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通信模型与B/S通信模型介绍
1、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模型
基于Socket连接的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模型图如上图所示,整个通信过程如下所示:
(1) 服务器端首先启动监听程序,对指定的端口进行监听,等待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客户端程序启动,请求连接服务器的指定端口;
(3)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后与客户端建立套接字(Socket)连接;
(4)连接成功后,客户端与服务器分别打开两个流,其中客户端的输入流连接到服务器端的输出流,服务器的输入流连接到客户端的输出流,两边的流连接成功后就可以进行双向通信了。
(5)当通信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两边各自断开连接。
注: 套接字(Socket):是一种相互通信计算机之间的双向端口,具体包括主机的IP地址,服务类型,TCP/IP协议的端口。其中,TCP/IP协议的端口就是描述网络通信发送和接收的进程的标识信息,具体说就是为信息的传说提供地点。当应用程序与端口绑定后,操作系统将收到的数据发送到端口指定的应用程序进程。每个端口有一个端口号的标识符,用来区分不同的端口。端口号可以是0~65535之间的任何数字。
0~255的端口号为系统的保留端口,用于系统进程的通信;
其他的端口是自由端口,可以为进程自由使用;
已定义的端口号:Tomcat 服务器的默认通信端口是8080;
MYSQL默认的通信端口是3306;
SQLSERVER的默认通信端口是1433;
2、浏览器与服务器之(B/S)之间的通信模型
由以上1,可以看出C/S的通信模式是使用Socket来实现的,而B/S的通信模式是使用使用http来实现的。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详细规定了浏览器与万维网服务器之间相互通信的规则。
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是一次完整的http通信过程,包括以下7个步骤:
(1) 建立TCP连接;
(2)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即http请求);
(3)浏览器发送请求头信息;
(4)服务器应答(即http响应);
(5)服务器发送应答头信息
(6)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数据
(7)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注: http请求与响应格式,见网址:http://www.cnblogs.com/sntetwt.html
http响应码(即当我们浏览一个网页时,有时会出现”Not Fonud Error 505"类型的信息),如下所示:
1×× ——信息类(Information):表示收到浏览器的请求,正在进一步处理;
2×× ——成功类(successful):表示用户请求被正确接收,理解和处理;
3××——重定向类(Redirection):表示请求没有成功,客户必须采取进一步的动作;
4××——客户端错误(Client Error):表示客户端提交的请求有错;
5××——服务器错误(Server Error):表示服务器不能完成对请求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Asp.net中C#使用Socket发送和接收TCP数据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Net;
using System.Net.Sockets;
using System.Text;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
{
public static class SocketTest
{
private static Encoding encode = Encoding.Default;
/// <summary>
/// 监听请求
/// </summary>
/// <param name="port"></param>
public static void Listen(int port)
{
Socket listenSocket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listenSocket.Bind(new IPEndPoint(IPAddress.Any, port));
listenSocket.Listen(100);
Console.WriteLine("Listen " + port + " ...");
while (true)
{
Socket acceptSocket = listenSocket.Accept();
string receiveData = Receive(acceptSocket, 5000); //5 seconds timeout.
Console.WriteLine("Receive:" + receiveData);
acceptSocket.Send(encode.GetBytes("ok"));
DestroySocket(acceptSocket); //import
}
}
/// <summary>
/// 发送数据
/// </summary>
/// <param name="host"></param>
/// <param name="port"></param>
/// <param name="data"></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static string Send(string host, int port, string data)
{
string result = string.Empty;
Socket clientSocket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clientSocket.Connect(host, port);
clientSocket.Send(encode.GetBytes(data));
Console.WriteLine("Send:" + data);
result = Receive(clientSocket, 5000 * 2); //5*2 seconds timeout.
Console.WriteLine("Receive:" + result);
DestroySocket(clientSocket);
return result;
}
/// <summary>
/// 接收数据
/// </summary>
/// <param name="socket"></param>
/// <param name="timeout"></param>
/// <returns></returns>
private static string Receive(Socket socket, int timeout)
{
string result = string.Empty;
socket.ReceiveTimeout = timeout;
List<byte> data = new List<byte>();
byte[] buffer = new byte[1024];
int length = 0;
try
{
while ((length = socket.Receive(buffer)) > 0)
{
for (int j = 0; j < length; j++)
{
data.Add(buffer[j]);
}
if (length < buffer.Length)
{
break;
}
}
}
catch { }
if (data.Count > 0)
{
result = encode.GetString(data.ToArray(), 0, data.Count);
}
return result;
}
/// <summary>
/// 销毁Socket对象
/// </summary>
/// <param name="socket"></param>
private static void DestroySocket(Socket socket)
{
if (socket.Connected)
{
socket.Shutdown(SocketShutdown.Both);
}
socket.Close();
}
}
}
发送和接收TCP数据:
SocketTest.Send("127.0.0.1", 8888, "www.111cn.net");]
C/S通信模型与B/S通信模型介绍的更多相关文章
- I/O通信模型(BIO,NIO,AIO)
一.传统的BIO 网络编程的基本模型是Client/Server模型,也就是两个进程之间进行相互通信,其中服务端提供位置信息(绑定的IP地址和监听端口),客户端通过连接操作向服务端监听的地址发起连接请 ...
