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论计算

大语言模型要进行本地部署,先得选择一个与本地环境适配的模型。比如笔者这里选择的是Qwen1.5-7B-Chat,那么可以计算一下需要的存储空间大小:

  1. 这里的7B代表7-billion,也就是7×10⁹参数。
  2. 每个参数是4字节浮点型。
  3. 一次性加载所有参数需要7×10⁹×4 Bytes的存储空间
  4. 7×10⁹×4 Bytes约等于28GB

入门消费级的显卡的显存是很少能满足这个存储要求的,比如笔者这里用的Nvidia GeForce RTX 4060 laptop只有8GB显存。为了能在这台机器上使用Qwen1.5-7B-Chat,就要进行量化。“量化”是个很专业的词汇,但其实没那么难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压缩精度”,或者“降低分辨率”的意思。比如全精度的模型参数是4字节浮点型,将其重新映射到8位整型:

原始值(FP32) 量化后(INT8)
0.123 15
-0.456 -58
0.999 127

实现原理很简单,就是把一个浮点范围(比如-1.0到+1.0)划分成256个离散的等级(因为 8-bit可以表示2⁸=256个值),然后每个原始值“四舍五入”到最近的那个等级。这种处理办法在信号处理或者数字图形处理中也非常常见。

如果使用8-bit量化,那么7B模型大概只需要7GB显存,理论是可以在8GB显存的机器上部署的。不过实际上大模型运行不是只有模型权重参数这么简单,实际的显存占用=模型权重+中间缓存+ 优化器状态+输入输出等,所以最好还是使用4-bit量化。

2. 下载模型

一般开源的大模型都是托管在Hugging Face上,这里使用的Qwen1.5-7B-Chat也不例外。不过Hugging Face在国内因为网络问题连接不上,因此可以使用镜像站HF-Mirror。Hugging Face上的大模型数据可以使用git工具来下载,不过大模型的单个文件可能比较大,需要开启git lfs,使用起来还是有点麻烦。感觉git还是不太适合管理非代码项目,因此还是推荐使用Hugging Face 官方提供的命令行工具huggingface-cli来下载大模型。

首先是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U huggingface_hub

然后设置环境变量:

export HF_ENDPOINT=https://hf-mirror.com

最后下载模型:

huggingface-cli download --resume-download Qwen/Qwen1.5-7B-Chat --local-dir Qwen1.5-7B-Chat

3. 环境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部署大模型需要安装非常多的依赖包,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可能不一致,所以有的时候会因为版本冲突安装不上。而且依赖库的源也一直在更新,现在不行说不定以后就可以了,只能讲讲大概的配置思路。

笔者这里使用的操作系统是Ubuntu Desktop 24.04 LTS,其实版本有点太新了,会导致低版本的CUDA或者PyTorch安装找不到相应的安装包。Linux的兼容性不像Windows那么强,有时候安装不上就只能重编译了。推荐使用Ubuntu 22.04版本可能会更好。

3.1 显卡驱动

安装显卡驱动:

sudo ubuntu-drivers autoinstall

笔者使用的是笔记本电脑,为了避免切换显卡的麻烦就在Ubuntu桌面的显卡设置中设置成独立显卡独占的模式。输入如下指令:

nvidia-smi

就会输出NVIDIA GPU的详细信息,包括使用的驱动版本、GPU温度、显存使用情况、功率消耗以及正在运行的进程等:

+-----------------------------------------------------------------------------------------+
| NVIDIA-SMI 550.163.01 Driver Version: 550.163.01 CUDA Version: 12.4 |
|-----------------------------------------+------------------------+----------------------+
| GPU Name Persistence-M | Bus-Id Disp.A | Volatile Uncorr. ECC |
| Fan Temp Perf Pwr:Usage/Cap | Memory-Usage | GPU-Util Compute M. |
| | | MIG M. |
|=========================================+========================+======================|
| 0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 Off | 00000000:01:00.0 Off | N/A |
| N/A 37C P8 3W / 55W | 189MiB / 8188MiB | 0% Default |
| | | N/A |
+-----------------------------------------+------------------------+----------------------+ +-----------------------------------------------------------------------------------------+
| Processes: |
| GPU GI CI PID Type Process name GPU Memory |
| ID ID Usage |
|=========================================================================================|
| 0 N/A N/A 2699 G /usr/lib/xorg/Xorg 138MiB |
| 0 N/A N/A 3043 G /usr/bin/gnome-shell 40MiB |
| 0 N/A N/A 3227 G /opt/freedownloadmanager/fdm 2MiB |
+-----------------------------------------------------------------------------------------+

3.2 CUDA

安装CUDA除了要跟操作系统适配,还有个麻烦的地方就是不同的依赖包对CUDA版本的要求不一致。依赖包的冲突可以通过虚拟环境解决,但是CUDA版本冲突就有点麻烦;这里就介绍一下笔者的办法。

首先正常安装CUDA的某个版本,比如笔者先安装的是12.9。这时输入指令:

nvcc --version

可以检查是否安装好12.9的版本。然后输入指令:

which nvcc

这个指令是用来查询cuda在操作系统的具体路径。笔者显示的是:

