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陶邦仁
链接:http://blog.jobbole.com/99694/
既然是网络传输,涉及几个系统之间的交互,那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准确的定位到网络上的一台或几台主机,再者如何进行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这里就要使用到TCP/IP协议。9

1.简介

1.1 TCP/IP协议组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IP层负责网络主机的定位,数据传输的路由,由IP地址可以唯一的确定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
TCP层负责面向应用的可靠的或非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这是网络编程的主要对象。
TCP/IP是个协议组,可分为三个层次: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层: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和BOOTP协议;
传输层:TCP协议与UDP协议;
应用层:FTP、HTTP、TELNET、SMTP、DNS等协议;

HTTP是应用层协议,其传输都是被包装成TCP协议传输。可以用SOCKET实现HTTP。

SOCKET是实现传输层协议的一种编程API,可以是TCP,也可以是UDP。

1.2 TCP

TCP — 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前,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断开连接时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可以主动发起断开TCP连接的请求。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保证可靠传输的协议。通过TCP协议传输,得到的是一个顺序的无差错的数据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成对的两个socket之间必须建 立连接,以便在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通信,当一个socket(通常都是server socket)等待建立连接时,另一个socket可以要求进行连接,一旦这两个socket连接起来,它们就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双方都可以进行发送 或接收操作。
TCP特点: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讯完成时要拆除连接,由于TCP是面向连接协议,所以只能用于点对点的通讯。而且建立连接也需要消耗时间和开销。
TCP传输数据无大小限制,进行大数据传输。
TCP是一个可靠的协议,它能保证接收方能够完整正确地接收到发送方发送的全部数据。
要了解TCP,一定要知道”三次握手,四次拜拜” 所谓的三次握手,就是发送数据前必须建立的连接叫三次握手,握手完了才开始发的,这也就是面向连接的意思。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适用情况:

TCP发送的包有序号,对方收到包后要给一个反馈,如果超过一定时间还没收到反馈就自动执行超时重发,因此TCP最大的优点是可靠。一般网页(http)、邮件(SMTP)、远程连接(Telnet)、文件(FTP)传送就用TCP

TCP在网络通信上有极强的生命力,例如远程连接(Telnet)和文件传输(FTP)都需要不定长度的数据被可靠地传输。但是可靠的传输是要付出代价的,对数据内容正确性的检验必然占用计算机的处理时间和网络的带宽,因此TCP传输的效率不如UDP高。

1.3 UDP

UDP — 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无连接的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 到达目的地。由于UDP在传输数据报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

UDP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每个数据报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包括完整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它在网络上以任何可能的路径传往目的地,因此能否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以及内容的正确性都是不能被保证的。

UDP特点:

UDP是面向无连接的通讯协议,UDP数据包括目的端口号和源端口号信息,由于通讯不需要连接,所以可以实现广播发送。
UDP传输数据时有大小限制,每个被传输的数据报必须限定在64KB之内。
UDP是一个不可靠的协议,发送方所发送的数据报并不一定以相同的次序到达接收方。
适用情况: 

UDP是面向消息的协议,通信时不需要建立连接,数据的传输自然是不可靠的,UDP一般用于多点通信和实时的数据业务,比如语音广播、视频、QQ、TFTP(简单文件传送)、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RTP(实时传送协议)RIP(路由信息协议,如报告股票市场,航空信息)、DNS(域名解释)。注重速度流畅。

UDP操作简单,而且仅需要较少的监护,因此通常用于局域网高可靠性的分散系统中client/server应用程序。例如视频会议系统,并不要求音频视频数据绝对的正确,只要保证连贯性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显然使用UDP会更合理一些。  TCP类似于打电话,而UDP类似于写信。

1.4 Socket

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网络上的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的通讯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这个双向链路 的一端称为一个Socket,一个Socket由一个IP地址和一个端口号唯一确定。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Socket是TCP/IP协议的一个十分流行的编程界面,但是,Socket所支持的协议种类也不光TCP/IP一种,因此两者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在Java环境下,Socket编程主要是指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编程。
Socket通讯过程:服务端监听某个端口是否有连接请求,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连接请求,服务端收到连接请求向客户端发出接收消息,这样一个连接就建立起来了。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可以相互发送消息与对方进行通讯。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 /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让Socket去组织数据,以符合指定的协议。
由于通常情况下Socket连接就是TCP连接,因此Socket连接一旦建立,通信双方即可开始相互发送数据内容,直到双方连接断开。但在实际网络应用 中,客户端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往往需要穿越多个中间节点,例如路由器、网关、防火墙等,大部分防火墙默认会关闭长时间处于非活跃状态的连接而导致 Socket 连接断连,因此需要通过轮询告诉网络,该连接处于活跃状态。
1.套接字(socket)概念:套接字(socket)是通信的基石,是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网络通信过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连接使用的协议,本地主机的IP地址,本地进程的协议端口,远地主机的IP地址,远地进程的协议端口。应用层通过传输层进行数据通信时,TCP会遇到同时为多个应用程序进程提供并发服务的问题。多个TCP连接或多个应用程序进程可能需要通过同一个TCP协议端口传输数据。为了区别不同的应用程序进程和连接,许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与TCP/IP协议交互提供了套接字(Socket)接口。应用层可以和传输层通过Socket接口,区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进程或网络连接的通信,实现数据传输的并发服务。
 

