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集合【3】-- iterable接口超级详细解析
iterable接口
整个接口框架关系如下(来自百度百科):
iterable
接口其实是java集合大家庭的最顶级的接口之一了,实现这个接口,可以视为拥有了获取迭代器的能力。Iterable
接口出现在JDK1.5,那个时候只有iterator()
方法,主要是定义了迭代集合内元素的规范。
实现了Iterable
接口,我们可以使用增强的for循环,即
for(String str : lists){
System.out.println(str);
}
1. 内部定义的方法
java集合最源头的接口,实现这个接口的作用主要是集合对象可以通过迭代器去遍历每一个元素。
源码如下:
// 返回一个内部元素为T类型的迭代器(JDK1.5只有这个接口)
Iterator<T> iterator();
// 遍历内部元素,action意思为动作,指可以对每个元素进行操作(JDK1.8添加)
default void forEach(Consumer<? super T> action) {}
// 创建并返回一个可分割迭代器(JDK1.8添加),分割的迭代器主要是提供可以并行遍历元素的迭代器,可以适应现在cpu多核的能力,加快速度。
default Spliterator<T> spliterator() {
return Spliterators.spliteratorUnknownSize(iterator(), 0);
}
从上面可以看出,foreach
迭代以及可分割迭代,都加了default
关键字,这个是Java 8 新的关键字,以前接口的所有接口,具体子类都必须实现,而对于deafult
关键字标识的方法,其子类可以不用实现,这也是接口规范发生变化的一点。
下面我们分别展示三个接口的调用:
1.1 iterator()方法
iterator()
方法,是接口中的核心方法,主要是获取迭代器,获取到的iterator
有next()
,hasNext()
,remove()
等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iteratorHasNext(){
List<String> list=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Jam");
list.add("Jane");
list.add("Sam");
// 返回迭代器
Iterator<String> iterator=list.iterator();
// hashNext可以判断是否还有元素
while(iterator.hasNext()){
//next()作用是返回当前指针指向的元素,之后将指针移向下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iterator.next());
}
}
当然也可以使用for-each loop
方式遍历
for (String item : list) {
System.out.println(item);
}
但是实际上,这种写法在class文件中也是会转成迭代器形式,这只是一个语法糖。class文件如下:
public class IterableTest {
public IterableTes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teratorHasNext();
}
public static void iteratorHasNext()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Jam");
list.add("Jane");
list.add("Sam");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list.iterator();
Iterator var2 = list.iterator();
while(var2.hasNext()) {
String item = (String)var2.next();
System.out.println(item);
}
}
}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迭代遍历的时候,如果删除或者添加元素,都会抛出修改异常,这是由于快速失败【fast-fail】机制。
public static void iteratorHasNext(){
List<String> list=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Jam");
list.add("Jane");
list.add("Sam");
for (String item : list) {
if(item.equals("Jam")){
list.remove(item);
}
System.out.println(item);
}
}
从下面的错误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元素是有被打印出来的,也就是remove操作是成功的,只是遍历到第二个元素的时候,迭代器检查,发现被改变了,所以抛出了异常。
Jam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at java.util.ArrayList$Itr.checkForComodification(ArrayList.java:909)
at java.util.ArrayList$Itr.next(ArrayList.java:859)
at IterableTest.iteratorHasNext(IterableTest.java:15)
at IterableTest.main(IterableTest.java:7)
1.2 forEach()方法
其实就是把对每一个元素的操作当成了一个对象传递进来,对每一个元素进行处理。
default void forEach(Consumer<? super T> action) {
Objects.requireNonNull(action);
for (T t : this) {
action.accept(t);
}
}
当然像ArrayList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实现的,那我们就可以使用这样的写法,简洁优雅。forEach方法在java8中参数是java.util.function.Consumer
,可以称为消费行为或者说动作类型。
list.forEach(x -> System.out.print(x));
同时,我们只要实现Consumer
接口,就可以自定义动作,如果不自定义,默认迭代顺序是按照元素的顺序。
public class Consum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Jam");
list.add("Jane");
list.add("Sam");
MyConsumer myConsumer = new MyConsumer();
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
list.forEach(myConsumer);
}
