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五大创建型模式
转载: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五大创建型模式
一、概况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1)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2)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3)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二、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1、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
2、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其官方描述比较抽象,可自行百度。实际上可以这样理解:(1)子类的能力必须大于等于父类,即父类可以使用的方法,子类都可以使用。(2)返回值也是同样的道理。假设一个父类方法返回一个List,子类返回一个ArrayList,这当然可以。如果父类方法返回一个ArrayList,子类返回一个List,就说不通了。这里子类返回值的能力是比父类小的。(3)还有抛出异常的情况。任何子类方法可以声明抛出父类方法声明异常的子类。
而不能声明抛出父类没有声明的异常。
3、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这个是开闭原则的基础,具体内容:面向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4、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还是一个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的意思,从这儿我们看出,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一个软件的设计思想,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为了升级和维护方便。所以上文中多次出现: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为什么叫最少知道原则,就是说: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6、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则是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三、创建型模式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3.1、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分为三种:普通工厂模式、多个工厂方法模式和静态工厂方法模式。
3.1.1、普通工厂模式
普通工厂模式就是建立一个工厂类,对实现了同一接口的一些类进行实例的创建。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interface MyInterface {
public void print();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ClassOne implements MyInterf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MyClassOne");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ClassTwo implements MyInterf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MyClassTwo");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Factory {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String type) {
if ("One".equals(type)) {
return new MyClassOne();
} else if ("Two".equals(type)) {
return new MyClassTwo();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没有要找的类型");
return null;
}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Factory factory = new MyFactory();
MyInterface myi = factory.produce("One");
myi.print();
}
}
FactoryTest的运行结果我想应该很明显了。
再回头来理解这句话:普通工厂模式就是建立一个工厂类,对实现了同一接口的一些类进行实例的创建。
3.1.2、多个工厂方法模式
多个工厂方法模式,是对普通工厂方法模式的改进,多个工厂方法模式就是提供多个工厂方法,分别创建对象。
直接看代码吧,我们修改MyFactory和FactoryTest如下: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Factory {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One() {
return new MyClassOne();
}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Two() {
return new MyClassTwo();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Factory factory = new MyFactory();
MyInterface myi = factory.produceOne();
myi.print();
}
}
运行结果也是十分明显了。
再回头来理解这句话:多个工厂方法模式,是对普通工厂方法模式的改进,多个工厂方法模式就是提供多个工厂方法,分别创建对象。
3.1.3、静态工厂方法模式
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将上面的多个工厂方法模式里的方法置为静态的,不需要创建实例,直接调用即可。
直接看代码吧,我们修改MyFactory和FactoryTest如下: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Factory {
public static MyInterface produceOne() {
return new MyClassOne();
}
public static MyInterface produceTwo() {
return new MyClassTwo();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Interface myi = MyFactory.produceOne();
myi.print();
}
}
运行结果依旧很明显。
再回顾: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将上面的多个工厂方法模式里的方法置为静态的,不需要创建实例,直接调用即可。
3.2、抽象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有一个问题就是,类的创建依赖工厂类,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拓展程序,必须对工厂类进行修改,这违背了闭包原则。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抽象工厂模式:创建多个工厂类,这样一旦需要增加新的功能,直接增加新的工厂类就可以了,不需要修改之前的代码。
这样就符合闭包原则了。
下面来看看代码:
MyInterface、MyClassOne、MyClassTwo不变。
新增如下接口和类: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interface Provider {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FactoryOne implements Provider {
@Override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 {
return new MyClassOne();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FactoryTwo implements Provider {
@Override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 {
return new MyClassTwo();
}
}
修改测试类FactoryTest如下: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rovider provider = new MyFactoryOne();
MyInterface myi = provider.produce();
myi.print();
}
}
运行结果依旧显然。
再回顾:抽象工厂模式就是创建多个工厂类,这样一旦需要增加新的功能,直接增加新的工厂类就可以了,不需要修改之前的代码。
3.3、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直接看代码吧:
package test;
public class MyObject {
private static MyObject myObject;
private MyObject() {
}
public static MyObject getInstance() {
if (myObject != null) {
} else {
myObject = new MyObject();
}
return myObject;
}
}
但是这样会引发多线程问题,详细解说可以看《Java多线程编程核心技术》书中的第六章。博主之前推荐过这本书,里面有电子完整版下载地址:《Java多线程编程核心技术》
3.4、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是将一个复杂的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字面看来非常抽象,实际上它也十分抽象!!!!
