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List Set
观前提醒:本文内容多为入门时的学习笔记,笔记内容有些混乱!!!
| | | |
| | | |
| | | |
泛型只能是引用类型,不能是基本类型。
如果希望集合中存储的是基本类型数据,需要基本类型对应的“包装类”,如下:
基本类型 包装类(都位于java.lang包中)
byte Byte
short Short
int Integer
long Long
float Float
double Double
char Character
boolean Boolean
// 自动装箱:基本类型 --> 包装类型 例如:int --> Integer
// 自动拆箱:包装类型 --> 基本类型 例如:Integer --> int
List
List接口不但继承了Collection接口的全部方法,还增加了一些根据元素【索引】进行操作的特有方法,如下: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将指定元素添加到集合的指定位置public E get(int index)
:获取指定位置的元素值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值,返回被移除元素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用指定元素替换指定位置的元素,返回指定位置的修改之前的元素
ArrayList
每个 ArrayList
实例都有一个容量,随着向 ArrayList 中不断添加元素,其容量也自动增长。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Integer> arr = new ArrayList<>(); // 定义一个空列表
ArrayList<Character> arr_char = new ArrayList<>(5); // 使用指定的初始容量构造一个空列表
System.out.println(arr_char.size()); // 0 返回集合中元素的个数,虽然arr_char容量为5,但是还没有元素
arr.add(0);
System.out.println(arr); // [0]
Collection<Integer>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s.addAll(coll, 1,2,3,4);
arr.addAll(coll);
System.out.println(arr); // [0, 1, 2, 3, 4]
arr.add(3, -1); // 在索引3的位置上插入元素10
System.out.println(arr); // [0, 1, 2, -1, 3, 4]
arr.addAll(0, coll); // 在0位置上插入coll中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arr); // [1, 2, 3, 4, 0, 1, 2, -1, 3, 4]
System.out.println(arr.indexOf(-1)); // 7 返回-1元素的索引值
System.out.println(arr.get(7)); // -1 获取索引7对应的元素值
System.out.println(arr.set(7, 1)); // -1 将-1这个元素修改为1,并返回修改之前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arr); // [1, 2, 3, 4, 0, 1, 2, 1, 3, 4]
System.out.println(arr.remove(7)); // 1 删除索引7对应的元素,并返回该元素
System.out.println(arr); // [1, 2, 3, 4, 0, 1, 2, 3, 4]
System.out.println(arr.subList(3, 6)); // [4, 0, 1] 截取索引在[3, 6)之间的元素,返回值是List<E>
arr.sort((o1, o2) -> o1 - o2); // 升序排列 无论升序还是降序都需要传入Comparator实现类的实例
System.out.println(arr); // [0, 1, 1, 2, 2, 3, 3, 4, 4]
arr.sort((o1, o2) -> o2 - o1); // 降序排列
System.out.println(arr); // [4, 4, 3, 3, 2, 2, 1, 1, 0]
System.out.println(arr.contains(0)); // true 集合中包含元素0,返回true
System.out.println(arr.containsAll(coll)); // true 如果该集合包含指定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则返回true
System.out.println(arr.removeAll(coll)); // true 删除arr中所有包含在coll中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arr); // [0]
System.out.println(arr.isEmpty()); // false 判空
ArrayList arr2 = (ArrayList<Integer>)arr.clone(); // 拷贝,返回值是一个Object实例,可进行向下转型
System.out.println(arr == arr2); // false
arr2.clear(); // 将集合中元素清空
System.out.println(arr); // [0]
System.out.println(arr2); // []
}
}
LinkedList
LinkedList集合的特点:
- 底层是一个【链表】结构:查询慢,增删快
- 里边包含了大量操作首尾元素的方法
下面代码介绍几个LinkedList特有方法,其他List和Collection接口定义的一些共性方法不在介绍: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LinkedList中特有的一些重用方法:
- public void addFirst(E e):将指定元素插入此列表的开头。
- public void addLast(E e):将指定元素添加到此列表的结尾。
- public void push(E e):将元素推入此列表所表示的堆栈。
