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关键项\(1/(1+T)\)和\(T/(1+T)\)以及闭环传递函数的构建

从式(9.4)到(9.9)的传递函数可以很容易的由图形代数方法进行构建。假设我们已经分析了反馈系统模块,并且已经画出了\(||T(s)||\)的bode图。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结果为图9.5所示,其中\(T(s)\)为:

\[T(s)=T_{0} \cfrac{(1+\cfrac{s}{\omega_{z}})}{(1+\cfrac{s}{Q\omega_{p1}}+(\cfrac{s}{\omega_{p1}})^2)(1+\cfrac{s}{\omega_{p2}})} \tag{9.10}
\]

这个例子看起来有一点复杂,但实际的稳压器的环路增益通常甚至更加复杂,并且可能包含四个,五个甚至更多的极点。分析(9.5)到(9.7),要确定闭环传递函数,需要进行大量工作。环路增益必须要加1,并且重构所得的分子和分母。使用这种方法,很难获得对闭环传递函数和环路增益之间关系的物理本质了解。这样的结果就是,难以设计满足规格的反馈回路。

Fig. 9.5 Magnitude of the loop gain example, Eq. (9.10)

利用图形代数方法,闭环传递函数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构建,并且这些传递函数与环路增益的关系也变得显而易见了。让我们首先来研究如何画出\(||T/(1+T)||\)。从图9.5可以看到,存在被称为穿越频率(crossover frequency)的\(f_{c}\),使得\(||T||=1\)。在频率小于\(f_{c}\)时,\(||T||>1\);事实上,对于\(f<<f_{c}\)时,\(||T||>>1\)。因此,在低频处,\((1+T) \approx T\),并且\(T/(1+T) \approx T/T=1\)。在频率大于\(f_{c}\)处,\(||T||<1\),并且当\(f>>f_{c}\)时\(||T||<<1\)。因此,在高频处,\((1+T) \approx 1\)并且\(T/(1+T)\approx T/1=T\)。因此我们得到:

\[\cfrac{T}{1+T} \approx
\begin{cases}
1\ for\ ||T||>>1 \\
T\ for\ ||T||<<1
\end{cases} \tag{9.11}
\]

对应于式(9.11)的渐近线相对的就比较容易构建了。当\(f<f_{c}\)时,低频渐近线为1或者0 dB。\(f>f_{c}\)的高频渐近线为T。结果如图9.6所示。

Fig. 9.6 Graph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asymptotes of \(||T/(1 + T)||\). Exact curves are omitted

因此,在低频段,\(||T||\)比较大,给定-输出传递函数为:

\[\cfrac{\hat{v}(s)}{\hat{v}_{ref}(s)}=\cfrac{1}{H(s)} \cfrac{T(s)}{1+T(s)} \approx \cfrac{1}{H(s)} \tag{9.12}
\]

这是一个期望的特性,并且反馈环路在\(||T||\)比较大的频率下都能很好的工作。在高频段(\(f>>f_{c}\)),其中\(||T||\)很小,那么给定-输出传递函数为:

\[\cfrac{\hat{v}(s)}{\hat{v}_{ref}(s)}=\cfrac{1}{H(s)} \cfrac{T(s)}{1+T(s)} \approx \cfrac{T(s)}{H(s)}=\cfrac{G_{c}(s)G_{vd}(s)}{V_{M}} \tag{9.13}
\]

这并不是我们期望的特性,实际上,这是将反馈回路断开的增益(\(H \rightarrow 0\))。在高频段,由于\(T\)的带宽有限,因此反馈回路无法消除干扰。通过将图9.6中的\(T/(1+T)\)的渐近线乘以\(1/H\),就可以在图形上构建出给定-输出传递函数。

