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程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如下这种形式的程序:

public class Test {
{
////
}
}

这种形式的程序段我们将其称之为代码块,所谓代码块就是用大括号({})将多行代码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数据体,用于实现特定的算法。一般来说代码块是不能单独运行的,它必须要有运行主体。在Java中代码块主要分为四种:

一、 普通代码块

普通代码块是我们用得最多的也是最普遍的,它就是在方法名后面用{}括起来的代码段。普通代码块是不能够单独存在的,它必须要紧跟在方法名后面。同时也必须要使用方法名调用它。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普通代码块");
}
}

二 、 静态代码块

想到静态我们就会想到static,静态代码块就是用static修饰的用{}括起来的代码段,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对静态属性进行初始化。

public class Test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静态代码块");
}
}

三、 同步代码块

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修饰,并使用“{}”括起来的代码片段,它表示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线程进入到该方法块中,是一种多线程保护机制。

四、 构造代码块

在类中直接定义没有任何修饰符、前缀、后缀的代码块即为构造代码块。我们明白一个类必须至少有一个构造函数,构造函数在生成对象时被调用。构造代码块和构造函数一样同样是在生成一个对象时被调用,那么构造代码在什么时候被调用?如何调用的呢?看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
* 构造代码
*/
{
System.out.println("执行构造代码块...");
} /**
* 无参构造函数
*/
public Test(){
System.out.println("执行无参构造函数...");
} /**
* 有参构造函数
* @param id id
*/
public Test(String id){
System.out.println("执行有参构造函数...");
}
}

上面定义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类,该类包含无参构造函数、有参构造函数以及构造代码块,同时在上面也提过代码块是没有独立运行的能力,他必须要有一个可以承载的载体,那么编译器会如何来处理构造代码块呢?编译器会将代码块按照他们的顺序(假如有多个代码块)插入到所有的构造函数的最前端,这样就能保证不管调用哪个构造函数都会执行所有的构造代码块。上面代码等同于如下形式:

public class Test {
/**
* 无参构造函数
*/
public Test(){
System.out.println("执行构造代码块...");
System.out.println("执行无参构造函数...");
} /**
* 有参构造函数
* @param id id
*/
public Test(String id){
System.out.println("执行构造代码块...");
System.out.println("执行有参构造函数...");
} } 运行结果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est();
System.out.println("----------------");
new Test("1");
}
------------
Output:
执行构造代码块...
执行无参构造函数...
----------------
执行构造代码块...
执行有参构造函数...

从上面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在new一个对象的时候总是先执行构造代码,再执行构造函数,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构造代码不是在构造函数之前运行的,它是依托构造函数执行的。正是由于构造代码块有这几个特性,所以它常用于如下场景:

      1、 初始化实例变量

如果一个类中存在若干个构造函数,这些构造函数都需要对实例变量进行初始化,如果我们直接在构造函数中实例化,必定会产生很多重复代码,繁琐和可读性差。这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构造代码块来实现。这是利用编译器会将构造代码块添加到每个构造函数中的特性。

2、 初始化实例环境

一个对象必须在适当的场景下才能存在,如果没有适当的场景,则就需要在创建对象时创建此场景。我们可以利用构造代码块来创建此场景,尤其是该场景的创建过程较为复杂。构造代码会在构造函数之前执行。

上面两个常用场景都充分利用构造代码块的特性,能够很好的解决在实例化对象时构造函数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利用构造代码不仅可以减少代码量,同时也是程序的可读性增强了。特别是当一个对象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实现一些复杂逻辑,这个时候如果在构造函数中实现逻辑,这是不推荐的,因为我们提倡构造函数要尽可能的简单易懂,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构造代码封装这些逻辑实现部分。

五、 静态代码块、构造代码块、构造函数执行顺序

从词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区别。静态代码块,静态,其作用级别为类,构造代码块、构造函数,构造,其作用级别为对象。

1、 静态代码块,它是随着类的加载而被执行,只要类被加载了就会执行,而且只会加载一次,主要用于给类进行初始化。

2、 构造代码块,每创建一个对象时就会执行一次,且优先于构造函数,主要用于初始化不同对象共性的初始化内容和初始化实例环境。

3、 构造函数,每创建一个对象时就会执行一次。同时构造函数是给特定对象进行初始化,而构造代码是给所有对象进行初始化,作用区域不同。

通过上面的分析,他们三者的执行顺序应该为:静态代码块 > 构造代码块 > 构造函数。

public class Test {
/**
* 静态代码块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执行静态代码块...");
} /**
* 构造代码块
*/
{
System.out.println("执行构造代码块...");
} /**
* 无参构造函数
*/
public Test(){
System.out.println("执行无参构造函数...");
} /**
* 有参构造函数
* @param id
*/
public Test(String id){
System.out.println("执行有参构造函数...");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
new Test();
System.out.println("----------------------");
new Test("1");
}
}
-----------
Output:
执行静态代码块...
----------------------
执行构造代码块...
执行无参构造函数...
----------------------
执行构造代码块...
执行有参构造函数...

参看文献:《编写高质量代码  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

java提高篇(十一)-----代码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提高篇——静态代码块、构造代码块、构造函数以及Java类初始化顺序

    静态代码块:用staitc声明,jvm加载类时执行,仅执行一次构造代码块:类中直接用{}定义,每一次创建对象时执行.执行顺序优先级:静态块,main(),构造块,构造方法. 构造函数 public H ...