- public E getFirst():返回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 public E getLast():返回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 public E removeFirst():移除并返回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 public E removeLast():移除并返回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 public E pop():从此列表所表示的堆栈处弹出一个元素。
- public boolean isEmpty():如果列表不包含元素,则返回true。
*/
//创建LinkedList集合对象
LinkedList<String> linked = new LinkedList<>();
//使用add方法往集合中添加元素
linked.add("a");
linked.add("b");
linked.add("c");
System.out.println(linked); //[a, b, c]
// addFirst()等价于push()
linked.addFirst("www1");
System.out.println(linked); // [www1, a, b, c]
linked.push("www2");
System.out.println(linked); // [www2, www1, a, b, c]
// 将指定元素添加到此列表的结尾。此方法等效于add()
linked.addLast("com");
System.out.println(linked); // [www2, www1, a, b, c, com]
if(!linked.isEmpty()){ // 判空
String first = linked.getFirst(); // 获取表头元素
System.out.println(first); // www2
String last = linked.getLast(); // 获取表尾元素
System.out.println(last); // com
System.out.println(linked); // [www2, www1, a, b, c, com]
}
String first = linked.pop(); // 弹出第一个元素,相当于removeFirst()
System.out.println("被移除的第一个元素:"+first); // 被移除的第一个元素:www2
String last = linked.removeLast();
System.out.println("被移除的最后一个元素:"+last); // 被移除的最后一个元素:com
System.out.println(linked); // [www1, a, b, c]
linked.removeFirst();
System.out.println(linked); // [a, b, c]
linked.add(2, "bc"); // 可以使用索引
System.out.println(linked); // [a, b, bc, c]
System.out.println(linked.get(2)); // bc 通过索引获取元素
}
}
Set
Set集合特点:
- 不允许重复的元素
- 没有索引,不能使用带索引的方法
HashSet和LinkedHashSet
HashSet是Set接口的一个实现类,LinkedHashSet也是Set接口的一个实现类,同时还是HashSet的子类。
HashSet的常用方法:
public boolean add(E e)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public void clear()
public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public boolean isEmpty()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以上方法不再介绍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java.util.HashSet 是 Set接口 的一个实现类
特点:
1. 无序集合,存储顺序和取出顺序可能不一致
2. 底层是一个哈希表,查询速度非常快
*/
Set<Integer> set1 = new HashSet<>();
set1.add(1); set1.add(3); set1.add(2); set1.add(1);
System.out.println(set1); // [1, 2, 3]
// 遍历方式:
Iterator<Integer> it = set1.iterator(); // 返回该集合中所有元素的迭代器
while (it.hasNext()){ // hasNext()判断是否还有下一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it.next()); // next()获取下一个元素
} // 1 2 3
// 使用foreach语句遍历集合
for (int x : set1)
System.out.println(x); // 1 2 3
// ===============================================================
/*
java.util.LinkedHashSet是HashSet的一个子类
底层结构是【哈希表+链表】,链表用来记录元素添加顺序,可以实现顺序存储
*/
Set<Integer> set3 = new LinkedHashSet<>();
set3.add(1); set3.add(3); set3.add(2); set3.add(1);
System.out.println(set3); // [1, 3, 2]
}
}
哈希表图解
Set集合中元素不重复的原理
『Java』List Set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Collection接口 Collections类
接口Collection public interface Collection<E>定义了所有单列集合中共性的方法,所有的单列集合都可以使用共性方法. Collection的常用子接口有 ...
- 『Java』成员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 成员方法类是定义在一个类中的方法外的类,例如: public class Outer{ // 外部类 class Inner { // 内部类 // 内部类成员 } // 外部类成员 } ...
