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脑图的形式来展示Java集合知识,让零碎知识点形成体系

Iterator 对比

  Iterator(迭代器)是一种设计模式,是一个对象,用于遍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Iterator 包含四个方法,分别是:next()、hasNext()、remove()、forEachRemaining(Consumer<? super E> action)

  Collection 接口继承 java.lang.Iterable,因此所有 Collection 实现类都拥有 Iterator 迭代能力。
  逆向思考,Iterable 面向众多的 Collection 类型实现类,定义的方法就不可能太定制化,因此 Iterator 定义的功能比较简单。
  仅有如上所列出来的四种方法,并且该迭代器只能够单向移动。

  由于 List 类型的 Collection 是一个有序集合,对于拥有双向迭代是很有意义的。
  ListIterator 接口则在继承 Iterator 接口的基础上定义了:add(E newElement)、set(E newElement)、hasPrevious()、previous()、nextIndex()、previousIndex() 等方法,使得 ListIterator 迭代能力增强,能够进行双向迭代、迭代过程中可以进行增删改操作。

现象与问题

  1. add() 方法在迭代器位置前面添加一个新元素
  2. next() 与 previous() 返回越过的对象
  3. set() 方法替换的是 next() 和 previous() 方法返回的上一个元素
  4. next() 后,再 remove() 则删除前面的元素;previous() 则会删除后面的元素
         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aaa");
list.add("bbb");
list.add("ccc"); ListIterator<String> listIterator = list.listIterator(); //迭代器位置: add-1 | aaa bbb ccc
listIterator.add("add-1");
// add-1 add-1 | aaa bbb ccc
listIterator.add("add-2"); // 返回: aaa
// add-1 add-1 aaa | bbb ccc
listIterator.next();
// add-1 add-1 aaa-set | bbb ccc
listIterator.set("aaa-set");
// bbb
// add-1 add-1 aaa-set bbb | ccc
listIterator.next(); // 返回: bbb
// add-1 add-1 aaa-set | bbb ccc
listIterator.previous();
// add-1 add-1 aaa-set | bbb-set ccc
listIterator.set("bbb-set"); // 删除 bbb-set
listIterator.remove();
listIterator.remove(); System.out.println(list);

很多书本都有给出这样子的结论:

  • 链表有 n 个元素,则有 n+1 个位置可以添加新元素;

  • add() 方法只依赖迭代器的+位置;remove() 和 set() 方法依赖于迭代器的状态(此时迭代的方向);

  • 连续两个 remove() 会出错,remove() 前应先执行 next() 或 previous()。

迭代同时修改问题:

  一个迭代器指向另一个迭代器刚刚删除的元素,则现在这个迭代器就变成无效的了(节点删除被回收;即使没被回收,该节点的前后引用也被重置为null)。
链表迭代器有能够检测到这种修改的功能,当发现集合被修改了,将会抛出一个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

  为什么出现上面的这些现象与问题呢,我们还是从源码中寻找答案吧

源码分析

  有多个集合类根据自己的特点实现了 ListIterator 接口,其实现都大同小异,这里我们主要分析 LinkedList 中所实现的 ListIterator。

  首先我们来分析 LinkedList 的 listIterator() 和 listIterator(int index) 方法获取 ListIterator 迭代器过程。

