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dd 参数解释

1. if=文件名:输入文件名,缺省为标准输入。即指定源文件。< if=input file >

2. of=文件名:输出文件名,缺省为标准输出。即指定目的文件。< of=output file >

3. ibs=bytes:一次读入bytes个字节,即指定一个块大小为bytes个字节。

obs=bytes:一次输出bytes个字节,即指定一个块大小为bytes个字节。

bs=bytes:同时设置读入/输出的块大小为bytes个字节。

4. cbs=bytes:一次转换bytes个字节,即指定转换缓冲区大小。

5. skip=blocks:从输入文件开头跳过blocks个块后再开始复制。

6. seek=blocks:从输出文件开头跳过blocks个块后再开始复制。

注意:通常只用当输出文件是磁盘或磁带时才有效,即备份到磁盘或磁带时才有效。

7. count=blocks:仅拷贝blocks个块,块大小等于ibs指定的字节数。

8. conv=conversion:用指定的参数转换文件。

ascii:转换ebcdic为ascii

ebcdic:转换ascii为ebcdic

ibm:转换ascii为alternate ebcdic

block:把每一行转换为长度为cbs,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unblock:使每一行的长度都为cbs,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lcase:把大写字符转换为小写字符

ucase:把小写字符转换为大写字符

swab:交换输入的每对字节

noerror:出错时不停止

notrunc:不截短输出文件

sync:将每个输入块填充到ibs个字节,不足部分用空(NUL)字符补齐。

dd 的一些应用实例

1.将本地的/dev/hdb整盘备份到/dev/hdd

dd if=/dev/hdb of=/dev/hdd.dd if=/dev/hdb of=/dev/hdd

2.将/dev/hdb全盘数据备份到指定路径的image文件

dd if=/dev/hdb of=/root/image.dd if=/dev/hdb of=/root/image

3.将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dd if=/root/image of=/dev/hdb.dd if=/root/image of=/dev/hdb

4.备份/dev/hdb全盘数据,并利用gzip工具进行压缩,保存到指定路径

dd if=/dev/hdb | gzip > /root/image.gz.dd if=/dev/hdb | gzip > /root/image.gz

5.将压缩的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gzip -dc /root/image.gz | dd of=/dev/hdb.gzip -dc /root/image.gz | dd of=/dev/hdb

6.备份磁盘开始的512个字节大小的MBR信息到指定文件

dd if=/dev/hda of=/root/image count=1 bs=512 
#count=1指仅拷贝一个块;bs=512指块大小为512个字节。 
#恢复: 
dd if=/root/image of=/dev/hda. 

7.备份软盘

dd if=/dev/fd0 of=disk.img count=1 bs=1440k #(即块大小为1.44M).dd if=/dev/fd0 of=disk.img count=1 bs=1440k #(即块大小为1.44M)

8.拷贝内存内容到硬盘

dd if=/dev/mem of=/root/mem.bin bs=1024 #(指定块大小为1k).dd if=/dev/mem of=/root/mem.bin bs=1024 #(指定块大小为1k)

9.拷贝光盘内容到指定文件夹,并保存为cd.iso文件

dd if=/dev/cdrom(hdc) of=/root/cd.iso.dd if=/dev/cdrom(hdc) of=/root/cd.iso

10.增加swap分区文件大小

#第一步:创建一个大小为256M的文件: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262144 
#第二步:把这个文件变成swap文件: 
mkswap /swapfile 
#第三步:启用这个swap文件: 
swapon /swapfile 
#第四步:编辑/etc/fstab文件,使在每次开机时自动加载swap文件: 
/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 0 0.#第一步:创建一个大小为256M的文件: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262144 
#第二步:把这个文件变成swap文件: 
mkswap /swapfile 
#第三步:启用这个swap文件: 
swapon /swapfile 
#第四步:编辑/etc/fstab文件,使在每次开机时自动加载swap文件: 
/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 0 0 

