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 and 和 or 运算的核心思想 ——— 短路逻辑
python中 and 和 or 运算的核心思想 ——— 短路逻辑
1. 包含一个逻辑运算符
首先从基本的概念着手,python中哪些对象会被当成 False 呢?而哪些又是 True 呢?
在Python中,None、任何数值类型中的0、空字符串“”、空元组()、空列表[]、空字典{}都被当作False,还有自定义类型,如果实现了 __ nonzero __ () 或 __ len __ () 方法且方法返回 0 或False,则其实例也被当作False,其他对象均为True。
下面是最简单的逻辑运算:
True and True ==> True True or True ==> True
True and False ==> False True or False ==> True
False and True ==> False False or True ==> True
False and False ==> False False or False ==> False
利用上面两点我们就可以举一些例子:
example 1
>>> a = [0, 1, '' ,3]
>>> a[0] and a[1]
0
a[0] = 0 , a[1] = 1 , 所以 a[0] and a[1] 就变成了 0 and 1 (False and True),所以为 0 (False)。
example 2
>>> a = [0, 1, '' ,3]
>>> a[2] and a[1]
''
两个同时为 False ,返回左边的值。
2. 包含两个及以上的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and / or 一旦不止一个,其运算规则的核心思想就是短路逻辑。好的,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短路思想(本人归纳,可能与网上其他人的有些出入,且听我慢慢分析):
表达式从左至右运算,若 or 的左侧逻辑值为 True ,则短路 or 后所有的表达式(不管是 and 还是 or),直接输出 or 左侧表达式 。
表达式从左至右运算,若 and 的左侧逻辑值为 False ,则短路其后所有 and 表达式,直到有 or 出现,输出 and 左侧表达式到 or 的左侧,参与接下来的逻辑运算。
若 or 的左侧为 False ,或者 and 的左侧为 True 则不能使用短路逻辑。
可能有点抽象,没关系,我们接下来就举一些例子。
这里有一个巧妙的方法,能让我们直观地了解 python 处理这些逻辑语句时的短路情况(我也是跟别人学的)
好了,就让我们从简单的开始,假设全是 and 语句 或者全是 or 语句:
example 1
1> def a():
2> print 'A'
3> return []
4> def b():
5> print 'B'
6> return []
7> def c():
8> print 'C'
9> return 1
10> def d():
11> print 'D'
12> return []
13> def e():
14> print 'E'
15> return 1
16>
17> if a() and b() and c() and d() and e():
18> print 'ok'
#显示结果如下
A
a() 为假 ,其后均为 and 语句,全部短路,最终只返回 a() 的表达式。记住,所有被短路的表达式均不会被输出。所以,此处仅仅打印 A 。
example 2
1> def a():
2> print 'A'
3> return 1
4> def b():
5> print 'B'
6> return 1
7> def c():
8> print 'C'
9> return []
10> def d():
11> print 'D'
12> return []
13> def e():
14> print 'E'
15> return 1
16>
17> if a() and b() and c() and d() and e():
18> print 'ok'
#显示结果如下
A
B
C
python 从左至右先执行 a() ,a() 返回的逻辑值为 True,后面是 and 语句,所以不能短路其后,继续与 b() 进行逻辑运算,a() and b() 输出 b() 的逻辑值 True,接着与 c() 进行逻辑运算,b() and c() 输出 c() 的逻辑值 False,而其后均为 and 语句, 则全部短路,最终只打印了 A B C 。
example 3
1> def a():
2> print 'A'
3> return 1
4> def b():
5> print 'B'
6> return []
7> def c():
8> print 'C'
9> return 1
10> def d():
11> print 'D'
12> return []
13> def e():
14> print 'E'
15> return 1
16>
17> if a() or b() or c() or d() or e():
18> print 'ok'
#显示结果如下
A
ok
a() 的逻辑值为 True ,其后均为 or 语句,全部短路,最终只打印了 A,而 if 语句为 True ,所以还要打印一个 ok。
example 4
1> def a():
2> print 'A'
3> return []
4> def b():
5> print 'B'
6> return []
7> def c():
8> print 'C'
9> return 1
10> def d():
11> print 'D'
12> return []
13> def e():
14> print 'E'
15> return 1
16>
17> if a() or b() or c() or d() or e():
18> print 'ok'
#显示结果如下
A
B
C
ok
python 从左至右先执行 a() ,a() 返回的逻辑值为 False,后面是 or 语句,所以不能短路其后,继续与 b() 进行逻辑运算,a() or b() 输出 b() 的逻辑值 False,接着与 c() 进行逻辑运算,b() or c() 输出 c() 的逻辑值 True,而其后为 or 语句, 则全部短路,最终只打印了 A B C ok。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 and 与 or 语句同时存在的情况:
example 5
1> def a():
2> print 'A'
3> return []
4> def b():
5> print 'B'
6> return []
7> def c():
8> print 'C'
9> return 1
10> def d():
11> print 'D'
12> return []
13> def e():
14> print 'E'
15> return 1
16> def f():
17> print 'F'
18> return 1
19> def g():
20> print 'G'
21> return []
22> def h():
23> print 'H'
24> return 1
25>
26> if a() and b() and c() and d() or e() and f() or g() and h():
27> print 'ok'
#输出结果如下:
A
E
F
ok
别以为语句很长就很难,我们好好分析一下,从左至右,首先a() 的逻辑值为 False,其后到 or 语句为止有三个 and 语句: a() and b() and c() and d(),均被短路。只输出 a(), 得到 a() or e() 为True,输出 e() ,得 e() and F() 为 True ,输出 f(), 其后接 or 语句,则短路其后所有。最终只打印了A E F ok 。(结合我总结的短路逻辑的三点好好理解,应该没问题。)
3. 三元运算操作符
在python2.5 之前,python 是没有三元操作符的,Guido Van Rossum 认为它并不能帮助 python 更加简洁,但是那些习惯了 c 、 c++ 和 java 编程的程序员却尝试着用 and 或者 or 来模拟出三元操作符,而这利用的就是python的短路逻辑。
三元运算操作符 bool ? a : b ,若 bool 为真则 a ,否则为 b 。
转化为 python 语言为:
**bool and a or b **
如何理解呢? 首先 a , b 都为真,这是默认的。如果 bool 为真, 则 bool and a 为真,输出 a ,短路 b 。如果 bool 为假,短路 a,直接 bool or b ,输出 b 。
换一种更简单的写法:
return a if bool else b
本文参考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Python]计算闰年时候出现的and和or优先级的问题以及短路逻辑
python中 and 和 or 运算的核心思想 ——— 短路逻辑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中实现三目运算
python中没有其他语言中的三元表达式,不过有类似的实现方法 如: a = 1 b =2 k = 3 if a>b else 4 上面的代码就是python中实现三目运算的一个小demo, 如 ...
