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在Mysql中,什么是回表,什么是覆盖索引,索引下推?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1198674
一、什么是回表查询?
通俗的讲就是,如果索引的列在 select 所需获得的列中(因为在 mysql 中索引是根据索引列的值进行排序的,所以索引节点中存在该列中的部分值)或者根据一次索引查询就能获得记录就不需要回表,如果 select 所需获得列中有大量的非索引列,索引就需要到表中找到相应的列的信息,这就叫回表。
InnoDB聚集索引的叶子节点存储行记录,因此, InnoDB必须要有,且只有一个聚集索引:
(1)如果表定义了主键,则PK就是聚集索引;
(2)如果表没有定义主键,则第一个非空唯一索引(not NULL unique)列是聚集索引;
(3)否则,InnoDB会创建一个隐藏的row-id作为聚集索引;
先创建一张表,sql 语句如下:
create table xttblog(
id int primary key,
k int not null,
name varchar(16),
index (k)
)engine = InnoDB;
然后,我们再执行下面的 SQL 语句,插入几条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xttblog(id, k, name) VALUES(1, 2, 'xttblog'),
(2, 1, '业余草'),
(3, 3, '业余草公众号');
假设,现在我们要查询出 id 为 2 的数据。那么执行 select * from xttblog where ID = 2; 这条 SQL 语句就不需要回表。原因是根据主键的查询方式,则只需要搜索 ID 这棵 B+ 树。主键是唯一的,根据这个唯一的索引,MySQL 就能确定搜索的记录。
但当我们使用 k 这个索引来查询 k = 2 的记录时就要用到回表。select * from xttblog where k = 2; 原因是通过 k 这个普通索引查询方式,则需要先搜索 k 索引树,然后得到主键 ID 的值为 1,再到 ID 索引树搜索一次。这个过程虽然用了索引,但实际上底层进行了两次索引查询,这个过程就称为回表。
也就是说,基于非主键索引的查询需要多扫描一棵索引树。因此,我们在应用中应该尽量使用主键查询。
我这里表里的数据量比较少,如果数据量大的话,你能很明显的看出两次查询所用的时间,很明显使用主键查询效率更高。
更多如下图:
(1)先通过普通索引定位到主键值id=5;
(2)在通过聚集索引定位到行记录;
这就是所谓的回表查询,先定位主键值,再定位行记录,它的性能较扫一遍索引树更低。
小总结
使用聚集索引(主键或第一个唯一索引)就不会回表,普通索引就会回表。
二、什么是索引覆盖?
只需要在一棵索引树上就能获取SQL所需的所有列数据,无需回表,速度更快。
explain的输出结果Extra字段为Using index时,能够触发索引覆盖。
三、如何实现索引覆盖?
1、常见的方法是:将被查询的字段,建立到联合索引里去。
例子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sex varchar(5),
index(name)
)engine=innodb;
第一个sql:
select id,name from user where name='shenjian';
能够命中name索引,索引叶子节点存储了主键id,通过name的索引树即可获取id和name,无需回表,符合索引覆盖,效率较高。
Extra:Using index。
第二个sql:
select id,name,sex from user where name='shenjian';
能够命中name索引,索引叶子节点存储了主键id,没有储存sex,sex字段必须回表查询才能获取到,不符合索引覆盖,需要再次通过id值扫描聚集索引获取sex字段,效率会降低。
Extra:Using index condition。
如果把(name)单列索引升级为联合索引(name, sex)就不同了。
create table user1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sex varchar(5),
index(name, sex)
)engine=innodb;
可以看到:
select id,name ... where name='shenjian';
select id,name,sex ... where name='shenjian';
单列索升级为联合索引(name, sex)后,索引叶子节点存储了主键id,name,sex,都能够命中索引覆盖,无需回表。
画外音,Extra:Using index。
四、哪些场景可以利用索引覆盖来优化SQL?
