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帖子简单介绍了go-micro的整体框架结构,这一篇主要写go-micro使用方式的例子,中间会穿插一些go-micro的源码,和调用流程图,帮大家更好的理解go-micro的底层。更详细更具体的调用流程和细节,会在以后的帖子里详细讲解。

例子的github地址: gomicrorpc   跑一遍例子,也就会明白个大概。

安装所需要的环境

go-micro服务发现默认使用的是consul,(2019年源码修改了默认使用mdns)

brew install consul
consul agent -dev

或者直接使用使用docker跑

docker run -p : -p : -p :/udp -p :/udp -p : -p : -p : -p :/udp consul

我个人更喜欢etcdv3原因我上一篇也有提到过,gomicro服务发现不支持consul集群,我之前也写过etcdv3 集群的搭建和使用帖子,有时间大家可以看一下

安装go-micro框架

go get github.com/micro/go-micro

安装protobuf和依赖 prtobuf的基础知识我这里就不讲了,如果不了解的可以看一下官方文档,就是一个跨平台,跨语言的数据序列化库,简单易学。

是go-micro用于帮助我们生成服务接口和一系列的调用代码

brew install protobuf
go get -u -v github.com/golang/protobuf/{proto,protoc-gen-go}
go get -u -v github.com/micro/protoc-gen-micro

protobuf也可以直接从源码安装

wget https://github.com/protocolbuffers/protobuf/releases/download/v3.6.1/protobuf-all-3.6.1.tar.gz
tar zxvf protobuf-all-3.6..tar.gz
cd protobuf-3.6./
./autogen.sh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protoc -h

 

安装micro工具包,这个安装是可选项,micro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go-micro。

go get github.com/micro/micro

例子1

创建proto文件common.proto,这个文件包含了传入和返回的参数,参数包含了常用的基础类型、数组、map等。还有一个Say 服务,这个服务里有一个rpc方法。

syntax = "proto3";

package model;

message SayParam {
string msg = ;
} message Pair {
int32 key = ;
string values = ;
} message SayResponse {
string msg = ;
// 数组
repeated string values = ;
// map
map<string, Pair> header = ;
RespType type = ;
} enum RespType {
NONE = ;
ASCEND = ;
DESCEND = ;
} // 服务接口
service Say {
rpc Hello(SayParam) returns (SayResponse) {}
}

在根目录下运行,生成两个模板文件

  protoc --proto_path=$GOPATH/src:. --micro_out=. --go_out=. example1/proto/*.proto 

一个文件是proto的go 结构文件,还有一个go-micro rpc的接口文件。

server 端:

type Say struct {}

func (s *Say) Hello(ctx context.Context, req *model.SayParam, rsp *model.SayResponse) error {
fmt.Println("received", req.Msg)
rsp.Header = make(map[string]*model.Pair)
rsp.Header["name"] = &model.Pair{Key: , Values: "abc"} rsp.Msg = "hello world"
rsp.Values = append(rsp.Values, "a", "b")
rsp.Type = model.RespType_DESCEND return nil
} func main() {
// 我这里用的etcd 做为服务发现,如果使用consul可以去掉
reg := etcdv3.NewRegistry(func(op *registry.Options){
op.Addrs = []string{
"http://192.168.3.34:2379", "http://192.168.3.18:2379", "http://192.168.3.110:2379",
}
}) // 初始化服务
service := micro.NewService(
micro.Name("lp.srv.eg1"),
micro.Registry(reg),
)
service.Init()
// 注册 Handler
model.RegisterSayHandler(service.Server(), new(Say)) // run server
if err := service.Run(); err != nil {
panic(err)
}
}

服务发现我使用的是etcdv3  替换了默认的consul

micro.NewService 初始化服务,然后返回一个Service接口的实例,newService()方法的大概流程如下,

先是给各个接口初始化默认值,再使用传入的值替换默认值,这也是go-micro可替换插件的地方。

service有一个Init()可选方法,这是一个单例方法,

func (s *service) Init(opts ...Option) {
// process options
for _, o := range opts {
o(&s.opts)
} s.once.Do(func() {
// save user action
action := s.opts.Cmd.App().Action
// set service action
s.opts.Cmd.App().Action = func(c *cli.Context) {
.........//这里就不把代码全显示出来了
.........
}
}

