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 源码分析
BufferedInputStream是一个带缓冲区的输入流,在读取字节数据时可以从底层流中一次性读取多个字节到缓冲区,而不必每次读取操作都调用底层流,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先介绍几个关键属性
//默认缓冲区的小大
private static int defaultBufferSize = 8192;
//内部缓冲区
protected volatile byte buf[];
//缓冲区中可用的字节数量
protected int count;
//缓冲区中当前读取位置
protected int pos;
//重复读取时标记的位置
protected int markpos = -1;
//这个值是设置当用户调用了mark(int readlimit)以后,后续可以读取readlimit这个多个字节reset方法有效。
protected int marklimit;
pos指向缓冲区中下一个可以read的位置,count是记录缓冲区中可用的字节总数,当pos >= count就需要重新读取底层流来填充缓冲区了。
当你调用mark方法时,内部会保存一个markPos标志,它的值为目前读取字节流的pos位置,倘若你调用reset方法,这时候会把pos重置为markPos的值,这样你就可以重读已经读过的字节。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有个字节流为【ABCDEFG】 那么pos指向B的位置,当比调用mark方法时markPos也指向B的位置,然后你接着调用read方法读取 B,C,D,现在pos指向E 当你调用reset方法后
会将pos设置为markPos的位置,这样你在读的时候又从B开始读了,这样就实现了重复读的效果。
mark方法中还有个参数markLimit,它是设置当你调用mark方法后 接着可以读取多少个字节 reset方法仍然保持有效。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传入的markLimit的值为20, 那么当你调用mark后,后面我读取了22个字节(超过了20),那么这时在调用reset方法就失效了,缓冲区不会再为我保存之前mark标记的那段数据了。
核心方法:当我们调用read()方法时,它在内部做了一些事情。
public synchronized int read() throws IOException {
if (pos >= count) { // 检查是否有可读缓冲数据
fill(); // 没有缓冲数据可读,则从物理数据源读取数据并填充缓冲区
if (pos >= count) // 若物理数据源也没有多于可读数据,则返回-1,标示EOF
return -1;
} // 从缓冲区读取buffer[pos]并返回(由于这里读取的是一个字节,而返回的是整型,所以需要把高位置0)
return getBufIfOpen()[pos++] & 0xff;
} private byte[] getBufIfOpen() throws IOException {
byte[] buffer = buf; // buf为内部缓冲区
if (buffer == null)
throw new IOException("Stream closed");
return buffer;
}
其中pos为缓冲区buffer下一个可读的数组下标,count是比缓冲区中最后一个有效字节的索引大 1 的索引。
我们可以一直从缓冲区里读取数据,直到pos变为count(此时只能从物理数据源读取数据),下面我们就分析下,当缓冲区里没有数据可读时,BufferedInputStream是如何处理的:
private void fill() throws IOException {
byte[] buffer = getBufIfOpen();
if (markpos < 0) //对应情况1 这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况
pos = 0;
//pos < buffer.length 对应情况2当中的A
else if (pos >= buffer.length) //如果进入条件 那么对应情况2当中到B
if (markpos > 0) { //对应情况B1
int sz = pos - markpos;
System.arraycopy(buffer, markpos, buffer, 0, sz);
pos = sz;
markpos = 0;
} else if (buffer.length >= marklimit) { //对应情况B3
markpos = -1;
pos = 0;
} else { //对应情况B4
int nsz = pos * 2;
if (nsz > marklimit)
nsz = marklimit;
byte nbuf[] = new byte[nsz];
System.arraycopy(buffer, 0, nbuf, 0, pos);
buffer = nbuf;
}
count = pos;
int n = getInIfOpen().read(buffer, pos, buffer.length - pos);
if (n > 0)
count = n + pos;
}
情况1、若用户没有开启re-read功能(即未调用mark方法) 当pos==count时, 我们只需要将pos重新置为0,然后从物理源读取数据(假设读到了n个字节),最后把count设置成 n + pos 即可 (其实就是n,因为pos之前被设置成了0), 当下次你在调用read方法时,就直接从缓冲读取,非常快速(如下图)
情况2、若用户开启了re-read功能,(即调用mark方法),那么情况就变得复杂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保存从markPos到pos这段数据,以供用户调用reset时重复读取该段数据,现在我们分情况讨论。
A:pos < buffer.length 这意味着缓冲区还有多余空间,所以我们可以继续从物理数据源读取数据放入到缓冲区中(如下图)
B: pos >= buffer.length 这意味着缓冲区已经没有更多空间,所以需要清空缓冲区,同时还必须保留原来 markPos到pos那段数据,以供用户调用reset时重复读取该段数据,
到这一步又分为几种情况
B1:markpos > 0 那么 (pos - makrPos)一定小于缓冲区大小,这样意味着我们保留原来markPos到pos那段数据的同时 缓冲区还有空余空间
所以需要这样做
// 计算需要保留多少字节的数据
int sz = pos - markPos;
// 然后拷贝到缓冲头部
System.arraycopy(buffer, markpos, buffer, 0, sz);
// 重置pos以及markPos
pos=sz;
markPos=0;
B2: markpos == 0 那么 (pos - makrPos)已经等于缓冲区大小,这样意味着我们保留原来markPos到pos那段数据的同时 缓冲区已经没有空余空间,所以这时候我们是无法通过挪动位置来使缓冲区有多余空间的,所以我们只可以清空或扩展缓冲区 那么又分为俩种情况(B3:B4)。
B3: buffer.length >= marklimit时 ,此时意味着markPos已经失效,用户不可以在进行re-read,所以此时我们就可以简单释放整个缓冲区了:pos=0, markPos=-1;
B4: 意味着markPos还有效,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扩展缓冲区的方式来使缓冲区有多余空间。
再解释一下mark(int readlimit)这个方法的用法,这个readlimit的意思是在调用mark方法以后,缓冲区最对还可以读取多少个字节标记才失效。
是取readlimit和BufferedInputStream类的缓冲区大小两者中的最大值,而并非完全由readlimit确定,这个在JAVA文档中是没有提到的。
JAVA中mark()和reset()用法的通俗理解mark就像书签一样,在这个BufferedInputStream对应的buffer里作个标记,以后再调用reset时就可以再回到这个mark过的地方。mark方法有个参数,通过这个整型参数,你告诉系统,希望在读出这么多个字符之前,这个mark保持有效。读过这么多字符之后,系统可以使mark不再有效,而你不能觉得奇怪或怪罪它。这跟buffer有关,如果你需要很长的距离,那么系统就必须分配很大的buffer来保持你的mark。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 源码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 源码分析
ByteArrayOutputStream 内部包含了一个缓冲区,缓冲区会随着数据的不断写入而自动增长,俗称内存流. 首先看一下俩个属性,buf是内部缓冲区,count是记录写入了多少个字节. pro ...
