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对MyBatis稍微有点了解过后,现在来对MyBatis的源码试着解读一下,并不是解析,暂时定为解读。所有对MyBatis解读均是基于MyBatis-3.4.1,官网中文文档:http://www.mybatis.org/mybatis-3/zh/getting-started.htmlMyBatis-3.4.1.jar

本应在开始读MyBatis源码时首先应该了解下MyBatis的SqlSession的四大对象:Executor、StatemenHandler、ParameterHandler、ResultHandler,但我想把这四大对象放到我们源码中一步一步来解读。

开始。


对MyBatis的使用我们在最开始都已经知道可以通过xml配置文件的方式,也可以通过Java代码创建Configuration对象的方式。这两者实际上是一样,xml配置文件的方式最终也是通过解析xml配置文件创建一个Configuration对象。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MyBatis通常是和Spring配合使用,用了N年MyBatis也不能把MyBatis说个所以出来。写MyBatis的这个系列,正式希望不要只光会用,还要懂其原理,熟悉一个语言、一个框架的特性原理才能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特性。

回到正题,我们说到使用MyBatis第一步就是配置,或者说第一个重要的对象就是Configuration。但我想要阅读的第一个源码并不是Configuration类,我们暂且知道它会贯穿整个MyBatis的生命周期,它是存放一些配置所在的地方即可。我们要说的是MyBatis第二个重要部分——SqlSession的执行过程。

从官方文档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SqlSession是由SqlSessionFactory创建,SqlSessionFactoryBuilder创建。

我们通过代码简单回顾一下SQLSession实例的创建过程。

SqlSessionFactory sqlSessionFactory = new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build(inputStream);
SqlSession sqlSession = sql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在创建一个SqlSession实例时,首先需要创建一个SqlSessionFactory实例,而又需要通过SqlSessionFactoryBuilder()的build静态方法来创建SqlSessionFactory。(关于这三者的作用域(Scope)及生命周期之前有介绍过,这里不再多讲,参考《SqlSessionFactoryBuilder、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作用域(Scope)和生命周期》

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看SqlSessionFactoryBuilder这个类。它放置在package org.apache.ibatis.session包中。

 public class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 {

   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Reader reader) {
return build(reader, null, null);
} 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Reader reader, String environment) {
return build(reader, environment, null);
} 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Reader reader, Properties properties) {
return build(reader, null, properties);
} 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Reader reader, String environment, Properties properties) {
try {
XMLConfigBuilder parser = new XMLConfigBuilder(reader, environment, properties);
return build(parser.parse());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ExceptionFactory.wrapException("Error building SqlSession.", e);
} finally {
ErrorContext.instance().reset();
try {
reader.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Intentionally ignore. Prefer previous error.
}
}
} 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return build(inputStream, null, null);
} 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InputStream inputStream, String environment) {
return build(inputStream, environment, null);
} 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InputStream inputStream, Properties properties) {
return build(inputStream, null, properties);
} 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InputStream inputStream, String environment, Properties properties) {
try {
XMLConfigBuilder parser = new XMLConfigBuilder(inputStream, environment, properties);
return build(parser.parse());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ExceptionFactory.wrapException("Error building SqlSession.", e);
} finally {
ErrorContext.instance().reset();
try {
inputStream.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Intentionally ignore. Prefer previous error.
}
}
} 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Configuration config) {
return new DefaultSqlSessionFactory(config);
} }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类用很多的构造方法,但主要分为三大类:1、第3-29行是通过读取字符流(Reader)的方式构件SqlSessionFactory。2、第31-57行是通过字节流(InputStream)的方式构件SqlSessionFacotry。3、第59行直接通过Configuration对象构建SqlSessionFactory。第1、2种方式是通过配置文件方式,第3种是通过Java代码方式。

让我们再仔细来看到底是怎么构建出SqlSessionFactory的呢?以通过InputStream字节流的方式来看,和它相关的一共有4个构造方法,其中最后一个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InputStream inputStream, String environment, Properties properties),第2个和第3个参数并不陌生,这相当于在告诉这两个配置项environment、properties是可以通过在构建SqlSessionFactory的时候进行配置的或重新配置(此时优先级最高)。首先通过第45-46行代码XMLConfigBuilder工具类对配置文件进行解析成Configuration对象,再调用public SqlSessionFactory build(Configuration config)构建出SqlSessionFactory,所以兜兜转转,不管是配置文件还是Java代码,最后都会经过解析通过Configuration对象产生SqlSessionFactory。

我们可以发现第60行代码返回的是DefaultSqlSessionFactory实例,而不是SqlSessionFactory。那是因为实际上SqlSessionFactory是一个接口,而DefaultSqlSessionFactory是它的实现类。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管SqlSessionManager,我们只需知道SqlSessionFactory有DefaultSqlSessionFactory和SqlSessionManager。在SqlSessionFactory可以猜测一下有什么方法。

回顾SqlSession的创建过程,其实我们也能猜测得到SqlSessionFactory一定主要是创建SqlSession实例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SqlSessionFactory {