11.销毁磁盘数据

dd if=/dev/urandom of=/dev/hda1 
#注意:利用随机的数据填充硬盘,在某些必要的场合可以用来销毁数据。.dd if=/dev/urandom of=/dev/hda1 
#注意:利用随机的数据填充硬盘,在某些必要的场合可以用来销毁数据。 

12.测试硬盘的读写速度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root/1Gb.file bs=64k | dd of=/dev/null 
#通过以上两个命令输出的命令执行时间,可以计算出硬盘的读、写速度。.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root/1Gb.file bs=64k | dd of=/dev/null 
#通过以上两个命令输出的命令执行时间,可以计算出硬盘的读、写速度。 

13.确定硬盘的最佳块大小: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2048 count=5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4096 count=25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8192 count=125000 of=/root/1Gb.file 
#通过比较以上命令输出中所显示的命令执行时间,即可确定系统最佳的块大小。. 

14.修复硬盘

dd if=/dev/sda of=/dev/sda.dd if=/dev/sda of=/dev/sda

当硬盘较长时间(比如1,2年)放置不使用后,磁盘上会产生magnetic fluxpoint。当磁头读到这些区域时会遇到困难,并可能导致I/O错误。当这种情况影响到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时,可能导致硬盘报废。上边的命令有可能使这些数据起死回生。且这个过程是安全,高效的。

利用dd制作u盘启动盘

现在安装系统都是用u盘安装,那么制作u盘的iso镜像就是必须的了。现在此类工具倒是不少,但是,好用的不多,有的还收费。唉,还是用dd吧,老配方,老味道。

首先:要df -h一下,看看u盘的盘符,类似 /dev/sdb 之类的,注意,后面的数字不要写,如果u盘分成多个区,要把多余的区都umount了,只保留一个,否则会出错。

上命令:

格式化 U 盘,为了格式化首先需要 umount U 盘:
/dev/sdb 是我的 U 盘设备。

sudo umount /dev/sdb*

格式化 U 盘:

sudo mkfs.vfat /dev/sdb -I

若没有mkfs.vfat命令,请使用yum provides */ mkfs.vfat查找安装即可

使用 dd 命令,格式如下:

sudo dd if=xxx.iso of=U盘路径

sudo dd if=./centos7.iso  of=/dev/sdb bs=30M

就这么简单,你没有看错,没了,等着结束就ok了,如果,你有一个折腾的心,想实时看看dd的运行。

方法1:利用工具pv(pip viewer)

1、安装pv: yum install pv

2、把pv夹在中间,就可以通过它来观察写入数据的情况了。

sudo dd if=./centos7.iso bs=4M | pv | dd of=/dev/sdb bs=4M

方法2:dd工具可以响应USR1的信号,当收到此信号时,dd命令会向终端输出此时的进度信息。

当将dd开始运行后,再打开一个终端窗口,输入:

方法一:
watch -n 5 pkill -USR1 ^dd$
方法二:
watch -n 5 killall -USR1 dd
方法三:
while killall -USR1 dd; do sleep 5; done

以上3个均可以,这时dd就会在原窗口回显了:

fly@noi:~$ sudo dd if=./SL-7.3-x86_64-2017-01-20-LiveDVDgnome.iso of=/dev/sdb bs=4M
记录了84+0 的读入
记录了84+0 的写出
352321536 bytes (352 MB, 336 MiB) copied, 43.1289 s, 8.2 MB/s
记录了93+0 的读入
记录了93+0 的写出
390070272 bytes (390 MB, 372 MiB) copied, 47.8768 s, 8.1 MB/s
记录了102+0 的读入
记录了102+0 的写出
...

...

...

一直到结束。

dd备份命令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dd——备份命令

    Linux学习笔记之备份命令dd 功能:把指定的输入文件拷贝到指定的输出文件中,并且在拷贝过程中可以进行格式转换.可以用该命令实现DOS下的diskcopy命令的作用.先用dd命令把软盘上的数据写成硬 ...

  2. Linux 压缩解压及备份命令

    linux中压缩与备份命令总结一.压缩与解压缩 1.compress [-rcv] 文件或目录 <==压缩 uncompress 文件.Z <==解压缩 -r:可以连同目录下的文件也同时进 ...

