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总结vmstat命令
一、简介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Unix最喜爱的命令,一个是Linux/Unix都支持,二是相比top,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内存,IO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使用场景不一样)。
很显然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知道vmstat是一个查看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使用状况的工具,但是怎样通过vmstat来发现系统中的瓶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Linux中关于虚拟内存相关内容。
二、虚拟内存原理
在系统中运行的每个进程都需要使用到内存,但不是每个进程都需要每时每刻使用系统分配的内存空间。当系统运行所需内存超过实际的物理内存,内核会释放某些进程所占用但未使用的部分或所有物理内存,将这部分资料存储在磁盘上直到进程下一次调用,并将释放出的内存提供给有需要的进程使用。
在Linux内存管理中,主要是通过“调页Paging”和“交换Swapping”来完成上述的内存调度。调页算法是将内存中最近不常使用的页面换到磁盘上,把活动页面保留在内存中供进程使用。交换技术是将整个进程,而不是部分页面,全部交换到磁盘上。
分页(Page)写入磁盘的过程被称作Page-Out,分页(Page)从磁盘重新回到内存的过程被称作Page-In。当内核需要一个分页时,但发现此分页不在物理内存中(因为已经被Page-Out了),此时就发生了分页错误(Page Fault)。
当系统内核发现可运行内存变少时,就会通过Page-Out来释放一部分物理内存。经管Page-Out不是经常发生,但是如果Page-out频繁不断的发生,直到当内核管理分页的时间超过运行程式的时间时,系统效能会急剧下降。这时的系统已经运行非常慢或进入暂停状态,这种状态亦被称作thrashing(颠簸)。
三、vmstat详解
1.用法
vmstat [-a] [-n] [-S unit] [delay [ count]]
vmstat [-s] [-n] [-S unit]
vmstat [-m] [-n] [delay [ count]]
vmstat [-d] [-n] [delay [ count]]
vmstat [-p disk partition] [-n] [delay [ count]]
vmstat [-f]
vmstat [-V]
参数说明:
-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f:显示从系统启动至今的fork数量 。 -m:显示slabinfo -n: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各字段名称。 -s: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 delay:刷新时间间隔。如果不指定,只显示一条结果。 count:刷新次数。如果不指定刷新次数,但指定了刷新时间间隔,这时刷新次数为无穷。 -d:显示磁盘相关统计信息。 -p:显示指定磁盘分区统计信息 -S:使用指定单位显示。参数有 k 、K 、m 、M ,分别代表1000、1024、1000000、1048576字节(byte)。默认单位为K(1024 bytes) -V:显示vmstat版本信息。
一般vmstat工具的使用是通过两个数字参数来完成的,第一个参数是采样的时间间隔数,单位是秒,第二个参数是采样的次数,如:
[root@Finish scripts]# vmstat 2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0 4392 6672 50404 0 0 17 3 21 21 0 0 99 0 0
2表示每个两秒采集一次服务器状态,1表示只采集一次。
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监控,不想监控直接结束vmstat就行了,例如:
[root@Finish scripts]# vmstat 2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1 0 0 4400 6688 50408 0 0 15 2 20 19 0 0 99 0 0
0 0 0 4356 6688 50408 0 0 0 0 18 12 0 0 100 0 0
0 0 0 4356 6688 50408 0 0 0 0 16 9 0 1 100 0 0
0 0 0 4356 6688 50408 0 0 0 0 17 9 0 1 1
这表示vmstat每2秒采集数据,一直采集,直到我结束程序,这里采集了5次数据我就结束了程序。
2.使用说明
例子1:每3秒输出一条结果
[root@Finish scripts]# vmstat 3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0 4400 6688 50408 0 0 14 2 20 19 0 0 99 0 0
0 0 0 4384 6688 50408 0 0 0 0 16 12 0 0 100 0 0
0 0 0 4384 6688 50408 0 0 0 0 12 7 0 0 100 0 0
0 0 0 4384 6688 50408 0 0 0 0 16 10 0 0 100 0 0
字段说明:
Procs(进程):
r: 运行队列中进程数量,这个值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CPU。(长期大于1)
b: 等待IO的进程数量
Memory(内存):
swpd: 使用虚拟内存大小
注意:如果swpd的值不为0,但是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free: 空闲物理内存大小
buff: 用作缓冲的内存大小
cache: 用作缓存的内存大小
