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实现延迟对列
一、应用场景:
- 订单超过 30 分钟未支付,则自动取消。
- 外卖商家超时未接单,则自动取消。
- 医生抢单电话点诊,超过 30 分钟未打电话,则自动退款。
等等场景都可以用定时任务去轮询实现,但是当数据量过大的时候,高频轮询数据库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此时用延迟队列来应对这类场景比较好。
二、需求
- 消息存储
- 过期延时消息实时获取
- 高可用性
三、为什么使用 Redis 实现?
3.1、Rabbitmq 延时队列
- 优点:消息持久化,分布式
- 缺点:延时相同的消息必须扔在同一个队列,每一种延时就需要建立一个队列。因为当后面的消息比前面的消息先过期,还是只能等待前面的消息过期,这里的过期检测是惰性的。
- 使用: RabbitMQ 可以针对 Queue 设置 x-expires 或者针对 Message 设置 x-message-ttl ,来控制消息的生存时间(可以根据 Queue 来设置,也可以根据 message 设置), Queue 还可以配置 x-dead-letter-exchange 和 x-dead-letter-routing-key(可选)两个参数,如果队列内出现了 dead letter ,则按照这两个参数重新路由转发到指定的队列,此时就可以实现延时队列了。
3.2、DelayQueue 延时队列
- 优点:无界、延迟、阻塞队列
- 缺点:非持久化
- 介绍:JDK 自带的延时队列,没有过期元素的话,使用 poll() 方法会返回 null 值,超时判定是通过getDelay(TimeUnit.NANOSECONDS) 方法的返回值小于等于0来判断,并且不能存放空元素。
- 使用:getDelay 方法定义了剩余到期时间,compareTo 方法定义了元素排序规则。poll() 是非阻塞的获取数据,take() 是阻塞形式获取数据。实现 Delayed 接口即可使用延时队列。
- 注意:DelayQueue 实现了 Iterator 接口,但 iterator() 遍历顺序不保证是元素的实际存放顺序。
/**
* 实现 Delayed 定义延时队列
*/
@Data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Sequence implements Delayed {
private Long time;
private String name;
@Override
public long getDelay(TimeUnit unit) {
return 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Delayed o) {
if (this.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o.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return 1;
} else if (this.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o.getDelay(TimeUnit.MILLISECONDS))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
3.3、Scala 的 Await & Future
- 优点:消息实时性
- 缺点:非持久化
- 介绍:Scala 的 ExecutionContext 中使用
Await 的 result(awaitable: Awaitable[T], atMost: Duration)
方法可以根据传入的 atMost 间隔时间异步执行 awaitable。
import scala.concurrent.ExecutionContext.Implicits.global
import scala.concurrent.{Await, Future}
object test extends App {
val task = Future{ doSomething() }
Await.result(task, 5 seconds)
}
3.4、Redis 延迟队列
- 消息持久化,消息至少被消费一次
- 实时性:存在一定的时间误差(定时任务间隔)
- 支持指定消息 remove
- 高可用性
- Redis 的特殊数据结构 ZSet 满足延迟的特性
四、Redis 的使用
4.1、使用 sortedset 操作元素
- 赋值:zadd key score1 value1 score2 value2... (把全部的元素添加到sorted set中,并且每个元素有其对应的分数,返回值是新增的元素个数。)
- 获取元素:
- zscore key value:返回指定成员的分数
- zcard key : 获取集合中的成员数量
- 删除元素:zrem key value1 value2 … 删除指定元素
- zremrangebyrank key start stop:按照排名范围删除元素。
- zremrangebyscore key min max:按照分数范围删除元素。
- 查询元素:
- zrange key start end withscores:查询start到end之间的成员。
- zrevrange key start end withscores:查询成员分数从大到小顺序的索引 start 到 end 的所有成员。
- 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返回分数 min 到 max 的成员并按照分数从小到大排序, limit 是从 offset 开始展示几个元素。
4.2、Redis 实现方式
使用sortedset,用时间戳作为score,使用zadd key score1 value1
命令生产消息,使用zrangebysoc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limit 0 1消费消息最早的一条消息。
这里选用 Redis 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支持高性能的 score 排序,同时 Redis 的持久化 bgsave 特性,保证了消息的消费和存贮问题。bgsave 的原理是 fork 和 cow。fork 是指 Redis 通过创建子进程来进行 bgsave 操作, cow 指的是copy on write, 子进程创建后, 父进程通过共享数据段, 父进程继续提供读写服务, 写脏的页面数据会逐渐和子进程分离开来。
