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logger和handler到底是个什么鬼
最近的任务经常涉及到日志的记录,特意去又学了一遍logging的记录方法。跟java一样,python的日志记录也是比较繁琐的一件事,在写一条记录之前,要写好多东西。典型的日志记录的步骤是这样的:
- 创建logger
- 创建handler
- 定义formatter
- 给handler添加formatter
- 给logger添加handler
写成代码差不多就是酱婶的(这个是照别的网页抄的,参考附注):
1 import logging
2
3 # 1、创建一个logger
4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mylogger')
5 logger.setLevel(logging.DEBUG)
6
7 # 2、创建一个handler,用于写入日志文件
8 fh = logging.FileHandler('test.log')
9 fh.setLevel(logging.DEBUG)
10
11 # 再创建一个handler,用于输出到控制台
12 ch = logging.StreamHandler()
13 ch.setLevel(logging.DEBUG)
14
15 # 3、定义handler的输出格式(formatter)
16 formatter = logging.Formatter('%(asctime)s - %(name)s - %(levelname)s - %(message)s')
17
18 # 4、给handler添加formatter
19 fh.setFormatter(formatter)
20 ch.setFormatter(formatter)
21
22 # 5、给logger添加handler
23 logger.addHandler(fh)
24 logger.addHandler(ch)
之后才可以正式的开始记录日志。Java里面的java.util.Logging类差不多也是这样,代码还要更复杂一点。Golang的日志相对写法简单一些,不过没有什么格式,系统记录一条时间,内容格式完全自己手画。第三方的日志库倒是没有接触过,像Java的Log4j,Golang的log4go和seelog等等,不知道用起来会不会简单一点。我一直都记不住这些,因为不太理解logger和handler为什么要这样写。一直到这次任务中出现的在我看来相当“诡异”的bug,才深入理解了一下。
我的任务是这样的,要做一个日志切割的工具,按天将日志分割开,即每天0点产生一个新日志,将旧日志改名。并且,将超过3个月的日志删除掉,以保证磁盘空间不会被log占满。程序要求可以切割多个目录中的不同日志,具体路径由json中配置。
这里用到了logging.handlers类中的TimedRotatingFileHandler方法,用以获得一个handler。大概的写法为:
1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 #获得logger
2 handler = logging.handlers.TimedRotatingFileHandler(logfile, 'S', 1, 0) #切割日志
3 handler.suffix = '%Y%m%d' #切割后的日志设置后缀
4 logger.addHandler(handler) #把logger添加上handler
5 logger.fatal(datetime.datetime.now().strftime('%Y-%m-%d')) #在新日志中写上当天的日期
这里我没有设置level和formatter。因为只是分割,对新日志没有什么影响。TimedRotatingFileHandler函数的方法见附注,或查看python的源码,这个函数是python写的,可以找到定义。这里我使用的是每秒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之后用Crontab在每天0点调度,然后用for循环处理json中的每一个日志文件。
但是奇怪的是,每次运行程序,第一个切割的日志生成一个分割后的文件,而后面的都生成两个新日志。百思不得其解。后检查代码觉得,可能是程序中设置的时间太短了,每秒生成一个文件,有可能一秒钟处理不完,就生成了两个。虽然这个说法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是还是把TimedRotatingFileHandler中的第三个参数改成了60,即每60秒生成一个文件。完成,静静的等待crontab到时间。
叮!时间到。赶紧检查一下结果。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这次每个日志都只切割生成了一个新文件,没有生成两个。坏消息是每个文件里面添加的当天的日期的数量见鬼了。我切割了4条日志,生成的新日志里面就分别写上了一、二、三、四行当天日期。
此刻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很明显四行日期是调用了4次logger.fatal('datetime.datetime.now().strftime('%Y-%m-%d')) 这个函数。换句话说,我每一次for循环都在这个log里面写了一句话。可是明明每个for是处理一个日志,下一次for应该是处理下一个日志的,为什么会再处理这个日志一次?我突然想到,logger.addHandler(handler)是每次循环都会运行的,也就是说,logger是同一个logger,添加了4次handler。到第4次循环的时候,这个logger中有4个handler,也就会往4个不同的日志中添加内容了。呃。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把上面的程序改改,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放在循环外,循环内只用中间的三句。这次OK了。回头再看log记录的步骤,也就明白了logger和handler到底是个什么鬼:logger可以看做是一个记录日志的人,对于记录的每个日志,他需要有一套规则,比如记录的格式(formatter),等级(level)等等,这个规则就是handler。使用logger.addHandler(handler)添加多个规则,就可以让一个logger记录多个日志。至于logging.getLogger()方法获得的root logger和继承关系,可以详见附注的网页,这里我也只是大概明白了什么意思,还没有具体用过。也许将来在框架中使用,要记录较为复杂的日志时候会用到吧。
Python中的logger和handler到底是个什么鬼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中的logger模块
logger 提供了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使用的接口handler将(logger创建的)日志记录发送到合适的目的输出filter提供了细度设备来决定输出哪条日志记录formatter决定日志记录的最终输出 ...
