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三)Thread类的使用
一.线程的状态
线程从创建到最终的消亡,要经历若干个状态。一般来说,线程包括以下这几个状态:创建(new)、就绪(runnable)、运行(running)、阻塞(blocked)、time waiting、waiting、消亡(dead)。 当需要新起一个线程来执行某个子任务时,就创建了一个线程。但是线程创建之后,不会立即进入就绪状态,因为线程的运行需要一些条件(比如内存资源,在前面的JVM内存区域划分一篇博文中知道程序计数器、Java栈、本地方法栈都是线程私有的,所以需要为线程分配一定的内存空间),只有线程运行需要的所有条件满足了,才进入就绪状态。 当线程进入就绪状态后,不代表立刻就能获取CPU执行时间,也许此时CPU正在执行其他的事情,因此它要等待。当得到CPU执行时间之后,线程便真正进入运行状态。 线程在运行状态过程中,可能有多个原因导致当前线程不继续运行下去,比如用户主动让线程睡眠(睡眠一定的时间之后再重新执行)、用户主动让线程等待,或者被同步块给阻塞,此时就对应着多个状态:time waiting(睡眠或等待一定的事件)、waiting(等待被唤醒)、blocked(阻塞)。 当由于突然中断或者子任务执行完毕,线程就会被消亡。
下面这副图描述了线程从创建到消亡之间的状态:
在有些教程上将blocked、waiting、time waiting统称为阻塞状态,这个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里我想将线程的状态和Java中的方法调用联系起来,所以将waiting和time waiting两个状态分离出来。
二.上下文切换
对于单核CPU来说(对于多核CPU,此处就理解为一个核),CPU在一个时刻只能运行一个线程,当在运行一个线程的过程中转去运行另外一个线程,这个叫做线程上下文切换(对于进程也是类似)。 由于可能当前线程的任务并没有执行完毕,所以在切换时需要保存线程的运行状态,以便下次重新切换回来时能够继续切换之前的状态运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线程A正在读取一个文件的内容,正读到文件的一半,此时需要暂停线程A,转去执行线程B,当再次切换回来执行线程A的时候,我们不希望线程A又从文件的开头来读取。 因此需要记录线程A的运行状态,那么会记录哪些数据呢?因为下次恢复时需要知道在这之前当前线程已经执行到哪条指令了,所以需要记录程序计数器的值,另外比如说线程正在进行某个计算的时候被挂起了,那么下次继续执行的时候需要知道之前挂起时变量的值时多少,因此需要记录CPU寄存器的状态。所以一般来说,线程上下文切换过程中会记录程序计数器、CPU寄存器状态等数据。 说简单点的:对于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实际上就是 存储和恢复CPU状态的过程,它使得线程执行能够从中断点恢复执行。 虽然多线程可以使得任务执行的效率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在线程切换时同样会带来一定的开销代价,并且多个线程会导致系统资源占用的增加,所以在进行多线程编程时要注意这些因素。
三.Thread类中的方法
通过查看java.lang.Thread类的源码可知:
Thread类实现了Runnable接口,在Thread类中,有一些比较关键的属性,比如name是表示Thread的名字,可以通过Thread类的构造器中的参数来指定线程名字,priority表示线程的优先级(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1,默认值为5),daemon表示线程是否是守护线程,target表示要执行的任务。
下面是Thread类中常用的方法:
以下是关系到线程运行状态的几个方法:
1)start方法
start()用来启动一个线程,当调用start方法后,系统才会开启一个新的线程来执行用户定义的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会为相应的线程分配需要的资源。
2)run方法
run()方法是不需要用户来调用的,当通过start方法启动一个线程之后,当线程获得了CPU执行时间,便进入run方法体去执行具体的任务。注意,继承Thread类必须重写run方法,在run方法中定义具体要执行的任务。
3)sleep方法
sleep方法有两个重载版本:
sleep(long millis) //参数为毫秒
sleep(long millis,int nanoseconds) //第一参数为毫秒,第二个参数为纳秒 sleep相当于让线程睡眠,交出CPU,让CPU去执行其他的任务。
但是有一点要非常注意,sleep方法不会释放锁,也就是说如果当前线程持有对某个对象的锁,则即使调用sleep方法,其他线程也无法访问这个对象。看下面这个例子就清楚了: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int i = ;
private Object object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1 = test.new MyThread();
MyThread thread2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object) {
i++;
System.out.println("i:"+i);
try {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进入睡眠状态");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handle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睡眠结束");
i++;
System.out.println("i:"+i);
}
}
}
}
输出结果:
从上面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当Thread-0进入睡眠状态之后,Thread-1并没有去执行具体的任务。只有当Thread-0执行完之后,此时Thread-0释放了对象锁,Thread-1才开始执行。
注意,如果调用了sleep方法,必须捕获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或者将该异常向上层抛出。当线程睡眠时间满后,不一定会立即得到执行,因为此时可能CPU正在执行其他的任务。所以说调用sleep方法相当于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4)yield方法
调用yield方法会让当前线程交出CPU权限,让CPU去执行其他的线程。它跟sleep方法类似,同样不会释放锁。但是yield不能控制具体的交出CPU的时间,另外,yield方法只能让拥有相同优先级的线程有获取CPU执行时间的机会。 注意,调用yield方法并不会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而是让线程重回就绪状态,它只需要等待重新获取CPU执行时间,这一点是和sleep方法不一样的。
5)join方法
join方法有三个重载版本:
join()
join(long millis) //参数为毫秒
join(long millis,int nanoseconds) //第一参数为毫秒,第二个参数为纳秒 假如在main线程中,调用thread.join方法,则main方法会等待thread线程执行完毕或者等待一定的时间。如果调用的是无参join方法,则等待thread执行完毕,如果调用的是指定了时间参数的join方法,则等待一定的事件。 看下面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进入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1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1.start();
