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2 优化算法 听课笔记
这一周的主题是优化算法。
1. Mini-batch:
上一门课讨论的向量化的目的是去掉for循环加速优化计算,X = [x(1) x(2) x(3) ... x(m)],X的每一个列向量x(i)是一个样本,m是样本个数。但当样本很多时(比如m=500万),向量化依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提出了mini-batch的概念(Batch是指对整个样本都操作,mini-batch指只对所有样本的子集进行操作)。把若干样本合并成一个mini-batch,比如这里选择1000,X{1} = [x(1) x(2) ... x(1000)],X{2} = [x(1001) x(1002) ... x(2000)],等等。则我们一共有5000个mini-batch,此时 X = [X{1} X{2} ... X{5000}]。同样的,把输出Y也做这样的操作,得到 Y = [Y{1} Y{2} ... Y{5000}] 。
Notation:x(i)表示第i个样本,z[l]表示第l层的z值,X{t}表示第t个mini-batch。
具体算法:
repeat { #不断重复迭代优化
for t = 1, ..., 5000 { #对于普通的batch处理手段,遍历一次样本更新一次参数。而在mini-batch的方法中,遍历一次样本更新了5000次参数。
Forward prop on X{t} #用向量化的手段依次处理每一个mini-batch
Z[1] = W[1]X{t} + b[1]
A[1] = g[1](Z[1])
.
.
.
A[l] = g[l](Z[l])
Compute cost J = 1/1000*(∑L(y_hat(i), y(i)))+ 正则化项
Back prop to compute gradients with respect to J{t} (using X{t}, Y{t})
W[l] = W[l] - αdW[l], b[l] = b[l] - αdb[l]
}
}
对于batch处理方式来说,cost function J随着优化的进行是越来越小的,单调递减。而对于mini-batch的处理方式来说,则是震荡着下降,或者说下降的曲线夹杂了噪音。
一个超参数是mini-batch的大小,size。如果size = m,则意味着就是batch gradient descent,用整个数据集训练。如果size = 1,则是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每个样本都是独立的mini-batch。前者的问题是每次迭代的计算太费时,后者的问题是随机性太严重,效率过于低下,失去了向量化带来的加速计算效果。mini-batch的大小介于两者之间,能获得平衡的效果,一方面有向量化的加速效果,另一方面又不需要计算全部样本。关于mini-batch的大小,NG的建议:1)如果小数据集(少于2000),直接使用batch方法;2)一般的mini-batch大小是64~512,考虑到CPU/GPU的内存存储方式,2的幂的大小算得更快。不用担心mini-batch的大小不能整除样本数的问题,最后一个样本就少一点没事。也有人用1024,但不常见。这是一个超参数,所以NG建议多尝试几个不同的2的幂,找个最好的。mini-batch越大,减少了噪音,也减少了正则化效果。
def random_mini_batches(X, Y, mini_batch_size = 64, seed = 0):
"""
Creates a list of random minibatches from (X, Y) Arguments:
X -- input data, of shape (input size, number of examples)
Y -- true "label" vector (1 for blue dot / 0 for red dot), of shape (1, number of examples)
mini_batch_size -- size of the mini-batches, integer Returns:
mini_batches -- list of synchronous (mini_batch_X, mini_batch_Y)
""" np.random.seed(seed) # To make your "random" minibatches the same as ours
m = X.shape[1] # number of training examples
mini_batches = [] # Step 1: Shuffle (X, Y)
permutation = list(np.random.permutation(m))
shuffled_X = X[:, permutation]
shuffled_Y = Y[:, permutation].reshape((1,m)) # Step 2: Partition (shuffled_X, shuffled_Y). Minus the end case.
