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发展史

  • 手工操作 —— 穿孔卡片

  • 批处理 —— 磁带存储

  • 多道程序系统

  • 操作系统的作用

手工操作 —— 穿孔卡片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工作还在采用手工操作方式。此时还没有操作系统的概念。

  程序员将对应于程序和数据的已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输入机,然后启动输入机把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存,接着通过控制台开关启动程序针对数据运行;计算完毕,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用户取走结果并卸下纸带(或卡片)后,才让下一个用户上机。

手工操作方式两个特点:
  1.用户独占全机。不会出现因资源已被其他用户占用而等待的现象,但是资源利用率低(只能一个人同时在操作)
  2.CPU等待手工操作,CPU的利用不充分(手工操作的耗费的时间CPU能干很多事情)
 
 
      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人机矛盾:手工操作的慢速度和计算机的高速度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手工操作方式已严重损害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利用率降为百分之几,甚至更低),不能容忍。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摆脱人的手工操作,实现作业的自动过渡。这样就出现了成批处理

批处理 —— 磁带存储

  批处理系统:加载再计算机上的一个系统软件,在它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够自动地,成批地处理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作业(包括程序,数据和命令)

联机批处理系统

首先出现的是联机批处理系统,即作业的输入/输出由CPU来处理。

  主机与输入机之间增加一个存储设备——磁带,在运行于主机上的监督程序的自动控制下,计算机可自动完成:成批地把输入机上的用户作业读入磁带,依次把磁带上的用户作业读入主机内存并执行并把计算结果向输出机输出。完成了上一批作业后,监督程序又从输入机上输入另一批作业,保存在磁带上,并按上述步骤重复处理。
监督程序不停地处理各个作业,从而实现了作业到作业的自动转接,减少了作业建立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有效克服了人机矛盾,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
但是,在作业输入和结果输出时,主机的高速CPU仍处于空闲状态,等待慢速的输入/输出设备完成工作: 主机处于“忙等”状态。
 

脱机批处理系统

为克服与缓解:高速主机与慢速外设的矛盾,提高CPU的利用率,又引入了脱机批处理系统,即输入/输出脱离主机控制。

卫星机:一台不与主机直接相连而专门用于与输入/输出设备打交道的。(也是脱机 比原始的手工传递磁带效率要高很多)
  其功能是:
  (1)从输入机上读取用户作业并放到输入磁带上。
  (2)从输出磁带上读取执行结果并传给输出机。
  这样,主机不是直接与慢速的输入/输出设备打交道,而是与速度相对较快的磁带机发生关系,有效缓解了主机与设备的矛盾。主机与卫星机可并行工作,二者分工明确,可以充分发挥主机的高速计算能力。
      脱机批处理系统:20世纪60年代应用十分广泛,它极大缓解了人机矛盾及主机与外设的矛盾。
  不足:每次主机内存中仅存放一道作业,每当它运行期间发出输入/输出(I/O)请求后,高速的CPU便处于等待低速的I/O完成状态,致使CPU空闲。
为改善CPU的利用率,又引入了多道程序系统。

多道程序系统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指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并运行。即同时把多个程序放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在CPU中运行,它们共享系统中的各种硬、软件资源。当一道程序因I/O请求而暂停运行时,CPU便立即转去运行另一道程序。

在A程序计算时,I/O空闲, A程序I/O操作时,CPU空闲(B程序也是同样);必须A工作完成后,B才能进入内存中开始工作,两者是串行的,全部完成共需时间=T1+T2。

将A、B两道程序同时存放在内存中,它们在系统的控制下,可相互穿插、交替地在CPU上运行:当A程序因请求I/O操作而放弃CPU时,B程序就可占用CPU运行,这样 CPU不再空闲,而正进行A I/O操作的I/O设备也不空闲,显然,CPU和I/O设备都处于“忙”状态,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也提高了系统的效率,A、B全部完成所需时间<<T1+T2。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不仅使CPU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改善I/O设备和内存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处理作业(程序)的个数),最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单处理机系统中多道程序运行时的特点:
  (1)多道: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2)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3)微观上串行:实际上,各道程序轮流地用CPU,并交替运行。
 

操作系统的作用

1. 隐藏了丑陋的硬件调用接口,为应用程序员提供调用硬件资源的更好,更简单,更清晰的模型(系统调用接口)。应用程序员有了这些接口后,就不用再考虑操作硬件的细节,专心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即可。

例如: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这个抽象概念,对文件的操作就是对磁盘的操作,有了文件我们无需再去考虑关于磁盘的读写控制(比如控制磁盘转动,移动磁头读写数据等细节),

2.将应用程序对硬件资源的竟态请求变得有序化

例如:很多应用软件其实是共享一套计算机硬件,比方说有可能有三个应用程序同时需要申请打印机来输出内容,那么a程序竞争到了打印机资源就打印,然后可能是b竞争到打印机资源,也可能是c,这就导致了无序,打印机可能打印一段a的内容然后又去打印c...,操作系统的一个功能就是将这种无序变得有序。

Python3-操作系统发展史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3学习之路~9.2 操作系统发展史介绍、进程与线程区别、线程语法、join、守护线程

    一 操作系统发展史介绍 参考链接:http://www.cnblogs.com/alex3714/articles/5230609.html 二 进程与线程 进程: 对各种资源管理的集合 就可以称为进 ...