用于始化cmd的一些信息

service.Run()方法 调用流程

因为在初始化的时候没有指定端口,系统会自动分配一个端口号分给Server,并把这个server的信息注册到Register。

BeferStart和AfterStart也都是可以自定义的

client 端:

func main() {
// 我这里用的etcd 做为服务发现,如果使用consul可以去掉
reg := etcdv3.NewRegistry(func(op *registry.Options){
op.Addrs = []string{
"http://192.168.3.34:2379", "http://192.168.3.18:2379", "http://192.168.3.110:2379",
}
}) // 初始化服务
service := micro.NewService(
micro.Registry(reg),
)
service.Init()
sayClent := model.NewSayService("lp.srv.eg1", service.Client()) rsp, err := sayClent.Hello(context.Background(), &model.SayParam{Msg: "hello server"})
if err != nil {
panic(err)
} fmt.Println(rsp) }

上面根据proto文件的生成的两个文件中有一个是rpc的接口文件,接口文件已经帮我们把调用方法的整个流程封装好了。

只需要给出服务名称和licent就可以。然后调用Hello方法

源码:

func (c *sayService) Hello(ctx context.Context, in *SayParam, opts ...client.CallOption) (*SayResponse, error) {
req := c.c.NewRequest(c.name, "Say.Hello", in)
out := new(SayResponse)
err := c.c.Call(ctx, req, out, opts...)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return out, nil
}

主要的流程里都在c.c.Call方法里。简单来说流程如下

就是得到节点信息address,根据address去查询 pool里是否有连接,如果有则取出来,如果没有则创建,然后进行数据传输,传输完成后把client放回到pool内。pool的大小也是可以控制的,这部分的代码读起来特别爽,具体的细节和处理流程会在以后的帖子里详细讲解

例子2

例子1,做了一个简单的服务,已经不能再简单了,只是为了能让大家熟悉一下go-micro。看完例子1后应该会有更多的想法,想使用更多的go-micro的功能,比如protobuf生成的类都在一起,如果想model和api分开怎么处理,怎么使用go-micro的双向流,怎么使用消息推送,等等。所以我就双做了一个小例子,这个例子里包含了一些东西。

这个例子我就只说一下组织结构,也没有多少代码,大家有时间看一下就ok了。

proto下的两个文件夹,一个model一个rpcapi,是把数据和api分开,api引用了model

看一下rpcapi

syntax = "proto3";

package rpcapi;
import "github.com/lpxxn/gomicrorpc/example2/proto/model/common.proto"; // 服务接口
service Say {
rpc Hello(model.SayParam) returns (model.SayResponse) {}
rpc Stream(model.SRequest) returns (stream model.SResponse) {} }

import了model里的common.proto

在生成的时候一个只要go_out另一个只要micro_out就好了

  protoc --proto_path=$GOPATH/src:. --go_out=. example2/proto/model/*.proto 

  protoc --proto_path=$GOPATH/src:. --micro_out=. example2/proto/rpcapi/*.proto 

订阅一个信息

    // Register Subscribers
if err := server.Subscribe(server.NewSubscriber(common.Topic1, subscriber.Handler)); err != nil {
panic(err)
}

当有信息发送时,所有订阅了lp.srv.eg2.topic1这个信息的服务都会收到信息

客户端发送信息

    p := micro.NewPublisher(common.Topic1, service.Client())
p.Publish(context.TODO(), &model.SayParam{Msg: lib.RandomStr(lib.Random(, ))})

如果是生产环境一定不要用go-micro默认的信息发布和订阅处理方式,micro的插件plugin里是有很多成熟的插件。

使用双向流的小功能

这个方法只是每次向客户端发送一些数据,每次只发送一部分。比如我们给客户端推送的数据很大时,一次性全都推过去,是不太正确的做法,分批推送还是比较好的。

func (s *Say) Stream(ctx context.Context, req *model.SRequest, stream rpcapi.Say_StreamStream) error {

    for i := ; i < int(req.Count); i++ {
rsp := &model.SResponse{}
for j := lib.Random(, ); j < ; j++ {
rsp.Value = append(rsp.Value, lib.RandomStr(lib.Random(, )))
}
if err := stream.Send(rsp); err != nil {
return err
}
// 模拟处理过程
time.Sleep(time.Microsecond * )
}
return nil return nil
}

希望这个小例子能让大家入门go-micro.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二) 入门例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go微服务框架Kratos笔记(一)入门教程

    kratos简介 Kratos 一套轻量级 Go 微服务框架,包含大量微服务相关功能及工具 本文基于kratos v2.0.3,windows平台,其他系统平台均可借鉴参考 环境搭建 Golang开发 ...