因此,穿越频率(crossover frequency)\(f_{c}\)代表了反馈系统的带宽,并且在该带宽内,闭环特性得以改善。进一步地,可以从图9.6中看出反馈使系统\(T\)的极点移动了:\(T\)在\(f_{p1}\)处包含两个极点,但\(T/(1+T)\)中并不存在,而\(T/(1+T)\)在\(f_{c}\)处包含一个极点。可以看出的是,\(T\)的一个极点从频率\(f_{p1}\)大致移动到了\(f_{z}\),这样二者抵消了。\(f_{p1}\)处的第二个极点从移动到了大约\(f_{c}\)处。图9.6表明了如何在反馈环路的带宽内增加极点的频率并改变其\(Q\)系数。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画出\(||1/(1+T)||\)的渐近线。在低频段,\(||T||>>1\),那么\((1+T) \approx T\),因此\(1/(1+T) \approx 1/T\)。在高频段,\(||T||<<1\),那么\((1+T) \approx 1\)并且\(1/(1+T) \approx 1\)。因此我们有:

\[\cfrac{1}{1+T(s)} \approx
\begin{cases}
\cfrac{1}{T(s)}\ for\ ||T||>>1 \\
1\ \ \ \ for\ ||T||<<1
\end{cases} \tag{9.14}
\]

以图9.5中的\(T(s)\)为例的渐近线在图9.7中给出。

Fig. 9.7 Graphical construction of \(||1/(1 + T)||\)

在\(||T||\)很大的低频段,从\(v_{g}\)到\(v\)的扰动传递函数为:

\[\cfrac{\hat{v}(s)}{\hat{v}_{g}(s)}=\cfrac{G_{vg}(s)}{1+T(s)} \approx \cfrac{G_{vg}(s)}{T(s)} \tag{9.15}
\]

同样的,\(G_{vg}(s)\)是不含反馈的原始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幅值减小了系数\(1/||T||\)。因此,例如,如果我们想在120Hz,将传递函数缩小20倍,因此我们需要\(||T||\)在120Hz至少为\(20 \Rightarrow 26\ dB\)。通过将图9.7的渐近线乘以\(G_{vg}(s)\)的渐近线,可以在图形中构建\(v_{g}\)到\(v\)的传递函数。

类似的方法可以用于输出阻抗上。低频下的闭环输出阻抗为:

\[\cfrac{\hat{v}(s)}{-\hat{i}_{load}(s)}=\cfrac{Z_{out}(s)}{1+T(s)} \approx \cfrac{Z_{out}(s)}{T(s)} \tag{9.16}
\]

在小于穿越频率的频率段,输出阻抗的幅值在幅值上也减小系数为\(1/||T||\)。

在高频段\((f>f_{c})\)处,\(||T||\)很小,那么\(1/(1+T) \approx 1\),并且:

\[\begin{aligned}
& \cfrac{\hat{v}(s)}{\hat{v}_{g}(s)}=\cfrac{G_{vg}(s)}{1+T(s)} \approx G_{vg}(s) \\
& \cfrac{\hat{v}(s)}{-\hat{i}_{load}(s)}=\cfrac{Z_{out}(s)}{1+T(s)} \approx Z_{out}(s)
\end{aligned} \tag{9.17}
\]

这与原始扰动传递函数和输出阻抗相同。因此,在高于穿越频率的频率段,反馈环路对扰动传递函数几乎没有影响。

图9.8a给出了一个具有由下式给出的环路增益\(T(s)\)的buck变换器的实例:

\[T(s)=H(s)G_{vd}(s)/V_{M} \tag{9.18}
\]

这个简单的示例没有包含补偿器。Buck变换器的LC滤波器在\(f=f_{p1}\)引入了谐振极点,并且电容等效串联电阻\(R_{C}\)在频率\(f_{z}\)处引入了一个极点。反馈传感器模块\(H(s)\)在\(f=f_{p2}\)处包含一个高频极点。因此,这个示例包含的环路增益\(T(s)\)与(9.10)相同。让我们假设我们的元件值选择使得其幅值如图9.5。因此,\(||1/(1+T)||\)在图9.7中给出了。