- 『Java』接口的使用方法
以下三个文件存在于同一个包下: 定义接口Dome_Interface.java: package cn.xxmmqg.Interface; // 接口不能直接使用,必须有一个"实现类&quo ...
- 『Java』StringBuilder类使用方法
String类存在的问题 String类的底层是一个被final修饰的byte[],不能改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使用java.lang.StringBuilder类. StringBuilder ...
- 『Java』String类使用方法
Java中的字符串 java.lang.String类表示字符串类,Java程序中所有字符串文字都可以看作实现该类的实例. 特点: 字符串不可变:字符串的值在创建后不能在发生改变 public cla ...
- 『Java』数组
在学习数组之前先学习java.util.Arrays类中的一个静态方法Arrays.toString(). 该方法可以将传入的数组格式化为一个字符串,便于我们查看数组内容,例如: import jav ...
- 2017-2018-2 165X 『Java程序设计』课程 结对编程练习_四则运算
2017-2018-2 165X 『Java程序设计』课程 结对编程练习_四则运算 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熟悉了这门语言基本的用法.在一次又一次对着电脑编写并提交代码,进行练习的时候,有没有觉 ...
- 2017-2018-2 165X 『Java程序设计』课程 团队项目备选题目
2017-2018-2 165X 『Java程序设计』课程 团队项目备选题目 结合本课程时间安排,以及同学们的专业和课程内容,制定了以下六个题目供各小组选择.如有其他项目方案设想,可自行与老师沟通.老 ...
- 2017-2018-2 20172310『Java程序设计』课程 结对编程练习_四则运算_第二周
2017-2018-2 20172310『Java程序设计』课程 结对编程练习_四则运算_第二周 博客要求 组内同学需各自发表博客 博客中需包含以下内容: 相关过程截图 关键代码解释 遇到的困难及解决 ...
随机推荐
- 44、wget和curl的常用参数
1.wget: wget是文件下载的工具: 不加任何参数是直接下载该文件: (1)-O: 将下载的文件指定为特定的文件名: wget -O baidu.html www.baidu.com --201 ...
- 20、高可用数据同步工具drbd介绍
20.1.什么是drbd: 20.2.drbd的工作原理: 20.3.drbd的同步模式: 1.实时同步模式: 2.异步同步模式: 20.4.drbd生产应用场景: 1.生产场景中drbd常用于基于高 ...
- 浅析WebSocket 原理
浅析WebSocket 原理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简介:先简单了解下WebSocket 原理,日后的使用中再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什么是WebSocket WebSocket 是HTML5 ...
- css文字动画(自动换文字)
html: <div class="content"> <div class="content__container"> <p c ...
- linux进程后台运行的几种方法 - nohup/setsid/&
linux进程后台运行的几种方法 - nohup/setsid/& [转载]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用 telnet/ssh 登录了远程的 Linux 服务器,运行了一些耗时较长的任务 ...
- Https:Java代码设置使用证书访问Https
设置证书进行访问或被访问操作 String keyStore = "keyStore的文件路径": String KEY_STORE_PWD = "1234"; ...
- 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学习篇--进程(process)一 归纳总结
权限!权限!权限! 没有权限,一些资源你是没办法使用的.在Linux中cat filename,结果屏幕显示了filename的内容,为什么你能看见,而我不能?权限.与UID/GID有关,与文件的属性 ...
- python 得到汉字的拼音
import pypinyin # 不带声调的(style=pypinyin.NORMAL) def pinyin(word): s = '' for i in pypinyin.pinyin(wor ...
- 【论文阅读】Socially aware motion planning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annotated
目录 摘要部分: I. Introduction 介绍 II. Background 背景 A. Collision Avoidance with DRL B. Characterization of ...
- LeetCode 982. Triples with Bitwise AND Equal To Zero
题目链接:https://leetcode.com/problems/triples-with-bitwise-and-equal-to-zero/ 题意,已知数组A,长度不超过1000,最大的数不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