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使用gevent协程,可以更好的利用线程资源。(基于线程实现)

需求:使用一个线程,去请求多个网站的资源(注意,请求上会有延时)<实际上是去请求了大量的网站信息,我们使用了多线程,只不过每个线程依旧会分配到多个网站资源,这里我们只需要去讨论这一条线程即可>

可以看出,由于网络延迟等因素,当我们去获取信息时,有一段时间呗浪费,用于空等信息返回,当我们去获取大量网站的时候,那这个时间是非常大的。我们需要去避免他。

解决方案:使用协程,充分利用我们中间等待的这一段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其请求下一个网站,,或者下几个网站。然后连续去接收信息,就可以充分的利用空耗的时间

1.协程的简单使用:

pip3 install gevent  # gevent模块若是没有,只需要先下载

开始使用:

import gevent
from gevent import monkey

monkry.patch_all()  #可以提高效率
def foo():
print("foo函数开始运行")
gevent.sleep()
print("又回到了foo函数") def bar():
print("bar函数开始运行")
gevent.sleep()
print("又回到了bar函数") gevent.joinall([
gevent.spawn(foo),
gevent.spawn(bar),
])
输出结果:
foo函数开始运行
bar函数开始运行
又回到了foo函数
又回到了bar函数

2.协程的了解:对于上面的例子来说,有点不太容易理解,我们使用计时去了解其中流程,再去讨论上面代码

(1)上面sleep(0)和下面的sleep(3)相比,得出两个函数的执行时间是一致的(几乎是)

import gevent
import time begin = time.time() def foo():
fs = time.time() - begin
print("foo函数开始运行",fs)
gevent.sleep(3) fe = time.time() - begin
print("又回到了foo函数",fe) def bar():
bs = time.time() - begin
print("bar函数开始运行",bs)
gevent.sleep()
be = time.time() - begin
print("又回到了bar函数",be) gevent.joinall([
gevent.spawn(foo),
gevent.spawn(bar),
])
foo函数开始运行 0.01000070571899414
bar函数开始运行 0.01000070571899414
又回到了foo函数 3.0101723670959473
又回到了bar函数 3.0101723670959473

注意输出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函数都是在统一时间执行第一句输出,在三秒后去执行的第二句输出

(2)sleep(3)和sleep(1)

import gevent
import time begin = time.time() def foo():
fs = time.time() - begin
print("foo函数开始运行",fs)
gevent.sleep() fe = time.time() - begin
print("又回到了foo函数",fe) def bar():
bs = time.time() - begin
print("bar函数开始运行",bs)
gevent.sleep()
be = time.time() - begin
print("又回到了bar函数",be) gevent.joinall([
gevent.spawn(foo),
gevent.spawn(bar),
])

注意输出结果:几乎在同一时间执行两个函数(顺序和joinall方法中注册顺序有关),在我们设定的sleep时间后去继续执行函数

foo函数开始运行 0.0060002803802490234
bar函数开始运行 0.0060002803802490234
又回到了foo函数 1.0060575008392334
又回到了bar函数 3.006171941757202

所以说对于最上面简单使用中的执行顺序先是根据joinall的注册顺序去打印

foo函数开始运行
bar函数开始运行

然后由于sleep(0)间隔是0,所以立即去执行下面的打印程序(当sleep的时间是一致时,顺序还是和注册时一致)

又回到了foo函数
又回到了bar函数

(3)使用time.sleep()去更加深刻了解协程

import gevent
import time begin = time.time() def foo():
fs = time.time() - begin
print("foo函数开始运行",fs)
gevent.sleep()
time.sleep()  #这里睡眠4秒 fe = time.time() - begin
print("又回到了foo函数",fe) def bar():
bs = time.time() - begin
print("bar函数开始运行",bs)
gevent.sleep()
be = time.time() - begin
print("又回到了bar函数",be) gevent.joinall([
gevent.spawn(foo),
gevent.spawn(bar),
])

注意输出结果:发现对于我们在foo中设置的time.sleep(4)对bar方法也有影响。

foo函数开始运行 0.005000114440917969
bar函数开始运行 0.0060002803802490234
又回到了foo函数 5.006286144256592
又回到了bar函数 5.007286310195923

原因:gevent设置了我们协程的苏醒时间,但是当苏醒时间与我们的执行时间相冲突,那么会以执行时间为主(毕竟这是单线程,不会考虑其他的),而原来的设置的gevent.sleep(秒数)则变成了大小比较,谁在后,谁就后执行

任务框架:

import gevent
import time begin = time.time() def foo(url,index):
fs = time.time() - begin
print("%s:发送请求到%s,等待返回"%(index,url),fs) #这里可以模拟发送请求
gevent.sleep()
fe = time.time() - begin
print("%s:获取信息从%s,开始处理"%(index,url),fe) #这里模拟处理信息 gevent.joinall([
gevent.spawn(foo,"www.baidu.com",1),  #注意传参方式
gevent.spawn(foo,"www.sina.com.sn",2),
])

输出结果:

:发送请求到www.baidu.com,等待返回 0.005000114440917969
:发送请求到www.sina.com.sn,等待返回 0.005000114440917969
:获取信息从www.baidu.com,开始处理 0.005000114440917969
:获取信息从www.sina.com.sn,开始处理 0.005000114440917969


补充:greenlet协程(gevent是基于greenlet实现,所以有必要去了解下)

from greenlet import greenlet

def foo():
print("开始执行foo")
gr2.switch()
print("又回到foo")
gr2.switch() def bar():
print("开始执行bar")
gr1.switch()
print("又回到bar") gr1 = greenlet(foo)
gr2 = greenlet(bar)
gr1.switch() #以gr1开始执行,switch中也可以传递参数

输出结果:

开始执行foo
开始执行bar
又回到foo
又回到bar

python---基础知识回顾(十)进程和线程(协程gevent:线程在I/O请求上的优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之进程间通信、进程池、协程

    进程间通信 进程彼此之间互相隔离,要实现进程间通信(IPC),multiprocessing模块支持两种形式:队列和管道,这两种方式都是使用消息传递的. 进程队列queue 不同于线程queue,进程 ...