try {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等待");
thread1.join();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继续执行");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进入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handle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执行完毕");
}
}
}
输出结果:
可以看出,当调用thread1.join()方法后,main线程会进入等待,然后等待thread1执行完之后再继续执行。
实际上调用join方法是调用了Object的wait方法,这个可以通过查看源码得知:
public final void join(long milli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nchronized(lock) {
long bas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now = ; if (millis < )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imeout value is negative");
} if (millis == ) {
while (isAlive()) {
lock.wait();
}
} else {
while (isAlive()) {
long delay = millis - now;
if (delay <= ) {
break;
}
lock.wait(delay);
now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base;
}
}
}
}
wait方法会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并且会释放线程占有的锁,并交出CPU执行权限。
由于wait方法会让线程释放对象锁,所以join方法同样会让线程释放对一个对象持有的锁。具体的wait方法使用在后面文章中给出。
6)interrupt方法
interrupt,顾名思义,即中断的意思。单独调用interrupt方法可以使得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抛出一个异常,也就说,它可以用来中断一个正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另外,通过interrupt方法和isInterrupted()方法来停止正在运行的线程。 下面看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hread.interrupt();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stem.out.println("进入睡眠状态");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System.out.println("睡眠完毕");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得到中断异常");
}
System.out.println("run方法执行完毕");
}
}
}
输出结果:
从这里可以看出,通过interrupt方法可以中断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那么能不能中断处于非阻塞状态的线程呢?看下面这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hread.interrupt();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i = ;
while(i<Integer.MAX_VALUE){
System.out.println(i+" while循环");
i++;
}
}
}
} 运行该程序会发现,while循环会一直运行直到变量i的值超出Integer.MAX_VALUE。所以说直接调用interrupt方法不能中断正在运行中的线程。 但是如果配合isInterrupted()能够中断正在运行的线程,因为调用interrupt方法相当于将中断标志位置为true,那么可以通过调用isInterrupted()判断中断标志是否被置位来中断线程的执行。比如下面这段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hread.interrupt();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i = ;
while(!isInterrupted() && i<Integer.MAX_VALUE){
System.out.println(i+" while循环");
i++;
}
}
}
} 运行会发现,打印若干个值之后,while循环就停止打印了。 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来中断线程,一般会在MyThread类中增加一个属性 isStop来标志是否结束while循环,然后再在while循环中判断isStop的值。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isStop = fals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i = ;
while(!isStop){
i++;
}
} public void setStop(boolean stop){
this.isStop = stop;
}
} 那么就可以在外面通过调用setStop方法来终止while循环。
7)stop方法
stop方法已经是一个废弃的方法,它是一个不安全的方法。因为调用stop方法会直接终止run方法的调用,并且会抛出一个ThreadDeath错误,如果线程持有某个对象锁的话,会完全释放锁,导致对象状态不一致。所以stop方法基本是不会被用到的。
8)destroy方法
destroy方法也是废弃的方法。基本不会被使用到。 以下是关系到线程属性的几个方法:
)getId
用来得到线程ID )getName和setName
用来得到或者设置线程名称。 )getPriority和setPriority
用来获取和设置线程优先级。 )setDaemon和isDaemon
用来设置线程是否成为守护线程和判断线程是否是守护线程。
守护线程和用户线程的区别在于:守护线程依赖于创建它的线程,而用户线程则不依赖。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main线程中创建了一个守护线程,当main方法运行完毕之后,守护线程也会随着消亡。而用户线程则不会,用户线程会一直运行直到其运行完毕。在JVM中,像垃圾收集器线程就是守护线程。 Thread类有一个比较常用的静态方法currentThread()用来获取当前线程。 在上面已经说到了Thread类中的大部分方法,那么Thread类中的方法调用到底会引起线程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下面一幅图就是在上面的图上进行改进而来的:
Java并发编程(三)Thread类的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在前面2篇文章分别讲到了线程和进程的由来.以及如何在Java中怎么创建线程和进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Thread类,在学习Thread类之前,先介绍与线程相关知 ...
