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OP程序设计中,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可以从某个现有的class继承,新的class称为子类(Subclass),而被继承的class称为基类、父类或超类(Base class、Super class)。

比如,我们已经编写了一个名为Animal的class,有一个run()方法可以直接打印:

class Animal(object):
def run(self):
print 'Animal is running...'

当我们需要编写Dog和Cat类时,就可以直接从Animal类继承:

class Dog(Animal):
pass class Cat(Animal):
pass

对于Dog来说,Animal就是它的父类,对于Animal来说,Dog就是它的子类。Cat和Dog类似。

继承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子类获得了父类的全部功能。由于Animial实现了run()方法,因此,Dog和Cat作为它的子类,什么事也没干,就自动拥有了run()方法:

dog = Dog()
dog.run() cat = Cat()
cat.run()

运行结果如下:

Animal is running...
Animal is running...

当然,也可以对子类增加一些方法,比如Dog类:

class Dog(Animal):
def run(self):
print 'Dog is running...'
def eat(self):
print 'Eating meat...'

继承的第二个好处需要我们对代码做一点改进。你看到了,无论是Dog还是Cat,它们run()的时候,显示的都是Animal is running...,符合逻辑的做法是分别显示Dog is running...Cat is running...,因此,对Dog和Cat类改进如下:

class Dog(Animal):
def run(self):
print 'Dog is running...' class Cat(Animal):
def run(self):
print 'Cat is running...'

再次运行,结果如下:

Dog is running...
Cat is running...

当子类和父类都存在相同的run()方法时,我们说,子类的run()覆盖了父类的run(),在代码运行的时候,总是会调用子类的run()。这样,我们就获得了继承的另一个好处:多态。

要理解什么是多态,我们首先要对数据类型再作一点说明。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定义了一种数据类型。我们定义的数据类型和Python自带的数据类型,比如str、list、dict没什么两样:

a = list() # a是list类型
b = Animal() # b是Animal类型
c = Dog() # c是Dog类型

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某个类型可以用isinstance()判断:

>>> isinstance(a, list)
True
>>> isinstance(b, Animal)
True
>>> isinstance(c, Dog)
True

看来a、b、c确实对应着list、Animal、Dog这3种类型。

但是等等,试试:

>>> isinstance(c, Animal)
True

看来c不仅仅是Dog,c还是Animal!

不过仔细想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Dog是从Animal继承下来的,当我们创建了一个Dog的实例c时,我们认为c的数据类型是Dog没错,但c同时也是Animal也没错,Dog本来就是Animal的一种!

所以,在继承关系中,如果一个实例的数据类型是某个子类,那它的数据类型也可以被看做是父类。但是,反过来就不行:

>>> b = Animal()
>>> isinstance(b, Dog)
False

Dog可以看成Animal,但Animal不可以看成Dog。

要理解多态的好处,我们还需要再编写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接受一个Animal类型的变量:

def run_twice(animal):
animal.run()
animal.run()

当我们传入Animal的实例时,run_twice()就打印出:

>>> run_twice(Animal())
Animal is running...
Animal is running...

当我们传入Dog的实例时,run_twice()就打印出:

>>> run_twice(Dog())
Dog is running...
Dog is running...

当我们传入Cat的实例时,run_twice()就打印出:

>>> run_twice(Cat())
Cat is running...
Cat is running...

看上去没啥意思,但是仔细想想,现在,如果我们再定义一个Tortoise类型,也从Animal派生:

class Tortoise(Animal):
def run(self):
print '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

当我们调用run_twice()时,传入Tortoise的实例:

>>> run_twice(Tortoise())
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
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

你会发现,新增一个Animal的子类,不必对run_twice()做任何修改,实际上,任何依赖Animal作为参数的函数或者方法都可以不加修改地正常运行,原因就在于多态。

多态的好处就是,当我们需要传入Dog、Cat、Tortoise……时,我们只需要接收Animal类型就可以了,因为Dog、Cat、Tortoise……都是Animal类型,然后,按照Animal类型进行操作即可。由于Animal类型有run()方法,因此,传入的任意类型,只要是Animal类或者子类,就会自动调用实际类型的run()方法,这就是多态的意思:

对于一个变量,我们只需要知道它是Animal类型,无需确切地知道它的子类型,就可以放心地调用run()方法,而具体调用的run()方法是作用在Animal、Dog、Cat还是Tortoise对象上,由运行时该对象的确切类型决定,这就是多态真正的威力:调用方只管调用,不管细节,而当我们新增一种Animal的子类时,只要确保run()方法编写正确,不用管原来的代码是如何调用的。这就是著名的“开闭”原则:

对扩展开放:允许新增Animal子类;

对修改封闭:不需要修改依赖Animal类型的run_twice()等函数。

继承还可以一级一级地继承下来,就好比从爷爷到爸爸、再到儿子这样的关系。而任何类,最终都可以追溯到根类object,这些继承关系看上去就像一颗倒着的树。比如如下的继承树:

小结

继承可以把父类的所有功能都直接拿过来,这样就不必重零做起,子类只需要新增自己特有的方法,也可以把父类不适合的方法覆盖重写;

有了继承,才能有多态。在调用类实例方法的时候,尽量把变量视作父类类型,这样,所有子类类型都可以正常被接收;

旧的方式定义Python类允许不从object类继承,但这种编程方式已经严重不推荐使用。任何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类可以继承,就继承自object类。


python 继承和多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简明教程 --- 21,Python 继承与多态

    微信公众号:码农充电站pro 个人主页:https://codeshellme.github.io 程序不是年轻的专利,但是,它属于年轻. 目录 我们已经知道封装,继承和多态 是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面 ...