 // AbstractList.java
// listIterator() 方法 LinkedList 类本身并没有重写,需要追溯到 AbstractList 抽象类 // 获取 ListIterator 迭代器
public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 {
return listIterator(0);
} public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final int index) {
rangeCheckForAdd(index); // 检查 index 范围是否超出 return new ListItr(index); // 该抽象类也有实现 ListItr 类
} private void rangeCheckForAdd(int index) {
if (index < 0 || index > size())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outOfBoundsMsg(index));
}
 // LinkedList.java
// LinkedList 类重写了 listIterator(int index) 方法 public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int index)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 同理 检查 index 范围;相关代码就不贴了
return new ListItr(index);
} private class ListItr implements ListIterator<E> {
private Node<E> lastReturned; // 上一次处理的节点
private Node<E> next; // 即将要处理的节点
private int nextIndex; // 即将要处理的节点的 index
// modCount 表示集合和迭代器修改的次数;expectedModCount 表示当前迭代器对集合修改的次数
private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ListItr(int index) {
// assert isPositionIndex(index);
next = (index == size) ? null : node(index);
nextIndex = index;
}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nextIndex < size;
} /**
* 处理对象:迭代器当前的 next 节点
* 将处理目标储到 lastReturned 变量中
* 然后将当前的 next.next 节点保存起来,用于下一次迭代处理
* nextIndex 同时 +1
* 返回 lastReturned.item 元素
* 执行后:lastReturned 指向该次处理的节点;next、nextIndex 指向该次处理节点的后一个节点
*/
public E next() {
// 检查 modCount 与 expectedModCount 是否相等
// 实际检查该链表是否被其他迭代器或者集合本身修改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判断是否存在 next 节点
if (!hasNext())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lastReturned = next; // 将这次返回的 node 节点更新到迭代器中的 lastReturned 变量
next = next.next; // 将下一次需要处理 node 节点更新会 next 变量
nextIndex++; // 变量 nextIndex +1
return lastReturned.item; // 返回元素
} public boolean hasPrevious() {
return nextIndex > 0;
} /**
* 处理对象:迭代器当前的 next.prev 节点
* 将处理目标储到 lastReturned 变量中
* 然后将当前的 next.prev 节点保存起来,用于下一次迭代处理
* nextIndex 同时 -1
* 返回当前的 next.item 元素
* 执行后:next、lastReturned、nextIndex 指向该次处理节点的前一个节点
*/
public E previous()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判断是否存在 prev 节点
if (!hasPrevious())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处理当前 next 的 prev 节点
// 特殊情况:next = null 时,则它的 prev 节点为 last 节点
lastReturned = next = (next == null) ? last : next.prev;
nextIndex--; // nextIndex -1
return lastReturned.item;
} public int nextIndex() {
return nextIndex;
} public int previousIndex() {
return nextIndex - 1;
} /**
* 处理对象:lastReturned
* 删除 lastReturned 指向的节点,并置为 null
* 同时保证 next 和 nextIndex 指向同一个节点
*/
public void remove()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同理, 检查 modCount 与 expectedModCount 是否相等
if (lastReturned == null)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Node<E> lastNext = lastReturned.next; // 暂存 lastReturned 的 next 节点,用于恢复迭代状态
unlink(lastReturned); // 删除最后返回的节点 modCount++; // 分迭代方向处理(因为删除一个节点后,需要恢复迭代状态:next 和 nextIndex 指向同一个节点)
if (next == lastReturned) // next 与 lastReturned 节点相同则表明最近一次迭代操作是 previous()
next = lastNext; // 删除了原有 next 指向的节点,因此 nextIndex 相对指向的节点变为 next.next,需要更新 next 变量的指向
else
nextIndex--; // next() 迭代方向;删除了next前面的节点,因此next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需要 nextIndex -1
lastReturned = null;
expectedModCount++; // 同时 expectedModCount++
} /**
* 处理对象:lastReturned
*/
public void set(E e) {
if (lastReturned == null)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checkForComodification();
lastReturned.item = e;
} /**
* 分位置进行添加
*/
public void add(E e)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lastReturned = null;
if (next == null)
linkLast(e);
else
linkBefore(e, next);
nextIndex++;
expectedModCount++;
} public void forEachRemaining(Consumer<? super E> action) {
Objects.requireNonNull(action);
while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 nextIndex < size) {
action.accept(next.item);
lastReturned = next;
next = next.next;
nextIndex++;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
* 检查 modCount 与 expectedModCount 是否相等,否则抛出错误
* ListIterator 迭代器进行增删操作时,都会同时对这两个变量 +1
* 目的:
* 使用 ListIterator 迭代器期间,LinkedList 对象有且只能当前这一个迭代器可以进行修改
* 避免 LinkedList 对象本身以及其他迭代器进行修改导致链表混乱
*/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小结

  总的来说 ListIterator 是记录 List 位置的一个对象,它主要的成员变量是 lastReturned、next、nextIndex 以及 expectedModCount。

  1. next() 处理的是 next 节点,返回 next.item

  2. previous() 处理的是 next.prev 节点 返回 next.prev.item

  3. remove() 处理的是 lastReturned 节点,并置为null,但要注意的是,删除节点后的 next 与 nextIndex 需分情况处理。

  4. set() 处理的是 lastReturned 节点,lastReturned.item = e

  5. add() 添加,并将 lastReturned 置为null

  这就很好地解释上面所提到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了。
  典型的就是连续两个 remove() 会报错,那是因为第一个 reomve() 之后 lastReturned 被置为null;第二个 remove() 处理的对象是null,因此炮锤 IllegalStateException

知识脑图

From Java Core Knowledge Tree

在 github 上建了一个 repository ,Java Core Knowledge Tree,各位看官若是喜欢请给个star,以示鼓励,谢谢。
https://github.com/suifeng412/JCKTree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见解,若有不足或者错误的地方请各位指出)

作者:那一叶随风   http://www.cnblogs.com/phpstudy2015-6/

原文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phpstudy2015-6/p/10660457.html

声明:本博客文章为原创,只代表本人在工作学习中某一时间内总结的观点或结论。转载时请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链接

Java 集合系列(四)—— ListIterator 源码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集合系列[4]----LinkedHashMap源码分析

    这篇文章我们开始分析LinkedHashMap的源码,LinkedHashMap继承了HashMap,也就是说LinkedHashMap是在HashMap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因此在看LinkedHas ...

