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大组成单元 => 三大核心组件

组成计算机五大单元可以合并成三大核心组件:CPU、IO设备、主存储器

1、控制单元+算数逻辑单元 => CPU

2、主存储器,即主记忆体

3、输入单元Input+输出单元Output => IO设备

二、CPU工作流程

CPU的核心工作在于进行运算和判断,那么要被运算与判断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CPU读取的数据都是从主存储器(内存)来的!主存储器内的数据则是从输入单元所传输进来!而CPU处理完毕的数据也必须先写回主存储器中,最后数据才从主存储器传输到输出单元。

所以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流程就是:输入单元 => 主存储器 => CPU => 主存储器 => 输出单元

而CPU会从内存中取指令 => 解码 => 执行,然后再取指 => 解码 => 执行下一条指令,周而复始,直至整个程序被执行完成。

所以总结CPU的大致工作流程就是:取指 => 解码 => 执行。

三、CPU指令集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大脑里集成了一系列具体控制身体其他器官做事的指令集,所以站在纯硬件角度去看,计算机所有其他组件都由CPU发出的指令控制。

我们程序员编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计算机硬件工作,程序员的代码都会转换成CPU的指令集才能去控制其他硬件,所以程序员是通过直接控制CPU来达到间接控制其他硬件的目的,具体流程如下:



内存中存放的是程序员的代码/指令,CPU从内存中取出这些指令后需要翻译成自己的指令去执行,即CPU在出场时内部就集成了一系列的指令集(指令集是CPU的灵魂)。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微型计算机中,往往将CPU制成一块具有特定功能的芯片,称为微处理器,芯片里边有编写好的微指令集,我们在主机上的所有操作或者说任何软件的执行最终都要转化成CPU的指令去执行, 如输入输出,阅读,视频,上网等这些都要参考CPU是否内置有相关微指令集才行,如果没有,那么CPU无法处理这些操作。不同的CPU指令集对应的功能也不同,这就好比不同的人脑,对于大多数人类来说,人脑的结构一样,但是大家的智商都有差别。

那么目前世界上的主流CPU由那些呢?我们笔记本上贴的Intel、AMD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

1、CPU的分类

我们已经知道CPU内部是含有微指令集的,我们所使用的的软件都要经过CPU内部的微指令集来完成才行。这些指令集的设计主要又被分为两种设计理念,这就是目前世界上常见到的两种主要的CPU种类:分别是精简指令集(RISC)与复杂指令集(CISC)系统。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两种不同CPU种类的差异!

1.1、精简指令集

精简指令集(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RISC):这种CPU的设计中,微指令集较为精简,每个指令的运行时间都很短,完成的动作也很单纯,指令的执行效能较佳;但是若要做复杂的事情,就要由多个指令来完成。常见的RISC指令集CPU主要例如Sun公司的SPARC系列、IBM公司的Power Architecture(包括PowerPC)系列、与ARM系列等。【注:Sun已经被Oracle收购;】

SPARC架构的计算机常用于学术领域的大型工作站中,包括银行金融体系的主服务器也都有这类的计算机架构;

PowerPC架构的应用,如Sony出产的Play Station 3(PS3)使用的就是该架构的Cell处理器。

ARM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CPU了,常用的各厂商的手机、PDA、导航系统、网络设备等,几乎都用该架构的CPU。

1.2、复杂指令集

复杂指令集(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与RISC不同,在CISC的微指令集中,每个小指令可以执行一些较低阶的硬件操作,指令数目多而且复杂,每条指令的长度并不相同。因此指令执行较为复杂所以每条指令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每条个别指令可以处理的工作较为丰富。常见的CISC微指令集CPU主要有AMD、Intel、VIA等的x86架构的CPU。

总结:CPU按照指令集可以分为精简指令集CPU和复杂指令集CPU两种,区别在于前者的指令集精简,每个指令的运行时间都很短,完成的动作也很单纯,指令的执行效能较佳。但是若要做复杂的事情,就要由多个指令来完成。后者的指令集每个小指令可以执行一些较低阶的硬件操作,指令数目多而且复杂,每条指令的长度并不相同。因为指令执行较为复杂所以每条指令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每条个别指令可以处理的工作较为丰富。