- 【转】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一.线程的状态 在正式学习Thread类中的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线程有哪些状态,这个将会有助于对Thread类中的方法的理解. 线程从创建到最终的消亡,要经历若干个状态.一般来说,线程包括以 ...
- 3、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在前面2篇文章分别讲到了线程和进程的由来.以及如何在Java中怎么创建线程和进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Thread类,在学习Thread类之前,先介绍与线程相关知 ...
-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介绍
在学习Thread类之前,先介绍与线程相关知识:线程的几种状态.上下文切换,然后接着介绍Thread类中的方法的具体使用. 以下是本文的目录大纲: 一.线程的状态 二.上下文切换 三.Thread类中 ...
-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转载)
一:线程的状态: 在正式学习Thread类中的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线程有哪些状态,这个将会有助于后面对Thread类中的方法的理解. 线程从创建到最终的消亡,要经历若干个状态.一般来说,线程 ...
- Java并发编程三个性质: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
并发编程 并发程序要正确地执行,必须要保证其具备原子性.可见性以及有序性:只要有一个没有被保证,就有可能会导致程序运行不正确 线程不安全在编译.测试甚至上线使用时,并不一定能发现,因为受到当时的 ...
- 【Java并发编程三】闭锁
1.什么是闭锁? 闭锁(latch)是一种Synchronizer(Synchronizer:是一个对象,它根据本身的状态调节线程的控制流.常见类型的Synchronizer包括信号量.关卡和闭锁). ...
- Java 并发:学习Thread 类
Java 中 Thread类 的各种操作与线程的生命周期密不可分,了解线程的生命周期有助于对Thread类中的各方法的理解.一般来说,线程从最初的创建到最终的消亡,要经历创建.就绪.运行.阻塞 和 消 ...
- Java并发编程--1.Thread和Runnable
创建线程 Java有两种方式创建线程, 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继承Thread 步骤: 1.自定义一个类继承Thread类, 重写run方法 2.创建自定义类的对象,调用sta ...
- Java并发编程之原子操作类
什么是原子操作类当更新一个变量的时候,多出现数据争用的时候可能出现所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时的一般策略是使用synchronized解决,因为synchronized能够保证多个线程不会同时更新该变量.然 ...
随机推荐
- 使用swoole进行消息推送通知,配合vb.net进行客户端开发一样爽[开发篇]
在以前的项目中,就曾听说过swoole的大名,想用来进行消息推送,但是当时只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不敢大胆的运用到线上产品.所谓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所以就是怕,只能跟领导说了运用极光的推送功能 ...
- springboot源码解读
springboot源码从main函数开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app = SpringApplic ...
- Unicode 字符串排序规则(二):如何比较字符串
一.UCA 简介 Unicode Collation Algorithm (UCA) 是 Unicode 规定的如何比较两个字符串大小的算法,也是事实上的标准.我们先来看下它的几个特征. 1.1 Mu ...
- DataFrame基本操作
这些操作在网上都可以百度得到,为了便于记忆自己再根据理解总结在一起.---------励志做一个优雅的网上搬运工 1.建立dataframe (1)Dict to Dataframe df = pd. ...
- ES6学习总结
const只能保证这个指针是固定的,至于它指向的数据结构是不是可变的,就完全不能控制了 const foo = {}; // 为 foo 添加一个属性,可以成功 foo.prop = 123; foo ...
- Runtime 自动化归档
Runtime的使用 (id)initWithCoder:(NSCoder *)decoder { if (self = [super init]) { unsigned ; Ivar *ivars ...
- C# sqlhelper 2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Configuration;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Secu ...
- 关于unity3d的ios帧频问题.
原文:http://blog.csdn.net/spiritring/article/details/17606803 static void Start() { if (Application.pl ...
- MongoDB比较两列大小 使用$subtract函数
是找出整个表 a大于b的总数量,要怎么操作数据库呢,那就要用到$subtract函数 MongoDB比较两列大小 使用$subtract函数, // MongoDB 比较两列大小求出 啊>b 的 ...
- Spring Boot初识(2)- Spring Boot整合Mybaties
一.本文介绍 首先读这篇文章之前如果没有接触过Spring Boot可以看一下之前的文章,并且读这篇文章还需要你至少能写基本的sql语句.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也想过到底是选择JPA还是Mybaties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