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1. 讲故事

昨天在分析一个 linux 的 dump 时,看到了这么一话警告,参考如下:


0:000> !eeheap -gc
*** WARNING: Unable to verify timestamp for SYSV10cf21d1 (deleted)

对,就是上面的 SYSV10cf21d1,拆分一下为 System V + 10cf21d1 ,前者的System V表示共享内存机制,后面的 10cf21d1 表示共享内存中用到的唯一键key,所以这表示当前的 .net 程序直接或者间接的使用了 System V的进程间共享内存,我对 Linux 不是特别熟悉,所以稍微研究了下就有了这篇文章。

二:System V 研究

1. 什么是进程间通信

其实在 Linux 中有很多中方式进行 IPC(进程间通信),我用大模型帮我做了一下汇总,截图如下:

现如今Linux使用最多的还是 POSIX 标准,而 System V 相对来说比较老,为了研究我们写一个小例子观察下基本实现。

2. System V 的一个小例子

为了能够实现进程间通信,开启两个进程(writer,reader)端,一个是往共享内存写入,一个从共享内存中读取,画个简图如下:

接下来在内存段的首位置设置控制flag,后面跟着传输的 content 内容,然后创建一个key与申请的内存段进行绑定,参考代码如下:

1)writer.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shm.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SHM_SIZE 1024 // 共享内存段大小 int main()
{
key_t key;
int shmid;
char *shm_ptr; // 生成key值 - 使用当前目录和项目ID
if ((key = ftok(".", 'x')) == -1)
{
perror("ftok");
exit(1);
} // 创建共享内存段
if ((shmid = shmget(key, SHM_SIZE, IPC_CREAT | 0666)) == -1)
{
perror("shmget");
exit(1);
} // 附加到共享内存
if ((shm_ptr = shmat(shmid, NULL, 0)) == (void *)-1)
{
perror("shmat");
exit(1);
} printf("Writer: 连接到共享内存段 %d\n", shmid); // 第一个字节作为标志位,其余部分存储数据
char *flag_ptr = shm_ptr;
char *data_ptr = shm_ptr + 1; // 初始化标志位
*flag_ptr = 0; // 写入数据到共享内存
char message[] = "Hello from writer process!";
strncpy(data_ptr, message, sizeof(message)); // 设置标志位表示数据已准备好
*flag_ptr = 1; printf("Writer: 已写入消息: \"%s\"\n", message); // 等待读取进程完成
printf("Writer: 等待读取进程确认...\n");
while (*flag_ptr != 2)
{
sleep(1);
} // 分离共享内存
if (shmdt(shm_ptr) == -1)
{
perror("shmdt");
exit(1);
} // 删除共享内存段
if (shmctl(shmid, IPC_RMID, NULL) == -1)
{
perror("shmctl");
exit(1);
} printf("Writer: 完成\n"); return 0;
}

接下来就是 gcc 编译并运行,参考如下:


root@ubuntu2404:/data2# gcc -g writer.c -o writer
root@ubuntu2404:/data2# ls
writer writer.c
root@ubuntu2404:/data2# ./writer
Writer: 连接到共享内存段 2
Writer: 已写入消息: "Hello from writer process!"
Writer: 等待读取进程确认...

从输出看已经将 "Hello from writer process!" 写到了共享内存,接下来可以用 ipcs -m 观察共享内存段列表,以及虚拟地址段。


root@ubuntu2404:/proc# ipcs -m ------ Shared Memory Segments --------
key shmid owner perms bytes nattch status
0x78030002 3 root 666 1024 1 root@ubuntu2404:/proc# ps -ef | grep writer
root 7711 7593 0 10:41 pts/1 00:00:00 ./writer
root 7714 7618 0 10:41 pts/2 00:00:00 grep --color=auto writer root@ubuntu2404:/proc# cat /proc/7711/maps
5b412c9bc000-5b412c9bd000 r--p 00000000 08:03 1966088 /data2/writer
5b412c9bd000-5b412c9be000 r-xp 00001000 08:03 1966088 /data2/writer
5b412c9be000-5b412c9bf000 r--p 00002000 08:03 1966088 /data2/writer
5b412c9bf000-5b412c9c0000 r--p 00002000 08:03 1966088 /data2/writer
5b412c9c0000-5b412c9c1000 rw-p 00003000 08:03 1966088 /data2/writer
5b415ad13000-5b415ad34000 rw-p 00000000 00:00 0 [heap]
...
7c755ce80000-7c755ce81000 rw-s 00000000 00:01 3 /SYSV78030002 (deleted)
...
ffffffffff600000-ffffffffff601000 --xp 00000000 00:00 0 [vsyscall]
root@ubuntu2404:/proc#

