上的内测了.然后运维发现了个问题,服务器的HTTPS端口有大量的C ...

  2. NPM (node package manager) 入门 - 基础使用

    什么是npm ? npm 是 nodejs 的包管理和分发工具.它可以让 javascript 开发者能够更加轻松的共享代码和共用代码片段,并且通过 npm 管理你分享的代码也很方便快捷和简单. 截至 ...

  3. 浅谈 Fragment 生命周期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微博:厉圣杰 源码:AndroidDemo/Fragment 文中如有纰漏,欢迎大家留言指出. Fragment 是在 Android 3.0 中 ...

  4. 【探索】无形验证码 —— PoW 算力验证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写一个能消耗对方时间的程序? 消耗时间还不简单,休眠一下就可以了: Sleep(1000) 这确实消耗了时间,但并没有消耗 CPU.如果对方开了变速齿轮,这瞬间就能完成. 不过要 ...

  5. MVVM设计模式和WPF中的实现(四)事件绑定

    MVVM设计模式和在WPF中的实现(四) 事件绑定 系列目录: MVVM模式解析和在WPF中的实现(一)MVVM模式简介 MVVM模式解析和在WPF中的实现(二)数据绑定 MVVM模式解析和在WPF中 ...

  6. 前端学HTTP之Web主机托管

    前面的话 对内容资源的存储.协调以及管理的职责统称为Web主机托管.主机托管是Web服务器的主要功能之一.保存并提供内容,记录对内容的访问以及管理内容都离不开服务器.如果不想自行管理服务器所需的软硬件 ...

  7. Android N开发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title: Android N开发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tags: Android N,Android7.0,Android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yi ...

  8. [.NET] 利用 async & await 的异步编程

    利用 async & await 的异步编程 [博主]反骨仔 [出处]http://www.cnblogs.com/liqingwen/p/5922573.html  目录 异步编程的简介 异 ...

  9. “RazorEngine.Templating.TemplateParsingException”类型的异常在 RazorEngine.NET4.0.dll 中发生,但未在用户代码中进行处理 其他信息: Expected model identifier.

    这个问题是由于在cshtml中 引用了model这个单词  它可能和Model在解析时有冲突. 解决方法:把model换成别的单词就可以了.

  10. celery使用的一些小坑和技巧(非从无到有的过程)

    纯粹是记录一下自己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遇到的一些坑,以及自己是怎样通过配合redis来解决问题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怎样跑起来,并且怎样监控相关的队列和任务:二是遇到的几个坑:三是给一些自己配合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