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 自动引用计数(ARC)
Swift 使用自动引用计数(ARC)这一机制来跟踪和管理应用程序的内存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去手动释放内存,因为 ARC 会在类的实例不再被使用时,自动释放其占用的内存。
但在有些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在代码中实现内存管理。
ARC 功能
当每次使用 init() 方法创建一个类的新的实例的时候,ARC 会分配一大块内存用来储存实例的信息。
内存中会包含实例的类型信息,以及这个实例所有相关属性的值。
当实例不再被使用时,ARC 释放实例所占用的内存,并让释放的内存能挪作他用。
为了确保使用中的实例不会被销毁,ARC 会跟踪和计算每一个实例正在被多少属性,常量和变量所引用。
实例赋值给属性、常量或变量,它们都会创建此实例的强引用,只要强引用还在,实例是不允许被销毁的。
class Person {
let name: String
init(name: String) {
self.name = name
print("\(name) 开始初始化")
}
deinit {
print("\(name) 被析构")
}
} // 值会被自动初始化为nil,目前还不会引用到Person类的实例
var reference1: Person?
var reference2: Person?
var reference3: Person? // 创建Person类的新实例
reference1 = Person(name: "Runoob") //赋值给其他两个变量,该实例又会多出两个强引用
reference2 = reference1
reference3 = reference1 //断开第一个强引用
reference1 = nil
//断开第二个强引用
reference2 = nil
//断开第三个强引用,并调用析构函数
reference3 = nil
类实例之间的循环强引用
在上面的例子中,ARC 会跟踪你所新创建的 Person 实例的引用数量,并且会在 Person 实例不再被需要时销毁它。
然而,我们可能会写出这样的代码,一个类永远不会有0个强引用。这种情况发生在两个类实例互相保持对方的强引用,并让对方不被销毁。这就是所谓的循环强引用。
实例
下面展示了一个不经意产生循环强引用的例子。例子定义了两个类:Person和Apartment,用来建模公寓和它其中的居民:
class Person {
let name: String
init(name: String) { self.name = name }
var apartment: Apartment?
deinit { print("\(name) 被析构") }
} class Apartment {
let number: Int
init(number: Int) { self.number = number }
var tenant: Person?
deinit { print("Apartment #\(number) 被析构") }
} // 两个变量都被初始化为nil
var runoob: Person?
var number73: Apartment? // 赋值
runoob = Person(name: "Runoob")
number73 = Apartment(number: ) // 意感叹号是用来展开和访问可选变量 runoob 和 number73 中的实例
// 循环强引用被创建
runoob!.apartment = number73
number73!.tenant = runoob // 断开 runoob 和 number73 变量所持有的强引用时,引用计数并不会降为 0,实例也不会被 ARC 销毁
// 注意,当你把这两个变量设为nil时,没有任何一个析构函数被调用。
// 强引用循环阻止了Person和Apartment类实例的销毁,并在你的应用程序中造成了内存泄漏
runoob = nil
number73 = nil
解决实例之间的循环强引用
Swift 提供了两种办法用来解决你在使用类的属性时所遇到的循环强引用问题:
- 弱引用
- 无主引用
弱引用和无主引用允许循环引用中的一个实例引用另外一个实例而不保持强引用。这样实例能够互相引用而不产生循环强引用。
对于生命周期中会变为nil的实例使用弱引用。相反的,对于初始化赋值后再也不会被赋值为nil的实例,使用无主引用。
弱引用实例
class Module {
let name: String
init(name: String) { self.name = name }
var sub: SubModule?
deinit { print("\(name) 主模块") }
} class SubModule {
let number: Int init(number: Int) { self.number = number } weak var topic: Module? deinit { print("子模块 topic 数为 \(number)") }
} var toc: Module?
var list: SubModule?
