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程的状态

线程从创建到最终的消亡,要经历若干个状态。一般来说,线程包括以下这几个状态:创建(new)、就绪(runnable)、运行(running)、阻塞(blocked)、time waiting、waiting、消亡(dead)。

当需要新起一个线程来执行某个子任务时,就创建了一个线程。但是线程创建之后,不会立即进入就绪状态,因为线程的运行需要一些条件(比如内存资源,在前面的JVM内存区域划分一篇博文中知道程序计数器、Java栈、本地方法栈都是线程私有的,所以需要为线程分配一定的内存空间),只有线程运行需要的所有条件满足了,才进入就绪状态。

当线程进入就绪状态后,不代表立刻就能获取CPU执行时间,也许此时CPU正在执行其他的事情,因此它要等待。当得到CPU执行时间之后,线程便真正进入运行状态。

线程在运行状态过程中,可能有多个原因导致当前线程不继续运行下去,比如用户主动让线程睡眠(睡眠一定的时间之后再重新执行)、用户主动让线程等待,或者被同步块给阻塞,此时就对应着多个状态:time waiting(睡眠或等待一定的事件)、waiting(等待被唤醒)、blocked(阻塞)。

当由于突然中断或者子任务执行完毕,线程就会被消亡。

下面这副图描述了线程从创建到消亡之间的状态:

在有些教程上将blocked、waiting、time waiting统称为阻塞状态,这个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里我想将线程的状态和Java中的方法调用联系起来,所以将waiting和time waiting两个状态分离出来。

二.上下文切换

对于单核CPU来说(对于多核CPU,此处就理解为一个核),CPU在一个时刻只能运行一个线程,当在运行一个线程的过程中转去运行另外一个线程,这个叫做线程上下文切换(对于进程也是类似)。

由于可能当前线程的任务并没有执行完毕,所以在切换时需要保存线程的运行状态,以便下次重新切换回来时能够继续切换之前的状态运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线程A正在读取一个文件的内容,正读到文件的一半,此时需要暂停线程A,转去执行线程B,当再次切换回来执行线程A的时候,我们不希望线程A又从文件的开头来读取。

因此需要记录线程A的运行状态,那么会记录哪些数据呢?因为下次恢复时需要知道在这之前当前线程已经执行到哪条指令了,所以需要记录程序计数器的值,另外比如说线程正在进行某个计算的时候被挂起了,那么下次继续执行的时候需要知道之前挂起时变量的值时多少,因此需要记录CPU寄存器的状态。所以一般来说,线程上下文切换过程中会记录程序计数器、CPU寄存器状态等数据。

说简单点的:对于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实际上就是 存储和恢复CPU状态的过程,它使得线程执行能够从中断点恢复执行。

虽然多线程可以使得任务执行的效率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在线程切换时同样会带来一定的开销代价,并且多个线程会导致系统资源占用的增加,所以在进行多线程编程时要注意这些因素。

三.Thread类中的方法

通过查看java.lang.Thread类的源码可知:

Thread类实现了Runnable接口,在Thread类中,有一些比较关键的属性,比如name是表示Thread的名字,可以通过Thread类的构造器中的参数来指定线程名字,priority表示线程的优先级(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1,默认值为5),daemon表示线程是否是守护线程,target表示要执行的任务。

下面是Thread类中常用的方法:
以下是关系到线程运行状态的几个方法:

1)start方法

start()用来启动一个线程,当调用start方法后,系统才会开启一个新的线程来执行用户定义的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会为相应的线程分配需要的资源。

2)run方法

run()方法是不需要用户来调用的,当通过start方法启动一个线程之后,当线程获得了CPU执行时间,便进入run方法体去执行具体的任务。注意,继承Thread类必须重写run方法,在run方法中定义具体要执行的任务。

3)sleep方法

sleep方法有两个重载版本:
sleep(long millis) //参数为毫秒
sleep(long millis,int nanoseconds) //第一参数为毫秒,第二个参数为纳秒 sleep相当于让线程睡眠,交出CPU,让CPU去执行其他的任务。
但是有一点要非常注意,sleep方法不会释放锁,也就是说如果当前线程持有对某个对象的锁,则即使调用sleep方法,其他线程也无法访问这个对象。看下面这个例子就清楚了: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int i = ;
private Object object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1 = test.new MyThread();
MyThread thread2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object) {
i++;
System.out.println("i:"+i);
try {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进入睡眠状态");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handle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睡眠结束");
i++;
System.out.println("i:"+i);
}
}
}
}

输出结果:

从上面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当Thread-0进入睡眠状态之后,Thread-1并没有去执行具体的任务。只有当Thread-0执行完之后,此时Thread-0释放了对象锁,Thread-1才开始执行。

注意,如果调用了sleep方法,必须捕获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或者将该异常向上层抛出。当线程睡眠时间满后,不一定会立即得到执行,因为此时可能CPU正在执行其他的任务。所以说调用sleep方法相当于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4)yield方法