场景1:全表count查询优化
原表为:
user(PK id, name, sex);
直接:
select count(name) from user;
不能利用索引覆盖。
添加索引:
alter table user add key(name);
就能够利用索引覆盖提效。
场景2:列查询回表优化
这个例子不再赘述,将单列索引(name)升级为联合索引(name, sex),即可避免回表。
场景3:分页查询
将单列索引(name)升级为联合索引(name, sex),也可以避免回表。
五、如何创建有效的索引
如果需要索引很长的字符串,此时需要考虑前缀索引
- 前缀索引即选择所需字符串的一部分前缀作为索引,这时候,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叫做索引选择性,索引选择性是指不重复的索引值与数据表的记录总数的比值,可以看出索引选择性越高则查询效率越高,当索引选择性为1时,效率是最高的,但是在这种场景下,很明显索引选择性为1的话我们会付出比较高的代价,索引会很大,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选择字符串的一部分前缀作为索引,通常情况下一列的前缀作为索引选择性也是很高的
如何选择前缀
- 计算该列完整列的选择性,使得前缀选择性接近于完整列的选择性
使用多列索引
- 尽量不要为多列上创建单列索引,因为这样的情况下最多只能使用一星索引,这样的话,不如去创建一个全覆盖索引,在多列上创建单列索引大部分情况下并不能提高 MySQL 的查询性能,MySQL 5.0 中引入了合并索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内多个单列索引来定位指定的结果,但是 5.0 以前的版本,如果 where 中的多个条件是基于多个单列索引,那么 MySQL 是无法使用这些索引的,这种情况下,还不如使用 union
选择合适的索引列顺序
- 经验是将选择性最高的列放到索引最前列,可以在查询的时候过滤出更少的结果集
- 但这样并不总是最好的,如果考虑到 group by 或者 order by 等情况,再比如考虑到一些特别场景下的 guest 账号等数据情况,上面的经验法则可能就不是最适用的
覆盖索引
- 所谓覆盖索引就是指索引中包含了查询中的所有字段,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再进行回表查询了
- MySQL 中只能使用 B-Tree 索引做覆盖索引,因为哈希索引等都不存储索引的列的值,覆盖索引对于 MyISAM 和 InnoDB 都非常有效,可以减少系统调用和数据拷贝等时间
- Tips:减少
select *
操作
使用索引扫描来做排序
- MySQL 生成有序的结果有两种方法:通过排序操作,或者按照索引顺序扫描;使用排序操作需要占用大量的 CPU 和内存资源,而使用
index
性能是很好的,所以,当我们查询有序结果时,尽量使用索引顺序扫描来生成有序结果集
怎样保证使用索引顺序扫描:
- 索引列顺序和 ORDER BY 顺序一致
- 所有列的排序方向一致
- 如果关联多表,那么只有当 ORDER BY 子句引用的字段全部为第一张表时,才能使用索引做排序,限制依然是需要满足索引的最左前缀要求
压缩索引
- MyISAM 中使用了前缀压缩技术,会减少索引的大小,可以在内存中存储更多的索引,这部分优化默认也是只针对字符串的,但是可以自定义对整数做压缩
- 这个优化在一定情况下性能比较好,但是对于某些情况可能会导致更慢,因为前缀压缩决定了每个关键字都必须依赖于前面的值,所以无法使用二分查找等,只能顺序扫描,所以如果查找的是逆序那么性能可能不佳
减少重复、冗余以及未使用的索引
- MySQL 的唯一限制和主键限制都是通过索引实现的,所以不需要在同一列上增加主键、唯一限制再创建索引,这样是重复索引
- 再举个例子,如果已经创建了索引(A,B),那么再创建索引(A)的话,就属于重复索引,因为 MySQL 索引是最左前缀,所以索引(A,B)本身就可以使用索引(A),但是创建索引(B)的话不属于重复索引
- 尽量减少新增索引,而应该扩展已有的索引,因为新增索引可能会导致 INSERT、UPDATE、DELETE 等操作更慢
- 可以考虑删除没有使用到的索引,定位未使用的索引,有两个办法,在 Percona Server 或者 MariaDB 中打开 userstates 服务器变量,然后等服务器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查询 INFORMATION_SCHEMA.INDEX_STATISTICS 就可以查询到每个索引的使用频率