  2. java提高篇(十一)-----强制类型转换

    在java中强制类型转换分为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两种,这里我们讨论的后者,也就是引用数据类型的强制类型转换. 在Java中由于继承和向上转型,子类可以非常自然地转换成父类,但是父类转换成子类则需 ...

  3. Java提高篇(二七)-----TreeMap

    TreeMap的实现是红黑树算法的实现,所以要了解TreeMap就必须对红黑树有一定的了解,其实这篇博文的名字叫做:根据红黑树的算法来分析TreeMap的实现,但是为了与Java提高篇系列博文保持一致 ...

  4. java提高篇(十七)-----异常(二)

          承接上篇博文:java提高篇-----异常(一) 五.自定义异常 Java确实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异常,但是异常体系是不可能预见所有的希望加以报告的错误,所以Java允许我们自定义异常来表 ...

  5. java提高篇(十)-----详解匿名内部类

    在java提高篇-----详解内部类中对匿名内部类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但是内部类还存在很多其他细节问题,所以就衍生出这篇博客.在这篇博客中你可以了解到匿名内部类的使用.匿名内部类要注意的事项.如何初始 ...

  6. java提高篇(八)----详解内部类

    可以将一个类的定义放在另一个类的定义内部,这就是内部类. 内部类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特性但又比较难理解使用的特性(鄙人到现在都没有怎么使用过内部类,对内部类也只是略知一二). 第一次见面 内部类我们从外面 ...

  7. java提高篇(九)-----详解匿名内部类

    在java提高篇-----详解内部类中对匿名内部类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但是内部类还存在很多其他细节问题,所以就衍生出这篇博客.在这篇博客中你可以了解到匿名内部类的使用.匿名内部类要注意的事项.如何初始 ...

  8. Java提高篇---TreeMap

    TreeMap的实现是红黑树算法的实现,所以要了解TreeMap就必须对红黑树有一定的了解,其实这篇博文的名字叫做:根据红黑树的算法来分析TreeMap的实现,但是为了与Java提高篇系列博文保持一致 ...

  9. 【转】java提高篇(十)-----详解匿名内部类

    原文网址:http://www.cnblogs.com/chenssy/p/3390871.html 在java提高篇-----详解内部类中对匿名内部类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但是内部类还存在很多其他细节 ...

  10. java提高篇(十)-----详解匿名内部类 ,形参为什么要用final

    在java提高篇-----详解内部类中对匿名内部类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但是内部类还存在很多其他细节问题,所以就衍生出这篇博客.在这篇博客中你可以了解到匿名内部类的使用.匿名内部类要注意的事项.如何初始 ...

随机推荐

  1. PV(访问量)、UV(独立访客)、IP(独立IP) (转)

    网站统计中的PV(访问量):UV(独立访客):IP(独立IP)的定义与区别今天使用了雅虎统计,看到里面就有这个,就说说,其实里面的uv大家可能觉得很新奇,但是和站长统计里的独立访客是一样的嘛.---- ...

  2. 关于IE打印预览内容显示不全的问题解决

    眼下在调整一个页面打印功能的时候,发现多行文本框TextArea在页面显示的时候,多行文本能够正常显示,可是在打印页面的时候.部分内容就被遮挡住了, 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后来还是请教了美工. 首先查了下 ...

  3. Windows下文件或文件夹不能删除时的解决办法

    windows在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时,提示文件或文件夹被占用而无法删除 解决办法:win7: winxp: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Unlocker.360.Process Explorer(这个是微软支持的) ...

  4. FBReaderJ源代码编译配置

    1.git路径:https://github.com/geometer/FBReaderJ.git 2.project中HowToBuild指引了怎么编译,补充一下: 须要在project文件夹和th ...

  5. python学习之list

    list: 创建:list = [5,7,9] 取值和改值:list[1] = list[1] * 5 列表尾插入:list.append(4) 去掉第0个值并返回第0个值的数值:list.pop(0 ...

  6. NYOJ 45 棋盘覆盖 模拟+高精度

    题意就不说了,中文题... 小白上讲了棋盘覆盖,于是我就挖了这题来做. 棋盘覆盖的推导不是很难理解,就是分治的思想,具体可以去谷歌下. 公式就是f(k) = f(k - 1) * 4 + 1,再化解下 ...

  7. Django - Django框架 简单介绍

    Django框架 简单介绍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article/details/29172271 1. 介绍 Django是一个开放源码 ...

  8. leetcode第一刷_Pow(x, n)

    高速乘方的算法,写了好多变,出了各种错,真是服了我自己了. 思想是每次对n减半,将当前的temp平方.须要注意的是假设当前的n是个奇数,减半之后会丢失掉一次乘积,因此假设当前的n为奇数,应该先在结果里 ...

  9. lua简洁的功能(两)

    Lua中的函数带有词法定界的第一类值. 第一类值: 在Lua中,函数和其它值(数值,字符串)一样,函数能够被存放在变量中,也存放在表中, 能够作为函数的參数,还能够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词法定界:被嵌套 ...

  10. shell脚本中的数学运算

    shell中的赋值和操作默认都是字符串处理,在此记下shell中进行数学运算的几个特殊方法.以后用到的时候能够来看,呵呵 1.错误方法举例 a) var=1+1 echo $var 输出的结果是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