Fig. 9.8 Construction of the closed-loop output impedance of a simple buck regulator: (a) feedback

system, (b) open-loop (solid line) and closed-loop (dashed line) output impedance asymptotes

我们可以通过在图9.8a中将\(\hat{v}_{g}\)和\(\hat{d}\)设置为0,从而求解输出端口的阻抗,然后求解开环输出阻抗\(Z_{out}\)的bode图,其结果为:

\[Z_{out}(s)=sL//R//(R_{C}+\cfrac{1}{sC}) \tag{9.19}
\]

对于\(R_{C}<<R\)的典型情况,开环输出阻抗的近似bode图在图9.8b中进行了构建。接下来,通过将图9.8b所示的开环输出阻抗乘以图9.7所示的\(||1/(1+T)||\)的渐近线来构成闭环输出阻抗。在大于穿越频率\(f_{c}\)的频率段,输出阻抗将不受反馈回路的影响。在刚好低于\(f_{c}\)的频率处,反馈环路减小了输出阻抗,并且\(||1/(1+T)||\)项为\(||Z_{out}/(1+T)||\)引入了\(+20\ dB\)每十倍频程的斜率。在\(f=f_{z}\)处,\(Z_{out}\)的零点被\(1/(1+T)\)的极点对消了,因此,在闭环传递函数中没有观察到斜率的变化。同样的,在\(f=f_{p1}\)处,\(Z_{out}\)的谐振极点被\(1/(1+T)\)的谐振零点对消了。那么对于\(||Z_{out}/(1+T)||\)的斜率来说,仍然没有什么变化。这些对消的发生时因为功率级电路将同样的极点引入了\(G_{vd}(s)\)和\(Z_{out}(s)\)中了。

本章后面将给出另外一个示例,其中反馈的补偿器电路将不存在于\(Z_{out}(s)\)的零极点引入了\(T(s)\)。结果闭环输出阻抗表现了由补偿器动态引入\(||1/(1+T)||\)的零极点特性。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I-9. 控制器设计-9.3 关键项1/(1+T)和T/(1+T)以及闭环传递函数的构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I-9. 控制器设计-9.6 环路增益的测量/9.7 本章小结

    9.6 环路增益的测量 测量原型反馈系统的环路增益是一个非常好的工程实践.这种实践的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被正确地建模.如果是的,那么已经应用了良好控制器设计的系统,其特性将满足相关瞬态过冲(相角裕度), ...

  2.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I-9. 控制器设计-9.5 控制器的设计

    9.5 控制器设计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如何设计控制器系统,来满足有关抑制扰动,瞬态响应以及稳定性的规范或者说设计目标.典型的直流控制器设计可以用以下规范定义: 1.负载电流变化对输出电压调节的影响.当负 ...

  3.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1.引言-1.1 功率处理概论

    1.1 功率处理概论 电力电子领域关注的是利用电子设备对电力进行处理[1–7].如图1.1所示,其中关键部件就是开关变换器.通常,开关变换器包含电源输入和控制输入端口以及电源输出端口.原始输入功率按控 ...

  4.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I-7. 交流等效电路建模-7.3 脉冲宽度调制器建模

    7.3 脉冲宽度调制器建模 我们现在已经达成了本章开始的目标,为图7.1推导了一个有效的等效电路模型.但仍存在一个细节,对脉冲宽度调制(PWM)环节进行建模.如图7.1所示的脉冲宽度调制器可以产生一个 ...

  5.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I-9. 控制器设计-9.1 引言

    9.1 引言 在所有的开关变换器中,输出电压\(v(t)\)都是输入电压\(v_{g}(t)\),占空比\(d(t)\),负载电流\(i_{load}(t)\)和电路元件值的函数.在DC-DC变换器应 ...

