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C-client异步收发核心细节?
通过上篇文章的介绍,知道了要实施微服务,首先要搞定RPC框架,RPC框架分为客户端部分与服务端部分。
RPC-client的部分又分为:
(1)序列化反序列化的部分(上图中的1、4)
(2)发送字节流与接收字节流的部分(上图中的2、3)
前一篇文章讨论了序列化与范序列化的细节,这一篇文章将讨论发送字节流与接收字节流的部分。
客户端调用又分为同步调用与异步调用
同步调用的代码片段为:
Result = Add(Obj1, Obj2);// 得到Result之前处于阻塞状态
异步调用的代码片段为:
Add(Obj1, Obj2, callback);// 调用后直接返回,不等结果
处理结果通过回调得到:
callback(Result){// 得到处理结果后会调用这个回调函数
…
}
这两个调用方式,RPC-client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下文逐一叙述。
RPC-client同步调用
所谓同步调用,在得到结果之前,一直处于阻塞状态,会一直占用一个工作线程,上图简单的说明了一下组件、交互、流程步骤。
上图中的左边大框,就代表了调用方的一个工作线程。
左边粉色中框,代表了RPC-client组件。
右边橙色框,代表了RPC-server。
蓝色两个小框,代表了同步RPC-client两个核心组件,序列化组件与连接池组件。
白色的流程小框,以及箭头序号1-10,代表整个工作线程的串行执行步骤:
1)业务代码发起RPC调用,Result=Add(Obj1,Obj2)
2)序列化组件,将对象调用序列化成二进制字节流,可理解为一个待发送的包packet1
3)通过连接池组件拿到一个可用的连接connection
4)通过连接connection将包packet1发送给RPC-server
5)发送包在网络传输,发给RPC-server
6)响应包在网络传输,发回给RPC-client
7)通过连接connection从RPC-server收取响应包packet2
8)通过连接池组件,将conneciont放回连接池
9)序列化组件,将packet2范序列化为Result对象返回给调用方
10)业务代码获取Result结果,工作线程继续往下走
RPC框架需要支持负载均衡、故障转移、发送超时,这些特性都是通过连接池组件去实现的。
连接池组件
典型连接池组件对外提供的接口为:
int ConnectionPool::init(…);
Connection ConnectionPool::getConnection();
intConnectionPool::putConnection(Connection t);
【INIT】
和下游RPC-server(一般是一个集群),建立N个tcp长连接,即所谓的连接“池”
【getConnection】
从连接“池”中拿一个连接,加锁(置一个标志位),返回给调用方
【putConnection】
将一个分配出去的连接放回连接“池”中,解锁(也是置一个标志位)
如何实现负载均衡?
回答:连接池中建立了与一个RPC-server集群的连接,连接池在返回连接的时候,需要具备随机性。
如何实现故障转移?
回答:连接池中建立了与一个RPC-server集群的连接,当连接池发现某一个机器的连接异常后,需要将这个机器的连接排除掉,返回正常的连接,在机器恢复后,再将连接加回来。
如何实现发送超时?
回答:因为是同步阻塞调用,拿到一个连接后,使用带超时的send/recv即可实现带超时的发送和接收。
总的来说,同步的RPC-client的实现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序列化组件、连接池组件配合多工作线程数,就能够实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工作线程数设置多少最为合适?”】,这个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中讨论过,此处不再深究。
RPC-client异步回调
所谓异步回调,在得到结果之前,不会处于阻塞状态,理论上任何时间都没有任何线程处于阻塞状态,因此异步回调的模型,理论上只需要很少的工作线程与服务连接就能够达到很高的吞吐量。
上图中左边的框框,是少量工作线程(少数几个就行了)进行调用与回调。
中间粉色的框框,代表了RPC-client组件。
右边橙色框,代表了RPC-server。
蓝色六个小框,代表了异步RPC-client六个核心组件:上下文管理器,超时管理器,序列化组件,下游收发队列,下游收发线程,连接池组件。
白色的流程小框,以及箭头序号1-17,代表整个工作线程的串行执行步骤:
1)业务代码发起异步RPC调用,Add(Obj1,Obj2, callback)
2)上下文管理器,将请求,回调,上下文存储起来
3)序列化组件,将对象调用序列化成二进制字节流,可理解为一个待发送的包packet1
4)下游收发队列,将报文放入“待发送队列”,此时调用返回,不会阻塞工作线程
5)下游收发线程,将报文从“待发送队列”中取出,通过连接池组件拿到一个可用的连接connection
6)通过连接connection将包packet1发送给RPC-server
7)发送包在网络传输,发给RPC-server
8)响应包在网络传输,发回给RPC-client
9)通过连接connection从RPC-server收取响应包packet2
10)下游收发线程,将报文放入“已接受队列”,通过连接池组件,将conneciont放回连接池
11)下游收发队列里,报文被取出,此时回调将要开始,不会阻塞工作线程
12)序列化组件,将packet2范序列化为Result对象
13)上下文管理器,将结果,回调,上下文取出
14)通过callback回调业务代码,返回Result结果,工作线程继续往下走
如果请求长时间不返回,处理流程是:
15)上下文管理器,请求长时间没有返回
16)超时管理器拿到超时的上下文
17)通过timeout_cb回调业务代码,工作线程继续往下走
上下文管理器
为什么需要上下文管理器?