   SqlSession openSession();

   SqlSession openSession(boolean autoCommit);
SqlSession openSession(Connection connection);
SqlSession openSession(TransactionIsolationLevel level); SqlSession openSession(ExecutorType execType);
SqlSession openSession(ExecutorType execType, boolean autoCommit);
SqlSession openSession(ExecutorType execType, TransactionIsolationLevel level);
SqlSession openSession(ExecutorType execType, 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getConfiguration(); }

这么多的openSession重载方法,都是通过传入不同的参数构造SqlSession实例,有通过设置事务是否自动提交"autoCommit",有设置执行器类型"ExecutorType"来构造的,还有事务的隔离级别等等。最后一个方法就告诉我们可以通过SqlSessionFactory来获取Configuration对象。至于DefaultSqlSessionFactory对SqlSessionFactory的具体实现,除了以上方法之外,还包括了:openSessionFromDataSource、openSessionFromConnection、getTransactionFactoryFromEnvironment、closeTransaction。到这里我们似乎还是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涉及相对比较底层的代码啊,别急。我们这是刚走了一遍“SqlSession创建过程”的流程。下面我们从SqlSessionFactoryBuilder第60行return new DefaultSqlSessionFactory(config)开始。


由于SqlSessionFactory的实现类DefaultSqlSessionFactory,源码过长,我们在其中以截取关键的代码作为解读。

DefaultSqlSessionFactory中的第1行代码实际上就非常值得我们思考:final关键字。

private final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为什么会使用final关键字对Configuration对象进行修饰呢?Configuration应该是存在于MyBatis的整个生命周期那么意味着它应该是有且仅有一个实例的,而final关键字修饰的变量字段就代表它是不可变对象《“不可变的对象”与“不可变的对象引用”》),这也恰好能解释说明官方User Guide中所说的SqlSessionFactory应该是单例的。但这是设计在前?还是规则在前呢?如果是设计在前,那为什么这样设计?如果是规则在前,是什么样的规则规定了这样做呢?我认为是设计在前。

首先,MyBatis认为配置文件之所以是配置文件那么就以为着它只有一种配置(这个说法并不是很全面,因为我们已经见到了那么多的构造方法就说明在一个应用程序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场景配置选用不同的配置,事实也如此),就好比我们将一个新手机买回来过后,设置时间、日期就不再去更改,但我们可能会出国,这个时候就要配置选用另一个时区的时间,不过我还是使用的是这个手机的设置,换句话说,你的手机不可能有两个系统设置吧。所以Configuration对象实际上就是我们手机上的系统设置。而SqlSessionFactory是通过Configuration来构造SqlSession的,对Configuration的引用当然是不可变的,如果可变,那相当于你手机里岂不是可以新建一个系统设置?那不就乱套了?索性final,对象不可变。此时也就建议SqlSessionFactory是单例的了,你构建N个SqlSessionFactory,它们也是通过一个Configuration对象来构造的SqlSession实例,那还有必要有N个SqlSessionFactory了吗?显然没有必要,所以最好就是将SqlSessionFactory设计为单例。同样可参考《SqlSessionFactoryBuilder、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作用域(Scope)和生命周期》

这才对DefaultSqlSessionFactory类第一句话进行了解读,接着就是实现SqlSessionFactory接口的8个构造方法。DefaultSqlSessionFactory并没有直接实现这8个构造方法而是调用另外两个新的方法,这8个构造方法实际上分为两大类:一个是从数据源中获取SqlSession,一个是从Connection中获取SqlSession(包含Connection参数的那两个构造函数)。

先看从数据源中获取SqlSession。

 private SqlSession openSessionFromDataSource(ExecutorType execType, TransactionIsolationLevel level, boolean autoCommit) {
Transaction tx = null;
try {
fin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 configuration.getEnvironment();
final TransactionFactory transactionFactory = getTransactionFactoryFromEnvironment(environment);
tx = transactionFactory.newTransaction(environment.getDataSource(), level, autoCommit);
final Executor executor = configuration.newExecutor(tx, execType);
return new DefaultSqlSession(configuration, executor, autoCommit);
} catch (Exception e) {
closeTransaction(tx); // may have fetched a connection so lets call close()
throw ExceptionFactory.wrapException("Error opening session. Cause: " + e, e);
} finally {
ErrorContext.instance().reset();
}
}

如果没有传入ExecutorType execType, TransactionIsolationLevel level, boolean autoCommit这三个参数就代表使用我们Configuration对象中的配置(看来Executor、TransactionIsolationLevel、autoCommit是可以灵活配置的)。第8行创建出一个DefaultSqlSession实例,可以猜测SqlSession是一个接口而DefaultSqlSession是其实现类。对于SqlSession的创建过程,我们马上就要走到最后一步SqlSession的构建。而这也是最关键最重要最发杂的一步。

MyBatis源码解读(1)——SqlSessionFactory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ybatis源码解读-SpringBoot中配置加载和Mapper的生成

    本文mybatis-spring-boot探讨在springboot工程中mybatis相关对象的注册与加载. 建议先了解mybatis在spring中的使用和springboot自动装载机制,再看此 ...

