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语言

1)检查:

opkg list | grep luci-i18n-

2)安装语言包:

opkg install luci-i18n-hungarian
 
2.uhttpd
这个是LuCI所在的Web Server。docroot在/www下边,index-html指向了/cgi-bin/luci,注意这是相对于docroot而言的路径。

openwrt中利用它作为web服务器,实现客户端web页面配置功能。对于request处理方式,采用的是cgi,而所用的cgi程序就是luci。

1)工作框架如下图所示:

Client端和serv端采用cgi方式交互,uhttpd服务器的cgi方式中,fork出一个子进程,子进程利用execl替换为luci进程空间,并通过setenv环境变量的方式,传递一些固定格式的数据(如PATH_INFO)给luci。另外一些非固定格式的数据(post-data)则由父进程通过一个w_pipe写给luci的stdin,而luci的返回数据则写在stdout上,由父进程通过一个r_pipe读取。

2)luci 文件(权限一般是 755 ) , luci 的代码如下:

#!/usr/bin/lua -- 执行命令的路径

require"luci.cacheloader" -- 导入 cacheloader 包

require"luci.sgi.cgi" -- 导入 sgi.cgi 包

luci.dispatcher.indexcache = "/tmp/luci-indexcache" --cache 缓存路径地址

luci.sgi.cgi.run() -- 执 行 run 方法,此方法位于 /usr/lib/lua/luci/sgi/cgi.lua中

3)web配置时的数据交互:

  1. 首次运行时,是以普通的file方式获得docroot/index.html,该文件中以meta的方式自动跳转到cgi的url,这是web服务器的一般做法。

  2. 然后第一次执行luci,path_info='/',会alise到'/admin'('/'会索引到 tree.rootnode,并执行其target方法,即alise('/admin'),即重新去索引adminnode,这在后面会详细描述),该节点需要认证,所以返回一个登录界面。

  3. 第3次交互,过程同上一次的,只是这时已post来了登录信息,所以serv端会生成一个session值,然后执行'/admin'的target(它的target为firstchild,即索引第一个子节点),最终返回/admin/status.html,同时会把session值以cookie的形式发给client。这就是从原始状态到得到显示页面的过程,之后主要就是点击页面上的连接,产生新的request。

  4. 每个链接的url中都会带有一个stok值(它是serv生成的,并放在html中的url里),并且每个新request都要带有session值,它和stok值一起供serv端联合认证。

初始阶段http报文,可以看到从第2次交互开始,所有request都是cgi方式(除一些css、js等resource文件外),且执行的cgi程序都是luci,只是带的参数不同,且即使所带参数相同(如都是'/'),由于需要认证,执行的过程也是不同的。

正是由于多种情况的存在,使得luci中需要多个判断分支,代码多少看起来有点乱,但openwrt还是把这些分支都糅合在了一个流程线中。下面首先给出整体流程,首先介绍一下lua语言中一个执行方式coroutine,它可以创造出另一个执行体,但却没有并行性,如下图所示,每一时刻只有一个执行体在执行,通过resume、yield来传递数据,且数据可以是任意类型,任意多个的。

Luci正是利用了这种方式,它首先执行的是running()函数,其中create出另一个执行体httpdispatch,每次httpdispatch执行yield返回一些数据时,running()函数就读取这些数据,做相应处理,然后再次执行resume(httpdispath),……如此直到httpdispatch执行完毕,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其实luci真正的主体部分正是dispatch,该函数中有多个判断分支,全部糅合在一起。

4)节点树node-tree

在controller目录下,每个.lua文件中,都有一个index()函数,其中主要调用entry()函数,形如entry(path,target,title,order),path形如{admin,network,wireless},entry()函数根据这些创建一个node,并把它放在全局node-tree的相应位置,后面的参数都是该node的属性,还可以有其他的参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target。

Createtree()函数就是要找到controller目录下所有的.lua文件,并找到其中的index()函数执行,从而生成一个node-tree。这样做的io操作太多,为了效率,第一次执行后,把生成的node-tree放在/tmp/treecache文件中,以后只要没有更新(一般情况下,服务器里的.lua文件是不会变的),直接读该文件即可。生成的node-tree如下:

