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e after

demo

1 添加描述信息

div1:after{conent:"天假额外的文字"}

2 也可以显示元素的某些属性

<a class="div1" href="http://www.baidu.com"></a>

div1:after{ content:attr(href)}

注意:当使用attr()获取标签属性名的时候,千万不要添加引号!

3 使用计数器创建号码内容

ol {
list-style-type:none;
counter-reset:sectioncounter;
} ol li:before {
content:"计数" counter(sectioncounter) ": ";
counter-increment:sectioncounter;
}

4 为多语言内容插入正确的引号

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引号字符。比如英文的引号就是"",而中文引号就是“”。使用content可以使得不同的语言使用对应的一些字符。例如,我们需要对下面的些文字添加其对应语言的引号,该怎么办呢?

<p lang="en"><q>It’s only work if somebody makes you do it.</q></p>
<p lang="no"><q>Hvis du forteller meg nok en vits, så skal jeg slå deg til jorden.</q></p>
<p lang="ch"><q>欢迎来到上海,欢迎参观世博会!</q></p>

我们不妨试试下面的代码:

/* 为不同语言指定引号的表现 */
:lang(en) > q {quotes:'"' '"';}
:lang(no) > q {quotes:"«" "»";}
:lang(ch) > q {quotes:"“" "”";}
/* 在q标签的前后插入引号 */
q:before {content:open-quote;}
q:after {content:close-quote;}

五、用图片替换文字

您可以参见下面的代码:

div.logo {
content:url(logo.png);
}

这种图片替换技术的优点在于文字内容确实被替换了。因此,您没有必要设定高宽为图片的显示创造空间,或是使用text-indent或是padding隐藏最初的文字。

然而,就目前而言,还是有不少需要注意的:
1. 你不能对图片进行重复或平铺,或是使用image sprite。
2. 目前仅在Opera 9.5+ 和 Safari 4+浏览器下起作用,因为这些浏览器支持所有元素的content方法,而不仅仅局限于:after或是:before。
替换的图片无法应用alt属性,所以一些特殊的使用屏幕阅读器的用户可能无法理解您替换的图片的含义。

摘自:http://www.zhangxinxu.com/wordpress/2010/04/css-content%E5%86%85%E5%AE%B9%E7%94%9F%E6%88%90%E6%8A%80%E6%9C%AF%E4%BB%A5%E5%8F%8A%E5%BA%94%E7%94%A8/


css conten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SS content内容生成技术以及应用

    content属性早在CSS2.1的时候就被引入了,可以使用:before以及:after伪元素生成内容.此特性目前已被大部分的浏览器支持:(Firefox 1.5+, Safari 3.5+, IE ...

  2. [译]CSS content

    原文地址:http://css-tricks.com/css-content/ CSS中有一个属性content,只能和伪元素:before和:after一起使用,他们的写法像伪类选择器(前面有冒号) ...

  3. CSS content内容生成技术以及应用(转)

    一.哗啦哗啦的简介 zxx://这里“哗啦哗啦”的作用是为了渲染一种氛围.content属性早在 CSS2.1的时候就被引入了,可以使用:before以及:after伪元素生成内容.此特性目前已被大部 ...

  4. CSS Content 属性

    content 属性,用在after,before伪元素上,用于在选中的元素前后插入内容. 插入的内容多种多样, 纯文字 h1::after{ content:"h1后插入内容" ...

  5. CSS content换行技术实现字符animation loading效果

    一.之前我的字符loading实现 关于字符打点动画实现,我之前使用过box-shadow模拟,还有border+background模拟,还有使用text-shadow实现,以及今年自认为是最好的实 ...

  6. ISO in CSS content

    Name   Numeric Description Hex ISO in CSS content Octal       no-break space %A0 p:before { content: ...

  7. CSS content应用

    一.简介 content属性早在 CSS2.1的时候就被引入了,可以使用:before以及:after伪元素生成内容.此特性目前已被大部分的浏览器支持:(Firefox 1.5+, Safari 3. ...

  8. #学习记录#——CSS content 属性

    CSS content 属性常结合:before 和:after 这两个伪类一起使用,给指定的元素添加内容来丰富页面. 1. 添加文本内容 html: <h1>给末尾添加内容. </ ...

  9. css content之counter-reset、content-increment

    万万没想到,写了快三年前端,有不会用的css,居然还有完全没听过.见过的css属性,而且还是CSS2的内容! 关于counter-reset.content-increment两个属性的详解可以参看张 ...

  10. css content 的 attr 用法 (实现悬浮提示)

    content 的attr 实现 鼠标悬浮 显示 悬浮提示, content 属性与 :before 及 :after 伪元素配合使用,来插入生成内容. 方法/步骤 1 <div> < ...

随机推荐

  1. VirtualBox - 虚拟机下主机与虚拟机、虚拟机与虚拟机之间通信配置

    看了一下网上别人写的文章:http://www.it165.net/os/html/201401/7063.html 文章里面使用的是Debian,我这里配置的虚拟机系统一个是Ubuntu 14.10 ...

  2. 字符串匹配(codevs 1404)

    题目描述 Description 给你两个串A,B,可以得到从A的任意位开始的子串和B匹配的长度.给定K个询问,对于每个询问给定一个x,求出匹配长度恰为x的位置有多少个.N,M,K<=20000 ...

  3. js如何获取一个object的第一个数据

    var obj = { "1":"123", "2":"456" } console.info( obj[Object. ...

  4. CentOS 6.x EL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

    CentOS 6.x EL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 前言 Elasticsearch + Logstash + Kibana(ELK)是一套开源的日志管理方案, ...

  5. Android使用adb获得activity堆栈信息

    很实用的命令: adb shell dumpsys activity 该命令能够看到当前执行的是哪个activity,执行的一些进程等 首先能够看到执行的进程: ACTIVITY MANAGER RU ...

  6. Pierce振荡器设计

    一.Pierce振荡器电路 Inv:内部反相器,作用等同于放大器: Q:石英晶体或陶瓷晶振: RF:内部反馈电阻(使反相器工作在线性区): RExt:外部限流电阻(防止石英晶体被过分驱动): CL1. ...

  7. windows下的两个等待函数

    windows下的两个等待技术 第一种: Win32  Sleep()函数      这个函数要求操作系统中止线程动作.直到读过某个指定的时间之后才恢复.能在某个线程结束时(而不是某段时间结束时)被调 ...

  8. 从CakePHP 1.3升级到2.5

    从CakePHP 1.3升级到2.5 摘要:最近把一个CakePHP 1.3的项目升级到了2.x,当然就用最新的版本2.5.3了,结果基本满意.本文记录了升级的过程,包括使用的工具,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 ...

  9. createElement与innerHtml性能比較

    js中.动态加入html的方法大致就是两种,一种是document.createElement等方法创建,然后使用Element.appendChild加入,或者是使用Element.innerHTM ...

  10. Linux学习笔记:系统启动引导过程

    Linux系统启动引导过程 近期发现自己在仅仅是掌握上有几个比較硬的伤: 一.知识体系碎片,比方Linux,这学点那学点,结果没有成体系,串不起来: 二.记忆时间短暂,非常多的内容学了就忘,最后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