num_complete_minibatches = math.floor(m/mini_batch_size) # number of mini batches of size mini_batch_size in your partitionning
for k in range(0, num_complete_minibatches):
mini_batch_X = shuffled_X[:, k*mini_batch_size : (k+1)*mini_batch_size]
mini_batch_Y = shuffled_Y[:, k*mini_batch_size : (k+1)*mini_batch_size]
mini_batch = (mini_batch_X, mini_batch_Y)
mini_batches.append(mini_batch) # Handling the end case (last mini-batch < mini_batch_size)
if m % mini_batch_size != 0:
mini_batch_X = shuffled_X[:, (k+1)*mini_batch_size : m-1]
mini_batch_Y = shuffled_Y[:, (k+1)*mini_batch_size : m-1]
mini_batch = (mini_batch_X, mini_batch_Y)
mini_batches.append(mini_batch) return mini_batches
2. 指数加权平均(指数加权移动平均):
vt = βvt-1 + (1-β)θt 。这个公式可以看成 vt 近似等于 1/(1-β) 个数据的平均值,比如β = 0.9,则近似可以看成是10个数据的平均值。展开来看,vt = (1-β)*θt + (1-β)*β*θt-1 + (1-β)*β2*θt + ...(1-β)*βn*θt ,权重指数衰减。(为什么近似等于1/(1-β) 个数据的平均值?NG解释说,如果β接近1,β1/(1-β)≈1/e=0.37,0.37的权重已经很小了,所以说近似等于 1/(1-β) 个数据的平均值。)
指数加权平均的一大好处是可以迭代计算,占内存很小。相比之下,如果记录过去n个数值,然后算平均数,显然耗内存很多。
偏差矫正: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头部缺数据,造成求得的指数加权平均比较小。偏差矫正的公式是 vt / (1 - βt),注意这里是计算完vt后矫正,而不是在迭代过程中实时矫正。直观地说,如果β大,比如0.98,则需要平均更多的数据,于是1 - βt更小,从而把 vt 放大。
3. Momentum (Gradient descent with momentum)
这种方法几乎总是比标准的梯度下降快。基本想法是:用梯度的指数加权平均数来更新权重。如果优化的问题有大的condition number,则优化过程中,会在一个方向剧烈震荡。这导致我们只能选用小的学习率,降低了优化的速度。如果学习率大,很容易就发散了。我们希望的是在震荡的方向上迭代步长小一点,而在没有震荡的方向上迭代步长大一点。指数加权平均的做法在震荡方向上把数据正负抵消了,所以得到很小的数,而在没有震荡的方向上则持续增加。物理的直观解释是想象一个小球从碗的边沿滚下去,梯度是它的加速度,momentum是它的速度,β是和摩擦力相关的量。相比于标准的梯度下降,当前迭代只与当前梯度相关,而momentum的方法把当前迭代和过往梯度也联系起来。
具体算法:
vdW = 0, vdb = 0
对于每一步的迭代:
计算当前mini-batch的梯度dW, db。
vdW = βvdW + (1-β)dW # NG解释说也有的教材写成 vdW = βvdW + dW,他自己不喜欢这种,因为更难调参数,调β的时候,会再需要调α。
vdb = βvdb + (1-β)db
W = W - αvdW, b = b- αvdb
α和β是超参数,不过经验上看β取0.9是非常不错的。一般人们不用偏差矫正,因为通过初始阶段后就无偏了。
4. RMSprop(Root mean square prop): NG说这个方法最开始是Geoffrey Hinton在coursera的课上提出来的。
具体算法:
SdW = 0, Sdb = 0
对于每一步的迭代:
计算当前mini-batch的梯度dW, db。
SdW = βSdW + (1-β)dW2 # dW2是把向量的每个元素各自平方。
Sdb = βvdb + (1-β)db2
W = W - αdW/(sqrt(SdW)+ε), b = b- αdb/(sqrt(Sdb)+ε) # 分母加上ε为了防止除以0的情况,ε可以随便设一个很小的数,比如e-8
直观地解释:对于震荡的优化方向,S值会比较大,从而更新参数时步长会比较小,从而消除震荡。
5. Adam(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将Momentum和RMSprop结合起来。
具体算法:
vdW = 0,SdW = 0, vdb = 0,Sdb = 0
对于每一步的迭代:
计算当前mini-batch的梯度dW, db。
vdW = β1vdW + (1-β1)dW,vdb = β1vdb + (1-β1)db # β1对应Momentum。
SdW = β2SdW + (1-β2)dW2 , Sdb = β2vdb + (1-β2)db2 # β2对应RMSprop。
vdW_corrected = vdW / (1 - β1t),vdb_corrected = vdb / (1 - β1t),
SdW_corrected = SdW / (1 - β2t),Sdb_corrected = Sdb / (1 - β2t),
W = W - αvdW_corrected / (sqrt(SdW_corrected)+ε), b = b - αvdb_corrected / (sqrt(Sdb_corrected)+ε)
超参数:α需要调试,β1可以设为0.9,β2可以设为0.999,ε可以设为e-8。一般大家都只调α,另外几个就按照默认值。
Adam非常非常牛逼,默认选项。
6. 学习率衰减(Learning rate decay):
1 epoch的意思是遍历一次数据集。
一种典型的decay方法:α = α0 / (1+decay_rate*epoch_num),decay_rate是另一个需要调的超参数。
其他decay方法:α = 0.95epoch_numα0;α = k*α0 / sqrt(epoch_num);α = k*α0 / sqrt(t),t是迭代次数;还有分段离散衰减的。
NG说学习率衰减并不是他优先考虑的东西,他优先还是选一个好一些的固定的α。
7. 深度学习中的局部最优:
传统的理解中,局部最优是要避免的。但是在深度学习优化的问题里(比如有2万个参数,或者说在2万维的空间),梯度为0的点往往并不是局部最优,而是鞍点。NG说:我们对低纬度空间的大部分直觉不能应用到高纬度空间中。所以深度学习的优化中,并不担心陷入局部最优,而是担心在平稳段(导数在很大的区域都接近0)优化变慢。Momentum、RMSprop、Adam等算法可以加速对平稳段的优化。
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2 优化算法 听课笔记的更多相关文章
- 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2 优化算法
这一周的主题是优化算法. 1. Mini-batch: 上一门课讨论的向量化的目的是去掉for循环加速优化计算,X = [x(1) x(2) x(3) ... x(m)],X的每一个列向量x(i)是 ...