  2. MyBatis源码解读(3)——MapperMethod

    在前面两篇的MyBatis源码解读中,我们一路跟踪到了MapperProxy,知道了尽管是使用了动态代理技术使得我们能直接使用接口方法.为巩固加深动态代理,我们不妨再来回忆一遍何为动态代理. 我相信在 ...

  3. MyBatis源码解读之延迟加载

    1. 目的 本文主要解读MyBatis 延迟加载实现原理 2. 延迟加载如何使用 Setting 参数配置 设置参数 描述 有效值 默认值 lazyLoadingEnabled 延迟加载的全局开关.当 ...

  4. spring IOC DI AOP MVC 事务, mybatis 源码解读

    demo https://gitee.com/easybao/aop.git spring DI运行时序 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类的 refresh()方法 1: pre ...

  5. Mybatis源码解读-插件

    插件允许对Mybatis的四大对象(Executor.ParameterHandler.ResultSetHandler.StatementHandler)进行拦截 问题 Mybatis插件的注册顺序 ...

  6. 【转】Mybatis源码解读-设计模式总结

    原文:http://www.crazyant.net/2022.html?jqbmtw=b90da1&gsjulo=kpzaa1 虽然我们都知道有26个设计模式,但是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真实开 ...

  7. Mybatis源码解读-设计模式总结

    虽然我们都知道有26个设计模式,但是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真实开发中很少遇到,Mybatis源码中使用了大量的设计模式,阅读源码并观察设计模式在其中的应用,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设计模式. Mybatis至少 ...

  8. mybatis源码分析(1)——SqlSessionFactory实例的产生过程

    在使用mybatis框架时,第一步就需要产生SqlSessionFactory类的实例(相当于是产生连接池),通过调用SqlSessionFactoryBuilder类的实例的build方法来完成.下 ...

  9. mybatis源码解读(一)——初始化环境

    本系列博客将对mybatis的源码进行解读,关于mybatis的使用教程,可以查看我前面写的博客——传送门. 为了便于后面的讲解,我们这里首先构造一个统一环境.也可以参考mybatis官网. 1.数据 ...

随机推荐

  1. PRINCE2的价值是什么?

    很多学员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或者培训后,都会对于PRINCE2带来的价值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是从更加官方一点的角度来说,PRINCE2会有一部分比较通用 的观点. PRINCE2 可以应用到任何类型的项 ...

  2. 【VB超简单入门】六、基本数据类型

    接下来要介绍VB的基本数据类型,为接下来学习变量和常量准备. 计算机只能处理二进制的数据,所以无论什么数据,在CPU里面处理都是一样的,类似101010这样的机器代码,但是让我们直接去写机器代码程序, ...

  3. C++ 网络爬虫实现

    最近有个概念吵得很火,网络爬虫,但是基本都是用什么python或者JAVA写,貌似很少看到用c++写的,我在网上找了一个,看到其实还是很简单的算法 算法讲解:1.遍历资源网站 2.获取html信息   ...

  4. Java并发编程:线程的基本状态

    一.线程的基本状态 线程基本上有5种状态,分别是:NEW.Runnable.Running.Blocked.Dead. 1)新建状态(New) 当线程对象对创建后,即进入了新建状态,如:Thread ...

  5. MongoDB--在windows下的安装过程及基本配置

    这几天在做一个简单的后台博客系统,数据库用到了 MongoDB ,虽说官方的文档比较全,但是对于我一个英语一般的人来说,或多或少在配置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总结了一下在安装及创建服务的过程 Mongo ...

  6. JavaWeb总结(七)—JSTL标签库

    一.JSTL标签库介绍 JSTL标签库的使用时为了弥补HTML标签的不足,规范自定义标签的使用而诞生的.使用JSTL标签的目的是不希望在JSP中出现Java逻辑代码. 二.JSTL标签库的分类 1.核 ...

  7. 关于苹果真机 getFullYear()返回值为NAN的问题

    问题描述: 在html页面中获得后台传过来的一个时间并显示在页面上,我用getFullYear() ,getMonth(),getDate()分别获得了年月日在电脑上和三星手机上页面都能正确的显示时间 ...

  8. ConcurrentHashMap总结

    线程不安全的HashMap 因为多线程环境下,使用HashMap进行put操作会引起死循环,导致CPU利用率接近100%,所以在并发情况下不能使用HashMap,如以下代码   final HashM ...

  9. 深入Callable及Runnable两个接口 获取线程返回结果

    今天碰到一个需要获取线程返回结果的业务场景,所以了解到了Callable接口. 先来看下下面这个例子: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 ...

  10. MarkDown 常用语法教程

    MarkDown 语法说明 [TOC] 标题 标题1 ====== 标题2 ----- ## 大标题 ### 小标题 #### 小标题 列表 无序列表 + 列表文本前使用 [减号+空格] * 列表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