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一个对象是不是数组?
  1. 首先可以用 ES5 提供的 isArray 方法进行判断(注意:Array.isArray是ES 5.1推出的,不支持IE6~8,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也应注意兼容问题。 )
  2. 可以使用 instanceof Array 来判断,不过这种方式存在问题,比如当存在多个全局对象(如使用ifream),那么这个窗口的Array对象对另一个窗口使用 instanceof 就会判断失败
  3. 通过 toString 来进行判断
    function isArray(value){
    return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value) === "[object Array]";
    }
     
 

一、增

 

1、push()

可接收任意数量的参数,把它们逐个添加至数组末尾,并返回修改后数组的长度。例如:
var arr = [];
var len = arr.push(1);
console.log(arr); // [1]
console.log(len); // 1
len = arr.push(2,3);
console.log(arr); // [1,2,3]
console.log(len); // 3

2、unshift()

该方法与push()类似,也可接收任意数量的参数,只不过是将参数逐个添加至数组前端而已,同样返回新数组长度。咱们接着上面的例子:
var len = arr.unshift(0);
console.log(arr); // [0, 1, 2, 3]
console.log(len); // 4
len = arr.unshift(-2,-1);
console.log(arr); // [-2, -1, 0, 1, 2, 3]
console.log(len); // 6

3、concat()

该方法与push()方法有点类似,同样是将元素添加至数组末尾,只不过这个数组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数组了,而是其副本,所以concat()操作数组后会返回一个新的数组。具体用法如下:
① 不传参数,返回当前数组副本
② 传递一或多个数组,则该方法会将这些数组中的每一项都添加到结果数组中
③ 传递非数组参数,这些参数就会被直接添加到结果数组的末尾
继续接着上面的栗子:
var arr1 = arr.concat(4,[5,6]);
console.log(arr); // [-2, -1, 0, 1, 2, 3]
console.log(arr1); // [-2, -1, 0, 1, 2, 3, 4, 5, 6]
例子中一目了然,原数组保持不变,新数组后面添加了4、5、6三个元素。

4、splice()

前面的三个方法都具有很大局限性,因为不是添加到数组前就是数组后,而splice()就不一样了,它非常灵活和强大。灵活是因为它可以添加元素到数组的任意位置,强大是因为它除了可以添加元素之外还具有删除和替换元素的功能(这个后面会陆续讲到)。
splice()可以向数组指定位置添加任意数量的元素,需要传入至少3个参数:起始位置、0(要删除的元素个数)和要添加的元素。
依然接着上面的例子继续:
arr.splice(3,0,0.2,0.4,0.6,0.8);
console.log(arr); // [-2, -1, 0, 0.2, 0.4, 0.6, 0.8, 1, 2, 3]
可以看出,splice()与push()和unshift()一样是直接在原数组上修改的。
 

二、删

1、pop()

与push()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构成后进先出的栈,该方法可从数组末尾删除最后一项并返回该项。
接着上例:
var item = arr.pop();
console.log(item); // 3
console.log(arr); // [-2, -1, 0, 0.2, 0.4, 0.6, 0.8, 1, 2]

2、shift()

与push()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构成先进先出的队列,该方法可删除数组第一项并返回该项。
继续接着上例:
var item = arr.shift();
console.log(item); // -2
console.log(arr); // [-1, 0, 0.2, 0.4, 0.6, 0.8, 1, 2]

3、slice()

该方法同concat()一样是返回一个新数组,不会影响原数组,只不过slice()是用来裁剪数组的,返回裁剪下来的数组,具体用法如下:
slice()方法可以接受一或两个参数,即要返回项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在只有一个参数的情况下,slice()方法返回从该参数指定位置开始到当前数组末尾的所有项。如果有两个参数,该方法返回起始和结束位置之间的项——但不包括结束位置的项。
咱们还是继续接着上面例子吧~~
var arr2 = arr.slice(2,6);
console.log(arr); // [-1, 0, 0.2, 0.4, 0.6, 0.8, 1, 2]
console.log(arr2); // [0.2, 0.4, 0.6, 0.8]

4、splice()

好,继续讲这个“万能”的方法。
上面讲到,该方法在添加数组元素的时候需要传入3个以上参数,而其中第2个参数就是用于指定要删除元素的个数的,那时我们传的是数字0。那么,如果单单只需删除元素,我们就只需给splice()传入两个参数,第1个参数用于指定要删除的第一项的位置,第2个参数用于指定要删除元素的个数。
继续上例~~
arr.splice(2,4);
console.log(arr); // [-1, 0, 1, 2]
从索引项为2的位置开始删除4个元素,所以结果为 [-1, 0, 1, 2]。
 

三、改

这个其实最灵活的方式就是直接使用splice()这个强大的方法了,其实通过以上对该方法的了解,我们大致就能知道使用该方法修改数组元素的基本原理。
原理很简单,就是向指定位置插入任意数量的元素,且同时删除任意数量的元素。
依然继续上例~~
arr.splice(2,1,0.5,1,1.5);
console.log(arr); // [-1, 0, 0.5, 1, 1.5, 2]