2、x86架构64位

1、x86架构

x86是针对CPU的型号或者说架构的一种统称,详细地讲,最早的那颗Intel发明出来的CPU代号称为8086,后来在8086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80285、80386....,因此这种架构的CPU就被统称为x86架构了。

由于AMD、Intel、VIA所开发出来的x86架构CPU被大量使用于个人计算机上面,因此,个人计算机常被称为x86架构的计算机!
程序员开发出的软件最终都要翻译成CPU的指令集才能运行,因此软件的版本必须与CPU的架构契合,举个例子,我们在MySQL官网下载软件MySQL时名字为:
Windows(x86,32-bit),ZIP Archive
(mysql-5.7.20-win32.zip)
我们发现名字中有x86,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该软件应该运行在x86架构的计算机上。

2、64位

CPU的位数指的是CPU一次性能从内存中取出多少位二进制指令,64bit指的是一次性能从内存中取出64位二进制指令。

在2003年以前由Intel所开发的x86架构CPU由8位升级到16、32位,后来AMD依此架构修改新一代的CPU为64位,到现在,个人计算机CPU通常都是x86_64的架构。

CPU具有向下兼容性,指的是64位的CPU既可以运行64位的软件,也可以运行32位的软件,而32位的CPU只能运行32位的软件。

3、CPU历史

微处理器是由一片或少数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这些电路执行控制部件和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微处理器能完成取指令、执行指令,以及与外界存储器和逻辑部件交换信息等操作,是微型计算机的运算控制部分。它可与存储器和外围电路芯片组成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核心部件——微处理器的发展上,每当一款新型的微处理器出现时,就会带动计算机系统的其他部件的相应发展,如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存储器存取容量的不断增大、存取速度的不断提高,外围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新设备的不断出现等。根据微处理器的字长和功能,可将其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第1阶段(1971——1973年)是4位和8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1代。

-- 第2阶段(1974——1977年)是8位中高档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2代。

-- 第3阶段(1978——1984年)是16位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3代。

-- 第4阶段(1985——1992年)是32位微处理器时代,又称为第4代。

-- 第5阶段(1993-2005年)是奔腾(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5代。

-- 第6阶段(2005年至今)是酷睿(core)系列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6代。“酷睿”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设计的出发点是提供卓然出众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谓的能效比。

4、运算器与控制器

1、运算器

运算器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经常进行的运算是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所以运算器又可称为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rithmetic and Logical,ALU)。

运算器的核心是加法器。运算器中还有若干个通用寄存器或累加寄存器,用来暂存操作数并存放运算结果。寄存器的存取速度比存储器的存放速度快很多。

2、控制器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操作步骤,控制整个计算机的各部件有条不紊的自动工作。

控制器从主存中逐条地读取出指令进行分析,根据指令的不同来安排操作顺序,向各部件发出相应的操作信号,控制它们执行指令所规定的任务。控制器中包括一些专用的寄存器。

补充知识:

一、内核态与用户态

代表CPU的两种工作状态:

1、内核态:运行的程序是操作系统,可以操作计算机硬件。

2、用户态:运行的程序是应用程序,不能操作计算机硬件。

内核态与用户态的转换:

应用程序的运行必然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操作,那就必须有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下才能实现,所以计算机工作时在频繁发生内核态与用户态的转换。

二、多线程与多核芯片

2核4线程:

2核代表有两个CPU,4线程指的是每个CPU都有两个线程 => 假4核

4核8线程:

4核代表有4个CPU,8线程指的是每个CPU都有两个线程 => 假8核

2、CPU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极客从CPU选择开始-CPU详解

    先来看看CPU天梯图(来自(快科技CPU性能天梯图)[https://www.mydrivers.com/zhuanti/tianti/cpu/index.html]) Intel VS AMD (P ...

  2. [CB]Intel 2018架构日详解:新CPU&新GPU齐公布 牙膏时代有望明年结束

    Intel 2018架构日详解:新CPU&新GPU齐公布 牙膏时代有望明年结束 北京时间12月12日晚,Intel在圣克拉拉举办了架构日活动.在五个小时的演讲中,Intel揭开了2021年CP ...