static class MyConsumer implements Consumer<O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Object t) {
System.out.println("自定义打印:" + t);
}
}
}
输出的结果:
自定义打印:Jam
自定义打印:Jane
自定义打印:Sam
1.3 spliterator()方法
这是一个为了并行遍历数据元素而设计的迭代方法,返回的是Spliterator
,是专门并行遍历的迭代器。以发挥多核时代的处理器性能,java默认在集合框架中提供了一个默认的Spliterator
实现,底层也就是Stream.isParallel()实现的,我们可以看一下源码:
// stream使用的就是spliterator
default Stream<E> stream() {
return StreamSupport.stream(spliterator(), false);
}
default Spliterator<E> spliterator() {
return Spliterators.spliterator(this, 0);
}
public static <T> Stream<T> stream(Spliterator<T> spliterator, boolean parallel) {
Objects.requireNonNull(spliterator);
return new ReferencePipeline.Head<>(spliterator,
StreamOpFlag.fromCharacteristics(spliterator),
parallel);
}
使用的方法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spliterator(){
List<String> list = Arrays.asList("1", "2", "3","4","5","6","7","8","9","10");
// 获取可迭代器
Spliterator<String> spliterator = list.spliterator();
// 一个一个遍历
System.out.println("tryAdvance: ");
spliterator.tryAdvance(item->System.out.print(item+" "));
spliterator.tryAdvance(item->System.out.print(item+" "));
System.out.println("\n-------------------------------------------");
// 依次遍历剩下的
System.out.println("forEachRemaining: ");
spliterator.forEachRemaining(item->System.out.print(item+" "));
System.out.println("\n------------------------------------------");
// spliterator1:0~10
Spliterator<String> spliterator1 = list.spliterator();
// spliterator1:6~10 spliterator2:0~5
Spliterator<String> spliterator2 = spliterator1.trySplit();
// spliterator1:8~10 spliterator3:6~7
Spliterator<String> spliterator3 = spliterator1.trySplit();
System.out.println("spliterator1: ");
spliterator1.forEachRemaining(item->System.out.print(item+" "));
System.out.println("\n------------------------------------------");
System.out.println("spliterator2: ");
spliterator2.forEachRemaining(item->System.out.print(item+" "));
System.out.println("\n------------------------------------------");
System.out.println("spliterator3: ");
spliterator3.forEachRemaining(item->System.out.print(item+" "));
}
- tryAdvance() 一个一个元素进行遍历
- forEachRemaining() 顺序地分块遍历
- trySplit()进行分区形成另外的 Spliterator,使用在并行操作中,分出来的是前面一半,就是不断把前面一部分分出来
结果如下:
tryAdvance:
1 2
-------------------------------------------
forEachRemaining:
3 4 5 6 7 8 9 10
------------------------------------------
spliterator1:
8 9 10
------------------------------------------
spliterator2:
1 2 3 4 5
------------------------------------------
spliterator3:
6 7
还有一些其他的用法在这里就不列举了,主要是trySplit()之后,可以用于多线程遍历。理想的时候,可以平均分成两半,有利于并行计算,但是不是一定平分的。
总结
以上可以得知,iterable
接口,主要是定义了迭代遍历的规范,这个接口的作用是获取迭代器,迭代器在JDK1.8版本增加了可分割迭代器,更有利于并发处理。iterable
接口,从字面意义来说,就是可以迭代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实现这个接口的集合类获得了迭代遍历的能力,同时它也是集合的顶级接口,Collection
接口继承了它。
此文章仅代表自己(本菜鸟)学习积累记录,或者学习笔记,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人无完人,文章也一样,文笔稚嫩,在下不才,勿喷,如果有错误之处,还望指出,感激不尽~
技术之路不在一时,山高水长,纵使缓慢,驰而不息。
公众号:秦怀杂货店
Java集合【3】-- iterable接口超级详细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集合【7】--List接口超级详细解析
目录 1.List接口的特性 2.List接口的源码解析 3.相关子类介绍 3.1 ArrayList 3.1.1 成员变量 3.1.2 构造方法 3.1.3 常用增删改查方法 添加元素 查询元素 更 ...
- Java 集合系列05之 Linked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ArrayList,并了解了fail-fast机制.这一章我们接着学习List的实现类——LinkedList.和学习ArrayList一样,接下来呢,我们先对Linked ...