调用yield方法会让当前线程交出CPU权限,让CPU去执行其他的线程。它跟sleep方法类似,同样不会释放锁。但是yield不能控制具体的交出CPU的时间,另外,yield方法只能让拥有相同优先级的线程有获取CPU执行时间的机会。

注意,调用yield方法并不会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而是让线程重回就绪状态,它只需要等待重新获取CPU执行时间,这一点是和sleep方法不一样的。

5)join方法

join方法有三个重载版本:
join()
join(long millis) //参数为毫秒
join(long millis,int nanoseconds) //第一参数为毫秒,第二个参数为纳秒 假如在main线程中,调用thread.join方法,则main方法会等待thread线程执行完毕或者等待一定的时间。如果调用的是无参join方法,则等待thread执行完毕,如果调用的是指定了时间参数的join方法,则等待一定的事件。 看下面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进入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1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1.start();
try {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等待");
thread1.join();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继续执行");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进入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handle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执行完毕");
}
}
}

输出结果:

可以看出,当调用thread1.join()方法后,main线程会进入等待,然后等待thread1执行完之后再继续执行。

实际上调用join方法是调用了Object的wait方法,这个可以通过查看源码得知:

 public final void join(long milli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nchronized(lock) {
long bas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now = ; if (millis < )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imeout value is negative");
} if (millis == ) {
while (isAlive()) {
lock.wait();
}
} else {
while (isAlive()) {
long delay = millis - now;
if (delay <= ) {
break;
}
lock.wait(delay);
now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base;
}
}
}
}

wait方法会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并且会释放线程占有的锁,并交出CPU执行权限。

由于wait方法会让线程释放对象锁,所以join方法同样会让线程释放对一个对象持有的锁。具体的wait方法使用在后面文章中给出。

6)interrupt方法

interrupt,顾名思义,即中断的意思。单独调用interrupt方法可以使得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抛出一个异常,也就说,它可以用来中断一个正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另外,通过interrupt方法和isInterrupted()方法来停止正在运行的线程。

下面看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hread.interrupt();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stem.out.println("进入睡眠状态");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System.out.println("睡眠完毕");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得到中断异常");
}
System.out.println("run方法执行完毕");
}
}
}

输出结果:

 从这里可以看出,通过interrupt方法可以中断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那么能不能中断处于非阻塞状态的线程呢?看下面这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hread.interrupt();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i = ;
while(i<Integer.MAX_VALUE){
System.out.println(i+" while循环");
i++;
}
}
}
} 运行该程序会发现,while循环会一直运行直到变量i的值超出Integer.MAX_VALUE。所以说直接调用interrupt方法不能中断正在运行中的线程。 但是如果配合isInterrupted()能够中断正在运行的线程,因为调用interrupt方法相当于将中断标志位置为true,那么可以通过调用isInterrupted()判断中断标志是否被置位来中断线程的执行。比如下面这段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hread.interrupt();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i = ;
while(!isInterrupted() && i<Integer.MAX_VALUE){
System.out.println(i+" while循环");
i++;
}
}
}
} 运行会发现,打印若干个值之后,while循环就停止打印了。 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来中断线程,一般会在MyThread类中增加一个属性 isStop来标志是否结束while循环,然后再在while循环中判断isStop的值。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isStop = fals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i = ;
while(!isStop){
i++;
}
} public void setStop(boolean stop){
this.isStop = stop;
}
} 那么就可以在外面通过调用setStop方法来终止while循环。

7)stop方法

stop方法已经是一个废弃的方法,它是一个不安全的方法。因为调用stop方法会直接终止run方法的调用,并且会抛出一个ThreadDeath错误,如果线程持有某个对象锁的话,会完全释放锁,导致对象状态不一致。所以stop方法基本是不会被用到的。

8)destroy方法

destroy方法也是废弃的方法。基本不会被使用到。

以下是关系到线程属性的几个方法:
)getId
用来得到线程ID )getName和setName
用来得到或者设置线程名称。 )getPriority和setPriority
用来获取和设置线程优先级。 )setDaemon和isDaemon
用来设置线程是否成为守护线程和判断线程是否是守护线程。
守护线程和用户线程的区别在于:守护线程依赖于创建它的线程,而用户线程则不依赖。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main线程中创建了一个守护线程,当main方法运行完毕之后,守护线程也会随着消亡。而用户线程则不会,用户线程会一直运行直到其运行完毕。在JVM中,像垃圾收集器线程就是守护线程。 Thread类有一个比较常用的静态方法currentThread()用来获取当前线程。 在上面已经说到了Thread类中的大部分方法,那么Thread类中的方法调用到底会引起线程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下面一幅图就是在上面的图上进行改进而来的:

  

Java并发编程(三)Thread类的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在前面2篇文章分别讲到了线程和进程的由来.以及如何在Java中怎么创建线程和进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Thread类,在学习Thread类之前,先介绍与线程相关知 ...