-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_优化算法_mini-batch梯度下降、指数加权平均、动量梯度下降、RMSprop、Adam优化、学习率衰减
1.mini-batch梯度下降 在前面学习向量化时,知道了可以将训练样本横向堆叠,形成一个输入矩阵和对应的输出矩阵: 当数据量不是太大时,这样做当然会充分利用向量化的优点,一次训练中就可以将所有训练 ...
- Coursera Deep Learning笔记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优化算法
笔记:Andrew Ng's Deeping Learning视频 摘抄:https://xienaoban.github.io/posts/58457.html 本章介绍了优化算法,让神经网络运行的 ...
- [DeeplearningAI笔记]改善深层神经网络_优化算法2.6_2.9Momentum/RMSprop/Adam优化算法
Optimization Algorithms优化算法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2.6 动量梯度下降法(Momentum) 另一种成本函数优化算法,优化速度一般快于标准 ...
- [DeeplearningAI笔记]改善深层神经网络_优化算法2.3_2.5_带修正偏差的指数加权平均
Optimization Algorithms优化算法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2.3 指数加权平均 举个例子,对于图中英国的温度数据计算移动平均值或者说是移动平均值( ...
- 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3 超参数调试、Batch正则化和程序框架 听课笔记
这一周的主体是调参. 1. 超参数:No. 1最重要,No. 2其次,No. 3其次次. No. 1学习率α:最重要的参数.在log取值空间随机采样.例如取值范围是[0.001, 1],r = -4* ...
- 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1 深度学习的实用层面 听课笔记
1. 应用机器学习是高度依赖迭代尝试的,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必须不断调参数看结果,根据结果再继续调参数. 2. 数据集分成训练集(training set).验证集(validation/develop ...
- 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3 超参数调试、Batch Normalization和程序框架
这一周的主体是调参. 1. 超参数:No. 1最重要,No. 2其次,No. 3其次次. No. 1学习率α:最重要的参数.在log取值空间随机采样.例如取值范围是[0.001, 1],r = -4* ...
- 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1 深度学习的实用层面
1. 应用机器学习是高度依赖迭代尝试的,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必须不断调参数看结果,根据结果再继续调参数. 2. 数据集分成训练集(training set).验证集(validation/develop ...
随机推荐
- WebUploader上传文件(一)
写在前面: 文件上传方式很多的,对于大文件的上传,在本次项目中也有涉及,主要是用了分片断点上传大文件.所以就去了解了一下WebUploader,先从简单的上传文件开始吧~ 在代码中写注释,这样看的比较 ...
- 【java】获取当前日期时间: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TestD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new java.util.Da ...
- JavaScript基础1——基本概念
关于JS的概念 JavaScript 是一种弱类型语言. JavaScript 是一种客户端脚本语言(脚本语言是一种轻量级的编程语言). JavaScript是基于对象的.(因为面向对象需要具有封装. ...
- 基于CDH 5.9.1 搭建 Hive on Spark 及相关配置和调优
Hive默认使用的计算框架是MapReduce,在我们使用Hive的时候通过写SQL语句,Hive会自动将SQL语句转化成MapReduce作业去执行,但是MapReduce的执行速度远差与Spark ...
- 张高兴的 Xamarin.Forms 开发笔记:Android 快捷方式 Shortcut 应用
一.Shortcut 简介 Shortcut 是 Android 7.1 (API Level 25) 的新特性,类似于苹果的 3D Touch ,但并不是压力感应,只是一种长按菜单.Shortcut ...
- [Maximize ∑arr[i]*i of an Array]
Given an array of N integers. Your task is to write a program to find the maximum value of ∑arr[i]*i ...
- bzoj 4898: [Apio2017]商旅
Description 在广阔的澳大利亚内陆地区长途跋涉后,你孤身一人带着一个背包来到了科巴.你被这个城市发达而美丽的市场所 深深吸引,决定定居于此,做一个商人.科巴有个集市,集市用从1到N的整数编号 ...
- Java企业微信开发_11_异常:java.net.UnknownHostException: qyapi.weixin.qq.com
原因: 网络原因导致 dns解析失败. 解决方案: 方案一 : 1.查看你的服务器能否ping通外网,不过不行说明你的网络出了问题. (我的情况是客户的应用服务器只能内网访问,所以是网络出问题 ...
- FPGA 设计总结(1)
1. set_input_delay和set_output_delay的选项-max和-min的理解 首先 input/output其实是模拟数据在端口外的延时,是一个外部约束条件,目的是为了约束FP ...
- 安装spark单机环境
(假定已经装好的hadoop,不管你装没装好,反正我是装好了) 1 下载spark安装包 http://spark.apache.org/downloads.html 下载spark-1.6.1-b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