- python中的logger模块详细讲解
logger 提供了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使用的接口handler将(logger创建的)日志记录发送到合适的目的输出filter提供了细度设备来决定输出哪条日志记录formatter决定日志记录的最终输出 ...
- (转)python中的*args和**kw到底是个啥。看下面的例子就会懂了
先来看个例子: def foo(*args, **kwargs): print 'args = ', args print 'kwargs = ', kwargs print '----------- ...
- Python中的@函数装饰器到底是什么?
在解释@函数装饰器之前,先说一下,类中的类方法和静态方法. 在Python中完全支持定义类方法.静态方法.这两种方法很相似,Python它们都使用类来调用(ps:用对象调用也可以). 区别在于:Pyt ...
- python中的日志,logger用法
python中自带logger模块,实现方法有两种,一般使用第二种,更灵活 方法一: import logging # 通过logging.basicConfig完成 logging.basicCon ...
- python 中__name__ = '__main__' 的作用,到底干嘛的?
python 中__name__ = 'main' 的作用,到底干嘛的? 有句话经典的概括了这段代码的意义: "Make a script both importable and execu ...
- python中的cls到底指的是什么
python中的cls到底指的是什么,与self有什么区别? 2018年07月31日 11:13:09 rs勿忘初心 阅读数:7769 作者:秦风链接:https://www.zhihu.com/ ...
- Python 中的数字到底是什么?
花下猫语:在 Python 中,不同类型的数字可以直接做算术运算,并不需要作显式的类型转换.但是,它的"隐式类型转换"可能跟其它语言不同,因为 Python 中的数字是一种特殊的对 ...
- Python 中的元类到底是什么?这篇恐怕是最清楚的了
类作为对象 在理解元类之前,您需要掌握 Python 的类.Python 从 Smalltalk 语言中借用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类概念. 在大多数语言中,类只是描述如何产生对象的代码段.在 Python ...
随机推荐
- Swift中获取系统语言
//en-US zh-HK zh-TW zh-Hans-US var lng:String { let userDefault = NSUserDefaults.standardUserDefault ...
- shell 脚本实战笔记(5)--搭建资源的镜像服务器
背景: 由于访问国外站点资源, 有时特别慢. 偶尔一次下载, 肯定还能忍受, 对于多次使用或者小团队内部使用, 搭建一个镜像站点, 无疑是个明智的决定. 这边以搭建CDH5的yum源镜像, 作为例子, ...
- test20180922 世界第一的猛汉王
题意 分析 由于异色点必有连边,所以一个点的covered减去两个点共有的covered就是可存在的环数,十分巧妙. 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L ...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探究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能将具有length属性的对象转成数组 首先,slice有两个用法,一个是String.slice,一个是Array.slic ...
- MySQL Transaction--快照读和当前读
在MySQL读取数据时可以按照是否使用一致性非锁定读来分为快照读和当前读:1.快照读:MySQL使用MVCC (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机制来保证被读取到数据 ...
- day31 python学习 操作系统的介绍,
一 背景知识 顾名思义,进程即正在执行的一个过程.进程是对正在运行程序的一个抽象. 进程的概念起源于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操作系统提供的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抽象概念之一.操作系统的其他所 ...
- leetcode:Count and Say【Python版】
一次AC 字符串就是:count+char class Solution: # @return a string def countAndSay(self, n): str = " for ...
- leetcode:Symmetric Tree【Python版】
#error caused by:#1:{} 没有考虑None输入#2:{1,2,2} 没有控制h和t#3:{4,-57,-57,#,67,67,#,#,-97,-97} 没有考虑负号,将s从str变 ...
- java 多线程之:yield() 方法
yield()介绍 yield()的作用是让步.它能让当前线程由"运行状态"进入到"就绪状态",从而让其它具有相同优先级的等待线程获取执行权:但是,并不能保证在 ...
- sklearn, Numpy以及Pandas
pandas里面的对于数据操作比如where,drop以及dropna等都会有一个属性:inplace,这个单词意思是原地,如果inplace=true代表数据本身要执行该操作:如果inplac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