2.建立socket连接:建立Socket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Client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ServerSocket。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客户端请求:指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连接确认: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描述发给客户 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双方就正式建立连接。而服务器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3.SOCKET连接与TCP连接创建Socket连接时,可以指定使用的传输层协议,Socket可以支持不同的传输层协议(TCP或UDP),当使用TCP协议进行连接时,该Socket连接就是一个TCP连接。

适用情况:

很多情况下,需要服务器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保持客户端与服务器数据的实时与同步。此时若双方建立的是Socket连接,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将数据传送给客户端;

1.5 HTTP

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种应用,HTTP连接使用的是“请求—响应”的方式,不仅在请求时需要先建立TCP连接,而且需要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请求中包含请求方法、URI、协议版本以及相关的MIME样式的消息,服务器端才能回复数据,包含消息的协议版本、一个成功和失败码以及相关 的MIME式样的消息。在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从建立连接到关闭连接的过程称为“一次连接”。由于HTTP在每次请求结束后都会主动释放连接,因此HTTP连接是一种“短连接”,要保持客户端程序的在线状态,需要不断地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通常的做法是即时不需要获得任何数据,客户端也保持每隔 一段固定的时间向服务器发送一次“保持连接”的请求,服务器在收到该请求后对客户端进行回复,表明知道客户端“在线”。若服务器长时间无法收到客户端的请 求,则认为客户端“下线”,若客户端长时间无法收到服务器的回复,则认为网络已经断开。
HTTP/1.0为每一次HTTP的请求/响应建立一条新的TCP链接,因此一个包含HTML内容和图片的页面将需要建立多次的短期的TCP链接。一次TCP链接的建立将需要3次握手。
另外,为了获得适当的传输速度,则需要TCP花费额外的回路链接时间(RTT)。每一次链接的建立需要这种经常性的开销,而其并不带有实际有用的数据,只是保证链接的可靠性,因此HTTP/1.1提出了可持续链接的实现方法。HTTP/1.1将只建立一次TCP的链接而重复地使用它传输一系列的请求/响应消息,因此减少了链接建立的次数和经常性的链接开销。
结论:HTTP是应用层协议,其传输都是被包装成TCP协议传输。可以用SOCKET实现HTTP。SOCKET是实现传输层协议的一种编程API,可以是TCP,也可以是UDP。

适用情况:

若双方建立的是HTTP连接,则服务器需要等到客户端发送一次请求后才能将数据传回给客户端,因此,客户端定时向服务器端发送连接请求,不仅可以保持在线,同时也是在“询问”服务器是否有新的数据,如果有就将数据传给客户端。

1.6 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是TCP/IP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传送文件的协议,FTP是在TCP/IP网络和INTERNET上最早使用的协议之一,它属于网络协议组的应用 层。FTP客户机可以给服务器发出命令来下载文件,上载文件,创建或改变服务器上的目录。

2.N层交换技术 (?)

2.1 二层交换

交换原理:根据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来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交换;
工作流程:
(1)交换机某端口收到数据包,读取源MAC地址,得到源MAC地址机器所连端口;
(2)读取目的MAC地址,在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端口;
(3)如果地址表中有目的MAC地址对应端口,直接复制数据至此端口;
(4)如果地址表中没有目的MAC地址对应端口,广播所有端口,当目的机器回应时,更新地址表,下次就不需要广播了;
不断的循环上述过程,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这样学习和维护它的地址表。

第二层交换机根据MAC选择端口转发数据,算法又很简单,其方便采用廉价芯片实现,且速度快。

2.2 三层交换

交换原理:根据第三层网络层的IP地址来完成端到端的数据交换;
场景:A(ip1) => 三层交换机 =>B(ip2)
工作流程:
(1)A发数据给B,根据B的ip地址+子网掩码,A能够判断出B和自己是否在同一个网段;
(2)B如果和A在同一个网段内,但A不知道B的MAC地址,A会发送一个ARP请求,以获取B的MAC地址,并根据MAC通过二层交换机将数据发送给B;
(3)B如果和A不在同一个网段内,且不知道B的MAC地址,A会将数据包发送给网关(A的本地一定有网关的MAC地址)。网关收到数据包后,将源MAC地址会修改为网关自己的MAC地址,目的IP对应的MAC地址为目的MAC地址,以完成数据交换。
看似第三层交换机是第二层交换机+路由功能的组合,实际并非这样:数据通过第三层转发设备后,会记录IP与MAC的映射关系,下次需要转发时,不会再经过第三层设备。