注意:如果cache的值大的时候,说明cache处的文件数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处,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Swap:
si: 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由磁盘调入内存
so: 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由内存调入磁盘
注意:内存够用的时候,这2个值都是0,如果这2个值长期大于0时,系统性能会受到影响,磁盘IO和CPU资源都会被消耗。有些朋友看到空闲内存(free)很少的或接近于0时,就认为内存不够用了,不能光看这一点,还要结合si和so,如果free很少,但是si和so也很少(大多时候是0),那么不用担心,系统性能这时不会受到影响的。
IO:(现在的Linux版本块的大小为1kb)
bi: 每秒读取的块数
bo: 每秒写入的块数
注意:随机磁盘读写的时候,这2个值越大(如超出1024k),能看到CPU在IO等待的值也会越大。
系统:
in: 每秒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数。
注意:上面2个值越大,会看到由内核消耗的CPU时间会越大。
CPU(以百分比表示):
us: 用户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user time)
注意: 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的CPU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超50%的使用,那么我们就该考虑优化程序算法或者进行加速。
sy: 内核系统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system time)
注意:sy的值高时,说明系统内核消耗的CPU资源多,这并不是良性表现,我们应该检查原因。
wa: IO等待时间百分比
注意:wa的值高时,说明IO等待比较严重,这可能由于磁盘大量作随机访问造成,也有可能磁盘出现瓶颈(块操作)。
id: 空闲时间百分比
例子2: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root@Finish scripts]# vmstat -a 3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inact activ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1 0 0 4372 42404 20356 0 0 14 2 20 18 0 0 99 0 0
0 0 0 4356 42404 20356 0 0 0 0 19 10 0 1 99 0 0
0 0 0 4356 42404 20356 0 0 0 0 14 9 0 0 100 0 0
使用-a选项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时,所显示的内容除增加inact和active外,其他显示内容与例子1相同。
字段说明:
Memory(内存):
inact: 非活跃内存大小(当使用-a选项时显示)
active: 活跃的内存大小(当使用-a选项时显示)
总结:
目前说来,对于服务器监控有用处的度量主要有:
r(运行队列)
pi(页导入)
us(用户CPU)
sy(系统CPU)
id(空闲)
注意:如果r经常大于4 ,且id经常少于40,表示cpu的负荷很重。如果bi,bo 长期不等于0,表示内存不足。
通过VMSTAT识别CPU瓶颈:
r(运行队列)展示了正在执行和等待CPU资源的任务个数。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了。
Linux下查看CPU核心数的命令:
cat /proc/cpuinfo|grep processor|wc -l
当r值超过了CPU个数,就会出现CPU瓶颈,解决办法大体几种:
1. 最简单的就是增加CPU个数和核数
2. 通过调整任务执行时间,如大任务放到系统不繁忙的情况下进行执行,进尔平衡系统任务
3. 调整已有任务的优先级
通过vmstat识别CPU满负荷:
首先需要声明一点的是,vmstat中CPU的度量是百分比的。当us+sy的值接近100的时候,表示CPU正在接近满负荷工作。但要注意的是,CPU 满负荷工作并不能说明什么,Linux总是试图要CPU尽可能的繁忙,使得任务的吞吐量最大化。唯一能够确定CPU瓶颈的还是r(运行队列)的值。
通过vmstat识别RAM瓶颈:
数据库服务器都只有有限的RAM,出现内存争用现象是Oracle的常见问题。
首先用free查看RAM的数量:
[oracle@oracle-db02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074924 2071112 3812 0 40616 1598656
-/+ buffers/cache: 431840 1643084
Swap: 3068404 195804 2872600
当内存的需求大于RAM的数量,服务器启动了虚拟内存机制,通过虚拟内存,可以将RAM段移到SWAP DISK的特殊磁盘段上,这样会 出现虚拟内存的页导出和页导入现象,页导出并不能说明RAM瓶颈,虚拟内存系统经常会对内存段进行页导出,但页导入操作就表明了服务器需要更多的内存了, 页导入需要从SWAP DISK上将内存段复制回RAM,导致服务器速度变慢。
解决的办法有几种:
1. 最简单的,加大RAM;
2. 改小SGA,使得对RAM需求减少;
3. 减少RAM的需求。(如:减少PGA)
linux命令总结vmstat命令的更多相关文章
- 每天一个linux命令(36)--vmstat命令
vmstat 是 Virtual Memory Statistics(虚拟内存统计)的缩写,可对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进程.CPU活动进行监控.他是对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统计,不足之处是无法对某个进程进行 ...