4.3、ACK
队列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消息被成功消费,这里也不可避免的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 RabbitMQ 的 ACK机制:
- Publisher 把消息通知给 Consumer,如果 Consumer 已处理完任务,那么它将向 Broker 发送 ACK 消息,告知某条消息已被成功处理,可以从队列中移除。如果 Consumer 没有发送回 ACK 消息,那么 Broker 会认为消息处理失败,会将此消息及后续消息分发给其他 Consumer 进行处理 ( redeliver flag 置为 true )。
- 这种确认机制和 TCP/IP 协议确立连接类似。不同的是,TCP/IP 确立连接需要经过三次握手,而 RabbitMQ 只需要一次 ACK。
- 还有一个重要的是,RabbitMQ 当且仅当检测到 ACK 消息未发出且 Consumer 的连接终止时才会将消息重新分发给其他 Consumer ,因此不需要担心消息处理时间过长而被重新分发的情况。
- Redis 实现 ACK
- 需要在业务代码中处理消息失败的情况,回滚消息到原始等待队列。
- Consumer 挂掉,仍然需要回滚消息到等待队列中。
前者只需要在业务中处理消费异常的情况,后者则需要维护两个队列。
- Redis ACK 实现方案
- 维护一个消息记录表,存贮消息的消费记录,用于失败时回滚消息。表中记录消息ID、消息内容、消息时间、消息状态。
- 定时任务轮询该消息表,处理消费记录表中消费状态未成功的记录,重新放入等待队列。
4.4、多实例问题
多实例是指同一个服务部署在不同的地方,发挥相同的作用,此时就会导致同时消费同一个消息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考虑接入外部应用的辅助。常见的分布式锁的方案有: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基于缓存实现分布式锁、基于 Zookeeper 实现分布式锁,这里使用缓存也就是 Redis 解决问题。
- 利用 Redis 的 setnx 的互斥特性,把 key 当作锁存在 Redis 中,但是用 setnx 需要解决死锁和正确解锁的问题。
- 死锁:设置 key-value 的过期时间,并且使用 lua 脚本保证加锁和设置过期时间的原子性。
- 解锁:解锁需要保证是加锁客户端进行解锁操作。将 value 设置为 UUID,用对应的 UUID 去解锁保证是加锁客户端进行对应的解锁操作。
- 利用 Redis 的 List 实现一个 Publisher 推送消费保证只被消费一次,这种不用考虑死锁问题,但是需要额外维护一个队列。
五、总结
使用 Redis 实现的队列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可以很便捷的应对需求的变更和业务的扩展,但是对于简单的场景直接使用定时任务会更加容易。在有大量的定时任务需要实现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使用延迟队列去实现,让代码更具有扩展性。
Redis 作为消息队列的局限性很大,实现 ack 机制的成本相对较高,然而他的轻量级的特性以及兼容很多的数据结构,Redis 成熟的分布式、持久化、集群等技术体系,让他可以实现一些轻量级的队列。总之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好的 developer。
参考
5.RabbitMQ(三)RabbitMQ消息过期时间(TTL)
出处:https://zhuanlan.zhihu.com/p/87113913
=================================================================================================================================================
另一篇比较好的博文
在工作中想实现一个延迟功能,一般会借助rocketmq或者kafka的延迟队列功能来实现,但是这俩个消息中间件都有一个弊端,就是很难支持任意时间段的延迟,所以我想借助redis实现一个任意时间段的延迟功能
总体架构图

上述图主要分为5个模块
1 路由模块,为了支持分布式部署,每接收一个延迟消息,都为这个消息生成一个全局唯一的消息ID,根据消息ID和路由算法,决定把延迟消息的消息ID加入到对应的redis.sortSet队列中
2 消息存储,所有的消息元数据存储采用redis.hashmap结构,key为生成的全局消息ID(可以加一个前缀),value为消息的JSON格式,例如{"ttl":600,"topic":"XXX".......}
3 延迟队列,所有的消息的延迟存储在redis.sortSet中,sortSet中的每一个对象为全局生成的消息ID,score为到期时间时间戳
4 定时扫描timer,轮训redis.sortSet队列,使用ZRANGEBYSCORE命令,获取score小于等于当前时间的所有消息ID,然后根据消息ID查询redis.hashmap中的消息元数据,然后根据业务发送到对应的topic下
5 消息中间件,借助消息中间件,订阅者直接消费消息,达到延迟的功能
总结
上述只是整体的罗列了一下借助redis怎么实现任意时间段延迟的功能,一些细节没有详细说明,如果想实现一个比较完美的延迟功能,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a 消息的发送失败如果处理
b redis操作没有事物保证
c 怎么保证hashmap和sortSet中的数据一致性
d 如果消息量大了怎么进行动态的扩展
Redis实现延迟对列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dis 响应延迟问题排查
计算延迟时间 如果你正在经历响应延迟问题,你或许能够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情况算出它的延迟响应时间,或者你的延迟问题非常明显,宏观看来,一目了然.不管怎样吧,用redis-cli可以算出一台Redis 服 ...