2.3 四层交换

二层和三层交换设备都是基于端到端的交换,这种基于IP和MAC地址的交换技术,有着很高效传输率,但是缺乏根据目的主机应用需求动态交换数据的功能。
四层设备不但能够完成端到端的交换,还能够根据目的主机的应用特点,分配或限制其流量;
四层设备基于传输层数据包交换,是一类建立在TCP/IP应用层至上,实现用户应用需求的设备;它实现一类应用层的访问控制与质量保证服务,与其说它是硬件设备,不如说它是软件网络管理系统。
四层交换核心技术
1.包过滤利用四层信息定义过滤规则,能够控制指定端口的TCP/UDP通信,它可以在高速芯片中实现,极大提高包过滤速率;
2.包优先级三层以下设备只有MAC,PORT,IP等信息,因为缺乏四层信息,无法确认TCP/IP等四层优先级信息;四层设备允许基于目的地址/端口(即应用服务)的组合来区分优先级。
3.负载均衡将附加有负载均衡服务的IP地址,通过不同的物理服务做成一个集群,提供相同的服务,并将其定义为一个单独的虚拟服务器;这个虚拟服务器是一个有独立IP的逻辑服务器,用户数据流只需要流向虚拟服务器IP,而不与物理服务器进行通信;

只有通过交换机执行网络地址转换(NAT)后,才能得到真实访问;

虚拟服务器组里转换通信流量实现均衡,其中具体关系到OSPF、RIP、VRRP等协议;

4.主机备用连接同(3)所含技术类似,可以实现主备同IP自动切换;

2.4 七层交换

交换原理:比四层更进一步,可以根据应用层的数据报文来完成更多的复杂交换功能(例如根据http报文路由)。由于七层交换还没有具体的标准,文章也不多展开啦。

3 JDK Socket

在java.net包下有两个类:Socket和ServerSocket。ServerSocket用于服务器端,Socket是建立网络连接时使用的。

在连接成功时,应用程序两端都会产生一个Socket实例,操作这个实例,完成所需的会话。对于一个网络连接来说,套接字是平等的,并没有差别,不因为在服务器端或在客户端而产生不同级别。不管是Socket还是ServerSocket它们的工作都是通过SocketImpl类及其子类完成的。

列出几个常用的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的参数中,address、host和port分别是双向连接中另一方的IP地址、主机名和端 口号,stream指明socket是流socket还是数据报socket,localPort表示本地主机的端口号,localAddr和bindAddr是本地机器的地址(ServerSocket的主机地址),impl是socket的子类,既可以用来创建serverSocket又可以用来创建Socket。count则表示服务端所能支持的最大连接数。

注意:必须小心选择端口号。每一个端口提供一种特定的服务,只有给出正确的端口,才能获得相应的服务。0~1023的端口号为系统所保留,例如http服 务的端口号为80,telnet服务的端口号为21,ftp服务的端口号为23, 所以我们在选择端口号时,最好选择一个大于1023的数以防止发生冲突。
几个重要的Socket方法:

“阻塞”是一个术语,它使程序运行暂时”停留”在这个地方,直到一个会话产生,然后程序继续;通常”阻塞”是由循环产生的。
注意:其中getInputStream和getOutputStream方法均会产生一个IOException,它必须被捕获,因为它们返回的流对象,通常都会被另一个流对象使用。

4 基本的Client/Server程序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客户端/服务器端程序代码。

主要实现了服务器端一直监听某个端口,等待客户端连接请求。客户端根据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服务器端,发送到服务器端,然后接收服务器端返回的信息,最后结束会话。

这个程序一次只能接受一个客户连接。

客户端: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net.UnknownHostException;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127.0.0.1",8000);
            socket.setSoTimeout(10000);
            
            ObjectInputStream input = new ObjectInputStream(socket.getIn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outp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
            
            output.writeObject("hello server");
            socket.shutdownOutput();
            
            Object response = input.readObject();
            System.out.println("server response :" + response); 
            
            input.close();
            output.close();
            socket.close();
        } catch (UnknownHost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服务器端: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8000);
            
            while(true){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ObjectInputStream input = new ObjectInputStream(socket.getIn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outp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
                
                Object request = input.readObject();  
                System.out.println("client request :" + request);
                socket.shutdownInput(); 
                
                output.writeObject("hello client");
                output.flush();
                socket.shutdownOutput();
                
                input.close();
                output.close();
                socket.clos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关于Socket、TCP/IP、HTTP、FTP及网络编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基于TCP/IP协议的C++网络编程(API函数版)

    源代码: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nuptboyzhb/4169959 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编程 定义变量——获得WINSOCK版本——加载WINSOCK库 ...