- linux常用命令:vmstat 命令
vmstat 是Virtual Meomory Statistics(虚拟内存统计)的缩写,可对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进程.CPU活动进行监控.他是对系统的整体 情况进行统计,不足之处是无法对某个进程进 ...
- Linux/Unix监控工具vmstat命令
注:内容来之网络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 ...
- linux日常管理-vmstat命令
系统负载用w查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系统负载.查看系统负载状态 命令:vmstat vmstat就查看一次 vmstat 1 每秒钟更新一次.按ctrl+c取消. vmstat 1 5 每秒钟更新一次, ...
- Linux命令:vmstat命令
vmstat:虚拟内存状态查看命令 命令选项 vmstat 1 #每秒钟刷新1次 vmstat 1 3 #每秒刷新1次,只刷3次 vmstat -s #显示内存 ...
- 性能监控(2)–linux下的vmstat命令
vmstat它可以统计CPU.内存使用情况.swap使用情况等信息.它还可以指定采样周期和次数.
- 【命令】vmstat命令和pmap命令
博客链接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75790/articles/9197733.html
- Linux内存、性能诊断中vmstat命令的详解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 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相比top,通过vmstat可以看到 ...
- 【No.1】监控Linux性能25个命令行工具
如果你的Linux服务器突然负载暴增,告警短信快发爆你的手机,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出Linux性能问题所在?通过以下命令或者工具可以快速定位 top vmstat lsof tcpdump netsta ...
随机推荐
- Redis数据备份、安全、管理服务器笔记
Redis 数据备份与恢复 Redis SAVE 命令用于创建当前数据库的备份. 实例 redis > SAVE OK 恢复数据 如果需要恢复数据,只需将备份文件 (dump.rdb) 移动到 ...
- 《杜增强讲Unity之Tanks坦克大战》4-坦克的移动和旋转
4 坦克移动和旋转 本节课的目标是实现同时wsad和上下左右控制两个坦克分别移动和旋转 4.1 本节代码预览 image 将上节课场景s2另存为s3. 4.2 添加车轮扬沙效果 从Prefabs里 ...
- X32位 天堂2 二章/三章 服务端协议号修改方法
[本方法适合于2004-2006年之间天堂2由初章服务端修改至二章.三章端时协议号匹配问题]服务端版本位32位初章服务端 目前大部分SF用的协议号情况: 服务端是419 客户端是 417 419 42 ...
- Docker打DB2 9.7镜像采坑相关
概况:以centos:7.2.1511镜像为基础镜像,使用docker commit方式进行构建 步骤: 运行centos7.2.1511镜像(以特权模式运行,后续内核参数修改必需参数) dock ...
- 记初学net-SNMP
自从弄完那个jsp的网盘(其实还是个烂摊子),这几天一直在研究snmp. 有需求就激发动力,对,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五一这几天,天天搁这坐着,毫无头绪. 下面切入正题. 要做一个监控园区网在线数的平台, ...
- Smart Disk -- proposed by Liyuan Liu
Need 如今,照相渐渐得成为了人们的日常举动.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随时随地得照相.手机,相机,平板越来越多的设备对照相进行了支持,同时, 照片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渐渐淹没我们的文件夹.而寻找照片,对照片 ...
- VS社区版 使用 OpenCover 获取测试代码覆盖率
注:暂不支持VS2017 Visual Studio 2015 社区版没有集成代码覆盖率的功能,所以想在VS社区版中获取单元测试的代码覆盖率等数据,需要使用到插件 OpenCover. 下载 Open ...
- Adobe X沙箱
一.Adobe X沙箱简介 Adobe Reader X自从引入沙箱以来,对其攻击的难度就提高了很多.Reader X的沙箱是基于Google的Chrome沙箱,Chrome是开源的,Reader X ...
- ElasticSearch 2 (29) - 信息聚合系列之测试驱动
ElasticSearch 2 (29) - 信息聚合系列之测试驱动 摘要 我们可以用以下几页定义不同的聚合和它们的语法,但学习聚合的最佳途径就是用实例来说明.一旦我们获得了聚合的思想,以及如何合理地 ...
- Linux基础四(服务管理)
目录 一.简介与分类 1.系统的默认运行级别 2.服务的分类 3.服务与端口 二.服务管理 1.RPM包服务管理 2.源码包服务管理 三.服务管理总结 一.简介与分类 1. 系统的运行级别 1.1 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