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用过或接触过 OkHttp,我最近在使用 Okhttp 时,就踩到一个坑,在这儿分享出来,以后大家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绕过去。

只是解决问题是不够的,本文将 侧重从源码角度分析下问题的根本,干货满满。

1.发现问题

在开发时,我通过构造 OkHttpClient 对象发起一次请求并加入队列,待服务端响应后,回调 Callback 接口触发 onResponse() 方法,然后在该方法中通过 Response 对象处理返回结果、实现业务逻辑。代码大致如下:

//注:为聚焦问题,删除了无关代码
getHttpClient().newCall(request).enqueue(n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Failure(Call call, IOException 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sponse(Call call, 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if (BuildConfig.DEBUG) {
Log.d(TAG, "onResponse: " + response.body().toString());
}
//解析请求体
parseResponseStr(response.body().string());
}
});

在 onResponse() 中,为便于调试,我打印了返回体,然后通过 parseResponseStr() 方法解析返回体(注意:这儿两次调用了 response.body().string())。

这段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的代码,实际运行后却出了问题:通过控制台看到成功打印了返回体数据(json),但紧接着抛出了异常: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closed

2.解决问题

检查代码后,发现问题出在调用 parseResponseStr() 时,再次使用了 response.body().string() 作为参数。由于当时赶时间,上网查阅后发现 response.body().string() 只能调用一次,于是修改 onResponse() 方法中的逻辑后解决了问题:

getHttpClient().newCall(request).enqueue(n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Failure(Call call, IOException 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sponse(Call call, 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此处,先将响应体保存到内存中
String responseStr = response.body().string();
if (BuildConfig.DEBUG) {
Log.d(TAG, "onResponse: " + responseStr);
}
//解析请求体
parseReponseStr(responseStr);
}
});

3.结合源码分析问题

问题解决了,事后还是要分析的。由于之前对 OkHttp 的了解仅限于使用,没有仔细分析过其内部实现的细节,周末抽时间往下看了看,算是弄明白了问题发生的原因。

先分析最直观的问题:为何 response.body().string() 只能调用一次?

拆解来看,先通过 response.body() 得到 ResponseBody 对象(其是一个抽象类,在此我们不需要关心具体的实现类),然后调用 ResponseBody 的 string() 方法得到响应体的内容。

分析后 body() 方法没有问题,我们往下看 string() 方法:

public final String string() throws IOException {
return new String(bytes(), charset().name());
}

很简单,通过指定字符集(charset)将 byte() 方法返回的 byte[] 数组转为 String 对象,构造没有问题,继续往下看 byte() 方法:

public final byte[] bytes() throws IOException {
//...
BufferedSource source = source();
byte[] bytes;
try {
bytes = source.readByteArray();
} finally {
Util.closeQuietly(source);
}
//...
return bytes;
}

//... 表示删减了无关代码,下同。

在 byte() 方法中,通过 BufferedSource 接口对象读取 byte[] 数组并返回。结合上面提到的异常,我注意到 finally 代码块中的 Util.closeQuietly() 方法。excuse me?默默地关闭???

这个方法看起来很诡异有木有,跟进去看看:

public static void closeQuietly(Closeable closeable) {
if (closeable != null) {
try {
closeable.close();
} catch (RuntimeException rethrown) {
throw rethrown;
} catch (Exception ignored) {
}
}
}

原来,上面提到的 BufferedSource 接口,根据代码文档注释,可以理解为 资源缓冲区,其实现了 Closeable 接口,通过复写 close() 方法来 关闭并释放资源。接着往下看 close() 方法做了什么(在当前场景下,BufferedSource 实现类为 RealBufferedSource):

//持有的 Source 对象
public final Source source; @Override
public void close() throws IOException {
if (closed) return;
closed = true;
source.close();
buffer.clear();
}

很明显,通过 source.close() 关闭并释放资源。说到这儿, closeQuietly() 方法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就是关闭 ResponseBody 子类所持有的 BufferedSource 接口对象。

分析至此,我们恍然大悟:当我们第一次调用 response.body().string() 时,OkHttp 将响应体的缓冲资源返回的同时,调用 closeQuietly() 方法默默释放了资源。

如此一来,当我们再次调用 string() 方法时,依然回到上面的 byte() 方法,这一次问题就出在了 bytes = source.readByteArray() 这行代码。一起来看看 RealBufferedSource 的 readByteArray() 方法:

@Override
public byte[] readByteArray() throws IOException {
buffer.writeAll(source);
return buffer.readByteArray();
}

继续往下看 writeAll() 方法:

@Override
public long writeAll(Source source) throws IOException {
//...
long totalBytesRead = 0;
for (long readCount; (readCount = source.read(this, Segment.SIZE)) != -1; ) {
totalBytesRead += readCount;
}
return totalBytesRead;
}

问题出在 for 循环的 source.read() 这儿。还记得在上面分析 close() 方法时,其调用了 source.close() 来关闭并释放资源。那么,再次调用 read() 方法会发生什么呢:

@Override
public long read(Buffer sink, long byteCount) throws IOException {
//...
if (closed)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closed");
//...
return buffer.read(sink, toRead);
}

至此,与我在前面遇到的崩溃对上了: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closed

4.OkHttp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通过 fuc*ing the source code,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本,但我还有一个疑问:OkHttp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其实,理解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查看 ResponseBody 的注释文档,正如 JakeWharton 在 issues 中给出的回复:

reply of JakeWharton in okhttp issues

就简单的一句话:**`It's documented on ResponseBody.
`** 于是我跑去看类注释文档,最后梳理如下:

在实际开发中,响应主体 RessponseBody 持有的资源可能会很大,所以 OkHttp 并不会将其直接保存到内存中,只是持有数据流连接。只有当我们需要时,才会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并返回。同时,考虑到应用重复读取数据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将其设计为一次性流(one-shot),读取后即 '关闭并释放资源'