- Redis数据类型之散列类型hash
在redis中用的最多的就是hash和string类型. 问题 假设有User对象以JSON序列化的形式存储到redis中, User对象有id.username.password.age.name等 ...
- Delayer 基于 Redis 的延迟消息队列中间件
Delayer 基于 Redis 的延迟消息队列中间件,采用 Golang 开发,支持 PHP.Golang 等多种语言客户端. 参考 有赞延迟队列设计 中的部分设计,优化后实现. 项目链接:http ...
- 基于redis的延迟消息队列设计
需求背景 用户下订单成功之后隔20分钟给用户发送上门服务通知短信 订单完成一个小时之后通知用户对上门服务进行评价 业务执行失败之后隔10分钟重试一次 类似的场景比较多 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使用定时任务 ...
- 高并发关于微博、秒杀抢单等应用场景在PHP环境下结合Redis队列延迟入库
第一步:创建模拟数据表. CREATE TABLE `test_table`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uid` int(11) NOT NUL ...
- 基于redis的延迟消息队列设计(转)
需求背景 用户下订单成功之后隔20分钟给用户发送上门服务通知短信 订单完成一个小时之后通知用户对上门服务进行评价 业务执行失败之后隔10分钟重试一次 类似的场景比较多 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使用定时任务 ...
- Redis数据类型之散列(hash)
1. 什么是散列 散列类似于一个字典,是一个<K, V>对的集合,不过这个key和value都只能是字符串类型的,不能嵌套,可以看做Java中的Map<String, String& ...
- 基于Redis实现延迟队列
背景 在后端服务中,经常有这样一种场景,写数据库操作在异步队列中执行,且这个异步队列是多进程运行的,这时如果对同一资源进行写库操作,很有可能产生数据被覆盖等问题,于是就需要业务层在更新数据库之前进行加 ...
- Redis常见延迟问题定位与分析
Redis作为内存数据库,拥有非常高的性能,单个实例的QPS能够达到10W左右.但我们在使用Redis时,经常时不时会出现访问延迟很大的情况,如果你不知道Redis的内部实现原理,在排查问题时就会一头 ...
随机推荐
- Django项目部署到Apache服务器上
之前写了把Django部署到XAMPP上,但是有bug,翻apache日志的时候发现会无法import _ssl,然后我就怒而直接装apache2了 配置方法大约和这篇文章差不多 安装必要的包 sud ...
- 4 - 基于ELK的ElasticSearch 7.8.x技术整理 - 高级篇( 续 ) - 更新完毕
0.前言 这里面一些理论和前面的知识点挂钩的,所以:建议看一下另外3篇知识内容 基础篇:https://www.cnblogs.com/xiegongzi/p/15684307.html java操作 ...
- 04.python哈希表
python哈希表 集合Set 集合,简称集.由任意个元素构成的集体.高级语言都实现了这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类型. Python中,它是可变的.无序的.不重复的元素的集合. 初始化 set() -&g ...
- Pytest_用例执行顺序(5)
在unittest中,测试用例的执行顺序与测试用例的名称有关,按照名称的ascii码排序的,并不是按照用例的编写顺序执行的. pytest默认是按用例的编写顺序执行的 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方包 pytes ...
- vuex从后台数据后页面已完成渲染无法显示数据的解决办法
一.在store中state定义一个变量 来控制是否显示 二.在完成数据获取后把isShow设为true 三.把state状态映射到页面的computed中 四.在模板中使用v-if来判断是否显示 来 ...
- Cookie.Session到Token和JWT
一.session和cookie: 现在一般都是session和cookie一起用,一起提.但是他们俩其实不是一定要在一起. session的产生原因是,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 这就导致了,不同的用户 ...
- 【填坑往事】使用Rxjava2的distinct操作符处理自定义数据类型去重的问题
最近碰到一个问题,自定义数据类型列表中出现了重复数据,需要去重.处理去重的办法很多,比如借助Set集合类,使用双重循环拿每一个元素和其他元素对比等.这里介绍一种简单而且比较优雅的方式:使用Rxjava ...
- layui 时间插件,change&&done,按照官网写法无效,解决方式!
摘抄自 hahei2020:https://blog.csdn.net/hahei2020/article/details/79285370 layui 时间插件, 当选择时间或时间发生改变后,按照官 ...
- [论文翻译] 分布式训练 Parameter sharding 之 ZeRO
[论文翻译] 分布式训练 Parameter sharding 之 ZeRO 目录 [论文翻译] 分布式训练 Parameter sharding 之 ZeRO 0x00 摘要 0x01 综述 1.1 ...
-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之图解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运行时数据区域 程序计数器 用于记录从内存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线程私有的一小块内存,也是唯一不会报出OOM异常的区域 Java虚拟机栈 Java虚拟机栈(Ja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