- I/O模型系列之三:IO通信模型BIO NIO AIO
一.传统的BIO 网络编程的基本模型是Client/Server模型,也就是两个进程之间进行相互通信,其中服务端提供位置信息(绑定的IP地址和监听端口),客户端通过连接操作向服务端监听的地址发起连接请 ...
- Python基础教程之udp和tcp协议介绍
Python基础教程之udp和tcp协议介绍 UDP介绍 UDP --- 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无连接的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 ...
- Netty 系列之 Netty 高性能之道
1. 背景 1.1. 惊人的性能数据 最近一个圈内朋友通过私信告诉我,通过使用 Netty4 + Thrift 压缩二进制编解码技术,他们实现了 10 W TPS(1 K 的复杂 POJO 对象)的跨 ...
- Netty系列之Netty高性能之道
转载自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netty-high-performance 1. 背景 1.1. 惊人的性能数据 最近一个圈内朋友通过私信告诉我,通过使用Ne ...
- Netty高性能之道
1. 背景 1.1. 惊人的性能数据 最近一个圈内朋友告诉我,通过使用Netty4 + Thrift压缩二进制编解码技术,他们实现了10W TPS(1K的复杂POJO对象)的跨节点远程服务调用.相比于 ...
- 转:Netty系列之Netty高性能之道
1. 背景 1.1. 惊人的性能数据 最近一个圈内朋友通过私信告诉我,通过使用Netty4 + Thrift压缩二进制编解码技术,他们实现了10W TPS(1K的复杂POJO对象)的跨节点远程服务调用 ...
- (基础篇 走进javaNIO)第二章-NIO入门
在本章巾,我们会分别对 JDK 的BIO ,NIO 和JDK 1.7 最新提供的 NI02.0的使用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流程图和代 码讲解,让大 家体会到随着 Ja va 1/0 类库的 不断发展和改 ...
- (转)Java 网络IO编程总结(BIO、NIO、AIO均含完整实例代码)
原文出自:http://blog.csdn.net/anxpp/article/details/51512200 1.BIO编程 1.1.传统的BIO编程 网络编程的基本模型是C/S模型,即两个进程间 ...
随机推荐
- javascript:常用数组操作
concat()方法 数组和数组的 粘结: var a=[1,2,3,4]; var b=[5,6,7,8]; var c=a.concat(b); console.log(c); // [1,2,3 ...
- 线程中sleep方法和wait方法有什么区别?(转)
本文转自https://www.cnblogs.com/linkstar/p/6043846.html 线程中sleep方法和wait方法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没有接触过java的多线程,那么多对于 ...
- Android Service总结03 之被启动的服务 -- Started Service
Android Service总结03 之被启动的服务 -- Started Service 版本 版本说明 发布时间 发布人 V1.0 添加了Service的介绍和示例 2013-03-17 Sky ...
- Odoo(OpenERP)应用实践:代发货管理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wangnan537/article/details/47091857 有些分销商,在买家下单后才向供应商采购产品,并由供应商直接发货给客户.这种模 ...
- 浅析c++中virtual关键字
http://blog.csdn.net/djh512/article/details/8973606 1.virtual关键字主要是什么作用? c++中的函数调用默认不适用动态绑定.要触发动态绑定, ...
- FAQ:如何提高编译速度?
问: 如何提高编译速度? 答: 减少一次需要编译的代码量,目前想到的有两种思路: 1:修改解决方案的属性配置,取消勾选不常修改的项目的“生成”复选框. 2:采用插件化的架构,每一个插件弄一个解决方案, ...
- 每天一个linux命令-用户之间切换
怎么从root用户切换到普通用户 su是在用户间切换,可以是从普通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也可以是从root用户切换到普通用户.如果当前是root用户,那么切换成普通用户test用以下命令:su - ...
- 《SEO教程:搜索引擎优化入门与进阶(第3版)》
<SEO教程:搜索引擎优化入门与进阶(第3版)> 基本信息 作者: 吴泽欣 丛书名: 图灵原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57014 上架时间:2014-7-1 出 ...
- [Web 前端] ECMAScript5之StrictMode
cp from : https://www.cnblogs.com/giggle/p/5252185.html ECMAScript5引入一个严格模式的概念(Strict Mode). 它的作用就是不 ...
- JUnit - 测试框架
什么是 Junit 测试框架? JUnit 是一个回归测试框架,被开发者用于实施对应用程序的单元测试,加快程序编制速度,同时提高编码的质量.JUnit 测试框架能够轻松完成以下任意两种结合: Ec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