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kedList 的剖白

大家好,我是 LinkedList,和 ArrayList 是同门师兄弟,但我俩练的内功却完全不同。师兄练的是动态数组,我练的是链表。

问大家一个问题,知道我为什么要练链表这门内功吗?

举个例子来讲吧,假如你们手头要管理一推票据,可能有一张,也可能有一亿张。

该怎么办呢?

申请一个 10G 的大数组等着?那万一票据只有 100 张呢?

申请一个默认大小的数组,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扩容?要知道扩容是需要重新复制数组的,很耗时间。

关键是,数组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假如现在有 500 万张票据,现在要从中间删除一个票据,就需要把 250 万张票据往前移动一格。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师兄几乎情绪崩溃,难受的要命。师父不忍心看到师兄这样痛苦,于是打我进入师门那一天,就强迫我练链表这门内功,一开始我很不理解,害怕师父偏心,不把师门最厉害的内功教我。

直到有一天,我亲眼目睹师兄差点因为移动数据而走火入魔,我才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从此以后,我苦练“链表”这门内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师父和师兄都夸我有天赋。

链表这门内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层叫做“单向链表”,我只有一个后指针,指向下一个数据;
  • 第二层叫做“双向链表”,我有两个指针,后指针指向下一个数据,前指针指向上一个数据。
  • 第三层叫做“二叉树”,把后指针去掉,换成左右指针。

但我现在的功力还达不到第三层,不过师父说我有这个潜力,练成神功是早晚的事。

先赞后看:《Java 程序员进阶之路》专栏在 GitHub 上已经开源了,有 GitHub 账号的小伙伴,来安排一波 star 呀!看能不能冲一波 trending 榜单,求求各位了。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itwanger/toBeBetterJavaer


二、LinkedList 的内功心法

好了,经过我这么样的一个剖白后,大家对我应该已经不陌生了。那么接下来,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内功心法。

我的内功心法主要是一个私有的静态内部类,叫 Node,也就是节点。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它由三部分组成:

  • 节点上的元素
  • 下一个节点
  • 上一个节点

我画幅图给你们展示下吧。


  • 对于第一个节点来说,prev 为 null;
  • 对于最后一个节点来说,next 为 null;
  • 其余的节点呢,prev 指向前一个,next 指向后一个。

我的内功心法就这么简单,其实我早已经牢记在心了。但师父叮嘱我,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默默地背诵一遍。虽然我有些厌烦,但我对师父的教诲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03、LinkedList 的招式

和师兄 ArrayList 一样,我的招式也无外乎“增删改查”这 4 种。在此之前,我们都必须得初始化。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师兄在初始化的时候,默认大小为 10,也可以指定大小,依据要存储的元素数量来。我就不需要。

1)招式一:增

可以调用 add 方法添加元素:

list.add("沉默王二");
list.add("沉默王三");
list.add("沉默王四");

add 方法内部其实调用的是 linkLast 方法: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linkLast,顾名思义,就是在链表的尾部链接: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Node<E> l = last;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 添加第一个元素的时候,first 和 last 都为 null。
  • 然后新建一个节点 newNode,它的 prev 和 next 也为 null。
  • 然后把 last 和 first 都赋值为 newNode。

此时还不能称之为链表,因为前后节点都是断裂的。


  • 添加第二个元素的时候,first 和 last 都指向的是第一个节点。
  • 然后新建一个节点 newNode,它的 prev 指向的是第一个节点,next 为 null。
  • 然后把第一个节点的 next 赋值为 newNode。

此时的链表还不完整。


  • 添加第三个元素的时候,first 指向的是第一个节点,last 指向的是最后一个节点。
  • 然后新建一个节点 newNode,它的 prev 指向的是第二个节点,next 为 null。
  • 然后把第二个节点的 next 赋值为 newNode。

此时的链表已经完整了。


我这个增的招式,还可以演化成另外两个:

  • addFirst() 方法将元素添加到第一位;
  • addLast() 方法将元素添加到末尾。

addFirst 内部其实调用的是 linkFirst: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
    linkFirst(e);
}

linkFirst 负责把新的节点设为 first,并将新的 first 的 next 更新为之前的 first。

private void linkFirst(E e) {
    final Node<E> f = first;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null, e, f);
    first = newNode;
    if (f == null)
        last = newNode;
    else
        f.prev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addLast 的内核其实和 addFirst 差不多,就交给大家自行理解了。

2)招式二:删

我这个删的招式还挺多的:

  • remove():删除第一个节点
  • remove(int):删除指定位置的节点
  • remove(Object):删除指定元素的节点
  • removeFirst():删除第一个节点
  • removeLast():删除最后一个节点

remove 内部调用的是 removeFirst,所以这两个招式的功效一样。

remove(int) 内部其实调用的是 unlink 方法。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unlink(node(index));
}

unlink 方法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更新当前节点的 next 和 prev,然后把当前节点上的元素设为 null。

