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tdws/p/5754706.html

Redis的持久化过程中并不需要我们开发人员过多的参与,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除了深入了解RDBAOF作用原理,剩下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策略了,再复杂一点,也就是定制一个高可用的,数据安全的策略了。

RDB:快照形式,是把内存的当前状态直接保存在RDB中,保存策略是隔一段时间保存一下

AOF:命令行形式,执行一条命令,直接把命令存到一个aof文件中,保存策略是默认一秒钟保存一下命令,对数据的安全性也好,性能要差一点

    默认开启的是RDB,AOF是不开启的

先来看RDB持久化方式:

在RDB方式下,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手动执行持久化数据命令来让redis进行一次数据快照,另一种则是根据你所配置的配置文件 的 策略,达到策略的某些条件时来自动持久化数据。而手动执行持久化命令,你依然有两种选择,那就是save命令和bgsave命令。

save操作在Redis主线程中工作,因此会阻塞其他请求操作,应该避免使用。

(默认下,持久化到dump.rdb文件,并且在redis重启后,自动读取其中文件,据悉,通常情况下一千万的字符串类型键,1GB的快照文件,同步到内存中的 时间是20-30秒

bgSave则是调用Fork,产生子进程,父进程继续处理请求。子进程将数据写入临时文件,并在写完后,替换原有的.rdb文件。Fork发生时,父子进程内存共享,所以为了不影响子进程做数据快照,在这期间修改的数据,将会被复制一份,而不进共享内存。所以说,RDB所持久化的数据,是Fork发生时的数据。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持久化数据,如果因为某些情况宕机,则会丢失一段时间的数据。如果你的实际情况对数据丢失没那么敏感,丢失的也可以从传统数据库中获取或者说丢失部分也无所谓,那么你可以选择RDB持久化方式。

再谈一下配置文件的策略,实际上它和bgsave命令持久化原理是相同的。

这是配置文件默认的策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或,每隔900秒,在这期间变化了至少一个键值,做快照。或者每三百秒,变化了十个键值做快照。或者每六十秒,变化了至少一万个键值,做快照。

下面再来说一说AOF快照方式:

AOF,append only file。

配置文件中的appendonly修改为yes。开启AOF持久化后,你所执行的每一条指令,都会被记录到appendonly.aof文件中。但事实上,并不会立即将命令写入到硬盘文件中,而是写入到硬盘缓存,在接下来的策略中,配置多久来从硬盘缓存写入到硬盘文件。所以在一定程度一定条件下,还是会有数据丢失,不过你可以大大减少数据损失。

这里是配置AOF持久化的策略。redis默认使用everysec,就是说每秒持久化一次,而always则是每次操作都会立即写入aof文件中。而no则是不主动进行同步操作,是默认30s一次。当然always一定是效率最低的,个人认为everysec就够用了,数据安全性能又高。

Redis也允许我们同时使用两种方式,再重启redis后会从aof中恢复数据,因为aofrdb数据损失小嘛。

区别和深入理解:

RDB每次进行快照方式会重新记录整个数据集的所有信息。RDB在恢复数据时更快,可以最大化redis性能,子进程对父进程无任何性能影响。

AOF有序的记录了redis的命令操作。意外情况下数据丢失甚少。他不断地对aof文件添加操作日志记录,你可能会说,这样的文件得多么庞大呀。是的,的确会变得庞大,但redis会有优化的策略,比如你对一个key1键的操作,set key1 001 ,  set key1 002, set key1 003。那优化的结果就是将前两条去掉咯,那具体优化的配置在配置文件中对应的是

前者是指超过上一次aof重写aof文件大小的百分之多少,会再次优化,如果没有重写过,则以启动时为主。后者是限制了允许重写的最小aof文件大小。bgrewriteaof命令是手动重写命令,会fork子进程,在临时文件中重建数据库状态,对原aof无任何影响,当重建旧的状态后,也会把fork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一并追加到临时文件,最后替换原有aof文件,新的命令继续向新的aof文件中追加。

redis持久化的两种方式RDB和AOF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edis数据持久化的两种方式RDB和AOF

    由于Redis的数据都存放在内存中,如果没有配置持久化,redis重启后数据就全丢失了,于是需要开启redis的持久化功能,将数据保存到磁 盘上,当redis重启后,可以从磁盘中恢复数据.redis提 ...

  2. [转载]redis持久化的两种操作RDB和AOF

    Redis 持久化: 提供了多种不同级别的持久化方式:一种是RDB,另一种是AOF. RDB 持久化可以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生成数据集的时间点快照(point-in-time snapshot). AO ...

