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前言

对于 Redis 服务器来说,内存资源非常宝贵,如果一些过期键一直不被删除,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那么,本文将结合博主收集的资料,简单介绍下过期键删除、内存淘汰两个策略,仅供参考。

博主 Redis 相关文章都在这里了:https://www.cnblogs.com/hnzhengfy/category/2229717.html

一、Redis 的过期时间配置

1.1 设置过期时间的方法

首先是在设置键值对的同时指定过期时间:

# 语法
SET key value [EX seconds] [PX milliseconds]
# 示例
SET mykey "hello" EX 60 # 设置 mykey 的值为 "hello",并在 60 秒后过期
SET mykey "hello" PX 60000 # 设置 mykey 的值为 "hello",并在 60000 毫秒(即 60 秒)后过期

然后是给已存在的键添加过期时间,共四种命令:

# 【expire 命令】设置以【秒】为单位的过期时间
# 语法:
EXPIRE key seconds
# 示例:
SET mykey "hello"
EXPIRE mykey 60 # 设置 mykey 在 60 秒后过期 # 【pexpire 命令】设置以【毫秒】为单位的过期时间
# 语法:
PEXPIRE key milliseconds
# 示例:
SET mykey "hello"
PEXPIRE mykey 60000 # 设置 mykey 在 60000 毫秒(即 60 秒)后过期 # 【expireat 命令】设置一个具体的 Unix 时间戳作为过期时间(以【秒】为单位)
# 语法:
EXPIREAT key timestamp
# 示例:
SET mykey "hello"
EXPIREAT mykey 1743283200 # 设置 mykey 在 Unix 时间戳 1743283200 时过期 # 【pexpireat 命令】设置一个具体的 Unix 时间戳作为过期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 语法:
PEXPIREAT key timestamp_ms
# 示例:
SET mykey "hello"
PEXPIREAT mykey 1743283200000 # 设置 mykey 在 Unix 时间戳 1743283200000 时过期

1.2 如何判断一个键是否已经过期?

  • 首先看下一个带过期时间的键如何保存?

Redis 在内存中存储键值对时,会为每个键维护一个独立的数据结构来记录其元信息(如过期时间)

键值对存储在全局哈希表(dict)中。每个键对应一个 redisObject,该对象包含了键的值以及与该键相关的元信息(例如类型、编码方式等)。

过期时间存储在一个专门的字典(expires 字典)中,键是普通键名,值是该键的过期时间(以 Unix 时间戳的形式存储)。

# 示例
SET mykey "hello" EX 60
# mykey 被存储在主字典中,指向值 "hello"。
# 同时,mykey 也会被添加到 expires 字典中,值为当前时间 + 60 秒的时间戳。

如果一个键没有设置过期时间,则它不会出现在 expires 字典中。

  • 读取键时会先进行过期检查

当访问一个键时(如 GET 命令),Redis 会先检查该键是否存在于 expires 字典中。如果存在,Redis 会将当前时间与 expires 字典中存储的过期时间进行比较:

如果,当前时间 >= 过期时间:认为该键已过期,返回 nil。

如果,当前时间 < 过期时间:认为该键仍然有效。

二、过期键删除策略

2.1 惰性删除(Lazy Deletion)(被动删除)

惰性删除是 Redis 核心工作机制的一部分,因此默认启用,并且无法通过配置项来手动关闭。

针对惰性删除有三个要点:

被动触发:当客户端访问一个键时(如 GET、DEL 等命令),Redis 会首先检查该键是否已设置过期时间。

过期检查:如果键已过期(当前时间 ≥ 过期时间),Redis 会立即删除该键,并返回 nil(表示键不存在)。

不主动清理:未被访问的过期键不会被删除,直到下次被访问时才会触发检查。

  • 优势

高效性:仅在键被访问时检查过期,避免了不必要的 CPU 资源消耗。

低延迟:不会因过期键的清理操作导致系统性能波动。

  • 劣势

内存浪费:长时间未被访问的过期键会持续占用内存,可能导致内存泄漏。

不可控性:无法主动清理未被访问的过期键。

2.2 定期删除(Periodic Deletion)(主动删除)

定期删除就是以固定的时间间隔,来扫描 Redis 数据库中的键,发现过期的键立即删掉,可以通过配置来设置具体频率。

要点:

主动触发:Redis 内部通过一个后台任务(serverCron)周期性地扫描过期键,并主动删除它们。

随机采样:每次扫描时,Redis 会从数据库的 expires 字典中随机选取一批键(默认 20 个),检查是否过期,并删除已过期的键。

动态调整:通过参数 hz(默认值 10)控制扫描频率,即每秒执行 hz 次扫描任务。扫描时长受 CPU 时间限制(默认不超过 25% 的 CPU 时间)。

简要的步骤:

  1. 遍历所有数据库:依次检查每个数据库(DB)。
  2. 随机采样:从每个数据库的 expires 字典中随机选取 20 个键。
  3. 删除过期键:将过期的键从主字典和 expires 字典中删除。
  4. 重复扫描:如果发现 25% 以上的采样键已过期,则重复扫描,直到过期键比例低于阈值或达到 CPU 时间限制。
  5. 退出条件:若达到预设的 CPU 时间限制(如每秒 25ms),则停止扫描。
  • 优势:

内存友好:主动清理过期键,减少内存浪费。

可控性:通过调整 hz 和扫描参数,平衡性能与内存占用。

  • 劣势:

延迟性:过期键可能在扫描间隔内仍存在,无法立即删除。

资源占用:频繁扫描可能增加 CPU 负载(但通过时间限制避免了极端情况)。

  • 如何配置?

hz:配置 serverCron 的执行频率(默认 10,即每秒 10 次)。

ACTIVE_EXPIRE_CYCLE_SLOW_TIME_PERC:该参数决定了 Redis 在单次过期键清理周期中,最多可以占用的 CPU 时间比例(默认 25%)。

# 计算公式:
最大允许 CPU 时间(微秒) = (1000000 * ACTIVE_EXPIRE_CYCLE_SLOW_TIME_PERC) / (server.hz * 100)
# 例如:当 hz=10
最大允许时间 = (1000000 * 25) / (10 * 100) = 25,000 微秒(即 25 毫秒) # 单次清理,只运行 25 毫秒
# 例如:当 hz=1
最大允许时间 = (1000000 * 25) / (1 * 100) = 250,000 微秒(即 250 毫秒) # 单次清理,只运行 250 毫秒

若某次清理发现大量过期键(如 20 个采样键中有 6 个过期),Redis 会继续扫描直到过期键比例下降或时间耗尽。

2.3 综合策略:惰性删除+定期删除

Redis 的过期键删除策略结合了惰性删除(Lazy Deletion)和定期删除(Periodic Deletion),通过两者的互补性实现性能与内存占用的平衡。

两者结合带来的好处:

高效性:惰性删除仅在键被访问时触发,避免了不必要的 CPU 开销。定期删除通过随机采样和动态调整,平衡了 CPU 负载与内存清理效率。

内存友好:惰性删除确保被访问的过期键立即释放内存。定期删除主动清理未被访问的过期键,减少内存泄漏风险。

典型应用场景:

针对高频访问场景,惰性删除更有优势,能够快速清理过期键,减少内存占用。当然,不可避免的有部分键是没有被访问的,这时就需要定期删除来及时清理。

针对内存敏感场景,定期删除可以避免过期键长期占用空间,但要仔细考量配置项的值,避免 CPU 过载。惰性删除则尽快清除失效键。

针对低资源环境,更加需要两者的有机配合。惰性删除减少 CPU 开销,定期删除通过参数控制资源消耗。也可能需牺牲部分内存利用率以换取 CPU 节省。

三、内存淘汰策略

3.1 触发条件

Redis 的内存淘汰策略(Memory Eviction Policy)是在 Redis 达到最大内存限制(由 maxmemory 参数配置)时,用于决定如何淘汰(删除)现有数据以腾出空间的机制。

两个条件全部满足才触发:

  • 达到最大内存限制:当 Redis 使用的内存超过 maxmemory 配置的阈值时。
  • 需要分配新内存:当尝试写入新数据或更新现有数据时,如果内存不足,触发淘汰策略。

3.2 八种内存淘汰策略

八种策略实际上可以分为三类。

1)不淘汰任何数据(默认策略)