- Java 集合系列10之 HashMap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这一章,我们对HashMap进行学习.我们先对HashMap有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学习它的源码,最后再通过实例来学会使用HashMap.内容包括:第1部分 HashMap介绍第2部分 HashMa ...
- Java 集合系列11之 Hashtable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前一章,我们学习了HashMap.这一章,我们对Hashtable进行学习.我们先对Hashtable有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学习它的源码,最后再通过实例来学会使用Hashtable.第1部分 Ha ...
- 【转】Java 集合系列11之 Hashtable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前一章,我们学习了HashMap.这一章,我们对Hashtable进行学习.我们先对Hashtable有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学习它的源码,最后再通过实例来学会使用Hashtable.第1部分 Ha ...
- Java 集合系列07之 Stack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学完Vector了之后,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Stack.Stack很简单,它继承于Vector.学习方式还是和之前一样,先对Stack有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学习它的源码:最后再通过实例来学会使用它. ...
- 【转】 Java 集合系列07之 Stack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学完Vector了之后,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Stack.Stack很简单,它继承于Vector.学习方式还是和之前一样,先对Stack有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学习它的源码:最后再通过实例来学会使用它. ...
- (一)java集合框架——Iterable
Iterable接口是java 集合框架的顶级接口,实现此接口使集合对象可以通过迭代器遍历自身元素,我们可以看下它的成员方法 修饰符和返回值 方法名 描述 Iterator<T> iter ...
- Java 集合系列03之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概要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Collection的架构.这一章开始,我们对Collection的具体实现类进行讲解:首先,讲解List,而List中ArrayList又最为常用.因此,本章我们讲解Arra ...
随机推荐
- 文件中pe到内存中pe
前言 学pe的时候被困扰了很久,终于在某处给我找到了,打算打出来读一读代码 这边我们是从文件中的pe转到运行中的pe,然后再缩小存储到文件的pe 这边我们需要知道内存中对齐是0x1000,文件对齐是0 ...
- Bootstrap 实现图片翻滚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Bootstrap 实现的图片翻滚 效果图如下 点击左右箭头可以实现向左向右转动,这个功能在Bootstrap 官网和菜鸟教程上都有讲解,有点bootstrap基础的都能看明白 ,这 ...
- 840. Magic Squares In Grid ——weekly contest 86
题目链接:https://leetcode.com/problems/magic-squares-in-grid/description attention:注意给定的数字不一定是1-9. time: ...
- idea 远程debug springboot
idea 远程debug springboot 1.新建一个springboot工程. 新建一个controller接口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 public ...
- Navicat无法直连MySQL怎么办?
本文背景 Navicat是图形化操作MySQL的强大工具,但是当数据库的服务器没有开放3306端口给办公网络时,在办公网使用navicat连接数据库是连不上的.要操作数据库,只能先ssh登陆到数据库服 ...
- Java_基础(二)
思想 面向过程的思想: 怎么按步骤把问题解决, 并将步骤编程方法, 一步一步事项, 适合简单不需要协作的任务 面向对象的思想: 怎么设计这个事务 区别与联系 都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都是代码组织的方 ...
- Module not found: Can't resolve 'bootstrap/dist/css/bootstrap-theme.css' in 'C:\react-form-validation-demo\src'
此错误是由配置错误.版本不匹配或引导安装损坏引起的.如果已经安装了引导程序和反应引导程序,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更改: npm install --save bootstrap@^4.0.0-al ...
- 关于UI测试自动化的考虑
针对IE的测试使用.net体系是比较方便的,利用process启动IE,再把IE进程转换成IExplore对象,就可以随意的操纵html dom了 针对Firefox的测试使用selenium也是比较 ...
- padding的讲究
padding有一个陷阱,你平常可能不太注意. 行内元素上设置的内边距不会影响行高计算:因此,如果一个行内元素既有内边距又有背景,从视觉上看可能会延伸到其他行,有可能还会与其他内容重叠. 对于块元素, ...
- leetcode Reverse Nodes in k-Group翻转链表K个一组
Given a linked list, reverse the nodes of a linked list k at a time and return its modified list.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