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进阶之虚函数表
C++通过继承(inheritance)和虚函数(virtual function)来实现多态性。所谓多态,简单地说就是,将基类的指针或引用绑定到子类的实例,然后通过基类的指针或引用调用实际子类的成员函数(虚函数)。本文将介绍单继承、多重继承下虚函数的实现机制。
一、虚函数表
为了支持虚函数机制,编译器为每一个拥有虚函数的类的实例创建了一个虚函数表(virtual table),这个表中有许多的槽(slot),每个槽中存放的是虚函数的地址。虚函数表解决了继承、覆盖、添加虚函数的问题,保证其真实反应实际的函数。
为了能够找到 virtual table,编译器在每个拥有虚函数的类的实例中插入了一个成员指针 vptr,指向虚函数表。下面是一个例子: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z()" << endl; }
}; typedef void(*pFun)(void); int main()
{
Base b;
int* vptr = (int*)&b; // 虚函数表地址 pFun func1 = (pFun)*((int*)*vptr); // 第一个函数
pFun func2 = (pFun)*((int*)*vptr+1); // 第二个函数
pFun func3 = (pFun)*((int*)*vptr+2); // 第三个函数 func1(); // 输出Base::x()
func2(); // 输出Base::y()
func3(); // 输出Base::z()
return 0;
}
上面定义了一个Base类,其中有三个虚函数。我们将Base类对象取址 &b 并强制转换为 int*,取得虚函数表的地址。然后对虚函数表的地址取值 *vptr 并强转为 int*,即取得第一个虚函数的地址了。将第一个虚函数的地址加1,取得第二个虚函数的地址,再加1即取得第三个虚函数的地址。
注意,之所以可以通过对象实例的地址得到虚函数表,是因为 vptr 指针位于对象实例的最前面(这是由编译器决定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取到虚函数表有最高的性能——如果有多层继承或是多重继承的情况下)。如图所示:
在VS2012中加断点进行Debug可以查看到虚函数表:
二、单继承时的虚函数表
1、无虚函数覆盖
假如现有单继承关系如下: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z()" << endl; }
}; class Derive : public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x1() { cout << "Derive::x1()" << endl; }
virtual void y1() { cout << "Derive::y1()" << endl; }
virtual void z1() { cout << "Derive::z1()" << endl; }
};
在这个单继承的关系中,子类没有重写父类的任何方法,而是加入了三个新的虚函数。Derive类实例的虚函数表布局如图示:
Derive class 继承了 Base class 中的三个虚函数,准确的说,是该函数实体的地址被拷贝到 Derive 实例的虚函数表对应的 slot 之中。
新增的 虚函数 置于虚函数表的后面,并按声明顺序存放。
2、有虚函数覆盖
如果在继承关系中,子类重写了父类的虚函数: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z()" << endl; }
}; class Derive : public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Derive::x()" << endl; } // 重写
virtual void y1() { cout << "Derive::y1()" << endl; }
virtual void z1() { cout << "Derive::z1()" << endl; }
};
则Derive类实例的虚函数表布局为:
相比于无覆盖的情况,只是把 Derive::x()
覆盖了Base::x()
,即第一个槽的函数地址发生了变化,其他的没有变化。
这时,如果通过绑定了子类对象的基类指针调用函数 x(),会执行 Derive 版本的 x(),这就是多态。
三、多重继承时的虚函数表
1、无虚函数覆盖
现有如下的多重继承关系,子类没有覆盖父类的虚函数:
class Base1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1::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1::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1::z()" << endl; }
}; class Base2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2::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2::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2::z()" << endl; }
}; class Derive : public Base1, public Base2
{
public:
virtual void x1() { cout << "Derive::x1()" << endl; }
virtual void y1() { cout << "Derive::y1()" << endl; }
};
对于 Derive 实例 d 的虚函数表布局,如下图:
可以看出:
- 每个基类子对象对应一个虚函数表。
- 派生类中新增的虚函数放到第一个虚函数表的后面。
测试代码(VS2012):
typedef void(*pFun)(void); int main()
{
Derive b;
int** vptr = (int**)&b; // 虚函数表地址 // virtual table 1
pFun table1_func1 = (pFun)*((int*)*vptr+0); // vptr[0][0]