回答:由于请求包的发送,响应包的回调都是异步的,甚至不在同一个工作线程中完成,需要一个组件来记录一个请求的上下文,把请求-响应-回调等一些信息匹配起来。
如何将请求-响应-回调这些信息匹配起来?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通过一条连接往下游服务发送了a,b,c三个请求包,异步的收到了x,y,z三个响应包:
(1)怎么知道哪个请求包与哪个响应包对应?
(2)怎么知道哪个响应包与哪个回调函数对应?
回答:这是通过【请求id】来实现请求-响应-回调的串联的。
整个处理流程如上,通过请求id,上下文管理器来对应请求-响应-callback之间的映射关系:
1)生成请求id
2)生成请求上下文context,上下文中包含发送时间time,回调函数callback等信息
3)上下文管理器记录req-id与上下文context的映射关系,
4)将req-id打在请求包里发给RPC-server
5)RPC-server将req-id打在响应包里返回
6)由响应包中的req-id,通过上下文管理器找到原来的上下文context
7)从上下文context中拿到回调函数callback
8)callback将Result带回,推动业务的进一步执行
如何实现负载均衡,故障转移?
回答:与同步的连接池思路相同。不同在于,同步连接池使用阻塞方式收发,需要与一个服务的一个ip建立多条连接,异步收发,一个服务的一个ip只需要建立少量的连接(例如,一条tcp连接)。
如何实现超时发送与接收?
回答:同步阻塞发送,可以直接使用带超时的send/recv来实现,异步非阻塞的nio的网络报文收发,如何实现超时接收呢?(由于连接不会一直等待回包,那如何知晓超时呢?)这时,超时管理器就上场啦。
超时管理器
超时管理器,用于实现请求回包超时回调处理。
每一个请求发送给下游RPC-server,会在上下文管理器中保存req-id与上下文的信息,上下文中保存了请求很多相关信息,例如req-id,回包回调,超时回调,发送时间等。
超时管理器启动timer对上下文管理器中的context进行扫描,看上下文中请求发送时间是否过长,如果过长,就不再等待回包,直接超时回调,推动业务流程继续往下走,并将上下文删除掉。
如果超时回调执行后,正常的回包又到达,通过req-id在上下文管理器里找不到上下文,就直接将请求丢弃(因为已经超时处理过了)。
however,异步回调和同步回调相比,除了序列化组件和连接池组件,会多出上下文管理器,超时管理器,下游收发队列,下游收发线程等组件,并且对调用方的调用习惯有影响(同步->回调)。异步回调能提高系统整体的吞吐量,具体使用哪种方式实现RPC-client,可以结合业务场景来选取(对时延敏感的可以选用同步,对吞吐量敏感的可以选用异步)。
以上内容均来自微信公众号“架构师之路”胡剑老师的文章,欢迎关注。
RPC-client异步收发核心细节?的更多相关文章
- 【58沈剑架构系列】RPC-client异步收发核心细节?
第一章聊了[“为什么要进行服务化,服务化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章聊了[“微服务的服务粒度选型”] 第三章聊了[“为什么说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RPC框架?”] 上一章聊了[“微服务架构之RPC- ...