toc = Module(name: "ARC")
list = SubModule(number: )
toc!.sub = list
list!.topic = toc toc = nil
list = nil
输出:
ARC 主模块
子模块 topic 数为
无主引用实例
class Student {
let name: String
var section: Marks? init(name: String) {
self.name = name
} deinit { print("\(name)") }
}
class Marks {
let marks: Int
unowned let stname: Student init(marks: Int, stname: Student) {
self.marks = marks
self.stname = stname
} deinit { print("学生的分数为 \(marks)") }
} var module: Student?
module = Student(name: "ARC")
module!.section = Marks(marks: , stname: module!)
module = nil
闭包引起的循环强引用
循环强引用还会发生在当你将一个闭包赋值给类实例的某个属性,并且这个闭包体中又使用了实例。这个闭包体中可能访问了实例的某个属性,例如self.someProperty,或者闭包中调用了实例的某个方法,例如self.someMethod。这两种情况都导致了闭包 "捕获" self,从而产生了循环强引用。
实例
下面的例子为你展示了当一个闭包引用了self后是如何产生一个循环强引用的。例子中定义了一个叫HTMLElement的类,用一种简单的模型表示 HTML 中的一个单独的元素:
class HTMLElement { let name: String
let text: String? lazy var asHTML: () -> String = {
if let text = self.text {
return "<\(self.name)>\(text)</\(self.name)>"
} else {
return "<\(self.name) />"
}
} init(name: String, text: String? = nil) {
self.name = name
self.text = text
} deinit {
print("\(name) is being deinitialized")
} } // 创建实例并打印信息
var paragraph: HTMLElement? = HTMLElement(name: "p", text: "hello, world")
print(paragraph!.asHTML())
HTMLElement 类产生了类实例和 asHTML 默认值的闭包之间的循环强引用。
实例的 asHTML 属性持有闭包的强引用。但是,闭包在其闭包体内使用了self(引用了self.name和self.text),因此闭包捕获了self,这意味着闭包又反过来持有了HTMLElement实例的强引用。这样两个对象就产生了循环强引用。
解决闭包引起的循环强引用:在定义闭包时同时定义捕获列表作为闭包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闭包和类实例之间的循环强引用。
弱引用和无主引用
当闭包和捕获的实例总是互相引用时并且总是同时销毁时,将闭包内的捕获定义为无主引用。
相反的,当捕获引用有时可能会是nil时,将闭包内的捕获定义为弱引用。
如果捕获的引用绝对不会置为nil,应该用无主引用,而不是弱引用。
实例
前面的HTMLElement例子中,无主引用是正确的解决循环强引用的方法。这样编写HTMLElement类来避免循环强引用:
class HTMLElement { let name: String
let text: String? lazy var asHTML: () -> String = {
[unowned self] in
if let text = self.text {
return "<\(self.name)>\(text)</\(self.name)>"
} else {
return "<\(self.name) />"
}
} init(name: String, text: String? = nil) {
self.name = name
self.text = text
} deinit {
print("\(name) 被析构")
} } //创建并打印HTMLElement实例
var paragraph: HTMLElement? = HTMLElement(name: "p", text: "hello, world")
print(paragraph!.asHTML()) // HTMLElement实例将会被销毁,并能看到它的析构函数打印出的消息
paragraph = nil
以上程序执行输出结果为:
<p>hello, world</p>
p 被析构
Swift 自动引用计数(ARC)的更多相关文章
- swift:自动引用计数ARC
Swift自动引用计数:ARC 原文链接:https://numbbbbb.gitbooks.io/-the-swift-programming-language-/content/chapte ...
- Swift5 语言指南(二十五) 自动引用计数(ARC)
Swift使用自动引用计数(ARC)来跟踪和管理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内存管理在Swift中“正常工作”,您不需要自己考虑内存管理.当不再需要这些实例时,ARC会自动释放类实 ...
- 自动引用计数(ARC)
1.1什么是自动引用技术 顾名思义,自动引用计数(ARC, 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是指内存管理中对引用采取自动计数的技术.以下摘自苹果官方说明: 在Objectiv ...
- swift 学习- 18 -- 自动引用计数
// Swift 使用 自动引用计数 (ARC) 机制来跟踪和管理你的应用程序的内存, 通常情况下, Swift 内存管理机制会一直起作用, 你无须自己来考虑内存的管理, ARC 会在类的实例不再被使 ...
