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津法(OTSU)是一种确定图像二值化分割阈值的算法,由日本学者大津于1979年提出。从大津法的原理上来讲,该方法又称作最大类间方差法,因为按照大津法求得的阈值进行图像二值化分割后,前景与背景图像的类间方差最大(何为类间方差?原理中有介绍)。

OTSU算法

OTSU算法也称最大类间差法,有时也称之为大津算法,由大津于1979年提出,被认为是图像分割中阈值选取的最佳算法,计算简单,不受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影响,因此在数字图像处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前景两部分。因方差是灰度分布均匀性的一种度量,背景和前景之间的类间方差越大,说明构成图像的两部分的差别越大,当部分前景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为前景都会导致两部分差别变小。因此,使类间方差最大的分割意味着错分概率最小。

原理:

对于图像I(x,y),前景(即目标)和背景的分割阈值记作T,属于前景的像素点数占整幅图像的比例记为ω0,其平均灰度μ0;背景像素点数占整幅图像的比例为ω1,其平均灰度为μ1。图像的总平均灰度记为μ,类间方差记为g。

假设图像的背景较暗,并且图像的大小为M×N,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小于阈值T的像素个数记作N0,像素灰度大于阈值T的像素个数记作N1,则有:
      ω0=N0/ M×N (1)
      ω1=N1/ M×N (2)
      N0+N1=M×N (3)
      ω0+ω1=1    (4)
      μ=ω0*μ0+ω1*μ1 (5)
      g=ω0(μ0-μ)^2+ω1(μ1-μ)^2 (6)
将式(5)代入式(6),得到等价公式:
      g=ω0ω1(μ0-μ1)^2    (7) 这就是类间方差
采用遍历的方法得到使类间方差g最大的阈值T,即为所求。

matlab函数:

matlab中函数graythresh既是使用大津法求得分割阈值T。用法如下:

      T = graythresh(img);

      BW = im2bw(img,T);

大津法的形象理解:

对于直方图有两个峰值的图像,大津法求得的T近似等于两个峰值之间的低谷。

      imhist(img);

T = graythresh(img);

如下图为图像的直方图,使大津法求得的T=0.5294,转换在[0,255]之间为134.9970,只好是两个峰值之间低谷的位置。

OpenCV的二值化操作中,有一种“大津阈值处理”的方法,使用函数cvThreshold(image,image2,0,255,CV_THRESH_OTSU) 实现,该函数就会使用大律法OTSU得到的全局自适应阈值来进行二值化图片,而参数中的threshold不再起作用。

以下是一段在OpenCV中实现的C语言程序,即一个使用OTSU算法提取图像阈值的函数,输入参数为一个图像指针,返回分割该图像的最佳阈值。

其中的变量说明:当分割的阈值为t时

w0为背景像素点占整幅图像的比例

u0为w0平均灰度

w1为前景像素点占整幅图像的比例

u1为w1平均灰度

u为整幅图像的平均灰度

公式:g = w0*pow((u-u0),2) + w1*pow((u-u1),2)

int MyAutoFocusDll::otsuThreshold(IplImage *frame)
{
const int GrayScale = ;
int width = frame->width;
int height = frame->height;
int pixelCount[GrayScale];
float pixelPro[GrayScale];
int i, j, pixelSum = width * height, threshold = ;
uchar* data = (uchar*)frame->imageData; //指向像素数据的指针
for (i = ; i < GrayScale; i++)
{
pixelCount[i] = ;
pixelPro[i] = ;
} //统计灰度级中每个像素在整幅图像中的个数
for (i = ; i < height; i++)
{
for (j = ; j < width; j++)
{
pixelCount[(int)data[i * width + j]]++; //将像素值作为计数数组的下标
}
} //计算每个像素在整幅图像中的比例
float maxPro = 0.0;
int kk = ;
for (i = ; i < GrayScale; i++)
{
pixelPro[i] = (float)pixelCount[i] / pixelSum;
if (pixelPro[i] > maxPro)
{
maxPro = pixelPro[i];
kk = i;
}
} //遍历灰度级[0,255]
float w0, w1, u0tmp, u1tmp, u0, u1, u, deltaTmp, deltaMax = ;
for (i = ; i < GrayScale; i++) // i作为阈值
{
w0 = w1 = u0tmp = u1tmp = u0 = u1 = u = deltaTmp = ;
for (j = ; j < GrayScale; j++)
{
if (j <= i) //背景部分
{
w0 += pixelPro[j];
u0tmp += j * pixelPro[j];
}
else //前景部分
{
w1 += pixelPro[j];
u1tmp += j * pixelPro[j];
}
}
u0 = u0tmp / w0;
u1 = u1tmp / w1;
u = u0tmp + u1tmp;
deltaTmp = w0 * pow((u0 - u), ) + w1 * pow((u1 - u), );
if (deltaTmp > deltaMax)
{
deltaMax = deltaTmp;
threshold = i;
}
} return threshold;
}
 

大津法---OTSU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自适应阈值分割—大津法(OTSU算法)C++实现

    大津法是一种图像灰度自适应的阈值分割算法,是1979年由日本学者大津提出,并由他的名字命名的.大津法按照图像上灰度值的分布,将图像分成背景和前景两部分看待,前景就是我们要按照阈值分割出来的部分.背景和 ...