  2. (day28)操作系统发展史+进程

    目录 一.操作系统发展史 (一)穿孔卡片(手工操作) (二)批处理系统(磁带存储) 1. 联机批处理系统 2. 脱机批处理系统 (三)多道技术 二.进程 (一)程序和进程 (二)进程调度 1. 先来先 ...

  3. Python并发编程01 /操作系统发展史、多进程理论

    Python并发编程01 /操作系统发展史.多进程理论 目录 Python并发编程01 /操作系统发展史.多进程理论 1. 操作系统 2. 进程理论 1. 操作系统 定义:管理控制协调计算机中硬件与软 ...

  4. UDP代码编写、操作系统发展史、多道技术、进程理论与代码层面创建、进程join方法与进程对象方法

    昨日内容回顾 socket基本使用 # 内置的模块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 # 默认是TCP协议 也可以切换为UDP协议 s.bind((ip,port)) ...

  5. 操作系统发展史 & 进程

    今日内容 UDP协议 操作系统发展史 进程 单核情况下的进程调度 进程三状态图 同步异步 阻塞非阻塞 内容详细 一.UDP协议 1.什么是UDP协议 UDP是传输层的协议,功能即为在IP的数据报服务之 ...

  6. __Linux__操作系统发展史

    常见操作系统win7.Mac.Android.iOS .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1.Unix 1965年之前的时候,电脑并不像现在一样普遍,它可不是一般人能碰的起的,除非是军事或者学院的研究机构,而且当时 ...

  7. tcp\udp 操作系统发展史

    目录 为什么会出现粘包现象 socket发送大文件示例 UDP协议 基于UDP实现简易版本的qq 总结: SocketServer模块介绍(让tcp也能支持并发) 为什么会出现粘包现象 TCP 三次握 ...

  8. 3、网络并发编程--udp代码、操作系统发展史、多道技术、进程理论

    昨日内容回顾 socket基本使用 # 内置的模块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 # 默认是TCP协议 也可以切换为UDP协议 s.bind((ip,port)) ...

  9. Linux操作系统发展史

    1984年,面对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启动的UNIX商业化计划和程序开发的封闭模式,麻省理工学院的RichardM.Stallman发起了一项国际性的源代码开放的GNU(GNU's Not Unix)计划, ...

  10. Python3 操作系统与路径 模块(os / os.path / pathlib)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__author__ = 'Luzhuo' __date__ = '2017/5/7' import os def os_de ...

随机推荐

  1. Pycharm搭建Django开发环境

    Pycharm搭建Django开发环境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我们大家都知道Django是python都一个web框架,因此大家需要自行安装python环境 ...

  2. js截取url地址后面的文件名

    let url = response.data.stuXscg[0].fj let num = url.lastIndexOf('/')+1 let name = url.substring(num) ...

  3. spring+springmvc+ibatis整合注解方式实例【转】

    源自-----> http://shaohan126448.iteye.com/blog/2033563 (1)web.xml文件(Tomcat使用) 服务器根据配置内容初始化spring框架, ...

  4. Spark源码剖析 - 计算引擎

    本章导读 RDD作为Spark对各种数据计算模型的统一抽象,被用于迭代计算过程以及任务输出结果的缓存读写.在所有MapReduce框架中,shuffle是连接map任务和reduce任务的桥梁.map ...

  5. 在 CentOS6 上安装 Zabbix3.0 Agent 并开启客户端自动注册

    #!/bin/bash # # .配置yum源 # cat /etc/redhat-release |grep -i centos |grep '6.[[:digit:]]' &>/de ...

  6. 腾讯云cos封装

    public class CosUtil { int _appId = xxxxx; string _secretId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7. tcp_listen函数

    #include <netd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def.h> #include <strings.h& ...

  8. Linux C 编程

    主题链接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ele-dad/category/1194627.html

  9. IDAPython教程(三)

    在过去两个部分中,我们已经讨论了使用IDAPython让逆向工程更容易一些.这一部分我们来看一下条件断点. 当在IDA中调试时,分析者经常会遇到希望可以在一个特殊的地址中断下来的情况,但这只有在一些特 ...

  10. Immunity Debugger学习 二

    1.Exploit开发 发现漏洞只是一个开始,在你完成利用程序之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Immunity专门为了这项任务做了许多专门设计,相信能帮你减少不少痛苦.接下来我们开发一些PyCom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