  2. 微服务框架SpringCloud(Dalston版)学习 (一):Eureka服务注册与发现

    eureka-server eureka服务端,提供服务的注册与发现,类似于zookeeper 新建spring-boot工程,pom依赖: <dependency> <groupI ...

  3.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目录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一) 整体架构介绍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二) 入门例子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三) Registry服务的注册和发现 go ...

  4. net core 微服务框架 Viper 调用链路追踪

    1.Viper是什么? Viper 是.NET平台下的Anno微服务框架的一个示例项目.入门简单.安全.稳定.高可用.全平台可监控.底层通讯可以随意切换thrift grpc. 自带服务发现.调用链追 ...

  5. hello world .net core 微服务框架 Viper

    1.Viper是什么? Viper 是.NET平台下的Anno微服务框架的一个示例项目.入门简单.安全.稳定.高可用.全平台可监控.底层通讯可以随意切换thrift grpc. 自带服务发现.调用链追 ...

  6. Viper 微服务框架 编写一个hello world 插件-02

    1.Viper是什么? Viper 是.NET平台下的Anno微服务框架的一个示例项目.入门简单.安全.稳定.高可用.全平台可监控.底层通讯可以随意切换thrift grpc. 自带服务发现.调用链追 ...

  7.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四) rpc方法调用过程详解

    上一篇帖子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三) Registry服务的注册和发现详细解释了go-micro是如何做服务注册和发现在,服务端注册server信息,client获取server的地 ...

  8.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 rpc方法调用过程详解

    摘要: 上一篇帖子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三) Registry服务的注册和发现详细解释了go-micro是如何做服务注册和发现在,服务端注册server信息,client获取serv ...

  9. go微服务框架go-micro深度学习(一) 整体架构介绍

    产品嘴里的一个小项目,从立项到开发上线,随着时间和需求的不断激增,会越来越复杂,变成一个大项目,如果前期项目架构没设计的不好,代码会越来越臃肿,难以维护,后期的每次产品迭代上线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项目 ...

随机推荐

  1. miniui格式化日期的方法

    <div field="InsertTime" renderer="ondayRenderer" headerAlign="center&quo ...

  2. ImportError: No module named 'pysqlite2'

    在使用 Python 3 进行 Flask 学习时,运行服务时,出现: ImportError: No module named 'pysqlite2' 一. 现象 && 原因 出现如 ...

  3. ♣eclipse护眼颜色和关键字颜色设置

    eclipse护眼颜色和字体大小设置   ♣eclipse护眼颜色和关键字颜色设置 ♣eclipse字体大小设置(包括jsp , .xml ,.java) 1.Eclipse字体大小调整: 窗口(Wi ...

  4. config-toolkit之config-face

    config-toolkit是当当网开发的开源项目,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对于很多配置都可以写在配置中心中,进行配置数据的获取,这样我们可以不用把很多信息写在了代码里面,例如数据库账号密码等信息. co ...

  5. Alpha(10/10)

    鐵鍋燉腯鱻 项目:小鱼记账 团队成员 项目燃尽图 冲刺情况描述 站立式会议照片 各成员情况 团队成员 学号 姓名 git地址 博客地址 031602240 许郁杨 (组长) https://githu ...

  6. C#多线程和线程池问题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A = new Thread(ThreadMethod); //执行的必须是无返回值的方法 threadA ...

  7. 给有C或C++基础的Python入门 :Python Crash Course 4 操作列表 4.4 -- 4.5

    上接前一篇文章. 4.4 使用列表的一部分 一,切片 切边,顾名思义,就是处理列表的部分元素. 我们可以联系一下C++的一段语句:for(int i = 0; i < n-2; ++i) cou ...

  8. OI考试需注意的

    能用结构体就用结构体,特别是队列之类的数据结构:类别相同的变量或数组名字不要太相近,最好在名字后面加上标识符(e.g:hash[]&HASH[]就不好,hash1[]&hash2[]正 ...

  9. 理解Session缓存

    session的缓存有两大作用 (1)减少访问数据库的频率.应用程序从内存中读取持久化对象的速度显然比到数据库中查询数据的速度快多了,音系Session的缓存 可以提高数据库访问性能 (2)保证缓存中 ...

  10. [PA2014]Zadanie

    [PA2014]Zadanie 题目大意: 一棵\(n(n\le3\times10^5)\)个点的树,每个点上有\(a_i\)个人.树上所有人到\(i\)号点距离之和为\(b_i\).已知\(\{b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