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评价、分析一个排序算法?

很多语言、数据库都已经封装了关于排序算法的实现代码。所以我们学习排序算法目的更多的不是为了去实现这些代码,而是灵活的应用这些算法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所以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评价、分析一个排序算法并在合适的场景下正确使用。

分析一个排序算法,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1 排序算法的执行效率

1)最好情况、最坏情况和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

待排序数据的有序度对排序算法的执行效率有很大影响,所以分析时要区分这三种时间复杂度。除了时间复杂度分析,还要知道最好、最坏情况复杂度对应的要排序的原始数据是什么样的。

2)时间复杂度的系数、常数和低阶

时间复杂度反映的是算法执行时间随数据规模变大的一个增长趋势,平时分析时往往忽略系数、常数和低阶。但如果我们排序的数据规模很小,在对同一阶时间复杂度的排序算法比较时,就要把它们考虑进来。

3)比较次数和交换(移动)次数

内排序算法中,主要进行比较和交换(移动)两项操作,所以高效的内排序算法应该具有尽可能少的比较次数和交换次数。

1.2 排序算法的内存消耗

也就是分析算法的空间复杂度。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原地排序,指的是空间复杂度为O(1)的排序算法。

1.3 稳定性

如果待排序的序列中存在值相等的元素,经过排序之后,相等元素之间原有的先后顺序不变,那么这种排序算法叫做稳定的排序算法;如果前后顺序发生变化,那么对应的排序算法就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在实际的排序应用中,往往不是对单一关键值进行排序,而是要求排序结果对所有的关键值都有序。所以,稳定的排序算法往往适用场景更广。

2 三种时间复杂度为O(n2)的排序算法

2.1 冒泡排序

2.1.1 原理

两两比较相邻元素是否有序,如果逆序则交换两个元素,直到没有逆序的数据元素为止。每次冒泡都会至少让一个元素移动到它应该在的位置。

2.1.2 实现

void BubbleSort(int *pData, int n)    //冒泡排序
{
int temp = ;
bool orderlyFlag = false; //序列是否有序标志 for (int i = ; i < n && !orderlyFlag; ++i) //执行n次冒泡
{
orderlyFlag = true;
for (int j = ; j < n - - i; ++j) //注意循环终止条件
{
if (pData[j] > pData[j + ]) //逆序
{
orderlyFlag = false;
temp = pData[j];
pData[j] = pData[j + ];
pData[j + ] = temp;
}
}
}
}

测试结果

2.1.3 算法分析

1)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当待排序列已有序时,只需一次冒泡即可。时间复杂度为O(n);

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当待排序列完全逆序时,需要n次冒泡。时间复杂度为O(n2);

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当待排序列完全逆序时,逆序度为n * (n - 1) / 2。只有当交换逆序对时才会才会使得有序,取中间逆序度n * (n - 1) / 4,那么就要进行n * (n - 1) /4次交换,而比较的次数大于交换次数,所以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为O(n2)。

2)空间复杂度

只借助了一个临时变量temp,所以空间复杂度为O(1)。

3)稳定性

该算法中只有交换操作会改变数据元素的顺序,只要我们在数据元素值相等时不交换数据元素,那么算法就是稳定的。

4)比较和交换的次数

交换操作的执行次数与逆序度相等,比较操作的执行次数大于等于逆序度小于等于n * (n - 1) / 2。

2.2 插入排序

2.2.1 原理

将待排序序列分为已排序区间和未排序区间,开始时已排序区间只有一个数据元素也就是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将未排序区间中的数据元素插入已排序区间中同时保持已排序区间的有序,直到未排序区间没有数据元素。

2.2.2 实现

void InsertSort(int *pData, int n)    //插入排序
{
int temp = , i, j; for (i = ; i < n; ++i) //未排序区间
{
if (pData[i] < pData[i - ]) //逆序
{
temp = pData[i];
for (j = i - ; pData[j] > temp; --j) //搬移数据元素
pData[j + ] = pData[j];
pData[j + ] = temp; //插入数据
}
}
}

测试结果:

2.2.3 算法分析

1)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当待排序列已有序时,只需遍历一次即可完成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

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当待排序列完全逆序时,需要进行n-1次数据搬移和插入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n2);

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与冒泡法的分析过程一样,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为O(n2)。

2)空间复杂度

排序过程中只需要一个临时变量存储待插入数据,空间复杂度为O(1)。

3)稳定性

插入排序过程中只有插入操作会改变数据元素的相对位置,只要元素大小比较时相等情况下不进行插入操作,插入排序算法就是稳定的。

4)比较操作和数据搬移操作执行次数

数据搬移操作执行次数和逆序度相同。比较操作次数大于等于逆序度,小于等于n * (n - 1) / 2。

2.3 选择排序

2.3.1 原理

选择排序的原理类似于插入排序都分为已排序区间和未排序区间,选择排序的已排序区间初始大小为零,每次从未排序区间取关键值最大(或最小)的数据元素放在已排序区间的后一个位置,直到未排序区间没有数据元素则完成排序。

2.3.2 实现

void SelectSort(int *pData, int n)    //选择排序
{
int i, j, min, temp; for (i = ; i < n; ++i) //未排序区间
{
min = i; //最小值下标
for (j = i + ; j < n; ++j)
{
if (pData[min] > pData[j]) //逆序
min = j; //保存当前较小值下标
}
if (i != min) //如果不是最小值,交换元素
{
temp = pData[i];
pData[i] = pData[min];
pData[min] = temp;
}
}
}

测试结果:

2.3.3 算法分析

1)时间复杂度

不管是已有序序列还是完全逆序序列,都要进行n次遍历无序区间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n2)。

2)空间复杂度

排序过程中只需要保存每次遍历无序区间最小值的下标和第i个元素的数值,所以空间复杂度为O(1)。

3)稳定性

选择排序算法中改变数据元素相对位置的操作为交换操作,当第i次中第i个数据元素不为当前无序区间最小值时则和最小值交换数据元素。当有重复元素时,就有可能发生相对位置改变。例如5,3,4,5,1第一次选择操作后为1,3,4,5,5,此时两个5的相对位置已经改变。所以选择排序算法不是稳定的。

4)比较操作和交换操作的执行次数

比较操作执行次数为n * (n - 1) / 2,交换操作执行次数小于等于n-1。

2.4 三种算法之间的比较

1)一般待排序列长度n较小时,我们选择这三种排序算法;

2)当排序要求稳定时,一般选择插入排序,因为相同的情况下,移动数据比交换数据执行速度快;

3)当数据元素信息量较大时,可以考虑用选择排序,因为它交换操作执行次数最少。

该篇博客是自己的学习博客,水平有限,如果有哪里理解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指正!

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的三种排序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Script新手学习笔记3——三种排序方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

    每种编程语言学到数组的时候,都会讲到排序算法,当时学C语言的时候,卡在排序算法.今天来总结一下javascript中如何实现三种排序算法. 1.冒泡排序(默认升序排列哦) 原理: 冒泡排序的原理,顾名 ...

  2. java数组中的三种排序方法中的冒泡排序方法

    我记得我大学学java的时候,怎么就是搞不明白这三种排序方法,也一直不会,现在我有发过来学习下这三种方法并记录下来. 首先说说冒泡排序方法:冒泡排序方法就是把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第i个元素 ...

  3. FIFO、LRU、OPT这三种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

    考虑下述页面走向: 1,2,3,4,2,1,5,6,2,1,2,3,7,6,3,2,1,2,3,6 当内存块数量分别为3时,试问FIFO.LRU.OPT这三种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各是多少? 答:缺页定义 ...

  4. 基于C#程序设计语言的三种组合算法

    目录 基于C#程序设计语言的三种组合算法 1. 总体思路 1.1 前言 1.2 算法思路 1.3 算法需要注意的点 2. 三种组合算法 2.1 普通组合算法 2.2 与自身进行组合的组合算法 2.3 ...

