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来讲讲 事件的冒泡机制 和 添加事件的几种方法。


一. JS的事件传递顺序: 捕获阶段 -> 目标阶段 -> 冒泡阶段

  • 捕获阶段是指从父层往子层找。比如 <body><div></div></body> ,我们会先找到 body,然后下一个才是 div。就像中央领导发布政策一样。 从上往下通知。

  • 目标阶段就是找到目标的那段时间,这个我们暂且不谈。

  • 冒泡阶段就是从子层往外层传。比如 <body><div></div></body> ,这个时候是先写 div ,再找 body。往外依次冒泡。从内往外通知。

    先从外到内传一圈波纹,再从内到外传一圈波纹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div id="div2">
    <div id="div1">
    点我
    </div>
    </div>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onst o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const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const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 addEventListener 的第三个参数默认为 false —— 表示该事件在冒泡阶段触发; true 则表示在捕获阶段触发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A");
    }, true);
    div2.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B");
    });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C")
    }, false);
    div2.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D");
    }, true);
    </script>
    </html>

答案是: DACB

根据 JS 的 dom 事件顺序 ———— “从外到内,从内到外” 和 addEventListener第三个参数所控制的触发阶段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解答。

  • 1.div2 在外面,div1 在里面。捕获阶段时优先;掠过 div2 后再掠过 div1,发现他们要找的人是 D 和 A (因为第三个参数为true)
  • 2.然后到了 冒泡阶段;掠过 div1 后途经 div2;他们要找的分别是捆绑在 div1 上的 C 然后是 B。

二. 兼容性地添加 JS 事件

如果我们要给按钮添加事件,我们会怎么做呢?

也许我们会这么做<button onclick="console.log('1')">点我</button>

很明显地,它破坏了标签。我们应该让 html 和 事件分离,否则,我们下一次要修改这个按钮就不好操作了。

他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只能用此方法添加一个事件,后面的会覆盖前面(原理是指向了不同的对象)。

  • 错误示范:
      const oBtn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utton')[0];
    oBtn.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1');
    }
    // 只会显示下面这次
    oBtn.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我是第二次');
    }
  • 正确示范:
      const oBtn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utton')[0];
    // addEventListener
    o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console.log('1')});
    o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console.log('我是第二次')} );
    // 上面的两次都会被认可

我们已经决定放弃(不推荐)使用 onclick;但接下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兼容性问题。

事件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想的运转,感觉失望和沮丧是徒劳无益的,我们要想办法改变我们自己适应这个世界。

IE 6/7/8 上并没有 addEventListener.它们使用了特殊的 attachEvent;对于这样的少数人,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弃。

代码的健壮性是锦上添花还是...至关重要的?也许这是裁定程序员优秀的标准吧。

遂改成这样。(可以在老IE和Chrome上感受一下差距)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div id="div2" style="border: 1px solid #089e8a;padding: 10px;">
<div id="div1"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ue;padding: 10px;">
点我
</div>
</div>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o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 注意:attachEvent 只有冒泡没有捕获!!!
var addEvent = function (dom, eventType, method, isBubble) {
eventType = eventType || 'click'
isBubble = isBubble || false
if (dom.addEventListener) {
dom.addEventListener(eventType, method, isBubble)
} else if (dom.attachEvent) {
dom.attachEvent('on' + eventType, method)
}
}
var methodX = function () {
console.log('methodX')
}
var method2 = function () {
console.log('method2')
}
addEvent(div1, 'click', methodX)
addEvent(div2, 'click', method2)
</script>
</html>

除此之外我们还想要知道的 addEventListener 和 attachEvent 都是讲究规则的。谁先来,谁在上面。

  // 多个 addEventListener 的执行顺序:谁先被添加,谁就在前面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
console.log('first')
})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
console.log('second')
})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
console.log('third')
})

complete

JS事件冒泡机制和兼容性添加事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浅谈js的事件冒泡机制

    很多人都听说过,js的事件冒泡机制,其实,这个说法还是比较生动形象的,就是一个水泡在水底下,冒泡到水面的过程. 那js的事件冒泡机制呢,就是一个DOM树,一级一级向上冒的过程,最终是到document ...

