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86630

   LDA中topic个数的确定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当各个topic之间的相似度的最小的时候,就可以算是找到了合适的topic个数。
   参考一种基于密度的自适应最优LDA模型选择方法 ,简略过程如下:
  1. 选取初始K值,得到初始模型,计算各topic之间的相似度
  2. 增加或减少K的值,重新训练得到模型,再次计算topic之间的相似度
  3. 重复第二步直到得到最优的K

  另外,Willi Richert , Luis Pedro Coelho著的《机器学习系统设计》第4章专门讨论了LDA主题模型,其中一节讲了“Choosing the number of topics”。文中提到

One of the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topics is called
the ** hierarchical Dirichlet process (HDP)**

  LDA中如何确定topic数量一直都没有公认的好方法,原因在于不同业务对于生成topic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

  如果LDA的结果是用于某个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比如分类),那么就直接采用最终任务的指标来衡量就好了,能够实现分类效果最好的topic个数就是最合适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任务怎么办?业界最常用的指标包括Perplexity,MPI-score等。以我的经验,通过观察Perplexity/MPI-score这些指标随topic个数的变化确实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个数值,比如可以找出曲线的拐点。但是这些指标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标准。

  有的业务需要topic之间相互比较独立,那么就可以选择考察topic之间的相关性作为额外的指标。而有的业务可以容忍topic之间存在overlap,但是对topic中词的聚合性要求高,这时候就需要寻找一些聚类的指标做评判标准。

  最后,肉眼看仍然是我目前发现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这个问题在《LDA漫游指南》一书中做了很好的解答,详见第4章第4.2节
topic number K:许多读者问,如何设置主题个数,其实现在没有特别好的办(HDP等较为复杂的模型可以自动确定这个参数,但是模型复杂,计算复杂),
目前只有交叉验证(cross validation),通过设置不同的K值训练后验证比较求得最佳值,我的建议是一开始不要设置太大而逐步增大实验,Blei在论文《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提出过一个方法,采用设置不同的topic数量,画出topic_number-perplexity曲线;Thomas L. Griffiths等人在《Finding scientific topics》也提出过一个验证方法,画出topic_number-logP(w|T)曲线,然后找到曲线中的纵轴最高点便是topic数量的最佳值。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读这两篇论文原文的相应部分。这个参数同时也跟文章数量有关,可以通过一个思想实验来验证:设想两个极端情况:如果仅有一篇文章做训练,则设置几百个topic不合适,如果将好几亿篇文章拿来做topic model,则仅仅设置很少topic也是不合适的。
 
 
 
 
 
 
 
 
 
 

如何确定LDA的主题个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DA概率主题模型

    目录 LDA 主题模型 几个重要分布 模型 Unigram model Mixture of unigrams model PLSA模型 LDA 怎么确定LDA的topic个数? 如何用主题模型解决推 ...

  2. 百度开源其NLP主题模型工具包,文本分类等场景可直接使用L——LDA进行主题选择本质就是降维,然后用于推荐或者分类

    2017年7月4日,百度开源了一款主题模型项目,名曰:Familia. InfoQ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百度Familia项目负责人姜迪并对他进行采访,在本文中,他将为我们解析Familia项目的技术细节 ...

  3. LDA算法 (主题模型算法) 学习笔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nblogs.com/gufeiyang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文本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文本格式的复杂性,人们往往很难直接利用文本进行分析.因此一些将文本数值 ...

  4. LDA(主题模型算法)

    LDA整体流程 先定义一些字母的含义: 文档集合D,topic集合T D中每个文档d看作一个单词序列< w1,w2,...,wn >,wi表示第i个单词,设d有n个单词.(LDA里面称之为 ...

  5. [综]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主题模型算法

    多项分布 http://szjc.math168.com/book/ebookdetail.aspx?cateid=1&&sectionid=983 二项分布和多项分布 http:// ...

  6. 文本主题模型之LDA(二) LDA求解之Gibbs采样算法

    文本主题模型之LDA(一) LDA基础 文本主题模型之LDA(二) LDA求解之Gibbs采样算法 文本主题模型之LDA(三) LDA求解之变分推断EM算法(TODO) 本文是LDA主题模型的第二篇, ...

  7. 文本主题模型之LDA(一) LDA基础

    文本主题模型之LDA(一) LDA基础 文本主题模型之LDA(二) LDA求解之Gibbs采样算法 文本主题模型之LDA(三) LDA求解之变分推断EM算法(TODO) 在前面我们讲到了基于矩阵分解的 ...

  8. LDA主题模型学习笔记5:C源代码理解

    1.说明 本文对LDA原始论文的作者所提供的C代码中LDA的主要逻辑部分做凝视,原代码可在这里下载到:https://github.com/Blei-Lab/lda-c 这份代码实现论文<Lat ...

  9. 基于gensim的LDA主题模型实现 一键式函数打包

    def genlda(textlist,n): ticks = str(time.time()).replace('.','')[-6:-1] nn=str(n) dictionary = corpo ...

随机推荐

  1. GAN 生成mnist数据

    参考资料 GAN原理学习笔记 生成式对抗网络GAN汇总 GAN的理解与TensorFlow的实现 TensorFlow小试牛刀(2):GAN生成手写数字 参考代码之一 #coding=utf-8 #h ...

  2. 【Properties】Properties的load方法

    Properties的load方法其实就是传进去一个输入流,字节流或者字符流,字节流利用InputStreamReader转化为字符流, 然后字符流用BufferedReader包装,Buffered ...

  3. 部署到服务器-执行脚本-脚本传递参数-需要base on 执行传入的参数(被测环境的ip)

    测试脚本 # !/usr/bin/python # -*- coding:utf-8 -*- import sys sys.path.append("..") from utils ...

  4. Android开发人员必备的10个开发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ndroid SDK 本身包含很多帮助开发人员设计.开发.测试和发布 Android 应用的工具,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 10 个最常用的工具. 1.Eclipse ADT E ...

  5. 【NOIP模拟题】Permutation(dp+高精度)

    首先我们可以这样想: 设状态f[i, j]表示1-i序列有j个'<'的方案数 那么考虑转移 因为i比i-1大,所以可以考虑从i-1来转移.首先i是要插入1-i-1这个序列的,所以我们可以思考插入 ...

  6. ACM计算几何模板——二维几何基础(基本运算,点和线,多边形)

    /*==========================*\ | 计算几何基础函数 | | 1.点和向量的定义 | | 2.向量的基本运算 | | 3.点积 | | 4.向量长度 | | 5.两向量角 ...

  7. php 实现Iterator 接口

    <?php class My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private $var = array();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 ...

  8. keepalive和脑裂问题

    keepalive keepalive起初专门为lvs负载均衡软件设计的,用来管理监控lvs集群系统中各个服务节点的状态,后来又加入了可以实现高可用的vrrp功能. keepalive软件通过vrrp ...

  9. jquery中return false的作用

    jquery中的return false既阻止默认事件,又阻止冒泡: 在原生的js中,return false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阻止默认事件. <!DOCTYPE html> <h ...

  10. 第一次广搜!HDU1548--A Strange Lift

    一上来看见题目就用了深搜(因为只会深搜)果断内存超限(据说时间也会超限)无奈只好开始用广搜 其实广搜的思路和深搜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不过实现的过程中用到了队列 因此有点难以理解(好吧我个人认为) 这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