/usr/local/cuda-12.9/bin/nvcc

那么操作系统是怎么找到这个路径地址的呢,一般是在安装CUDA的时候添加到~/.bashrc这个文件来实现的。~/.bashrc是Linux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用户级shell配置文件,会在每次打开一个新的Bash终端时自动执行。打开这个文件夹,找到:

export PATH=/usr/local/cuda-12.9/bi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ocal/cuda-12.9/lib64:$LD_LIBRARY_PATH

这部分配置,将其修改成:

export PATH=/usr/local/cuda/bi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ocal/cuda/lib64:$LD_LIBRARY_PATH

/usr/local/cuda是个软链接,会指向/usr/local/cuda-12.9这个文件夹。我们的目标就是根据需要修改这个软链接,达到切换CUDA版本的目的。

接着安装CUDA的第二个版本,笔者这里安装的是CUDA 12.6。不太确定第二次安装是否会将软链接覆盖了,但是没有关系。安装好两个版本之后,如果要切换12.9版本:

sudo rm -f /usr/local/cuda
sudo ln -s /usr/local/cuda-12.9 /usr/local/cuda

如果要切换12.6版本:

sudo rm -f /usr/local/cuda
sudo ln -s /usr/local/cuda-12.6 /usr/local/cuda

切换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指令nvcc --version查看是否修改成功:

charlee@charlee-pc:~$ nvcc --version
nvcc: NVIDIA (R) Cuda compiler driver
Copyright (c) 2005-2024 NVIDIA Corporation
Built on Fri_Jun_14_16:34:21_PDT_2024
Cuda compilation tools, release 12.6, V12.6.20
Build cuda_12.6.r12.6/compiler.34431801_0

3.3 库包

安装Anaconda的过程这里就不介绍了,使用Anaconda主要是为了配置Python虚拟环境,解决依赖库地狱的问题。安装完成后使用如下指令安装虚拟环境:

conda create --name llm python=3.11

然后激活虚拟环境:

conda activate llm

接下来就是安装开源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这个包非常重要,并且一般不通过Python默认pip地址获取,在其官方网站提供了具体的下载指令。比如笔者使用的基于CUDA12.6的PyTorch 2.7.1版本:

pip install torch==2.7.1 torchvision==0.22.1 torchaudio==2.7.1 --index-url https://download.pytorch.org/whl/cu126

最后安装部署大模型需要的依赖包:

pip install bitsandbytes transformers accelerate

其中bitsandbytes是优化LLM推理和训练的开源工具库,这里用来进行4-bit量化。除了bitsandbytes,auto-gptq也可以4-bit量化,不过笔者第一次的环境中安装auto-gptq总是安装不上,就转成使用bitsandbytes了。应该是Python、显卡驱动或者CUDA的版本太高了不兼容。

4 进行对话

最后一步就是启动大语言模型与其对话了。其实可以使用像Ollama这样的工具来一键部署,或者使用Gradio来实现图形界面。不过这里这里还是简单的实现一轮对话的例子,因为笔者想以此来了解一点底层的东西。毕竟如果为了实现大模型对话,直接使用官方在线部署的大模型就可以了。具体的Python脚本如下所示: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CausalLM, AutoTokenizer, BitsAndBytesConfig
import torch # 修改为你的本地模型路径
model_id = "/home/charlee/work/Qwen1.5-7B-Chat" # 配置量化(可选)
quant_config = BitsAndBytesConfig(
load_in_4bit=True,
bnb_4bit_compute_dtype=torch.float16
) # 从本地路径加载模型和分词器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
model_id,
quantization_config=quant_config,
device_map="auto",
trust_remote_code=True
)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
model_id,
trust_remote_code=True
) # 设置 pad_token
if tokenizer.pad_token is None:
tokenizer.pad_token = tokenizer.eos_token
tokenizer.pad_token_id = tokenizer.eos_token_id # 构造对话输入
messages = [{"role": "user", "content": "用 Python 写一个快速排序"}]
inputs = tokenizer.apply_chat_template(
messages,
return_tensors="pt",
add_generation_prompt=True
).to("cuda") # 生成 attention_mask
attention_mask = (inputs != tokenizer.pad_token_id).long() # 生成输出
outputs = model.generate(
input_ids=inputs,
attention_mask=attention_mask,
max_new_tokens=512,
temperature=0.6,
top_p=0.9,
do_sample=True,
pad_token_id=tokenizer.eos_token_id,
eos_token_id=tokenizer.eos_token_id
) # 只解码生成的部分
generated_ids = outputs[0][inputs.shape[-1]:]
response = tokenizer.decode(generated_ids, skip_special_tokens=True)
print(response)

最终运行的结果如下所示:

在本地部署Qwen大语言模型全过程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本地推理,单机运行,MacM1芯片系统基于大语言模型C++版本LLaMA部署“本地版”的ChatGPT

    OpenAI公司基于GPT模型的ChatGPT风光无两,眼看它起朱楼,眼看它宴宾客,FaceBook终于坐不住了,发布了同样基于LLM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LaMA,号称包含70亿.130亿.330亿 ...