  3. Redis持久化的两种方式和区别

    该文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swyi/p/6093763.html Redis持久化的两种方式和区别 Redis是一种高级key-value数据库.它跟memcached ...

  4. redis持久化的两种方式

    redis是一个内存型数据库.当redis服务器重启时,数据会丢失.我们可以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化保存到硬盘的文件中. redis持久化有两种机制.RDB与AOF.默认方式是RDB. 1.RD ...

  5. Redis持久化的两种方式(RDB和AOF)

    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的方式,分别是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pend Only File). RDB,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的时间点,将redis存储的数据生成快照并存储 ...

  6. Redis的持久化的两种方式drbd以及aof日志方式

    redis的持久化配置: 主要包括两种方式:1.快照  2 日志 来看一下redis的rdb的配置选项和它的工作原理: save 900 1 // 表示的是900s内,有1条写入,则产生快照 save ...

  7. redis 持久化的两种方式

    一:快照模式 或许在用Redis之初的时候,就听说过redis有两种持久化模式,第一种是SNAPSHOTTING模式,还是一种是AOF模式,而且在实战场景下用的最多的 莫过于SNAPSHOTTING模 ...

  8. redis 持久化有几种方式?

    面试题 redis 的持久化有哪几种方式?不同的持久化机制都有什么优缺点?持久化机制具体底层是如何实现的? 面试官心理分析 redis 如果仅仅只是将数据缓存在内存里面,如果 redis 宕机了再重启 ...

  9. 转载redis持久化的几种方式

    redis持久化的几种方式 1.前言 Redis是一种高级key-value数据库.它跟memcached类似,不过数据可以持久化,而且支持的数据类型很丰富.有字符串,链表,集 合和有序集合.支持在服 ...

随机推荐

  1. FLV协议5分钟入门浅析

    FLV协议简介 FLV(Flash Video)是一种流媒体格式,因其体积小.协议相对简单,很快便流行开来,并得到广泛的支持. 常见的HTTP-FLV直播协议,就是使用HTTP流式传输通过FLV封装的 ...

  2. Java虚拟机——Java内存区域

    1.运行时区域 Java虚拟机在执行Java程序的时候会把它管理的内厝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功能的数据区域,如图所示 首先是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可以理解为当前程序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计数器中的数据即 ...

  3. 利用DoHome APP和音箱控制小车的实验参考步骤

    准备材料: Arduino Uno 一块 Arduino 扩展板        购买链接 DT-06模块一个       购买链接 安卓手机一个 小度音箱一个 小车一个 杜邦线若干 1.DT-06固件 ...

  4. WPF中TimeSpan的坑

    记一次在WPF中,在将格式为“DD.HH:mm:ss”字符串转换成TimeSpan时遇到的坑 如果字符串为:DD.HH:mm:ss,转换结果正确.例如: var currentValue = &quo ...

  5. 洛谷 P2158 [SDOI2008]仪仗队

    题意简述 给定一个n,求gcd(x, y) = 1(x, y <= n)的(x, y)个数 题解思路 欧拉函数, 则gcd(x, y) = 1(x <= y <= n)的个数 ans ...

  6. cs231n--详解卷积神经网络

    原版地址:http://cs231n.github.io/convolutional-networks/ 知乎翻译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22038289?re ...

  7. win10文件备份、文件同步方案

    用个人版onedrive同步重要数据,数据安全有保障,但免费版只有15G空间,需要合理分配.(201907与别人合租家庭版,空间1T充足) google-drive可以同步指定的文件夹,但空间也只有1 ...

  8. Kubernetes 再深入一点点

    kb master 运行如下容器 etcd 是 k8s 的核心, 主要负责k8s的核心数据处理及保存, 需要备份该数据,或者做集群 ,服务端口 2379(客户端服务) 2380(节点通信)kube-c ...

  9. 小白学Python(3)——输入和输出,显示你的名字

    任何计算机程序都是为了执行一个特定的任务,有了输入,用户才能告诉计算机程序所需的信息,有了输出,程序运行后才能告诉用户任务的结果. 输入是Input,输出是Output,因此,我们把输入输出统称为In ...

  10. Eclipse中安装JRebel热部署教程

    Eclipse中安装JRebel热部署教程 前言        Eclipse安装JRebel插件可快速实现热部署,节省了大量重启时间,提高开发效率. 本文只介绍Eclipse安装JRebel插件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