索引和锁
- InnoDB 支持行锁和表锁,默认使用行锁,而 MyISAM 使用的是表锁,所以使用索引可以让查询锁定更少的行,这样也会提升查询的性能,如果查询中锁定了1000行,但实际只是用了100行,那么在 5.1 之前都需要提交事务之后才能释放这些锁,5.1 之后可以在服务器端过滤掉行之后就释放锁,不过依然会导致一些锁冲突
减少索引和数据碎片
-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为什么会产生碎片,比如 InnoDB 删除数据时,这一段空间就会被留空,如果一段时间内大量删除数据,就会导致留空的空间比实际的存储空间还要大,这时候如果进行新的插入操作时,MySQL 会尝试重新使用这部分空间,但是依然无法彻底占用,这样就会产生碎片
- 产生碎片带来的后果当然是,降低查询性能,因为这种情况会导致随机磁盘访问
- 可以通过 OPTIMIZE TABLE 或者重新导入数据表来整理数据
三、什么是索引下推
假设有这么个需求,查询表中“名字第一个字是张,性别男,年龄为10岁的所有记录”。那么,查询语句是这么写的:
mysq> select * from tuser where name like '张 %' and age=10 and ismale=1;
根据前面说的“最左前缀原则”,该语句在搜索索引树的时候,只能匹配到名字第一个字是‘张’的记录(即记录ID3),接下来是怎么处理的呢?当然就是从ID3开始,逐个回表,到主键索引上找出相应的记录,再比对age和ismale这两个字段的值是否符合。
但是!MySQL 5.6引入了索引下推优化,可以在索引遍历过程中,对索引中包含的字段先做判断,过滤掉不符合条件的记录,减少回表字数。
下面图1、图2分别展示这两种情况。
图 1 中,在 (name,age) 索引里面我特意去掉了 age 的值,这个过程 InnoDB 并不会去看 age 的值,只是按顺序把“name 第一个字是’张’”的记录一条条取出来回表。因此,需要回表 4 次。
图 2 跟图 1 的区别是,InnoDB 在 (name,age) 索引内部就判断了 age 是否等于 10,对于不等于 10 的记录,直接判断并跳过。在我们的这个例子中,只需要对 ID4、ID5 这两条记录回表取数据判断,就只需要回表 2 次。
总结
如果没有索引下推优化(或称ICP优化),当进行索引查询时,首先根据索引来查找记录,然后再根据where条件来过滤记录;在支持ICP优化后,MySQL会在取出索引的同时,判断是否可以进行where条件过滤再进行索引查询,也就是说提前执行where的部分过滤操作,在某些场景下,可以大大减少回表次数,从而提升整体性能。
作者:Finnnnnnnn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0d3de6832b9
来源:jianshu
[转帖]在Mysql中,什么是回表,什么是覆盖索引,索引下推?的更多相关文章
- MySQL优化:如何避免回表查询?什么是索引覆盖? (转)
数据库表结构: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sex varchar(5), index(name) )engin ...
- Mysql中的分库分表
mysql中的分库分表分库:减少并发问题分表:降低了分布式事务分表 1.垂直分表 把其中的不常用的基础信息提取出来,放到一个表中通过id进行关联.降低表的大小来控制性能,但是这种方式没有解决高数据量带 ...
- MySQL中基本的多表连接查询教程
一.多表连接类型1. 笛卡尔积(交叉连接) 在MySQL中可以为CROSS JOIN或者省略CROSS即JOIN,或者使用',' 如: SELECT * FROM table1 CROSS JOIN ...
- MYSQL中delete删除多表数据
MYSQL中delete删除多表数据 DELETE删除多表数据,怎样才能同时删除多个关联表的数据呢?这里做了深入的解释: 1. delete from t1 where 条件 2.delete t1 ...
- MySQL中InnoDB锁不住表的原因
MySQL中InnoDB锁不住表是因为如下两个参数的设置: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timeout%'; +-------------------------- ...