这里要注意的是,每次dispatch()会根据path_info逐层索引,且每一层都把找到的节点信息放在一个变量track中,这样做使得上层node的信息会影响下层node,而下层node的信息又会覆盖上层node。比如{/admin/system},最后的auto=false,target=aa,而由于admin有sysauth值,它会遗传给它的子节点,也即所有admin下的节点都需要认证。

5)target简介

对每个节点,最重要的属性当然是target,这也是dispatch()流程最后要执行的方法。target主要有:alise、firstchild、call、cbi、form、template。这几个总体上可以分成两类,前两种主要用于链接其它node,后一个则是主要的操作、以及页面生成。下面分别描述。

链接方法:在介绍初始登录流程时,已经讲到了这种方法。比如初始登录时,url中的path_info仅为'/',这应该会索引到rootnode节点。而该节点本身是没有内容显示的,所以它用alias('admin')方法,自动链接到admin节点。再比如,admin节点本身也没有内容显示,它用firstchild()方法,自动链接到它的第一个子节点/admin/status。

操作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一个路径的叶节点leaf,它们会去执行相应的操作,如修改interface参数等,并且动态生成页面html文件,传递给client。这里实际上是利用了所谓的MVC架构,这在后面再描述,这里主要描述luci怎么把生成的html发送给client端。

Call、cbi、form、template这几种方法,执行的原理各不相同,但最终都会生成完整的http-response报文(包括html文件),并调用luci.template.render(),luci.http.redirect()等函数,它们会调用几个特殊的函数,把报文内容返回给luci.running()流程。

如上图所示,再联系luci.running()流程,就很容易看出,生成的完整的http-response报文会通过io.write()写在stdout上,而uhttpd架构已决定了,这些数据将传递给父进程,并通过tcp连接返回给client端。

6)sysauth用户认证

由于节点是由上而下逐层索引的,所以只要一个节点有sysauth值,那么它所有的子节点都需要认证。不难想象,/admin节点有sysauth值,它以下的所有子节点都是需要认证才能查看、操作的;/mini节点没有sysauth值,那么它以下的所有子节点都不需要认证。

luci中关于登陆密码,用到的几个函数为:

可以看出它的密码是用的linux的密码,而openwrt的精简内核没有实现多用户机制,只有一个root用户,且开机时自动以root用户登录。要实现多用户,必须在web层面上,实现另外一套(user、passwd)系统。

另外,认证后,serv端会发给client一个session值,且它要一直以cookie的形式存在于request报文中,供serv端来识别用户。这是web服务器的一般做法,这里就不多讲了。

7)MVC界面生成

这其实是luci的精华所在,/usr/lib/lua/luci/下有三个目录model、view、controller,它们对应M、V、C。下面简单介绍生成界面的方法。

Call()方法会调用controller里的函数,主要通过openwrt系统的uci、network、inconfig等工具对系统进行设置,如果需要还会生成新界面。动态生成界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cbi()/form()方法,它们利用model中定义的模板map,生成html文件;另一种是通过template()方法,利用view中定义的htm(一种类似html的文件),直接生成界面。

上面的标题是由node-tree生成的,下面的内容由每个node通过上面的方法来动态生成。这套系统是很复杂的,但只要定义好了,使用起来就非常方便,增加页面,修改页面某个内容等操作都非常简单。

 
8)启动:
/etc/init.d/uhttpd start
9)开机自启动:
/etc/init.d/uhttpd enable
 
5.参考文献
http://www.cnblogs.com/zmkeil/archive/2013/05/14/3078774.html
 
 
 

【OpenWRT之旅】LuCI探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OpenWRT之旅】如何自定义一个配置文件的设置界面

    作者:gnuhpc 出处:http://www.cnblogs.com/gnuhpc/ 1. 引言 OpenWRT中采用LuCI作为它的Web interface界面框架,采用Lua语言.在本文中将以 ...

  2. 开发OpenWrt路由器上LuCI的模块

    [题外话] 学校里最近改造了校园网,要求必须用iNode验证,万幸的是路由器能刷OpenWrt,并且OpenWrt上有好多iNode认证的开源项目,比如njit8021xclient(以下简称njit ...