四、查

indexOf()和lastIndexOf()

这两个方法都接收两个参数:要查找的项和(可选的)表示查找起点位置的索引。其中,indexOf()从数组的开头(位置0)开始向后查找,lastIndexOf()方法则从数组的末尾开始向前查找。
例如:
var index = arr.indexOf(0);
console.log(index); // 1
index = arr.indexOf(3,0);
console.log(index); // -1
当找不到该元素时,返回 -1 ,lastIndexOf()方法同理。
             
 
 
 
在看
 

JS数组判断,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浅谈6种JS数组遍历方法的区别

    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一下6种JS数组遍历方法:for.foreach.for in.for of.. each. ().each的区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2. 再探JS数组原生方法—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数组

    最近作死又去做了一遍javascript-puzzlers上的44道变态题,这些题号称"JS语言专业八级"的水准,建议可以去试试,这里我不去解析这44道题了, ...

  3. Js数组去重方法总结

    //方法一 var arr = [1,23,1,1,1,3,23,5,6,7,9,9,8,5]; function removeDuplicatedItem(arr) { for(var i = 0; ...

  4. js数组push方法使用注意

    js 数组的push方法,想必大家都知道是向数组末尾添加元素,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点需注意: 引自MDN 返回值 当调用该方法时,新的 length 属性值将被返回. var sports = [&qu ...

  5. js数组的方法小结

    js中数组是一种非常常用数据结构,而且很容易模拟其他的一些数据结构,比如栈和队列.数组的原型Array.prototype内置了很多方法,下面就来小小总结一下这些方法. 检测数组就不用多说了,使用EC ...

  6. js 数组清空 方法 汇总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g ...

  7. js 数组去重方法汇总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8. JS数组遍历方法

    常用数组遍历方法: 1.原始for循环 var a = [1,2,3]; for(var i=0;i<a.length;i++){ console.log(a[i]); //结果依次为1,2,3 ...

  9. JS进阶篇--JS数组reduce()方法详解及高级技巧

    基本概念 reduce() 方法接收一个函数作为累加器(accumulator),数组中的每个值(从左到右)开始缩减,最终为一个值. reduce 为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依次执行回调函数,不包括数组中被 ...

  10. js数组遍历方法总结

    数组遍历方法 1.for循环 使用临时变量,将长度缓存起来,避免重复获取数组长度,当数组较大时优化效果才会比较明显. 1 2 3 for(j = 0,len=arr.length; j < le ...

随机推荐

  1. GradientDrawable

    一个具有渐变区域的Drawable,可以实现线性渐变,发散渐变和平铺渐变效果 核心节点:<gradient/>,有如下可选属性: startColor:渐变的起始颜色 centerColo ...

  2. wm_concat()函数

    转: Oracle wm_concat()函数 oracle wm_concat(column)函数使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的,下面就教您如何使用oraclewm_concat(column)函数实现字段合 ...

  3. tensorflow查看ckpt各节点名称

    from tensorflow.python import pywrap_tensorflowimport os checkpoint_path=os.path.join('output/res101 ...

  4. nginx虚拟主机添加

    1. 进入 /usr/local/nginx/conf/vhost 目录, 创建虚拟主机配置文件 wbs.test.com.conf ({域名}.conf). 2.打开配置文件, 添加服务如下: lo ...

  5. 如何使用postman模拟https的post和get请求

    下载postman The Collaboration Platform for API Development https://www.getpostman.com/ 按照api文档要求测试,下面以 ...

  6. 服务器watchdog看门狗的理解

    1.什么是watchdog?watchdog,中文名称叫做“看门狗”,全称watchdog timer,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它属于一种定时器.然而它与我们平常所接触的定时器在作用上又有所不同.普通 ...

  7. ie兼容promise

    引入 <script src = "https://cdn.polyfill.io/v2/polyfill.min.js"></script> 或 < ...

  8. The timeout period elapsed prior to completion of the operation or the server is not responding.

    问题:更新数据的状态值时,部分报出如下异常: 即时有成功更新,时有报错问题出现. 在LOG中发现成功更新的数据,存在更新时间过长问题,将近30秒(EF默认的CommandTimeout为30秒): 代 ...

  9. ssh速度慢

    原因:DNS解析默认开了 解决方法: vi /etc/ssh/sshd_config, 将#UseDNS yes 改为 : UseDNS no 然后重启ssh服务即可.   PS: 其实不好,因为毕竟 ...

  10. [转帖]密钥库文件格式(Keystore)和证书文件格式(Certificate)

    密钥库文件格式[keystore]代码 https://blog.csdn.net/zzhongcy/article/details/22755317 格式 : JKS 扩展名 : .jks/.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