  2. 【转】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一.线程的状态 在正式学习Thread类中的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线程有哪些状态,这个将会有助于对Thread类中的方法的理解. 线程从创建到最终的消亡,要经历若干个状态.一般来说,线程包括以 ...

  3. 3、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 在前面2篇文章分别讲到了线程和进程的由来.以及如何在Java中怎么创建线程和进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Thread类,在学习Thread类之前,先介绍与线程相关知 ...

  4.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介绍

    在学习Thread类之前,先介绍与线程相关知识:线程的几种状态.上下文切换,然后接着介绍Thread类中的方法的具体使用. 以下是本文的目录大纲: 一.线程的状态 二.上下文切换 三.Thread类中 ...

  5. Java并发编程:Thread类的使用(转载)

    一:线程的状态: 在正式学习Thread类中的具体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线程有哪些状态,这个将会有助于后面对Thread类中的方法的理解. 线程从创建到最终的消亡,要经历若干个状态.一般来说,线程 ...

  6. Java并发编程三个性质: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

      并发编程 并发程序要正确地执行,必须要保证其具备原子性.可见性以及有序性:只要有一个没有被保证,就有可能会导致程序运行不正确  线程不安全在编译.测试甚至上线使用时,并不一定能发现,因为受到当时的 ...

  7. 【Java并发编程三】闭锁

    1.什么是闭锁? 闭锁(latch)是一种Synchronizer(Synchronizer:是一个对象,它根据本身的状态调节线程的控制流.常见类型的Synchronizer包括信号量.关卡和闭锁). ...

  8. Java 并发:学习Thread 类

    Java 中 Thread类 的各种操作与线程的生命周期密不可分,了解线程的生命周期有助于对Thread类中的各方法的理解.一般来说,线程从最初的创建到最终的消亡,要经历创建.就绪.运行.阻塞 和 消 ...

  9. Java并发编程--1.Thread和Runnable

    创建线程 Java有两种方式创建线程, 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继承Thread 步骤: 1.自定义一个类继承Thread类, 重写run方法 2.创建自定义类的对象,调用sta ...

  10. Java并发编程之原子操作类

    什么是原子操作类当更新一个变量的时候,多出现数据争用的时候可能出现所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时的一般策略是使用synchronized解决,因为synchronized能够保证多个线程不会同时更新该变量.然 ...

随机推荐

  1. Docker - 国内镜像的配置及使用

    Docker国内镜像 DaoCloud - Docker加速器 阿里云 - 开发者平台 微镜像 - 希云cSphere 网易蜂巢 阿里云的Docker加速器 阿里云 - 开发者平台:https://d ...

  2. shell之实战应用一(查找xml文档中的关键字段)

      前几天同事问我一个问题,说如下的文档中,如何把name后面的字段(红色框中的字段)单独打印出来?

  3. Odoo : ORM API

    记录集 model的数据是通过数据集合的形式来使用的,定义在model里的函数执行时它们的self变量也是一个数据集合 class AModel(models.Model): _name = 'a.m ...

  4. 判断URL中的中文参数是GB2312还是Utf-8编码

    如两个URL字符串: &q=%E8%A3%99%E5%AD%90&style=grid&seller_type=taobao &q=%CE%D0%C2%D6%D4%F6 ...

  5. Linux 软件安装到 /usr,/usr/local/ 还是 /opt 目录?

    转自:https://blog.csdn.net/aqxin/article/details/48324377 Linux 的软件安装目录是也是有讲究的,理解这一点,在对系统管理是有益的 /usr:系 ...

  6. Apache Commons Digester 二(规则模块绑定-RulesModule、异步解析-asyncParse、xml变量Substitutor、带参构造方法)

    前言 上一篇对Digester做了基本介绍,也已经了解了Digester的基本使用方法,接下来将继续学习其相关特性,本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内容: 规则模块绑定,通过定义一个RulesModule接口实现 ...

  7. Spring Boot + Spring Cloud 实现权限管理系统 后端篇(十八):注册中心(Spring Cloud Consul)

    什么是 Consul Consul 是 HashiCorp 公司推出的开源工具,用于实现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发现与配置.与其它分布式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方案,Consul 的方案更“一站式”,内置了服务注册与 ...

  8. ionic的学习-02路由中的几个参数

    Part1  路由中的几个参数 第一步:看几个参数的位置 ①ionic中是通过<ion-nav-view></ion-nav-view>实现不同模板渲染跳转的. ②ionic中 ...

  9. 西门子PLC-1200 SCL语言开发学习笔记 (一)

    一.简介和背景 PLC一般使用梯形图开发,但是梯形图适合电工使用而不是程序员使用,对我们来说开发困难,门槛高,幸好PLC的开发标准还带了类pascal的高级语言,在西门子这里叫SCL语言,这对于我们程 ...

  10. bus总线

    有时候两个组件也需要通信(非父子关系).当然Vue2.0提供了Vuex,但在简单的场景下,可以使用一个空的Vue实例作为中央事件总线. eventBus.js放在assets import Vue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