  2. Hugging News #0324: 🤖️ 黑客松结果揭晓、一键部署谷歌最新大语言模型、Gradio 新版发布,更新超多!

    每一周,我们的同事都会向社区的成员们发布一些关于 Hugging Face 相关的更新,包括我们的产品和平台更新.社区活动.学习资源和内容更新.开源库和模型更新等,我们将其称之为「Hugging Ne ...

  3. pytorch在有限的资源下部署大语言模型(以ChatGLM-6B为例)

    pytorch在有限的资源下部署大语言模型(以ChatGLM-6B为例) Part1知识准备 在PyTorch中加载预训练的模型时,通常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my_model = ModelClass ...

  4. 保姆级教程:用GPU云主机搭建AI大语言模型并用Flask封装成API,实现用户与模型对话

    导读 在当今的人工智能时代,大型AI模型已成为获得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关键.但是,这些巨大的模型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因此搭建这些模型并对它们进行交互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这通常需要使用云计算服务 ...

  5.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本地部署加载地图

    最近开始学习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发现一头雾水,决定记录下自己的学习过程. 一.下载arcgis api for js 4.2的library和jdk,具体安装包可以去官 ...

  6. virtual judge 本地部署方案

    这是一种将自己的电脑当作服务器来部署一个vj的方法,我也是参考前辈们的做法稍作了改动,如果在服务器上部署的话需要在细节上稍作改动: 一.什么是Virtual Judge? vj的工作原理什么?  vj ...

  7. 【Tomcat】使用tomcat manager 管理和部署项目,本地部署项目到服务器

    在部署tomcat项目的时候,除了把war文件直接拷贝到tomcat的webapp目录下,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浏览器中管理和部署项目,那就是使用tomcat manager. 默认情况下,tomcat m ...

  8. Kubernetes 学习笔记(二):本地部署一个 kubernetes 集群

    前言 前面用到过的 minikube 只是一个单节点的 k8s 集群,这对于学习而言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一个多节点集群,才能用到各种调度/监控功能.而且单节点只能是一个加引号的"集群&quo ...

  9. vue + ArcGIS 地图应用系列一:arcgis api本地部署(开发环境)

    封面 1. 下载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官网地址: https://developers.arcgis.com/javascript/3/ 下载地址:http://lin ...

  10. Window10环境下,Stable Diffusion的本地部署与效果展示

    Diffusion相关技术最近也是非常火爆,看看招聘信息,岗位名称都由AI算法工程师变成了AIGC算法工程师,本周跟大家分享一些Diffusion算法相关的内容. Window10环境下,Stable ...

随机推荐

  1. 【2020.11.23提高组模拟】徒(walk) 题解

    [2020.11.23提高组模拟]徒(walk) 题解 题目描述 给一个简单连通无向图,选一个点为起点,每次选一条没有走过的边走,若无则停止.问是否存在一个起点使得无论如何选择,走出来的路径一定是欧拉 ...

  2. Vite代理配置不生效问题

    1.问题: 在写Vite+vue3.0项目时,配置vite代理,遇到不起效的问题,具体如下: // vite.config.ts proxy: { '/api': ' http://localhost ...

  3. WDA SEARCH step by step

    之前写了不少的东西,其实大多数都是给自己看的,我的习惯是把资料放到网上,用的时候直接看博客. 之前硬盘轻轻摔了一下,几年的资料没了,然后就再也不用硬盘了. 昨天有人突然问我关于WDA的问题,毕竟奇怪, ...

  4. 为什么 `kubectl patch` 关闭探针不重启 Pod,重新开启却重启?

    揭秘 Kubernetes 探针机制与 Pod 不可变性的博弈 在 Kubernetes 运维中,一个常见现象引发困惑:关闭探针(如 LivenessProbe)时 Pod 不会重启,但重新启用后却可 ...

  5. SQL使用行锁

    https://www.cnblogs.com/wolfocme110/p/14727133.html 行锁使用需要注意 1.ROWLOCK行级锁确保在用户取得被更新的行,到该行进行更新,这段时间内不 ...

  6. vs 编译成库 有的时候会出现奇怪的问题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把相关库的代码全部加入到建立的vs项目中.

  7. java 中的访问限制

    简介 1)仅对本类可见--private 2) 对所有类可见--public 3) 对本包和所有子类可见--protected 4) 对本包可见--默认,不需要修饰符

  8. EASY CONNECT安装使用

    最近在项目运维中遇到要连远程服务器,刚开始客户提供的VPN有问题,老是不稳定,后建议客户使用Easy Connect,记录一下. 1.EASY CONNECT的下载与安装 一般百度EASY CONNE ...

  9. Day13 备战CCF-CSP练习

    Day 13 题目描述 题目分析 大模拟,用栈储存每一个多项式,最后根据导数的加法原则依次求导相加,注意取模. C++代码 #pragma GCC optimize(3, "Ofast&qu ...

  10. iPaaS集成平台与ESB在应用场景上的区别

    在当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集成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谷云科技作为企业集成平台技术厂商,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一个频繁被提及的问题是:ESB与iPaaS到底有何区别? 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