  • maxmemory-policy noeviction

当内存不足时,拒绝所有写操作(如SET、ADD等),并返回错误(OOM command not allowed when used memory > 'maxmemory')。

适用于对数据完整性要求高的场景,避免因内存不足导致数据丢失。

2)在所有键(allkeys)中选择淘汰

这类策略会从所有键(无论是否设置了过期时间)中选择淘汰对象。

  •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

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Least Recently Used)键。根据键的最近访问时间(上次读或写的时间),选择最久未使用的键淘汰。

适合访问模式不固定、需要保留近期活跃数据的场景。

  •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fu

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Least Frequently Used)键。根据键的访问频率(读写次数),选择使用频率最低的键淘汰。

适合频繁访问少数热点数据的场景(如热门商品缓存)。

  • maxmemory-policy allkeys-random

随机选择一个键淘汰。

适用于对数据淘汰的公平性要求不高,追求简单快速的淘汰方式。

3)仅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volatile)中选择淘汰

这类策略仅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中选择淘汰对象。

  •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中,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Least Recently Used)键。

适用于需要淘汰过期可能性高的键,同时保留近期活跃数据。

  •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fu

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中,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Least Frequently Used)键。

适合访问频率低但即将过期的键。

  •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random

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中随机选择一个淘汰。

适用于对过期键的淘汰公平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ttl

优先淘汰剩余生存时间(TTL:Time To Live)最短的键。如果多个键的 TTL 相近,则可能随机选择。

适用于希望尽快清理即将过期的键,避免内存浪费的场景。

注意:volatile-ttl 策略可能因时间因素导致某些键被提前淘汰,即使它们仍被频繁访问。

业务场景 推荐使用的策略
数据完整性要求高 使用 noeviction,避免写入失败
访问模式不固定 使用 allkeys-lru 或 volatile-lru
存在热点数据 使用 allkeys-lfu 或 volatile-lfu
希望优先清理即将过期的数据 使用 volatile-ttl
简单快速淘汰 使用 allkeys-random 或 volatile-random

注意:Redis 的 LRU 和 LFU 并非精确实现,而是通过采样和统计来近似计算,以减少性能开销。例如,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 会定期采样部分键来估算最近最少使用情况。

另外,Redis 的内存淘汰策略与键的过期机制(惰性删除+定期删除)是独立的。即使设置了过期时间,未被访问的键仍可能因内存不足被提前淘汰。

3.3 配置和查看

# 配置格式
maxmemory <bytes> # 设置最大内存限制(如:maxmemory 1gb)
maxmemory-policy <policy> # 设置淘汰策略(如: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
# 动态配置(需重启后生效)
CONFIG SET maxmemory 1gb
CONFIG SET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
# 查看当前配置项
CONFIG GET maxmemory
CONFIG GET maxmemory-policy

Redis 的内存淘汰策略提供了灵活的选择,需根据业务需求权衡数据保留策略、性能开销和公平性。合理配置 maxmemory 和 maxmemory-policy 是优化 Redis 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

Redis 过期键删除和内存淘汰策略【Redis 系列之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文了解:Redis过期键删除策略

    Redis过期键删除策略 Redis中所有的键都可以设置过期策略,就像是所有的键都可以上"生死簿",上了生死簿的键到时间后阎王就会叉掉这个键.同一时间大量的键过期,阎王就会忙不过来 ...

  2. Redis 过期键删除策略

    Redis 中数据库键的过期时间都保存在过期字典中,当一个键过期了,Redis 存在三种不同的删除策略:定时删除.惰性删除和定期删除 定时删除 定义 在设置键的过期时间的同时创建一个计时器,让定时器在 ...

  3. redis过期键删除策略以及大key删除方法

    今天遇到了一个前同事挖的坑,刷新缓存中商品信息时先让key过期,然后从数据库里取最新数据然后再放到缓存中,他是这样写的 redisTemplate.expire(CacheConst.GOOGS_PR ...

  4. redis键的过期和内存淘汰策略

    键的过期时间 设置过期时间 Redis可以为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值设置过期时间,作为一个缓存数据库,这个特性是很有帮助的.我们项目中的token或其他登录信息,尤其是短信验证码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按照传统 ...

  5. 面试官:Redis 过期删除策略和内存淘汰策略有什么区别?