  2. python爬虫主要就是五个模块:爬虫启动入口模块,URL管理器存放已经爬虫的URL和待爬虫URL列表,html下载器,html解析器,html输出器 同时可以掌握到urllib2的使用、bs4(BeautifulSoup)页面解析器、re正则表达式、urlparse、python基础知识回顾(set集合操作)等相关内容。

    本次python爬虫百步百科,里面详细分析了爬虫的步骤,对每一步代码都有详细的注释说明,可通过本案例掌握python爬虫的特点: 1.爬虫调度入口(crawler_main.py) # coding: ...

  3. python基础知识回顾之列表

    在python 中,主要的常用数据类型有列表,元组,字典,集合,字符串.对于这些基础知识,应该要能够足够熟练掌握. 如何创建列表: # 创建一个空列表:定义一个变量,然后在等号右边放一个中括号,就创建 ...

  4. Python开发基础-Day32 进程间通信、进程池、协程

    进程间通信 进程彼此之间互相隔离,要实现进程间通信(IPC),multiprocessing模块支持两种形式:队列和管道,这两种方式都是使用消息传递的. 进程队列queue 不同于线程queue,进程 ...

  5. python基础知识回顾之字符串

    字符串是python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数据类型,内置方法也是超级多,对于常用的方法,还是要注意掌握的. #author: Administrator #date: 2018/10/20 # pyth ...

  6. python基础知识回顾之元组

    元组与列表的方法基本一样,只不过创建元组是用小括号()把元素括起来,两者的区别在于,元组的元素不可被修改. 元组被称为只读列表,即数据可以被查询,但不能被修改,列表的切片操作适用于元组. 元组写在小括 ...

  7. python基础知识回顾[1]

    1.声明变量 # 声明一个变量name用来存储一个字符串'apollo' name = 'apollo' # 声明一个变量age用来存储一个数字20 age = 20 # 在控制台打印变量name中存 ...

  8. C#基础知识回顾--线程传参

    C#基础知识回顾--线程传参 在不传递参数情况下,一般大家都使用ThreadStart代理来连接执行函数,ThreadStart委托接收的函数不能有参数, 也不能有返回值.如果希望传递参数给执行函数, ...

  9. Windows内核基础知识-8-监听进程、线程和模块

    Windows内核基础知识-8-监听进程.线程和模块 Windows内核有一种强大的机制,可以在重大事件发送时得到通知,比如这里的进程.线程和模块加载通知. 本次采用链表+自动快速互斥体来实现内核的主 ...

  10. Python 基础知识(一)

    1.Python简介 1.1.Python介绍 python的创始人为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1989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中文名字:龟叔)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发时 ...

随机推荐

  1. C++:类中的赋值函数

    先来看一个例子: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tudent{ public: ...

  2. Hibernate笔记②--hibernate类生成表、id生成策略、级联设置、继承映射

    一.多表的一个关联关系 老师和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 student:tid属性 外键约束 对应teacher表中的id属性 teacher:id 在myeclipse的db窗口中选中两个表来生成类.   ...

  3. github基础操作

    1.最简单实用的操作 更新远程仓库 git status git add . git commit -m "add" git push #git push -u origin ma ...

  4. beat冲刺(6/7)

    目录 摘要 团队部分 个人部分 摘要 队名:小白吃 组长博客:hjj 作业博客:beta冲刺(6/7) 团队部分 后敬甲(组长) 过去两天完成了哪些任务 ppt制作 视频拍摄 接下来的计划 准备答辩 ...

  5. dsdsd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string.h> #define max 205 char map[max] ...

  6. 解决nginx+uWSGI部署Django时遇到的static文件404的问题

    昨天是利用Django自带的runserver部署的服务器,但是由于runserver比较不稳定,因此决定采用uWSGI+nginx进行部署. 昨天已经安装好了uwsgi和nginx,使用该指令打开8 ...

  7. PHP ini_set

    PHP ini_set用来设置php.ini的值,在函数执行的时候生效,对于虚拟空间来说,很方便,下面为大家介绍下此方法的使用   PHP ini_set用来设置php.ini的值,在函数执行的时候生 ...

  8. QtCreator源码分析—2.启动主程序(4篇)

    QtCreator采用插件体系结构.主程序启动插件管理器(PluginManager),再通过插件管理器加载其插件,QtCreator的所有功能均使用插件实现. 我们先来分析主程序对插件管理器的主要操 ...

  9. java 数据结构与算法---递归

    原理来自百度百科 一.递归的概念 程序调用自身的编程技巧称为递归( recursion).递归做为一种算法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广泛应用. 一个过程或函数在其定义或说明中有直接或间接调用自身的一种方法,它通 ...

  10. Dubbo学习(一) Dubbo原理浅析

    一.初入Dubbo Dubbo学习文档: http://dubbo.incubator.apache.org/books/dubbo-user-book/ http://dubbo.incuba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