  6.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I-9. 控制器设计-9.4 稳定性

    9.4 稳定性 众所周知的是,增加反馈回路可能会导致原本稳定的系统变得不稳定.尽管原变换器传递函数(式(9.1))以及环路增益\(T(s)\)不包含右半平面极点,但式(9.4)的闭环传递函数仍然可能存 ...

  7.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I-9. 控制器设计-9.2 负反馈对网络传递函数的影响

    9.2 负反馈对网络传递函数的影响 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推导开关变换器的交流小信号传递函数.例如,buck变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可以表示为图9.3所示.这个等效电路包含三个独立输入:控制输入变量\(\ha ...

  8.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1.引言-1.2 1.3 电力电子技术的几个应用、本书内容

    1.2 电力电子技术的几个应用 高效开关变换器面临的功率范围从 (1)小于1瓦(电池供电的便携式设备内的DC-DC转换器)到(2)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中的几十,几百,数千瓦到(3)变速电机驱动器中上千瓦及 ...

  9. [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PART I-4.开关实现-4.1 开关应用

    4.1 开关应用 4.1.1 单象限开关 理想的SPST(Single pole single throw)开关如图4.1所示.开关包含电源端子1和0,其电流和电压极性如图所示.在接通状态下,电压\( ...

随机推荐

  1. ES2019 features & ES-Next

    ES2019 features & ES-Next https://github.com/tc39/proposals Object.fromEntries(), trimStart(), t ...

  2. 10月上线的NGK global有怎样的发展前景?

    随着NGK global 10月份的上线时间将近,社区中也开始纷纷讨论.预测起NGK global上线后的表现,对此小编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就此分享给大家. 在基于实体生态的赋能下,NGK globa ...

  3. 人物传记Daniel Bolsonaro:永远不要做一个思维单一的人

    从小经历了移民和不断辗转迁徙搬家的Daniel Bolsonaro(现就职于灵石团队,职位是核心技术架构师)知道,人生不可能只有一条路,也不要局限于只给自己设立一条路.既然父母能带自己离开巴西来到美国 ...

  4. DeFi里的灰度?每月获得高收益?BGV代币初探

    2020年已经接近了尾声,但是DeFi市场的热闹场面并没有停止,或者说,一直在延续.资本市场不断将大批的资金投入到DeFi市场中,以求在这波热潮中赚得一波又一波红利. 美国时间12月21日,Bacca ...

  5. Unity3d 拖拽脚本报错Can't add the script component "" because the script class cannot be found

    解决办法: ①报错原因:文件名与文件内容中的类名不相符. ②关闭360.鲁大师等防护软件,重新安装系统.

  6. 两年Java,去字节跳动写Python和Go

    前言 2019年5月,在收到offer邮件的那一刻,我仍然不敢相信自己这一番际遇.经历了七场面试,终于得偿所望,拿到了字节跳动的offer. 做加入大厂的决定并不是巧合.在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我曾多次对 ...

  7. WPF -- DataTemplate与ControlTemplate结合使用

    如深入浅出WPF中的描述,DataTemplate为数据的外衣,ControlTemplate为控件的外衣.ControlTemplate控制控件的样式,DataTemplate控制数据显示的样式,D ...

  8. C++构造函数的选择

    构造函数用来初始化类对象.构造函数有好几种,在编程时如何选择不同的构造函数呢?做个总结 一.默认构造函数 默认构造函数是在程序员没有声明任何构造函数的时,编译器为了初始化类对象自己进行的默认构造函数. ...

  9. 阻塞队列——四组API

    方式 抛出异常 有返回值,不抛出异常 阻塞等待 超时等待 添加 add() offer() put() offer(...) 移除 remove() poll() take() poll(...) 检 ...

  10. dom_bom学习

    1. bom是什么? browser object model(浏览器对象模型) 在浏览器中 window指的就是bom对象 //网页重定向 // window.location.hr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