  2. 网络通信 --> Socket、TCP/IP、HTTP、FTP及网络编程

    Socket.TCP/IP.HTTP.FTP及网络编程 聊聊Socket.TCP/IP.HTTP.FTP及网络编程

  3. Http,Socket,TCP/IP 协议简述

    Http,Socket,TCP/IP 协议简述:https://blog.csdn.net/gordohu/article/details/54097841 TCP/IP协议,HTTP协议与webSo ...

  4. 聊聊Socket、TCP/IP、HTTP、FTP及网络编程

    1 这些都是什么 既然是网络传输,涉及几个系统之间的交互,那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准确的定位到网络上的一台或几台主机,另一个是如何进行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这里就要使用到TCP/IP协议. 1.1 TCP ...

  5. android 网络编程--socket tcp/ip udp http之间的关系

    网络七层由下往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一般编程人员接触最多的就是应用层和运输层,再往下的就是所谓的媒体层了,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下面是应用层.运输层,网络 ...

  6. Socket,TCP/IP,UDP,HTTP,FTP

    1.Socket:套接字,是传输层协议的一种编程API 作用: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区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通信,实现数据传输的并发服务 JDK  Socket:在java.net包下有两个类Sock ...

  7. socket,TCP/IP的理解

    TCP/IP 要想理解socket首先得熟悉一下TCP/IP协议族,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间 ...

  8. http与https与socket tcp/IP与UDP 协议等

    网络由下往上分为: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IP协议 传输层--               ...

  9. SOCKET, TCP/UDP, HTTP, FTP 浅析

    SOCKET, TCP/UDP, HTTP, FTP (一)TCP/UDP,SOCKET,HTTP,FTP简析   TCP/IP是个协议组,可分为三个层次: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层:IP协议. ...

随机推荐

  1. GCD和扩展GCD

    gcd(a, b)用于求解自然数a,b的最大公约数 int gcd(int a, int b) { ) return a; return gcd(b, a%b); } extgcd(a, b, x, ...

  2. Apache SSI 远程命令执行漏洞复现

    Apache SSI 远程命令执行漏洞复现 一.漏洞描述 当目标服务器开启了SSI与CGI支持,我们就可以上传shtml,利用<!--#exec cmd=”id” -->语法执行命令. 使 ...

  3. http.client.ResponseNotReady: Request-sent

    最近学习python写接口测试,使用的是connection.request 发现在测试一个发送报告接口时候,同一个接口,同样的脚本,只是一个参数传不同值,总提示:http.client.Respon ...

  4. Split函数的使用

    Split函数,用来返回一个下标从零开始的一维数组,如下举例说明 1.split(' '),''号中间是空格 def break_words(stuff):    """ ...

  5. javaweb入门--web是什么

    WEB基本概念 首先明白web是什么,人们常说的web其实就是英文中页面的意思,准确来说是Internet主机供给外界访问的资源. 站在用户视角,也就是说,通过你浏览器(客户端)的地址栏输入资源(你要 ...

  6. druid0.15.0安装方式

    Druid0.15.0安装文档 1 集群规划 Master包含Coordinator和Overlord,4核16G*2: data包含Historical和MiddleManager,16核64G*3 ...

  7. AI and Robot

    Have you ever seen a movie called "Ex Machina"?  I like this movie very much. Artificial i ...

  8. Java的自动装箱/拆箱

    概述 自JDK1.5开始, 引入了自动装箱/拆箱这一语法糖, 它使程序员的代码变得更加简洁, 不再需要进行显式转换.基本类型与包装类型在某些操作符的作用下, 包装类型调用valueOf()方法将原始类 ...

  9. 【原创】NES第一波:如何用通用型6502宏汇编器,制用NES/FC游戏。

    在163的博客关了呀.在这边重新开张了. 以后若网友有什么要长篇解答的问题,也在这儿作答. 作为第一波原创文章,我打算做一次小白示范.那就是一步一步的展示某个汇编编译器的用法. 一.科普 很多人认为程 ...

  10. spark shuffle写操作三部曲之BypassMergeSortShuffleWriter

    前言 再上一篇文章 spark shuffle的写操作之准备工作 中,主要介绍了 spark shuffle的准备工作,本篇文章主要介绍spark shuffle使用BypassMergeSort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