- Python中 and or 运算顺序详解 --- 短路逻辑
核心思想 表达式从左至右运算,若 or 的左侧逻辑值为 True ,则短路 or 后所有的表达式(不管是 and 还是 or),直接输出 or 左侧表达式 . 表达式从左至右运算,若 and 的左侧逻 ...
- python中的3目运算(3元表达式)
js中 ret = 1 == 1 ? 'true' : 'false' python中 ret = 'true' if 1==1 else 'false'
- Python中的取模运算
C++中的取模运算符%只能对整数使用(如果要对浮点数使用需要fmod),Python则不同,对整数或浮点数均有效. 在这里再介绍一下取模的定义:假设a,b两个数,那么a mod b = a - n*b ...
- python中的list的*运算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目的: 想生成一个[[],[],[]] 这样的列表, 所以就 [[]]*3 这样做了,但是这样做会有问题,这样list中的三个list其实是同一个list. 例如:a=[[]]*3,然后a[0].ap ...
- python相关的编码,运算
一 字符串的格式化 python中使用占位符%来实现. name=input('name:') age=input('age:') hobby=input('hobby:') print('%s的年龄 ...
- 8.python中的数字
python中数字对象的创建如下, a = 123 b = 1.23 c = 1+1j 可以直接输入数字,然后赋值给变量. 同样也可是使用类的方式: a = int(123) b = float(1. ...
- Python中的算数运算符
算数运算符 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负责进行 数学计算 并且 存储计算结果 的电子设备 目标 算术运算符的基本使用 01. 算数运算符 算数运算符是 运算符的一种 是完成基本的算术运算使用的符号,用来处理 ...
- python中的位运算符
按位运算符是把数字看作二进制来进行计算的.Python中的按位运算法则如下,下表中变量 a 为 60,b 为 13,二进制格式如下: a = 0011 1100 b = 0000 1101 ----- ...
随机推荐
- C++ 的多重继承
不能够从对象访问基类的公开方法,真悲剧!只能在类里面提供公共函数! void Mentor::GetInfo(){ cout<<endl<<name<<endl&l ...
- Unicode字符集下CString与char *相互转换
经常遇到CString转换char*时只返回第一个字符.原因是因为在Unicode字符集下CString会以Unicode的形式来保存数据,强制类型转换只会返回第一个字符.所以直接转换在基于MBCS的 ...
- HTTP协议细节
一]客服端 --> 服务端 1>结构 a)请求行 b)请求头 c)请求体:请求的内容,如果没有,就是空白 ...
- 【转】Install SmartGit via PPA in Ubuntu 13.10/13.04/12.04/Linux Mint
原文网址: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3/09/install-smartgit-via-ppa-ubuntu-linux-mint/ This tu ...
- cf492B Vanya and Lanterns
B. Vanya and Lanterns time limit per test 1 second memory limit per test 256 megabytes input standar ...
- hdu 5313 Bipartite Graph(dfs染色 或者 并查集)
Problem Description Soda has a bipartite graph with n vertices and m undirected edges. Now he wants ...
- Web Service工作原理
Web Service基本概念 Web Service也叫XML Web Service WebService是一种可以接收从Internet或者Intranet上的其它系统中传递过来的请求,轻量级的 ...
- 《javascript设计模式》读书笔记四(单例模式)
1.单利模式简单介绍 在<设计模式>中单利模式是一种比較简单的模式,定义例如以下: 确保某一个类仅仅有一个实例,并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在javascript中则将代码组 ...
- 字符串匹配之horspool算法(简化的BM算法)
前面介绍在BF,KMP这些算法的时候老是提到BM这个东西,究竟这什么东西,有啥高深的,这些问题我们如今不去考虑.不知道,认真读前几篇文章的读者有没有发现前面的算法都是从模式串的前面開始匹配的,那我们就 ...
- Android 打造任意层级树形控件 考验你的数据结构和设计
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mj623565791/article/details/40212367,本文出自:[张鸿洋的博客] 1.概述 大家在项目中或多或少的可能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