pFun table1_func2 = (pFun)*((int*)*vptr+1); // vptr[0][1]
pFun table1_func3 = (pFun)*((int*)*vptr+2); // vptr[0][2]
pFun table1_func4 = (pFun)*((int*)*vptr+3); // vptr[0][3]
pFun table1_func5 = (pFun)*((int*)*vptr+4); // vptr[0][4] // virtual table 2
pFun table2_func1 = (pFun)*((int*)*(vptr+1)+0); // vptr[1][0]
pFun table2_func2 = (pFun)*((int*)*(vptr+1)+1); // vptr[1][1]
pFun table2_func3 = (pFun)*((int*)*(vptr+1)+2); // vptr[1][2] // call
table1_func1();
table1_func2();
table1_func3();
table1_func4();
table1_func5(); table2_func1();
table2_func2();
table2_func3();
return 0;
}
不同编译器对 virtual table 的实现不同,经测试,在 g++ 中需要这样:
// virtual table 1
pFun table1_func1 = (pFun)*((int*)*vptr+0); // vptr[0][0]
pFun table1_func2 = (pFun)*((int*)*vptr+2); // vptr[0][2]
pFun table1_func3 = (pFun)*((int*)*vptr+4); // vptr[0][4]
pFun table1_func4 = (pFun)*((int*)*vptr+6); // vptr[0][6]
pFun table1_func5 = (pFun)*((int*)*vptr+8); // vptr[0][8] // virtual table 2
pFun table2_func1 = (pFun)*((int*)*(vptr+1)+0); // vptr[1][0]
pFun table2_func2 = (pFun)*((int*)*(vptr+1)+2); // vptr[1][2]
pFun table2_func3 = (pFun)*((int*)*(vptr+1)+4); // vptr[1][4]
2、有虚函数覆盖
将上面的多重继承关系稍作修改,让子类重写基类的 x() 函数:
class Base1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1::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1::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1::z()" << endl; }
}; class Base2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Base2::x()" << endl; }
virtual void y() { cout << "Base2::y()" << endl; }
virtual void z() { cout << "Base2::z()" << endl; }
}; class Derive : public Base1, public Base2
{
public:
virtual void x() { cout << "Derive::x()" << endl; } // 重写
virtual void y1() { cout << "Derive::y1()" << endl; }
};
这时 Derive 实例的虚函数表布局会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相比于无覆盖的情况,只是将Derive::x()
覆盖了Base1::x()
和Base2::x()
而已,你可以自己写测试代码测试一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注:若虚函数是 private 或 protected 的,我们照样可以通过访问虚函数表来访问这些虚函数,即上面的测试代码一样能运行。
附:编译器对指针的调整
在多重继承下,我们可以将子类实例绑定到任一父类的指针(或引用)上。以上述有覆盖的多重继承关系为例:
Derive b;
Base1* ptr1 = &b; // 指向 b 的初始地址
Base2* ptr2 = &b; // 指向 b 的第二个子对象
- 因为 Base1 是第一个基类,所以 ptr1 指向的是 Derive 对象的起始地址,不需要调整指针(偏移)。
- 因为 Base2 是第二个基类,所以必须对指针进行调整,即加上一个 offset,让 ptr2 指向 Base2 子对象。
- 当然,上述过程是由编译器完成的。
当然,你可以在VS2012里通过Debug看出 ptr1 和 ptr2 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这样子:
Base1* b1 = (Base1*)ptr2;
b1->y(); // 输出 Base2::y()
Base2* b2 = (Base2*)ptr1;
b2->y(); // 输出 Base1::y()
其实,通过某个类型的指针访问某个成员时,编译器只是根据类型的定义查找这个成员所在偏移量,用这个偏移量获取成员。由于 ptr2 本来就指向 Base2 子对象的起始地址,所以b1->y()
调用到的是Base2::y()
,而 ptr1 本来就指向 Base1 子对象的起始地址(即
Derive对象的起始地址),所以b2->y()
调用到的是Base1::y()
。
个人站点:http://songlee24.github.com
参考:1、《Inside The C++ Object Model》
2、http://blog.csdn.net/haoel/article/details/1948051
C++进阶之虚函数表的更多相关文章
- C++ 虚函数表解析
转载:陈皓 http://blog.csdn.net/haoel 前言 C++中 的虚函数的作用主要是实现了多态的机制.关于多态,简而言之就是用父类型别的指针指向其子类的实例,然后通过父类的指针调用实 ...