5.总结

最后,总结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划重点了:

  1. 响应体只能被使用一次;
  2. 响应体必须关闭:值得注意的是,在下载文件等场景下,当你以 response.body().byteStream() 形式获取输入流时,务必通过 Response.close() 来手动关闭响应体。
  3. 获取响应体数据的方法:使用 bytes() 或 string() 将整个响应读入内存;或者使用 source()byteStream()charStream() 方法以流的形式传输数据。
  4. 以下方法会触发关闭响应体:
Response.close()
Response.body().close()
Response.body().source().close()
Response.body().charStream().close()
Response.body().byteString().close()
Response.body().bytes()
Response.body().string()

OkHttp踩坑记:为何 response.body().string() 只能调用一次?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 + TypeScript + Element 搭建简洁时尚的博客网站及踩坑记

    前言 本文讲解如何在 Vue 项目中使用 TypeScript 来搭建并开发项目,并在此过程中踩过的坑 . TypeScript 具有类型系统,且是 JavaScript 的超集,TypeScript ...

  2. Spark踩坑记——Spark Streaming+Kafka

    [TOC] 前言 在WeTest舆情项目中,需要对每天千万级的游戏评论信息进行词频统计,在生产者一端,我们将数据按照每天的拉取时间存入了Kafka当中,而在消费者一端,我们利用了spark strea ...

  3. Spark踩坑记——从RDD看集群调度

    [TOC] 前言 在Spark的使用中,性能的调优配置过程中,查阅了很多资料,之前自己总结过两篇小博文Spark踩坑记--初试和Spark踩坑记--数据库(Hbase+Mysql),第一篇概况的归纳了 ...

  4. djangorestframework+vue-cli+axios,为axios添加token作为headers踩坑记

    情况是这样的,项目用的restful规范,后端用的django+djangorestframework,前端用的vue-cli框架+webpack,前端与后端交互用的axios,然后再用户登录之后,a ...

  5. 记一次 Spring 事务配置踩坑记

    记一次 Spring 事务配置踩坑记 问题描述:(SpringBoot + MyBatisPlus) 业务逻辑伪代码如下.理论上,插入数据 t1 后,xxService.getXxx() 方法的查询条 ...

  6. Spark踩坑记:Spark Streaming+kafka应用及调优

    前言 在WeTest舆情项目中,需要对每天千万级的游戏评论信息进行词频统计,在生产者一端,我们将数据按照每天的拉取时间存入了Kafka当中,而在消费者一端,我们利用了spark streaming从k ...

  7. Spark踩坑记——数据库(Hbase+Mysql)

    [TOC] 前言 在使用Spark Streaming的过程中对于计算产生结果的进行持久化时,我们往往需要操作数据库,去统计或者改变一些值.最近一个实时消费者处理任务,在使用spark streami ...

  8. 【踩坑记】从HybridApp到ReactNative

    前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Webapp开始大行其道.大概在15年下半年的时候我接触到了HybridApp.因为当时还没毕业嘛,所以并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所以就投入了HybridApp的怀抱. Hy ...

  9. Spark踩坑记——共享变量

    [TOC] 前言 Spark踩坑记--初试 Spark踩坑记--数据库(Hbase+Mysql) Spark踩坑记--Spark Streaming+kafka应用及调优 在前面总结的几篇spark踩 ...

随机推荐

  1. maven创建父子关系的聚合项目

    我最近使用eclipse的mavean插件创建父子关系的聚合项目,如果创建子工程直接在父工程我相信大家都会创建,但是子工程在父工程中的其中一个文件夹里面,我们创建子工程是直接存在父工程下面的,当我们想 ...

  2. CSP 地铁修建 Kruskal (最小生成树+并查集)

    问题描述 A市有n个交通枢纽,其中1号和n号非常重要,为了加强运输能力,A市决定在1号到n号枢纽间修建一条地铁. 地铁由很多段隧道组成,每段隧道连接两个交通枢纽.经过勘探,有m段隧道作为候选,两个交通 ...

  3. java:矩阵面积

    实现一个矩阵类Rectangle,包含如下的一些成员变量与函数: 两个共有的成员变量 width 和 height 分别代表宽度和高度. 一个构造函数,接受2个参数 width 和 height 来设 ...

  4. SAC#1 - 组合数

    P3414 SAC#1 - 组合数 组合数的性质,求(1<<(n-1))%mod即可.其实要快速幂.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MOD 6 ...

  5. springboot mail+Thymeleaf模板

    compile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starter-thymeleaf' compile 'io.ratpack:ratpack-thymele ...

  6. Effective Java 第三版——57. 最小化局部变量的作用域

    Tips 书中的源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jbloch/effective-java-3e-source-code 注意,书中的有些代码里方法是基于Java 9 API中的,所 ...

  7. Orleans高级功能

    一.Reentrant Grains二.请求上下文三.激活垃圾收集四.外部任务和Grains五.序列化六.代码生成七.在Silo内的应用程序引导八.拦截器九.取消令牌十.Powershell客户端十一 ...

  8. MongoDB学习路线

    转载博客: 1.MongoDB学习笔记(一)MongoDB概述和安装 http://www.cnblogs.com/wupeiqi/archive/2013/05/12/3074478.html 2. ...

  9. Flask启动原理,源码流程分析

    1.执行Flask的实例对象.run()方法 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quest,session app = Flask(__name__) app.secret_key ...

  10. Windows7的MySQL数据库的安装

    碰巧重装了系统,需要重新安装MySQL. 1.进入官网下载:https://dev.mysql.com/ 2.severonle 3.alt+n 4.al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