  2. 这可能是最简明扼要的 js事件冒泡机制+阻止默认事件 讲解了

    哎 js事件冒泡机制和阻止冒泡 阻止默认行为好像永远也整不清楚,记了忘 忘了记...醉了 这篇文章写完以后下次再忘记 就呼自己一巴掌,忘一次一巴掌 首先要明白两个概念——事件和事件流 事件指的是用户或 ...

  3. js的事件冒泡机制

    js的事件冒泡机制呢,就是一个DOM树,一级一级向上冒的过程,最终是到document这个根节点这里.js的事件冒泡机制,就像是一个水泡在水底下,冒泡到水面的过程. 摘自醉清玄

  4. 解析Javascript事件冒泡机制

    本资源引自: 解析Javascript事件冒泡机制 - 我的程序人生 - 博客频道 - CSDN.NET http://blog.csdn.net/luanlouis/article/details/ ...

  5. JavaScript中的事件冒泡机制

    事件冒泡机制 事件冒泡发生的条件:当为多个嵌套的元素设置了相同的事件处理程序,它们将触发事件冒泡机制.在事件冒泡中,最内部的元素将首先触发其事件,然后是栈内的下一个元素触发该事件,以此类推,直到到达最 ...

  6. 数组练习:各种数组方法的使用&&事件练习:封装兼容性添加、删除事件的函数&&星级评分系统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 ...

  7. window.open('') 火狐,IE事件冒泡处理,点击事件冒泡处理

    window.open('') 火狐,IE事件冒泡处理,点击事件冒泡处理 写PC下拉菜单的时候,hover样式显示下拉菜单,可能会这样写 <li class="xb_li1" ...

  8. js事件冒泡机制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9. Javascript事件冒泡机制

    1. 事件 在浏览器客户端应用平台,基本生都是以事件驱动的,即某个事件发生,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 浏览器的事件表示的是某些事情发生的信号.事件的阐述不是本文的重点,尚未了解的朋友,可以访问W3scho ...

随机推荐

  1. 表达式计算-----------eval()运算符

    1.java的eval()方法(或称之为运算符)可以将字符串解析成可以运行的javaScript代码,例如 eval()只有一个参数.如果传入的参数不是一个字符串,那么它会直接返回这个参数.如果传入的 ...

  2. 1045 Favorite Color Stripe (30)(30 分)

    Eva is trying to make her own color stripe out of a given one. She would like to keep only her favor ...

  3. 一次spark卡顿分析

    在104上面执行,经常会发生卡到了如下一句话: storage.BlockManagerInfo: Added broadcast_8_piece0 当再次卡顿的时候,我直接退出,然后通过yarn看后 ...

  4. 51nod 1250 排列与交换——dp

    题目:http://www.51nod.com/onlineJudge/questionCode.html#!problemId=1250 仔细思考dp. 第一问,考虑已知 i-1 个数有多少种方案. ...

  5. uboot 命令使用教程(uboot参数设置)

    1. Printenv 打印环境变量. uboot> printenv baudrate=115200 ipaddr=192.168.0.111 ethaddr=32:34:46:78:9A:D ...

  6. Spring MVC配置详解(3)

    一.Spring MVC环境搭建:(Spring 2.5.6 + Hibernate 3.2.0) 1. jar包引入 Spring 2.5.6:spring.jar.spring-webmvc.ja ...

  7. js 函数定义的两种方式以及事件绑定(扫盲)

    一.事件(例如:onclick)绑定的函数定义放在jsp前面和放后面没影响 二. $(function() { function func(){}; }) onclick通过如下方式绑定事件到jsp中 ...

  8. linux日常管理-防火墙netfilter工具-iptables-3

    可以指定chain链的总开关 把链的关掉,针对端口开放,更加安全,但是不建议这么做 实例:filter表INPUT链.INPUT策略改成DROP. 把192.168.0.0/24网段开通22端口.对所 ...

  9. maven spring3.2.5

    出现的情形: 开发环境: spring3.2.5 + springmvc +spirngDATA +maven 一. 偶然的spring Junit4测试 加载applicationContext.x ...

  10. mysql nginx redis 配置文件

    https://github.com/superhj1987/awesome-conf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