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图像的自动阈值分割(Otsu 法)

机器视觉领域许多算法都要求先对图像进行二值化。这种二值化操作阈值的选取非常重要。阈值选取的不合适,可能得到的结果就毫无用处。今天就来讲讲一种自动计算阈值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之为Otsu法。发明人是个日本人,叫做Nobuyuki Otsu (大津展之)。 
简单的说,这种算法假设一副图像由前景色和背景色组成,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选取一个阈值,使得这个阈值可以将前景色和背景色尽可能的分开。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在某种判据下最优。与数理统计领域的 fisher 线性判别算法其实是等价的。

otsu算法中这个判据就是最大类间方差 (intra-class variance or the variance within the class)。下面就来详细说说什么是 intra-class variance。

我们知道一副灰度图像,可以计算它的颜色平均值,或者更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灰度直方图。

比如下面的例子图片: 

这个图片拍摄的是一个条形码。在这个图中,前景色就是黑色的条形码,背景色是其余部分的灰色。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图像的灰度直方图。

 
图中那个大的峰是背景色的部分,小的峰是前景色。

灰度值的均值是 122. 我们称这个均值为 M。

现在任意选取一个灰度值 t,则可以将这个直方图分成前后两部分。我们称这两部分分别为 A 和 B。对应的就是前景色和背景色。这两部分各自的平均值成为 MA 和 MB。 
A 部分里的像素数占总像素数的比例记作 PA,B部分里的像素数占总像素数的比例记作 PB。 
Nobuyuki Otsu 给出的类间方差定义为:

ICV=PA∗(MA−M)2+PB∗(MB−M)2

那么这个最佳的阈值t 就是使得 ICV 最大的那个值。 
对于上面的测试图像,我们可以遍历 t 的各种取值,计算 ICV。之后可以画出这样的ICV 曲线(绿色线条): 

可以看出,ICV 取最值的点确实将前景色和背景色分开了。 
下面是个例子代码,用到了 Qt 的QImage。

int otsu(const QImage &image)
{
double hist[256];
normalizedHistogram(image, hist); double omega[256];
double mu[256]; omega[0] = hist[0];
mu[0] = 0;
for(int i = 1; i < 256; i++)
{
omega[i] = omega[i-1] + hist[i]; //累积分布函数
mu[i] = mu[i-1] + i * hist[i];
}
double mean = mu[255];// 灰度平均值
double max = 0;
int k_max = 0;
for(int k = 1; k < 255; k++)
{
double PA = omega[k]; // A类所占的比例
double PB = 1 - omega[k]; //B类所占的比例
double value = 0;
if( fabs(PA) > 0.001 && fabs(PB) > 0.001)
{
double MA = mu[k] / PA; //A 类的灰度均值
double MB = (mean - mu[k]) / PB;//B类灰度均值
value = PA * (MA - mean) * (MA - mean) + PB * (MB - mean) * (MB - mean);//类间方差 if (value > max)
{
max = value;
k_max = k;
}
}
//qDebug() <<k << " " << hist[k] << " " << value;
}
return k_max;
}
bool normalizedHistogram(const QImage &image, double hist[256])
{
for(int i = 0; i < 256; i++)
{
hist[i] = 0.0;
}
int height = image.height();
int width = image.width();
int N = height * width;
if(image.format() != QImage::Format_Indexed8)
{
return false;
}
for(int i = 0; i < height; i++)
{
const quint8 *pData = (const quint8 *)image.constScanLine(i);
for(int j = 0; j < width; j++)
{
++hist[ pData[j] ];
}
}
for(int i = 0; i < 256; i++)
{
hist[i] = hist[i] / N;
}
return true;
}

利用这个方法计算出的阈值做了二值化后得到图像如下:

可以看到效果很好。

Otsu 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当目标与背景的大小比例悬殊时,类间方差准则函数可能呈现双峰或多峰,此时效果不好。这时就要考虑其他的办法了。

其实,我们可以仔细观察 ICV 的计算公式。

ICV=PA∗(MA−M)2+PB∗(MB−M)2

这里面 PA 和 PB 相当于是个前景色和背景色部分做个加权。当前景色或背景色有一个区域很小时。比如 PA 非常的小。那么这时计算出来的 t 就会和 B 区域很接近,这时的分割效果就会比较差。我们可以对ICV的公式进行一点小小的改造。

ICV=PAα∗(MA−M)2+PBα∗(MB−M)2

这里的 α 可以取一个 0-1之间的值。比如上面的例子图片,如果我们取 α=0.8 计算出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这个 α 值就要全凭经验来定了。

灰度图像的自动阈值分割(Otsu 法)(转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灰度图像的自动阈值分割(Otsu 法)

    关于otsu分割方法,这个文章讲的是最好的,清晰易懂,一看就是作者认真思考过的. 因为在看这个算法的时候我就想,如果一个很大的图像上,大部分像素值都在0 - 50范围内,但是有很小一块像素值在240的 ...