- java.io.ByteArrayInputStream 源码分析
ByteArrayInputStream 包含一个内部缓冲区,该缓冲区包含从流中读取的字节. 成员变量 //由该流的创建者提供的 byte 数组. protected byte buf[]; //要从 ...
- java.io.BufferedOutputStream 源码分析
BufferedOutputStream 是一个带缓冲区的输出流,通过设置这种输出流,应用程序就可以字节写入到缓冲区中,当缓冲区满了以后再调用底层系统,而不必针对每次字节写入调用底层系统,从而提高系 ...
- 细说并发5:Java 阻塞队列源码分析(下)
上一篇 细说并发4:Java 阻塞队列源码分析(上) 我们了解了 ArrayBlocking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 和 PriorityBlockingQueue,这篇文 ...
- Java split方法源码分析
Java split方法源码分析 public String[] split(CharSequence input [, int limit]) { int index = 0; // 指针 bool ...
- 【JAVA】ThreadLocal源码分析
ThreadLocal内部是用一张哈希表来存储: static class ThreadLocalMap { static class Entry extends WeakReference<T ...
- 【Java】HashMap源码分析——常用方法详解
上一篇介绍了HashMap的基本概念,这一篇着重介绍HasHMap中的一些常用方法:put()get()**resize()** 首先介绍resize()这个方法,在我看来这是HashMap中一个非常 ...
- 【Java】HashMap源码分析——基本概念
在JDK1.8后,对HashMap源码进行了更改,引入了红黑树.在这之前,HashMap实际上就是就是数组+链表的结构,由于HashMap是一张哈希表,其会产生哈希冲突,为了解决哈希冲突,HashMa ...
- Java中ArrayList源码分析
一.简介 ArrayList是一个数组队列,相当于动态数组.每个ArrayList实例都有自己的容量,该容量至少和所存储数据的个数一样大小,在每次添加数据时,它会使用ensureCapacity()保 ...
随机推荐
- 像网页开发一样调试ios程序
PonyDebugger https://github.com/square/PonyDebugger
- [转]Filter 过滤器
1.简介 Filter也称之为过滤器,它是Servlet技术中最实用的技术,WEB开发人员通过Filter技术,对web服务器管理的所有web资源:例如Jsp, Servlet, 静态图片文件或静态 ...
- vue 关于deep watch / computed 监听不到 vuex state 对象变化的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vuex state 中是一个对象 {},那么监听就会有问题.先给出解决方案: // 超简易拷贝(如果是深拷贝还多此一举把get/set拷贝进去了,所以用简易拷贝即可) let __VA ...
- JavaScript语言精粹--replace()与正则
今天有人问我repalce(),他那个题目很有意思.我也不会做,于是我就去查,结果发现就是最基础的知识的延伸. 所以啊最基础的知识才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忽略,抓起JS就写代码完全不知到所以然,只知道写 ...
- MapReduce中,new Text()引发的写入HDFS的输出文件多一列的问题
前段时间业务系统有个模块数据没有了,在排查问题的时候发现中间处理环节出错了,错误日志为文件格式不正确,将数据导出后发现这个处理逻辑的输入文件中每一行都多了一列,而且是一个空列(列分隔符是\t).第一次 ...
- SQL Server中判断字符串出现的位置及字符串截取
首先建一张测试表: )); insert into teststring values ('张三,李四,王五,马六,萧十一,皇宫'); 1.判断字符串中某字符(字符串)出现的次数,第一次出现的位置最后 ...
- scrapy定时执行抓取任务
在ubuntu环境下,使用scrapy定时执行抓取任务,由于scrapy本身没有提供定时执行的功能,所以采用了crontab的方式进行定时执行: 首先编写要执行的命令脚本cron.sh #! /bin ...
- Ubuntu 18.04 安装和常用软件安装
Ubuntu 18.04 安装 下载 Ubuntu 制作 U 盘启动盘 设置电脑为 U 盘启动 插入 U 盘,重启电脑 按照提示安装 Ubuntu 更新 NVIDIA 显卡和 Broadcom 无线网 ...
- mysql数据库TINYINT取值范围详解
分享下mysql中TINYINT的取值范围,很基础的一些内容. 在MySQL的数据类型中,Tinyint的取值范围是:带符号的范围是-128到127.无符号的范围是0到255(见官方<MySQL ...
- quartz + spring 配置示例
<!-- 配置job定时任务类 --> <bean id="triggerCalculateLecturerProfitJob" clas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