  2. 自适应阈值二值化之最大类间方差法(大津法,OTSU)

    最大类间方差法是由日本学者大津(Nobuyuki Otsu)于1979年提出的,是一种自适应的阈值确定的方法,又叫大津法,简称OTSU.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2部分.背景和目标之间 ...

  3. OSTU大津法图像分割

    OSTU图像分割 最大类间方差法,也成大津法OSTU,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2部分.背景和目标之间的类间方差越大,说明构成图像的2部分的差别越大,当部分目标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 ...

  4. OTSU大津法对图像二值化

    OTSU算法 (1)原理: 对于图像I(x,y),前景(即目标)和背景的分割阈值记作T,属于背景的像素个数占整幅图像的比例记为ω0,其平均灰度μ0:前景像素个数占整幅图像的比例为ω1,其平均灰度为μ1 ...

  5. 图像二值化----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大津算法)

    最大类间方差法是由日本学者大津于1979年提出的,是一种自适应的阈值确定的方法,又叫大津 法,简称OTSU.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2部分.背景和目标之间的类间方差越大,说明构成图像 ...

  6. 基于Otsu算法的图像自适应阈值切割

    在图像处理实践中,将灰度图转化为二值图是非经常见的一种预处理手段. 在Matlab中,能够使用函数BW = im2bw(I, level)来将一幅灰度图 I.转化为二值图. 当中.參数level是一个 ...

  7. opencv python 图像二值化/简单阈值化/大津阈值法

    pip install matplotlib 1简单的阈值化 cv2.threshold第一个参数是源图像,它应该是灰度图像. 第二个参数是用于对像素值进行分类的阈值, 第三个参数是maxVal,它表 ...

  8.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

    由Otsu(大津展之)于1978年提出的最大类间方差法,是引起较多关注的一种阈值选取方法.它是在判决分析或最小二乘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参考文献: [1] Otsu N. A threshold ...

  9. 用OpenCV实现Otsu算法

    算法的介绍 otsu法(最大类间方差法,有时也称之为大津算法)使用的是聚类的思想,把图像的灰度数按灰度级分成2个部分,使得两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值差异最大,每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差异最小,通过方差的计算来寻找 ...

随机推荐

  1. window下mongodb安装和配置

    mongodb安装和配置 1.下载:https://www.mongodb.com 2.解压到盘的根目录下,本人解压到D盘根目录 3.在软件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data 4.再新建两个文件夹db.l ...

  2. mongoDB的配置以及运行

    干嘛的:数据库,nosql(非关系型)   场景:解决大规模数据集合多重数据种类 一.mongoDb安装: 下载地址: https://www.mongodb.com/download-center ...

  3. SQL sysobjects 表 详解

    sysobjects 表 在数据库内创建的每个对象(约束.默认值.日志.规则.存储过程等)在表中占一行.只有在 tempdb 内,每个临时对象才在该表中占一行.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name sys ...

  4. COGS.1689.[HNOI2010]Bounce 弹飞绵羊(分块)

    题目链接 /* 分块,维护从某位置跳到下一个块需要多少步 */ #include<cmath> #include<cstdio> #include<cctype> ...

  5. Pyinstaller安装以及参数使用

    一.安装 pip install pyinstaller (注:win7系统安装有pywin32依赖包,先按pywin32在进行以上的步骤) 二.参数说明(这里要注意大小写) -F   表示生成单个可 ...

  6. nginx限制ip访问(转)

    一.服务器全局限IP #vi nginx.conf allow 10.57.22.172;  #允许的IP    deny all;   二.站点限IP #vi vhosts.conf 站点全局限IP ...

  7. C#键盘事件处理父窗体子窗体

    :                             :                             MessageBox.Show(, , Keys.F1);            ...

  8. 前端AngularJS后端ASP.NET Web API上传文件

    本篇体验使用AngularJS向后端ASP.NET API控制器上传文件.    首先服务端: public class FilesController : ApiController { //usi ...

  9. ArcGIS Pro 中不可用的工具

    有些可用于 ArcMap 之类的其他 ArcGIS Desktop 应用程序的地理处理工具在 ArcGIS Pro 中不可用.用于处理 ArcGIS Pro 所不支持的数据格式的地理处理工具已被移除, ...

  10. windows域控里,属性和字段映射表

    string[] prop = new string[] { "DisplayName", "SamAccountName", "UserPrin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