- C++ 多态、虚函数机制以及虚函数表
1.非virtual函数,调用规则取决于对象的显式类型.例如 A* a = new B(); a->display(); 调用的就是A类中定义的display().和对象本体是B无关系. 2. ...
- C++迟后联编和虚函数表
先看一个题目: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Show(int x) { cout << "In Base class, int x = & ...
- C++ 知道虚函数表的存在
今天翻看陈皓大大的博客,直接找关于C++的东东,看到了虚函数表的内容,找一些能看得懂的地方记下笔记. 0 引子 类中存在虚函数,就会存在虚函数表,在vs2015的实现中,它存在于类的头部. 假设有如下 ...
- C++虚函数和虚函数表
前导 在上面的博文中描述了基类中存在虚函数时,基类和派生类中虚函数表的结构. 在派生类也定义了虚函数时,函数表又是怎样的结构呢? 先看下面的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
- C++ Daily 《5》----虚函数表的共享问题
问题: 包含一个以上虚函数的 class B, 它所定义的 对象是否共用一个虚函数表? 分析: 由于含有虚函数,因此对象内存包含了一个指向虚函数表的指针,但是这个指针指向的是同一个虚函数表吗? 实验如 ...
- C++虚函数表
大家知道虚函数是通过一张虚函数表来实现的.在这个表中,主要是一个类的虚函数的地址表,这张表解决了继承.覆盖的问题,其内容真是反应实际的函数.这样,在有虚函数的类的实例中,这个表分配在了这个实例的内存中 ...
- 对C++虚函数、虚函数表的简单理解
一.虚函数的作用 以一个通用的图形类来了解虚函数的定义,代码如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 ...
- 深入理解C++虚函数表
虚函数表是C++类中存放虚函数的一张表,理解虚函数表对于理解多态很重要. 本次使用的编译器是VS2013,为了简化操作,不用去操作函数指针,我使用到了VS的CL编译选项来查看类的内存布局. CL使用方 ...
随机推荐
- 前端入门22-讲讲模块化 包括webstrom建立简单ES6
https://www.cnblogs.com/dasusu/p/10105433.html
- 流行-Manifold【0】-维基百科中文版本解释
- 三、spring中高级装配(1)
大概看了一下第三章的内容,我从项目中仔细寻找,始终没有发现哪里有这种配置,但是看完觉得spring还有这么牛B的功能啊,spring的厉害之处,这种设计程序的思想,很让我感慨... 一.环境与prof ...
- MRC转ARC(2)
春节前抽空花了一天的时间将手头的工程从MRC转成了ARC,然后陆陆续续地修复一部分因为转ARC引起的内存泄漏和崩溃,到目前为止工程也算是比较稳定了,抽空记上一笔.(虽说这种事情这辈子估计都只会做这么一 ...
- qrcode.js
(function(r){r.fn.qrcode=function(h){var s;function u(a){this.mode=s;this.data=a}function o(a,c){thi ...
- c++学习第一课--输入/输出
1,程序: #include<iostream> int main() { std::cout<<"Enter two numbers:"<& ...
- SSH配置—Linux下实现免密码登录
首先,假设我们有两台服务器,服务器名称分别是 master 和 slave1,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服务器 master 上面登录 服务器 slave1 不需要输入密码就可以登录成功,如下图所示. 下 ...
- 【01】《响应式Web设计:HTML5和CSS3实战》
[01] (魔芋:已看完.) [01]<响应式Web设计:HTML5和CSS3实战>(全).pdf 共246页. 2013年1月出版. 读后感:适合入门的书籍,对于响应式布局, ...
- 九度oj 题目1057:众数
题目1057:众数 时间限制:1 秒 内存限制:32 兆 特殊判题:否 提交:9744 解决:3263 题目描述: 输入20个数,每个数都在1-10之间,求1-10中的众数(众数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
- navicat mysql 连接本地 忘记密码 查看密码 操作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454316ab4e9e65f7a7c03a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