  3. CPU上下文切换详解

    CPU上下文切换详解 原文地址,译文地址,译者: 董明鑫,校对:郑旭东 上下文切换(有时也称做进程切换或任务切换)是指CPU 从一个进程或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或线程.进程(有时候也称做任务)是指一个程 ...

  4. Windows下caffe安装详解(仅CPU)

    本文大多转载自 http://blog.csdn.net/guoyk1990/article/details/52909864,加入部分自己实战心得. 1.环境:windows 7\VS2013 2. ...

  5. linux sysbench (一): CPU性能测试详解

    网上sysbench教材众多,但没有一篇中文教材对cpu测试参数和结果进行详解. 本文旨在能够让读者对sysbench的cpu有一定了解. 小慢哥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 1.sysbench基础知识 s ...

  6. Intel CPU编号详解

    一.概述 Intel(英特尔)是当前最主流的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CPU厂商.和英特尔类似的还有AMD厂商的CPU. Intel生产的CPU型号繁多,每个型号的CPU都有对应的编号.这个编号有特定意义 ...

  7. Kubernetes K8S之CPU和内存资源限制详解

    Kubernetes K8S之CPU和内存资源限制详解 Pod资源限制 备注:CPU单位换算:100m CPU,100 milliCPU 和 0.1 CPU 都相同:精度不能超过 1m.1000m C ...

  8. (转载) 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

    注:本文是对众多博客的学习和总结,可能存在理解错误.请带着怀疑的眼光,同时如果有错误希望能指出. 同步IO和异步IO,阻塞IO和非阻塞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上下文下给出的答案 ...

  9. linux yum命令详解

    yum(全称为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个在Fedora和RedHat以及SUSE中的Shell前端软件包管理器.基於RPM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RP ...

随机推荐

  1. AD15使用笔记

    AD15使用笔记 1.板内孔开洞 步骤:选中图形->Tools->Convert->Creat Borad Cutout From Selected Primitives;

  2. Linux基础入门 vim常用命令详解

    介绍 vim是一个文本编辑程序 没有菜单,只有命令,且命令繁多 命令行模式下相关命令 移动光标 ​ h: ← 左移 ​ l: → 右移 ​ j: ↓ 下移 ​ k: ↑ 上移 ​ gg: 光标移动文件 ...

  3. 记录小坑-tp5 使用模型select查询

    场景: 使用模型去select查询后进行业务处理 再进行 saveAll 提示缺少更新条件 坑点:此时取出的数据结构是 query对象 { array:[ xxxx => xxx ] }: sa ...

  4. mycat 1.6实现读写分离

    使用mysql的root账号执行mysql>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mycatuser@% identified by '123456';mysql> ...

  5. oracle 11g linux 导入中文字符乱码问题解决

    1. 涉及的字符集 这个可以分成三块,数据库服务器字符集(server).实例字符集(instance), 会话字符集(session) 2. 乱码的原因 session 的字符集和 server 的 ...

  6. IDEA设置maven修改settings.xml配置文件无法加载仓库

    作为初学者配置maven一般网上搜索.然后你就看到各种配置文件片段,首先配置镜像,然后配置仓库.完事后再IDEA里面配置下maven的路径和配置文件路径. 这些文章属实坑爹,完全没讲一个重要的配置就是 ...

  7. 数组的高级应用含ES6 for of 用法

    // 在ES5中常用的10种数组遍历方法: // 1. 原始的for循环语句 // 2. Array.prototype.forEach数组对象内置方法 // 3. Array.prototype.m ...

  8. Jmeter设计压力测试场景

    1.哪些业务需要做压力测试? 比较常用的功能模块 单一业务场景或者多业务场景 项目需要做的业务场景 2.压力测试的并发数是多少? 有预期的数值?一次性达到?有上次性能测试的结果值? 无预期的数值?只有 ...

  9. ▶ 0001 No application 'E:\www\go\blog' found in your GOPATH

    go mod 配置 beego 首先cmd bee new blog go mod init 然后复制到任意目录 bee run 就会报错, 要退出该目录,进入上级目录 bee run blog 才行

  10. 智能DNS的实现

    网络路径远,导致用户访问延迟 各个运营商之间的带宽有阀口. GSLB 就近的返回服务器的地址 CDN网络 内容分发网络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ND服务商 阿里 腾讯 蓝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