- obj-c编程11:内存管理和ARC(自动引用计数)
乖乖隆地洞,这篇文章内容可是不得了,内存管理哦!首先,这个要是搞不明白,你就等着进程莫名其妙的挂死,或是疯狂申请内存却不释放,结果被OS杀死,不管是"自杀"还是"他杀&q ...
- OC - ARC(自动引用计数)
1.什么是自动引用计数? 顾明思义,自动引用计数(ARC,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是指内存管理中对引用采取自动计数的技术. 在OC中采用ARC机制,让编译器来进行内存 ...
- Welcome-to-Swift-16自动引用计数(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
Swift使用自动引用计数(ARC)来跟踪并管理应用使用的内存.大部分情况下,这意味着在Swift语言中,内存管理"仍然工作",不需要自己去考虑内存管理的事情.当实例不再被使用时, ...
- Swift ARC 自动引用计数
1.ARC 引用类型在堆上的内存分配过程中有 8 字节的地址长度用来保存对象的引用计数,堆上的内存并不像栈上那样立即进行回收,系统会定时对堆上的内存进行检查,当某个实例不再被使用时,引用计数会变为 0 ...
- swift学习笔记5——其它部分(自动引用计数、错误处理、泛型...)
之前学习swift时的个人笔记,根据github:the-swift-programming-language-in-chinese学习.总结,将重要的内容提取,加以理解后整理为学习笔记,方便以后查询 ...
随机推荐
- vagrant 搭建开发环境
虚拟机盒子地址 https://app.vagrantup.com/boxes/search vagrant init hirocom/centos7.2vagrant up 修改配置 config. ...
- http服务详解(1)
前言:要熟练掌握一个服务,首先需要非常了解这个服务的工作过程. 跨网络的主机间通讯 在建立通信连接的每一端,进程间的传输要有两个标志: IP地址和端口号,合称为套接字地址 socket address ...
- Django权限和认证模块的解读
from rest_framework.views import APIView 找到APIView中的dispatch方法 class MyAuth: def authenticate(self): ...
- 实战 | 源码入门之Faster RCNN
前言 学习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特别是目标检测方向的学习者,一定听说过Faster Rcnn:在目标检测领域,Faster Rcnn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被大量的学习者学习,研究和工程应用.网上有很多 ...
- 将字符串s='ab34aa243dd78eww89' 处理为 '**34**243**78***89',然后对数字求和,结果为'**7**9**15***17'
s='ab34aa243dd78eww89'#s='ab34aa000dd78eww89' #方法1: result='' for i in s: if i.isalpha(): result+='* ...
- c++初步认识
经过漫长的C学习终于踏入C++的知识库当中了,还是保持以前的习惯会一步步通过写博客的形式来记录点滴学习记录,这种学习方式是相当慢的,但是对我来说是最踏实的,不浮躁,一步一个脚印.C++是一门啥语言呢, ...
- [ 转载 ] Java基础
1.String a = “123”; String b = “123”; a==b的结果是什么? 这包含了内存,String存储方式等诸多知识点.ans:同样序列的字符串直接量为一个实例,所以其实引 ...
- python的变量命名规范
一.python变量名命名规则: 1.变量名通常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 2.数字不能作为变量名开头; 3.不能以python中的关键字命名; 4.变量名要有意义; 5.不要用汉字和拼音去命名; 6 ...
- SIGAI机器学习第十集 线性判别分析
讲授LDA基本思想,寻找最佳投影矩阵,PCA与LDA的比较,LDA的实际应用 前边讲的数据降维算法PCA.流行学习都是无监督学习,计算过程中没有利用样本的标签值.对于分类问题,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提取或 ...
- 022_统计每个远程 IP 访问了本机 apache 几次?
#$1为IP#i为不同的IP#print ip[i],i 输出不同IP出现的次数总和以及它们是谁#ip[$1]++ 未定义则从0开始,IP出现则自增 #!/bin/bashawk '{i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