  2. python数字图像处理(11):图像自动阈值分割

    图像阈值分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割技术,利用图像中要提取的目标区域与其背景在灰度特性上的差异,把图像看作具有不同灰度级的两类区域(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的组合,选取一个比较合理的阈值,以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 ...

  3. 七种常见阈值分割代码(Otsu、最大熵、迭代法、自适应阀值、手动、迭代法、基本全局阈值法)

    http://blog.csdn.net/xw20084898/article/details/17564957 一.工具:VC+OpenCV 二.语言:C++ 三.原理 otsu法(最大类间方差法, ...

  4. 【转】七种常见阈值分割代码(Otsu、最大熵、迭代法、自适应阀值、手动、迭代法、基本全局阈值法)

    http://blog.csdn.net/xw20084898/article/details/17564957 一.工具:VC+OpenCV 二.语言:C++ 三.原理 otsu法(最大类间方差法, ...

  5. 【图像算法】七种常见阈值分割代码(Otsu、最大熵、迭代法、自适应阀值、手动、迭代法、基本全局阈值法)

    图像算法:图像阈值分割 SkySeraph Dec 21st 2010  HQU Email:zgzhaobo@gmail.com    QQ:452728574 Latest Modified Da ...

  6. 自适应阈值分割—大津法(OTSU算法)C++实现

    大津法是一种图像灰度自适应的阈值分割算法,是1979年由日本学者大津提出,并由他的名字命名的.大津法按照图像上灰度值的分布,将图像分成背景和前景两部分看待,前景就是我们要按照阈值分割出来的部分.背景和 ...

  7. 第十四节,OpenCV学习(三)图像的阈值分割

    图像的阈值处理 图像的阈值分割:图像的二值化(Binarization) 阈值分割法的特点是:适用于目标与背景灰度有较强对比的情况,重要的是背景或物体的灰度比较单一,而且总可以得到封闭且连通区域的边界 ...

  8. python实现遥感图像阈值分割

    1.阈值分割 import os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osgeo import gda ...

  9. 阈值分割与XLD轮廓拼接——第4讲

    一.阈值分割 阈值分割算子众多: threshold :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阈值算子. binary_threshold :它是自动阈值算子,自动选出暗(dark)的区域,或者自动选出亮(light)的 ...

随机推荐

  1. 统计查询-sql

    select --总注册人数(select COUNT(*) from [YYD_Users_RegInfo]) as TotalCount,--pc端注册人数(select COUNT(*) fro ...

  2. windows常见已知熟悉操作命令

    WIN+R--->输入CMD---->回车有关某个命令的详细信息,请键入 HELP 命令名ASSOC          显示或修改文件扩展名关联.ATTRIB         显示或更改文 ...

  3. GCJ 2015-Qualification-C Dijkstra 特殊注意,展开 难度:2

    https://code.google.com/codejam/contest/6224486/dashboard#s=p2 题目中的新运算满足传递性不满足自反性,满足传递性则可以先计算后面的部分再计 ...

  4. HDU 3074 Multiply game(线段树)

    单点更新,更新时先除去 原来的数,因为有去摸,可以用乘上逆元代替. //================================================================ ...

  5. comboBox绑定数据库、模糊查询

    实现: 一.绑定数据库 点击查询按钮,comboBox显示从数据库查到的某字段的一列数据 方法:在按钮的点击事件绑定数据库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 ...

  6. SQL SERVER 创建作业

    ),,                ,            ,     , ,      ),SERVERPROPERTY(N,                ,            ,     ...

  7. NodeJs编写小爬虫

    一,爬虫及Robots协议 爬虫,是一种自动获取网页内容的程序.是搜索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搜索引擎优化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爬虫而做出的优化. robots.txt是一个文本文件,robots是一个协 ...

  8. C++-多重继承的注意点

    1, 钻石型多重继承如果不想要底部的类有重复的变量,则需要声明为virtual继承 class File{...}; class InputFile: virtual public File{..}; ...

  9. 分布式一致性原理—BASE

    定义 BASE是BasicallyAvailable(基本可用).Soft state(软状态)和Eventually consistent(最终一致性)三个短语的简写,是由来自eBay的架构师Dan ...

  10. Spring学习笔记之BeanFactory

    Spring bean container 的根接口,也是一个bean容器的基本功能,更深一步的接口像ListableBeanFactory 和 ConfigurableBeanFactory 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