  5. 网络中,FIFO、LRU、OPT这三种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

    FIFO.LRU.OPT这三种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 转载  由于要考计算机四级网络,这里遇到了问题,就搜了一些资料来解疑. 考虑下述页面走向: 1,2,3,4,2,1,5,6,2,1,2,3,7,6,3 ...

  6. 三种Hash算法对比以及秒传原理.

    三种Hash算法对比以及秒传原理 CRC (32/64)   MD5  Sha1 分5个点来说 1.校验值长度 2.校验值类别 3.安全级别 4.应用场景 1).校验值长度 CRC(32/64) 分别 ...

  7. 创建B树,动态添加节点,并使用三种遍历算法对树进行遍历

    ks17:algorithm apple$ cat btree_test.c ///********************************************************** ...

  8. 手写面试编程题- 数组去重 深拷贝 获取文本节点 设置奇数偶数背景色 JS中检测变量为string类型的方法 第6题闭包 将两个数组合并为一个数组 怎样添加、移除、移动、复制、创建和查找节点? 继承 对一个数组实现随机排序 让元素水平 垂直居中的三种方式 通过jQuery的extend方法实现深拷贝

    第1题==>实现数组去重 通过 new Set(数组名) // var arr = [12, 12, 3, 4, 5, 4, 5, 6, 6]; // var newarr1 = new Set ...

  9. JVM三种垃圾收集算法思想及发展过程

    JVM垃圾收集算法的具体实现有很多种,本文只是介绍实现这些垃圾收集算法的三种思想和发展过程.所有的垃圾收集算法的具体实现都是遵循这三种算法思想而实现的. 1.标记-清除算法 标记-清除(Mark-Sw ...

随机推荐

  1. SublimeText 修改文件扩展名的默认语法高亮

    平时经常使用sublime text3编辑matlab程序,但是sublime text使用的默认语法高亮是Object C,用起来很不方便,每次都需要在Sublime Text右下角手动点一下语法高 ...

  2. centos7下搜狗输入法的安装教程

    相信用过centos自带的输入法的朋友都会感叹这也实在是太难用了吧,使用拼音打出来的词总是不能在前几个匹配到,即使是一些常用词也是如此,简直无法忍受跟个zz似的.吐槽完了,这里给出centos7下搜狗 ...

  3. springcloud情操陶冶-springcloud config server(二)

    承接前文springcloud情操陶冶-springcloud config server(一),本文将在前文的基础上讲解config server的涉外接口 前话 通过前文笔者得知,cloud co ...

  4. 玩转Spring Cloud之配置中心(config server &config client)

     本文内容导航: 一.搭建配置服务中心(config server) 1.1.git方式 1.2.svn方式 1.3.本地文件方式 1.4.解决配置中包含中文内容返回乱码问题 二.搭建配置消费客户端( ...

  5. Nginx反向代理和Node.js后端解决跨域问题

    最近在写自己的博客,涉及到跨域的问题,自己捣鼓许久,终于解决了.然后总结一下,记录一下,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一.什么是跨域 跨域,指的是浏览器不能执行其他网站的脚本.它是由浏 ...

  6. ios键盘弹起 body的高度拉长,页面底部空白问题。ios软键盘将页面抵到上面后,关闭软键盘页面不回弹的问题。

    js 监听ios手机键盘弹起和收起的事件 /* js 监听ios手机键盘弹起和收起的事件 */ document.body.addEventListener('focusin', () => { ...

  7. Spring MVC(三)控制器获取页面请求参数以及将控制器数据传递给页面和实现重定向的方式

    首先做好环境配置 在mvc.xml里进行配置 1.开启组件扫描 2.开启基于mvc的标注 3.配置试图处理器 <?xml version="1.0" encoding=&qu ...

  8. vue click事件 v-on:click

    v-on:click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quo ...

  9. jsp内置对象-page对象

    page对象代表jsp本身,只有在jsp页面才有效.page对象本质上是被转换后的Servlet,因此它可以调用任何被Servlet类所定义的方法. 项目ch05案例:创建HttpJSPPage类的对 ...

  10. Dotspatial 空间要素选择

    //通过遍历选择要素,获取选择要素相交的要素 private void toolStripButton4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查看与选中要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