- 又一个半成品库 weblog rpc client
我基本上属于半成品专业户,去看我的github就知道. 下午又撸了一个weblog rpc client库,而这又一次证明了一个有技术但没有产品能力的程序员是没有卵用的. 因为当做好了库的雏形,但与具 ...
- 用NFS挂载root出现:NFS: failed to create MNT RPC client, status=-101(-110)
2014-02-18 08:06:17 By Ly #Linux 阅读(78) 评论(0) 错误信息如下: Root-NFS: nfsroot=/home/zenki/nfs/rootfs NFS ...
- PIC18F45K80串口1和串口2异步收发通信实例
PIC18F45K80串口1和串口2异步收发通信实例 一:配置串口1初始化函数 首先打开技术手册,查看异步串口的操作流程以及配置. 需要将串口对应引脚的方向寄存器设置为输入
- Android开源库--Asynchronous Http Client异步http客户端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loopj/android-async-http Api文档地址:http://loop ...
- Python自动化之rabbitmq rpc client端代码分析(原创)
RPC调用client端解析 import pika import uuid # 建立连接 class FibonacciRpcCli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 JMS与Spring之二(用message listener container异步收发消息)
转自:http://blog.csdn.net/moonsheep_liu/article/details/6684948
- RPC框架小结
为什么说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RPC框架? 1. 为什么说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RPC框架? 如果没有统一的服务框架,RPC框架,各个团队的服务提供方就需要各自实现一套序列化.反序列化.网络框架. ...
- JAVA之工作线程数究竟要设置多少
一.需求缘起 Web-Server通常有个配置,最大工作线程数,后端服务一般也有个配置,工作线程池的线程数量,这个线程数的配置不同的业务架构师有不同的经验值,有些业务设置为CPU核数的2倍,有些业务设 ...
随机推荐
- 3.Apache ZooKeeper数据模型
1. ZooKeeper自下向上的服务视图 Apache ZooKeeper是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协调服务. 它旨在解决分布式应用程序中与组件协调相关的棘手问题. 它通过暴露一个简单而强大的接口来实现这一 ...
- Java_数据交换_fastJSON_01_用法入门
一.用法 1.序列化—将Object转为Json对象 Object data=JSON.toJSON( MyObject ); 注:本文的Object可以是Map.List.javaBean等 需求: ...
- C#算法面试题
1.产生一个int数组,长度为100,并向其中随机插入1-100,并且不能重复. static void GetArray() { ]; ]; ; i < ; i++) { intArr[i] ...
- 菜鸟谈谈C#中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本节说明对象的创建.初始化和销毁过程.本节介绍下列主题: l 类构造函数 l 结构构造函数 l 析构函数 类构造函数 本节将讨论三种类构造函数: 类构造 ...
- C#实现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到大写中文(大写金额)的转换
/// <summary> /// 本类实现阿拉伯数字到大写中文的转换 /// 该类没有对非法数字进行判别,请事先自己判断数字是否合法 /// </summary& ...
- DateTime格式
SELECT * FROM TABLE (TO_DATE('2007/9/1','yyyy/mm/dd') BETWEEN CGGC_STRATDATE AND CGGC_ENDDATE OR CGG ...
- C#实现的apache htpasswd加密
一.VisualSvn Server 这个软件大家都知道,具体使用时创建用户名密码和组时,每次都要登陆到VisualSvn Server所在的机器上,次次如此... 由于一些原因要把这个用户管理的功能 ...
- java中a=a+1和a+=1的区别
我们先看一段代码: 1 byte b=2; b=b+1; System.out.println(b); 运行结果: 错误: 不兼容的类型: 从int转换到byte可能会有损失 ...
- 宏WINAPI和几种调用约定
在VC SDK的WinDef.h中,宏WINAPI被定义为__stdcall,这是C语言中一种调用约定,常用的还有__cdecl和__fastcall.这些调用约定会对我们的代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让我 ...
- c语言的typedef
一.typedef作用简介 1.作用:给已经存在的类型起一个新的名称 2.使用场合: 1> 基本数据类型 2> 指针 3> 结构体 4> 枚举 5> 指向函数的指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