- MySQL中的information_schema数据库表说明
MySQL 中的 information_schema 数据库 版权声明:https://blog.csdn.net/kikajack/article/details/80065753 1. 概述 ...
- 【MySQL】MySQL中针对大数据量常用技术_创建索引+缓存配置+分库分表+子查询优化(转载)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zwan0518/article/details/11972853 目录(?)[-] 一查询优化 1创建索引 2缓存的配置 3slow_query_ ...
- MYSQL中delete删除多表数据与删除关联数据
在mysql中删除数据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使用delete来删除记录,下面我来介绍delete删除单条记 录与删除多表关联数据的一些简单实例. 1.delete from t1 where 条件 ...
- mysql中各种join连表查询总结
通常我们需要连接多个表查询数据,以获取想要的结果. 一.连接可以分为三类: (1) 内连接:join,inner join (2) 外连接:left join,left outer join,righ ...
- mysql中主表与从表
说个例子,比如用户表和银行帐号表,没有用户,那来的银行帐号,而且用户可以没有银行帐号,这里主要表现在银行帐号中这个表中必有用户表中的字段用户,这个主表则为用户表,而从表,则依附于主表. 主表在数据库中 ...
随机推荐
- OpenEuler22.03安装最新版本Docker
一.环境及问题 操作系统环境如下: 操作系统:OpenEuler 22.03 LTS 安装方式:最小化安装 在操作系统安装完毕如果直接采用dnf或者yum方式安装docker: sudo dnf in ...
- 文心一言 VS 讯飞星火 VS chatgpt (45)-- 算法导论6.1 3题
三.证明:在最大堆的任一子树中,该子树所包含的最大元素在该子树的根结点上. 文心一言: 在最大堆中,根结点是整个堆中最大元素的孩子,因此它包含的最大元素是在该子树的根结点上. 我们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证 ...
- Flutter Getx 路由管理
GetX 为我们封装了 Navigation ,无需 context 可进行跳转,使用 GetX 进行路由跳转非常的简单, 只需要调用 Get.to() 即可进行路由跳转, GetX 路由跳转简化了跳 ...
- 云图说丨云数据库GaussDB(for MySQL)事务拆分大揭秘
摘要:数据库代理提供事务拆分的功能,能够将事务内写操作之前的读请求转发到只读节点,降低主节点负载.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云图说]第270期 云数据库GaussDB(for MySQL)事务拆 ...
- 复杂查询so easy ,GaussDB(for Cassandra)推Lucene引擎全新解决方案
摘要:复杂查询so easy!GaussDB(for Cassandra)新特性来袭.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来了!GaussDB(for Cassandra)新特性亮相>,作者:Gaus ...
- 云小课|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利器-GaussDB(DWS)数据脱敏
阅识风云是华为云信息大咖,擅长将复杂信息多元化呈现,其出品的一张图(云图说).深入浅出的博文(云小课)或短视频(云视厅)总有一款能让您快速上手华为云.更多精彩内容请单击此处. 摘要: 数据仓库服务Ga ...
- 【Vue】大总结
目录 vue大回顾 模板语法处理xss攻击 Vue单页面组件 ts泛型 sass\less\css的区别 ...toRef() defineEmits 练习 根据分数显示颜色 vue大回顾 1 前端发 ...
- Q查询进阶操作 ORM查询优化 only与defer select_related与prefetch_related ORM事务 ORM常用字段类型 ORM常用字段参数
目录 Q查询进阶操作 children.append 图书查询功能 ORM查询优化 惰性查询 自动分页 limit only与defer only defer select_related与prefe ...
- 采购订单创建、修改、审批增强ME21N/ME22N/ME28/ME29N
一.采购订单创建修改增强 BADI:ME_PROCESS_PO_CUST 通过POST方法中的参数im_header,获取对应的数据 订单头 "----------------------- ...
- #1016:Prime Ring Problem(经典DFS)
原题链接 题意:很容易理解,就是让你输出满足相邻的相加是素数的序列(注意不要重复) 思路就是深搜思想把每种情况遍历一次 代码实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