  3. LuCI探究(转)

    原文链接 : http://www.cnblogs.com/gnuhpc/archive/2013/08/31/3293643.html 1. 多语言 1)检查: opkg list | grep l ...

  4. OpenWrt路由器通过LuCI界面实现Guest SSID功能

    转自: http://blog.ltns.info/linux/guest_ssid_over_openwrt_router/ 之前尝试过 Tomato路由器设置VLAN实现Guest SSID功能, ...

  5. openWRT学习之LUCI之中的一个helloworld演示样例

    备注1:本文 讲述的是原生的openWRT环境下的LUCI 备注2:本文參考了诸多资料.感谢网友分享.參考资料: http://www.cnblogs.com/zmkeil/archive/2013/ ...

  6. openwrt web管理luci界面修改

    转自:http://blog.csdn.net/user_920/article/details/8504979 以前都没听过openwrt和luci,只接触过简单的php语言.由于工作原因,要修改下 ...

  7. openwrt开源系统LUCI配置界面

    转自:http://www.right.com.cn/forum/thread-131035-1-1.html 本人菜鸟,最近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在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如下内容.这篇文章针对如何对op ...

  8. OpenWrt Web 开发 LuCI框架 lua语言

    LuCI作为“FFLuCI”诞生于2008年3月份,目的是为OpenWrt固件从 Whiterussian 到 Kamikaze实现快速配置接口.Lua是一个小巧的脚本语言,很容易嵌入其它语言.轻量级 ...

  9. openwrt 编译常用 luci 插件到固件中

    先更新安装 packages luci ./scripts/feeds update packages ./scripts/feeds install -a -p packages ./scripts ...

随机推荐

  1. jshint配置(js检查)

    JSHint的选项配置 asi 如果是真,JSHint会无视没有加分号的行尾,自动补全分号一直是Javascript很有争议的一个语法特性.默认,JSHint会要求你在每个语句后面加上分号,但是如果你 ...

  2. 使用 iosOverlay.js 创建 iOS 风格的提示和通知

    iosOverlay.js 用于在 Web 项目中实现 iOS 风格的通知和提示效果.为了防止图标加载的时候闪烁,你需要预加载的图像资源.不兼容 CSS 动画的浏览器需要 jQuery 支持.浏览器兼 ...

  3. 【特别推荐】10款唯美浪漫的婚礼 & 结婚纪念网站模板

    互联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网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组唯美浪漫的结婚邀请网站以及婚礼请柬网站模板,如果你也正想制作这样的网站,相信这些漂亮的网站模板能够带给你很大的帮助,让你快速 ...

  4. React入门--------顶层API

    React.createClass 参数:config(object) 创建一个ReactClass(组件类),参数是一个对象且必须带有render属性方法,该方法必须返回一个封闭的容器(容器内可以由 ...

  5. 一个解决表单中的文字和文本区域(textarea)上对齐的方法

    在进行表单布局的时候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文本和textarea标签是底部对齐的 <p><em>邮箱</em><textarea style='height: ...

  6. 关于mapcontrol和pagelayoutcontrol切换时闪退

    今天遇到一个很奇怪的的现象,在tabcontrol里切换到pagelayout时,程序会闪退,试了下之前的程序,没有问题,去网上搜了一下,也没人有这样的问题,然后就开始实验,添加一个控件,运行一次,最 ...

  7. add host bat

    ::Author > mdt jindahao ::Data > @echo off title 添加记录到HOST--------Powerd by LoveQishi echo. ec ...

  8. Atitti.java android反编译解决方案-----虚拟机方案

    Atitti.java android反编译解决方案-----虚拟机方案 哈哈,终极解决方案是虚拟机...c++也可以反编译为汇编代码,但无需担心,因为读懂汇编太麻烦..只要不能拿到c++源码就可.. ...

  9. [Android]仿新版QQ的tab下面拖拽标记为已读的效果

    以下内容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来自天天博客:http://www.cnblogs.com/tiantianbyconan/p/4182929.html 可拖拽的红点,(仿新版QQ,tab下面拖 ...

  10. Swift设置自动行高

    // 设置行高自适应 tableView.rowHeight = UITableViewAutomaticDimension // 设置预估行高 tableView.estimatedRowHei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