上面输出的 /SYSV78030002 (deleted) 便是,哈哈,现在回头看这句 WARNING: Unable to verify timestamp for SYSV10cf21d1 (deleted) 是不是豁然开朗啦。。。

接下来继续聊,另一个进程要想读取共享内存,需要通过同名的key寻找,即下面的 shmget 方法。

2)reader.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shm.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SHM_SIZE 1024 // 共享内存段大小 int main()
{
key_t key;
int shmid;
char *shm_ptr; // 生成相同的key值
if ((key = ftok(".", 'x')) == -1)
{
perror("ftok");
exit(1);
} // 获取共享内存段
if ((shmid = shmget(key, SHM_SIZE, 0666)) == -1)
{
perror("shmget");
exit(1);
} // 附加到共享内存
if ((shm_ptr = shmat(shmid, NULL, 0)) == (void *)-1)
{
perror("shmat");
exit(1);
} printf("Reader: 连接到共享内存段 %d\n", shmid); // 第一个字节是标志位,其余是数据
char *flag_ptr = shm_ptr;
char *data_ptr = shm_ptr + 1; // 等待数据准备好
printf("Reader: 等待数据...\n");
while (*flag_ptr != 1)
{
sleep(1);
} // 读取数据
printf("Reader: 接收到消息: \"%s\"\n", data_ptr); // 通知写入进程已完成读取
*flag_ptr = 2; // 分离共享内存
if (shmdt(shm_ptr) == -1)
{
perror("shmdt");
exit(1);
} printf("Reader: 完成\n"); return 0;
}

如果有朋友对绑定逻辑(shmget)的底层感兴趣,可以观察 Linux 中的 ipcget_public 方法,其中的 rhashtable_lookup_fast 便是。


static int ipcget_public(struct ipc_namespace *ns, struct ipc_ids *ids,
const struct ipc_ops *ops, struct ipc_params *params)
{
struct kern_ipc_perm *ipcp;
int flg = params->flg;
int err; /*
* Take the lock as a writer since we are potentially going to add
* a new entry + read locks are not "upgradable"
*/
down_write(&ids->rwsem);
ipcp = ipc_findkey(ids, params->key);
...
} static struct kern_ipc_perm *ipc_findkey(struct ipc_ids *ids, key_t key)
{
struct kern_ipc_perm *ipcp; ipcp = rhashtable_lookup_fast(&ids->key_ht, &key,
ipc_kht_params);
if (!ipcp)
return NULL; rcu_read_lock();
ipc_lock_object(ipcp);
return ipcp;
}

最后就是相同方式的编译运行,截一张图如下:

三:总结

哈哈,dump分析之旅就是这样,在分析中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再用新知识指导dump分析,就这样的不断的螺旋迭代,乐此不疲。

Linux系列:聊一聊 SystemV 下的进程间共享内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Windows进程间共享内存通信实例

    Windows进程间共享内存通信实例 抄抄补补整出来 采用内存映射文件实现WIN32进程间的通讯:Windows中的内存映射文件的机制为我们高效地操作文件提供了一种途径,它允许我们在WIN32进程中保 ...

  2. 【VS开发】内存映射文件进程间共享内存

    内存映射文件进程间共享内存 内存映射文件的另一个功能是在进程间共享数据,它提供了不同进程共享内存的一个有效且简单的方法.后面的许多例子都要用到共享内存.共享内存主要是通过映射机制实现的.Windows ...

  3. Linux学习笔记(14)-进程通信|共享内存

    在Linux中,共享内存是允许两个不相关的进程访问同一个逻辑内存的进程间通信方法,是在两个正在运行的进程之间共享和传递数据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不同进程之间共享的内存通常安排为同一段物理内存.进程可 ...

  4. C# 进程间共享内存通信方式

    从别处看到一篇文章做进程间通信很好使,唯一的问题是,需要注意using的用法,Using有个用法3, using 语句允许程序员指定使用资源的对象应当何时释放资源.using 语句中使用的对象必须实现 ...