  2. java集合系列之LinkedList源码分析

    java集合系列之LinkedList源码分析 LinkedList数据结构简介 LinkedList底层是通过双端双向链表实现的,其基本数据结构如下,每一个节点类为Node对象,每个Node节点包含 ...

  3. java集合系列之ArrayList源码分析

    java集合系列之ArrayList源码分析(基于jdk1.8) ArrayList简介 ArrayList时List接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子类,它的底层是通过动态数组实现的,因此它具备查询速度快, ...

  4. Java集合系列:-----------03ArrayList源码分析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Collection的架构.这一章开始,我们对Collection的具体实现类进行讲解:首先,讲解List,而List中ArrayList又最为常用.因此,本章我们讲解ArrayLi ...

  5. Java集合系列[3]----HashMap源码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ArrayList和LinkedList这两个集合,我们知道ArrayList是基于数组实现的,LinkedList是基于链表实现的.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优劣势,例如ArrayList在 ...

  6. Java集合系列[1]----ArrayList源码分析

    本篇分析ArrayList的源码,在分析之前先跟大家谈一谈数组.数组可能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数据结构之一,它是在内存中划分出一块连续的地址空间用来进行元素的存储,由于它直接操作内存,所以数组的性能要比集 ...

  7. Java集合系列[2]----LinkedList源码分析

    上篇我们分析了ArrayList的底层实现,知道了ArrayList底层是基于数组实现的,因此具有查找修改快而插入删除慢的特点.本篇介绍的LinkedList是List接口的另一种实现,它的底层是基于 ...

  8. java多线程系列(九)---ArrayBlockingQueue源码分析

    java多线程系列(九)---ArrayBlockingQueue源码分析 目录 认识cpu.核心与线程 java多线程系列(一)之java多线程技能 java多线程系列(二)之对象变量的并发访问 j ...

  9. Java并发系列[2]----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源码分析之独占模式

    在上一篇<Java并发系列[1]----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源码分析之概要分析>中我们介绍了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基本的一些概 ...

  10. Java并发系列[3]----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源码分析之共享模式

    通过上一篇的分析,我们知道了独占模式获取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不响应线程中断获取,响应线程中断获取,设置超时时间获取.在共享模式下获取锁的方式也是这三种,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我们搞清楚了一种就能很快 ...

随机推荐

  1. Python内置函数(57)——setattr

    英文文档: setattr(object, name, value) This is the counterpart of getattr(). The arguments are an object ...

  2. child_process 子进程

    创建子进程,使其可以在进程中执行操作,应用系统命令等.nodejs创建子进程有四种方法,分别是spawn,fork,exec,execFile. 区别 : 格式 : spawn和execFile的格式 ...

  3. [八]JavaIO之FileInputStream 与 FileOutputStream

    接下来介绍 FileInputStream  和 FileOutputStream 现在看名字应该可以看得出来: 他就是从一个文件中读取数据 或者将数据写入到一个文件中 FileInputStream ...

  4. Spring源码情操陶冶-tx:advice解析器

    承接Spring源码情操陶冶-自定义节点的解析.本节关于事务进行简单的解析 spring配置文件样例 简单的事务配置,对save/delete开头的方法加事务,get/find开头的设置为不加事务只读 ...

  5. RESTful杂记

    在网上找了许久的关于REST的资料,发现网上大部分都是说的比较片面,虽然有部分说出了本质,但也没有详细提出,所以在这里记录一下. RESTful是什么 首先,维基百科是这样说的: 表现层状态转换(RE ...

  6. DAL分页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LModel.DTO;using Newtonsoft.Json;using System.Da ...

  7. [日常] imap协议读取邮件

    telnet imap.sina.net 143 A01 LOGIN shihan@appdev.sinanet.com 密码 A02 list "" * //列出邮件夹 * LI ...

  8. 为什么要学习Java虚拟机

    为什么要学习Java虚拟机? 为什么要学习JVM? 学习Java虚拟机有什么好处? 这些问题就好像在问Java程序猿:你为什么要变强大! C++程序编译后可直接运行于物理机CPU上.而Java程序则不 ...

  9. Java 浅拷贝和深拷贝

    一看就懂的,java深拷贝浅拷贝 将一个对象的引用复制给另外一个对象,一共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直接赋值,第二种方式是浅拷贝,第三种是深拷贝.所以大家知道了哈,这三种概念实际上都是为了拷贝对象啊. ...

  10. Serialization

    title: Serialization date: 2018-03-26 15:18:26 tags: [JAVA,Read] categories: other --- 概述 程序运行时,变量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