E unlink(Node<E> x) {
    // assert x != null;
    final E element = x.item;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remove(Object) 内部也调用了 unlink 方法,只不过在此之前要先找到元素所在的节点: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if (o == null)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x.item == null)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else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o.equals(x.item))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这内部就分为两种,一种是元素为 null 的时候,必须使用 == 来判断;一种是元素为非 null 的时候,要使用 equals 来判断。equals 是不能用来判 null 的,会抛出 NPE 错误。

removeFirst 内部调用的是 unlinkFirst 方法:

public E removeFirst() {
    final Node<E> f = first;
    if (f == null)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unlinkFirst(f);
}

unlinkFirst 负责的就是把第一个节点毁尸灭迹,并且捎带把后一个节点的 prev 设为 null。

private E unlinkFirst(Node<E> f) {
    // assert f == first && f != null;
    final E element = f.item;
    final Node<E> next = f.next;
    f.item = null;
    f.next = null; // help GC
    first = next;
    if (next == null)
        last = null;
    else
        next.prev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3)招式三:改

可以调用 set() 方法来更新元素:

list.set(0, "沉默王五");

来看一下 set() 方法: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Node<E> x = node(index);
    E oldVal = x.item;
    x.item = element;
    return oldVal;
}

首先对指定的下标进行检查,看是否越界;然后根据下标查找原有的节点:

Node<E> node(int index) {
    // assert isElement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size >> 1:也就是右移一位,相当于除以 2。对于计算机来说,移位比除法运算效率更高,因为数据在计算机内部都是二进制存储的。

换句话说,node 方法会对下标进行一个初步判断,如果靠近前半截,就从下标 0 开始遍历;如果靠近后半截,就从末尾开始遍历。

找到指定下标的节点就简单了,直接把原有节点的元素替换成新的节点就 OK 了,prev 和 next 都不用改动。

4)招式四:查

我这个查的招式可以分为两种:

  • indexOf(Object):查找某个元素所在的位置
  • get(int):查找某个位置上的元素

indexOf 的内部分为两种,一种是元素为 null 的时候,必须使用 == 来判断;一种是元素为非 null 的时候,要使用 equals 来判断。因为 equals 是不能用来判 null 的,会抛出 NPE 错误。

public int indexOf(Object o) {
    int index = 0;
    if (o == null)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x.item == null)
                return index;
            index++;
        }
    } else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o.equals(x.item))
                return index;
            index++;
        }
    }
    return -1;
}

get 方法的内核其实还是 node 方法,这个之前已经说明过了,这里略过。

public E get(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node(index).item;
}

其实,查这个招式还可以演化为其他的一些,比如说:

  • getFirst() 方法用于获取第一个元素;
  • getLast() 方法用于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 poll()pollFirst() 方法用于删除并返回第一个元素(两个方法尽管名字不同,但方法体是完全相同的);
  • pollLast() 方法用于删除并返回最后一个元素;
  • peekFirst() 方法用于返回但不删除第一个元素。

四、LinkedList 的挑战

说句实在话,我不是很喜欢和师兄 ArrayList 拿来比较,因为我们各自修炼的内功不同,没有孰高孰低。

虽然师兄经常喊我一声师弟,但我们之间其实挺和谐的。但我知道,在外人眼里,同门师兄弟,总要一较高下的。

比如说,我们俩在增删改查时候的时间复杂度。

也许这就是命运吧,从我进入师门的那天起,这种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无论外人怎么看待我们,在我眼里,师兄永远都是一哥,我敬重他,他也愿意保护我。


好了,LinkedList 这篇就到这了。

如果大家有闲情逸致的话,建议手撕一下链表,可以从单向链表开始撕起。

叨逼叨:我已经输出了近百篇 Java 方面的系列文章,应很多小伙伴的请求,现已开源到 GitHub 上了。


有 Java 核心语法、Java 集合框架、Java IO、Java 并发编程、Java 虚拟机等,只讲重点,累计已有 10 万+字,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很多小伙伴都发来私信表示感谢

GitHub 开源地址(如果你也需要,欢迎 star):https://github.com/itwanger/toBeBetterJavaer

希望大家能点赞下,给我注入一点点更新的动力。我也会不断地提升品质,给大家带来更硬核的技术文章,笔芯~

❤️用武侠小说的形式来阅读LinkedList的源码,绝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教你阅读 Cpython 的源码(二)

    第二部分:Python解释器进程 在上节教你阅读 Cpython 的源码(一)中,我们从编写Python到执行代码的过程中看到Python语法和其内存管理机制. 在本节,我们将从代码层面去讨论 ,Py ...