  3. cpio备份命令

    cpio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备份命令,也是用于磁带机备份的工具.虽然如此,现在许多时候仍然需要使用这个命令.例如定制系统内存映像盘时等. 小知识:系统内存映像盘通常位于引导分区/root中,文件名以ini ...

  4. linux cpio 备份命令

     cpio 命令  [root@linux ~]# cpio -covB > [file|device] <==备份[root@linux ~]# cpio -icduv < [fi ...

  5. mysql备份命令

    mysql备份命令如下: 备份多个数据库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mysqldump -uroot -p123456 --databases test1 test2 test3 > /home/tes ...

  6. linux tar 备份命令

    转载:http://www.douban.com/note/57861194/ tar [-cxtzjvfpPN] 文件与目录 ….参数:-c :建立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create 的意思):- ...

  7. Linux中的文件压缩,打包和备份命令

    压缩解压命令 gzip  文件   -c : 将压缩数据输出到屏幕,可用来重定向 -v   显示压缩比等信息 -d   解压参数 -t    用来检验一个压缩文件的一致性看看档案有没错 -数字 : 压 ...

  8. DD常用命令组合

    管理一个系统经常需要备份磁盘数据,那么在UNIX/Linux系统中如何备份整个分区或整个硬盘的数据呢? dd命令就可以很方便实现这个功能. 1.把一个分区复制到一个文件中 dd if=/dev/sda ...

  9. linux中的dd复制命令

    dd命令用于复制文件并对原文件的内容进行转换和格式化处理.dd命令功能很强大的,对于一些比较底层的问题,使用dd命令往往可以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用的比较多的还是用dd来备份裸设备.但是不推荐,如果需要 ...

随机推荐

  1. 打印Java main参数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打印main方法中的输入参数, ...

  2. jQuery之排他思想

    使用的方法:click()    css()   siblings() <button>快速</button> <button>快速</button> ...

  3. 解决PKIX path building failed的问题

    Java在请求某些不受信任的https网站时会报:PKIX path building failed 解决方法一:使用keytool手动导入证书,为JRE环境导入信任证书 参考:http://www. ...

  4. jdk8中几个核心的函数式接口笔记

    1. Function接口 /** * function 接口测试 * function 函数只能接受一个参数,要接受两个参数,得使用BiFunction接口 */ public class Func ...

  5. 看完阮一峰的React教程后, 我写了一个TodoList

    看完阮一峰的React教程后,就自己做了这个TodoList,自己慢慢琢磨效率差了点但是作为入门小练习还是不错的. 以下是效果图:我的源码:todolistUI:bootstrap 4 一.组件化 我 ...

  6. Hadoop本地模式搭建

    官方文档,不同版本修改url地址中的数字即可 http://hadoop.apache.org/docs/r2.7.2/hadoop-project-dist/hadoop-common/Single ...

  7. linux 深入应用 NFS

    以下实验大家用主机名来区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服务器端为 NFS_Server ip-192.168.1.4: 客户端为 NFS_Client ip-192.168.1.5: 实例一 将/tmp 分享 ...

  8. Codeforces Round #427 (Div. 2) - A

    题目链接:http://codeforces.com/contest/835/problem/A 题意:两个人给网站发信息,现在给出信息的长度n,两个人的延迟和打字速度(一个字符),问网站先收到哪个人 ...

  9. MacOS Mojave 安装sshpass

    使用sshpass的场景 安装sshpass及各种常见小问题处理 测试 安全提示 使用sshpass的场景 在MacOS下使用ansible命令(inventory文件中使用了密码验证的方式)或者使用 ...

  10. Python核心技术与实战——四|Python黑箱:输入与输出

    抽象的看,Python程序可以被看成一个黑箱:通过输入流将数据送达,经过处理后在输入,也就是说具备了一个图灵机运作的必要条件. 输入输出基础 最简单的输入是来自键盘的操作 name = inp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