  5. linux 进程间共享内存示例

    写入端: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 ...

  6. 【C++】DLL内共享数据区在进程间共享数据(重要)

    因项目需要,需要在DLL中共享数据,即DLL中某一变量只执行一次,在运行DLL中其他函数时该变量值不改变:刚开始想法理解错误,搜到了DLL进程间共享数据段,后面发现直接在DLL中定义全局变量就行,当时 ...

  7. linux下查询进程占用的内存方法总结

    linux下查询进程占用的内存方法总结,假设现在有一个「php-cgi」的进程 ,进程id为「25282」.现在想要查询该进程占用的内存大小.linux命令行下有很多的工具进行查看,现总结常见的几种方 ...

  8. Linux下php-fpm进程过多导致内存耗尽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解决Linux下php-fpm进程过多导致内存耗尽问题,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最近,发现个人博客的Linux服务器,数据库服务经常挂掉,导致需要重启,才能正常访问,极其恶心,于是 ...

  9. linux多进/线程编程(2)—— fork函数和进程间“共享”数据

    参考: 1.博客1:https://www.pianshen.com/article/4305691855/ fork:在原进程的基础上"分叉"出一个子进程,即创建一个子进程. N ...

  10. DLL入门浅析(5)——使用DLL在进程间共享数据

    转载自:http://www.cppblog.com/suiaiguo/archive/2009/07/21/90734.html 在Win16环境中,DLL的全局数据对每个载入它的进程来说都是相同的 ...

随机推荐

  1. 【COM3D2Mod 制作教程(8)】实战!制作衣服部分(下)

    [COM3D2Mod 制作教程(8)]实战!制作衣服部分(下) 制作袜子 Mod 体会了裙子 Mod 的制作流程,不知道你有没有被麻烦的权重和形态键搞崩溃过,现在做袜子难道还得在来一遍?而且裆下的权重 ...

  2. bin格式转safetensors

    技术背景 本文主要介绍在Hugging Face上把bin格式的模型文件转为safetensors格式的模型文件,并下载到本地的方法. bin转safetensors 首先安装safetensors: ...

  3. 在鹅厂做java开发是什么体验

    离职已有好几个月,准备写一篇关于之前在腾讯做Java开发的经历,现在来谈谈在Java领域里,在腾讯做Java开发的体验.随便写写别较真. 首先,介绍一下腾讯里与Java相关的部门.主要有CDG(云与智 ...

  4. HTTP协议与RESTful API实战手册(终章):构建企业级API的九大秘籍 🔐

    title: HTTP协议与RESTful API实战手册(终章):构建企业级API的九大秘籍 date: 2025/2/28 updated: 2025/2/28 author: cmdragon ...

  5. 牛逼了!16.2K Star!推荐一款开源的网络爬虫和浏览器自动化库:Crawlee!

    在当今的互联网世界中,网络爬虫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数据收集.内容监控.SEO优化以及自动化测试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开源的网络爬虫库也应运而生.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款非常优秀 ...

  6. Docker 太简单,K8s 太复杂?w7panel 让容器管理更轻松!

    在众多开源项目中,高颜值.功能强大且部署简单的项目往往更能俘获开发者的心.然而,实际部署 Web 应用时,面对数据库.缓存.消息队列等复杂的依赖关系,常常令人头疼.Docker 的开源为我们普及了容器 ...

  7. 数据质量框架QUalitis浅尝使用

    数据质量管理平台(微众银行)Qualitis+Linkis (一)Qualitis是一个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用于监控数据质量. 其功能包括: 数据质量模型定义 数据质量结果可视化 可监控 数据质量管理服 ...

  8. 接口常用code码

    // Informational 1xx 100 => 'Continue', 101 => 'Switching Protocols', // Success 2xx 200 => ...

  9. ANSYS 导出节点的位移数据

    1. 数据保存 确定待提取的节点编号: 获取节点位移变量: 将节点位移变量存储到数组中,用于数据传递: ! 输出对应节点的位移到csv文件 ! 注意同时导入.db和.rst,并切换到/post26模块 ...

  10. 【Docker】本地镜像发布到阿里云

    本地镜像发布到阿里云 本地镜像发布到阿里云流程 镜像的生成方法 1. 前面的DockerFile 2. 从容器创建一个新的镜像 docker commit [OPTIONS] 容器ID [REPO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