  2. python继承和多态

    继承 目标 单继承 多继承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 封装 根据 职责 将 属性 和 方法 封装 到一个抽象的 类 中 继承 实现代码的重用,相同的代码不需要重复的编写 多态 不同的对象调用相同的方法,产生不 ...

  3. python基础——继承和多态

    python基础——继承和多态 在OOP程序设计中,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可以从某个现有的class继承,新的class称为子类(Subclass),而被继承的class称为基类.父类或超类 ...

  4. python学习第十五天 -面向对象之继承和多态

    大家都知道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封装特性在上一章节已经讲解过.这一章节主要讲解继承和多态. 继承: 当定义一个类的时候,可以从现有的类进行继承.那么新定义的类可以称为子类,被继承的现有 ...

  5. Python 中的继承、多态和封装

    涉及问题: Python 中如何实现多继承,会有什么问题? Python 中的多态与静态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案要点如下: Python 中的继承,就是在定义类时,在括号中声明父类,简单示例如下: cl ...

  6. Python面向对象 -- 继承和多态、获取对象信息、实例属性和类属性

    继承和多态 继承的好处: 1,子类可以使用父类的全部功能 2,多态:当子类和父类都存在相同的方法时,子类的方法会覆盖父类的方法,即调用时会调用子类的方法.这就是继承的另一个好处:多态. 多态: 调用方 ...

  7. python中的继承和多态

    继承 继承的表现方式: class Animal(): pass class Cat(Animal): #animal是cat的父类,也可以说是基类 pass print(Cat.__bases__) ...

  8. python面向对象(封装、继承、多态)+ 面向对象小栗子

    大家好,下面我说一下我对面向对象的理解,不会讲的很详细,因为有很多人的博客都把他写的很详细了,所以,我尽可能简单的通过一些代码让初学者可以理解面向对象及他的三个要素. 摘要:1.首先介绍一下面向对象 ...

  9. Python 面向对象(创建类和对象,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指:封装、继承和多态,多态性)

    概念:                                                                                                 ...

随机推荐

  1. CSU1321+SPFA

    简单题 /* 简单的bfs */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h> #includ ...

  2. codeforces #309 div1 D

    求最小值最大显然是要二分 二分之后转换成了判定性问题 我们考虑哪些点一定不能选 显然是将所有可选点选中之后依然不满足条件的点不能选 那么我们不妨维护一个堆,每次取出堆顶看看是否满足条件 不满足条件就p ...

  3. nginx知识点

    nginx 安装与配置文件 #cat /etc/nginx/nginx.conf #运行用户user www-data;    #启动进程,通常设置成和cpu的数量相等worker_processes ...

  4. CentOS7安装mysql-server

    安装ossec时需要使用到mysql-server,直接安装报错: [root@ossec-server ~]# yum install mysql-server Loaded plugins: fa ...

  5. sc.exe管理系统服务

    sc.exe管理系统服务 下面介绍SC,SC QC,and SC QUERY sc.exe create HomerSatelliteDesktopGC binPath= "D:XXXXXX ...

  6. JMS基础(2)

    1.  JMS基本概念 JMS(Java Message Service) ,即Java消息服务.JMS是SUN提出的旨在统一各种消息中间件(MOM)系统接口的规范.它提供标准的产生.发送.接收消息的 ...

  7. java开发之IO流

    一直对IO流记不清楚,从别的地方转过来. 看下图: 流的概念和作用 学习Java IO,不得不提到的就是JavaIO流. 流是一组有顺序的,有起点和终点的字节集合,是对数据传输的总称或抽象.即数据在两 ...

  8. short s1 = 1; s1 = s1 + 1;有错而short s1 = 1; s1 += 1正确

    这个问题以前碰到过,也研究过,发表一下:    如果你认为表达式(x += i)只是表达式(x = x + i)的简写方式,这并不准确.这两个表达式都被称为赋值表达式.第二个表达式使用的是简单赋值操作 ...

  9. Treeview控件的Node节点延迟加载

    Treeview控件是一个很常用的控件,用于展示资源或者组织结构的时候很方便,通常会在系统启动时进行资源的加载和节点目录的初始化,但在资源较多和层级较深的情况下,所有节点加载出来会耗费太多时间,影响体 ...

  10. 【转】如何在Ubuntu11.10(32位)下编译Android4.0源码(图文)

    原文网址:http://blog.csdn.net/flydream0/article/details/7046612 关于如何下载Android4.0的源码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http://b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