  2. daily news新闻阅读客户端应用源码(兼容iPhone和iPad)

    daily news新闻阅读客户端应用源码(兼容iPhone和iPad),也是一款兼容性较好的应用,可以支iphone和ipad的阅读阅读器源码,设计风格和排列效果很不错,现在做新闻资讯客户端的朋友可 ...

  3. LinkedList的源码分析

    1. LinkedList的定义  1.1  继承于AbstractSequentialList的双向链表,可以被当作堆栈.队列或双端队列进行操作 1.2  有序,非线程安全的双向链表,默认使用尾部插 ...

  4. LinkedList 的源码分析

    LinkedList是基于双向链表数据结构来存储数据的,以下是对LinkedList  的 属性,构造器 ,add(E e),remove(index),get(Index),set(inde,e)进 ...

  5. 如何阅读Android系统源码-收藏必备

    对于任何一个对Android开发感兴趣的人而言,对于android系统的学习必不可少.而学习系统最佳的方法就如linus所言:"RTFSC"(Read The Fucking So ...

  6. android新闻项目、饮食助手、下拉刷新、自定义View进度条、ReactNative阅读器等源码

    Android精选源码 Android仿照36Kr官方新闻项目课程源码 一个优雅美观的下拉刷新布局,众多样式可选 安卓版本的VegaScroll滚动布局 android物流详情的弹框 健身饮食记录助手 ...

  7. android选择器汇总、仿最美应用、通用课程表、卡片动画、智能厨房、阅读客户端等源码

    Android精选源码 android各种 选择器 汇总源码 高仿最美应用项目源码 android通用型课程表效果源码 android实现关键字变色 Android ViewPager卡片视差.拖拽及 ...

  8. android五子棋游戏、资讯阅读、大学课程表、地图拖拽检测、小说搜索阅读app等源码

    Android精选源码 Android 自动生成添加控件 android旋转动画.圆形进度条组合效果源码 一款很强的手机五子棋app源码 android地图拖拽区域检测效果源码 实现Android大学 ...

  9. android优化中国风应用、完整NBA客户端、动态积分效果、文件传输、小说阅读器等源码

    Android精选源码 android拖拽下拉关闭效果源码 一款优雅的中国风Android App源码 EasySignSeekBar一个漂亮而强大的自定义view15 android仿蘑菇街,蜜芽宝 ...

随机推荐

  1. 第1天 Mark Down 学习及DOS命令

    Markdown学习 标题 "#加空格"几个#就表示几级标题 字体 helloworld!一两个两个*号 helloworld!一边一个*号 helloworld! 一边三个号 h ...

  2. 爬取千千小说 -- xpath

    今天以其中一本小说为例,讲一下下载小说的主体部分,了解正常的爬取步骤,用到的是request和xpath. 爬取数据三步走:访问url -->爬取数据 -->保存数据 一.访问千千小说网址 ...

  3. C++第三十七篇 -- 调试驱动程序

    上一篇写的KMDF程序是通过串口进行配置的,那么我们在VS中Attach to process外,可以直接用Winbdg进行调试,winbdg.exe所在路径为C:\Program Files (x8 ...

  4. Easyui设置easyui-textbox不可编辑

    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qq_23113521/article/details/78801689 在easyui里由于easyui-textbox被封装,通过一般的jque ...

  5. GE ifix 5.5中关于历史报警表的制作

    在关于污水处理厂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业主要求,需要用到报警历史的查询功能,遂搜资料,整理在ifix5.5下如何实现报警历史的查询,经过一天的研究,以及多天的入坑,出坑,总算完成.现整理如下,供后来人参 ...

  6. Hadoop 3.1.1 - 概述 - 单节点安装

    Hadoop: 单节点安装 目标 本文描述了如何安装和配置单机的 Hadoop,这样你可以使用 Hadoop MapReduce 和 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快速地尝试简单的操作. 前 ...

  7. 【LeetCode】34.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34.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知识点:数组,二分查找: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按照升序排列的整数数组 nums,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找出给定目标值在数组中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

  8. QT-可拖拽可编辑的多控件ListView

    目标 结合前面的2篇文章, 继续升级QML版本的ListView: 又要拖拽, 又要可编辑, 还得支持多个控件. 循序渐进 本文基于前一篇的基础: Qt-可编辑的ListView 要循序渐进的学习. ...

  9. JavaEE在线就业班2.0-(1)-《博学谷》

    JavaEE在线就业班2.0学习笔记 1. Java概述 1.1 Java语言背景介绍(了解) 语言: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表达方式计算机语言: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一种特殊语言Java语言是美国 ...

  10. pwnable.kr之simple Login

    pwnable.kr之simple Login 懒了几天,一边看malloc.c的源码,一边看华庭的PDF.今天佛系做题,到pwnable.kr上打开了simple Login这道题,但是这道题个人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