    作者:小林coding 计算机八股文网站:https://xiaolincoding.com 大家好,我是小林. Redis 的「内存淘汰策略」和「过期删除策略」,很多小伙伴容易混淆,这两个机制虽然都 ...

  6. redis中key的过期键删除策略

    Redis过期键删除策略 Redis key过期的方式有三种: 被动删除:当读/写一个已经过期的key时,会触发惰性删除策略,直接删除掉这个过期key 主动删除:由于惰性删除策略无法保证冷数据被及时删 ...

  7. Redis的过期策略和内存淘汰策略(转)

    Redis的过期策略 我们都知道,Redis是key-value数据库,我们可以设置Redis中缓存的key的过期时间.Redis的过期策略就是指当Redis中缓存的key过期了,Redis如何处理. ...

  8. LRU工程实现源码(一):Redis 内存淘汰策略

    目录 内存淘汰是什么?什么时候内存淘汰 内存淘汰策略 Redis中的LRU淘汰算法 源码剖析 第一步:什么时候开始淘汰key 配置读取 检查时机 getMaxmemoryState 第二步:淘汰哪些k ...

  9. Redis系列11:内存淘汰策略

    Redis系列1:深刻理解高性能Redis的本质 Redis系列2:数据持久化提高可用性 Redis系列3:高可用之主从架构 Redis系列4:高可用之Sentinel(哨兵模式) Redis系列5: ...

  10. Redis内存淘汰策略

    目录 一.内存淘汰策略重要性 二.Key值过期策略 三.内存淘汰策略 三.Redis内存淘汰策略配置 一.内存淘汰策略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redis的性能很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redis的数据都在内 ...

随机推荐

  1. 架构-初识DDD

    引言 继上一篇BFF的文章后,我又去网上学习了一下DDD(领域驱动设计),发现一篇不错的文章,参考并写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分享在这里. DDD 是什么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 Driven Desig ...

  2. 第四章 dubbo源码解析目录

    9.1 客户端发起请求源码 来看一下客户端请求代码: 1 DemoService demoService = (DemoService) context.getBean("demoServi ...

  3. Golang-文件处理11

    http://c.biancheng.net/golang/102/ Go语言自定义数据文件 对一个程序非常普遍的需求包括维护内部数据结构,为数据交换提供导入导出功能,也支持使用外部工具来处理数据.由 ...

  4. 初识MinIO

    writer:zgx last modify: 2020年09月26日 目录 前言 MinIO简介 MinIO使用 MinIO安装 MinIO纠删码 纠删码ensure code是什么 refers ...

  5. Fast Secure Computation of Set Intersection -解读

    本节解读paper:Fast Secure Computation of Set Intersection, 主要内容 在ROM上基于OMGDH问题设计了一个可以抵抗恶意攻击的PSI,主要贡献是对该协 ...

  6. 推荐一款非常好用的在线 SSH 管理工具

    前言 SSH工具在远程连接.文件传输.远程管理和增强安全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们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不可或缺的工具.今天大姚给大家推荐一款非常好用的在线 SSH 管理工具:Xterminal. ...

  7. Linux下本地yum源配置及局域网yum配置

    1.Linux下本地yum源配置 本地yum源依赖于python解析,首先要确保系统的python和yum源安装完成 1.1.本地yum源配置及挂载 上传ISO镜像或使用本机镜像,使用mount命令挂 ...

  8. java中的文件流File

    数据 + 流(转)操作 IO I表示的是:输入Input O表示的是:Output Stream表示流转 java中的管道不止一个.并且管道有可能不是一样的. 有的管道粗有的管道细 File的常用方法 ...

  9. 一个登录功能也能玩出这么多花样?sa-token带你轻松搞定多地登录、单地登录、同端互斥登录

    需求场景 说起登录,你可能会不屑一顾,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功能吗? 获取一下用户提交参数 username + password 和数据库中一比对,有记录返回[登录成功],无记录返回[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

  10. 硬件设计:POE--POE基础

    参考资料:POE供电基础知识:PSE PD检测过程详解 POE供电简介 以太网供电 一.POE相关介绍 POE(Power Over Ethernet)是指在现有的以太网Cat.5布线基础架构上不做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