建造者模式通常包括下面几个角色:
(1) Builder:给出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产品对象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建造。这个接口规定要实现复杂对象的哪些部分的创建,并不涉及具体的对象部件的创建。
(2) ConcreteBuilder:实现Builder接口,针对不同的商业逻辑,具体化复杂对象的各部分的创建。 在建造过程完成后,提供产品的实例。
(3)Director:调用具体建造者来创建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在指导者中不涉及具体产品的信息,只负责保证对象各部分完整创建或按某种顺序创建。
(4)Product:要创建的复杂对象。
在游戏开发中建造小人是经常的事了,要求是:小人必须包括头,身体和脚。
下面我们看看如下代码:
Product(要创建的复杂对象。):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head;
private String body;
private String foot;
public String getHead() {
return head;
}
public void setHead(String head) {
this.head = head;
}
public String getBody() {
return body;
}
public void setBody(String body) {
this.body = body;
}
public String getFoot() {
return foot;
}
public void setFoot(String foot) {
this.foot = foot;
}
}
Builder(给出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产品对象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建造。这个接口规定要实现复杂对象的哪些部分的创建,并不涉及具体的对象部件的创建。):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interface PersonBuilder {
void buildHead();
void buildBody();
void buildFoot();
Person buildPerson();
}
ConcreteBuilder(实现Builder接口,针对不同的商业逻辑,具体化复杂对象的各部分的创建。 在建造过程完成后,提供产品的实例。):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anBuilder implements PersonBuilder {
Person person;
public ManBuilder() {
person = new Person();
}
public void buildBody() {
person.setBody("建造男人的身体");
}
public void buildFoot() {
person.setFoot("建造男人的脚");
}
public void buildHead() {
person.setHead("建造男人的头");
}
public Person buildPerson() {
return person;
}
}
Director(调用具体建造者来创建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在指导者中不涉及具体产品的信息,只负责保证对象各部分完整创建或按某种顺序创建。):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PersonDirector {
public Person constructPerson(PersonBuilder pb) {
pb.buildHead();
pb.buildBody();
pb.buildFoot();
return pb.buildPerson();
}
}
测试类: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Director pd = new PersonDirector();
Person person = pd.constructPerson(new ManBuilder());
System.out.println(person.getBody());
System.out.println(person.getFoot());
System.out.println(person.getHead());
}
}
运行结果:
回顾:建造者模式:是将一个复杂的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3.5、原型模式
该模式的思想就是将一个对象作为原型,对其进行复制、克隆,产生一个和原对象类似的新对象。
说道复制对象,我将结合对象的浅复制和深复制来说一下,首先需要了解对象深、浅复制的概念:
浅复制:将一个对象复制后,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都会重新创建,而引用类型,指向的还是原对象所指向的。
深复制:将一个对象复制后,不论是基本数据类型还有引用类型,都是重新创建的。简单来说,就是深复制进行了完全彻底的复制,而浅复制不彻底。
写一个深浅复制的例子:
package com.mode.create;
import java.io.ByteArray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Prototype implements Cloneable,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ivate int base;
private Integer obj;
/* 浅复制 */
public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 因为Cloneable接口是个空接口,你可以任意定义实现类的方法名
// 如cloneA或者cloneB,因为此处的重点是super.clone()这句话
// super.clone()调用的是Object的clone()方法
// 而在Object类中,clone()是native(本地方法)的
Prototype proto = (Prototype) super.clone();
return proto;
}
/* 深复制 */
public Object deepClone() throws 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 写入当前对象的二进制流 */
ByteArrayOutputStream b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bos);
oos.writeObject(this);
/* 读出二进制流产生的新对象 */
ByteArrayInputStream bis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bos.toByteArray());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bis);
return ois.readObject();
}
public int getBase() {
return base;
}
public void setBase(int base) {
this.base = base;
}
public Integer getObj() {
return obj;
}
public void setObj(Integer obj) {
this.obj = obj;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IOException {
Prototype prototype = new Prototype();
prototype.setBase(1);
prototype.setObj(new Integer(2));
/* 浅复制 */
Prototype prototype1 = (Prototype) prototype.clone();
/* 深复制 */
Prototype prototype2 = (Prototype) prototype.deepClone();
System.out.println(prototype1.getObj()==prototype1.getObj());
System.out.println(prototype1.getObj()==prototype2.getObj());
}
}
运行结果: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五大创建型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五大创建型模式(附实例和详解)
一.概况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1)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2)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 ...
- Java设计模式之五大创建型模式(附实例和详解)
一.概况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1)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2)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 ...
-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七大结构型模式(附实例和详解)
博主在大三的时候有上过设计模式这一门课,但是当时很多都基本没有听懂,重点是也没有细听,因为觉得没什么卵用,硬是要搞那么复杂干嘛.因此设计模式建议工作半年以上的猿友阅读起来才会理解的比较深刻.当然,你没 ...
-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七大结构型模式
转载: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七大结构型模式 博主在大三的时候有上过设计模式这一门课,但是当时很多都基本没有听懂,重点是也没有细听,因为觉得没什么卵用,硬是要搞那么复杂干嘛.因此设计模式建议工作半年以 ...
- (转)Java经典设计模式(1):五大创建型模式(附实例和详解)
原文出处: 小宝鸽 一.概况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1)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2)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 ...
- 初探Java设计模式1:创建型模式(工厂,单例等)
Java 设计模式 一直想写一篇介绍设计模式的文章,让读者可以很快看完,而且一看就懂,看懂就会用,同时不会将各个模式搞混.自认为本文还是写得不错的,花了不少心思来写这文章和做图,力求让读者真的能看着简 ...
- Java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创建型模式)
单例模式我在上学期看一些资料时候学习过,没想到这学期的软件体系结构就有设计模式学习,不过看似篇幅不大,介绍得比较简单,在这里我总结下单例模式,一来整理之前的笔记,二来也算是预习复习课程了. 概述 单例 ...
- Java设计模式——单例模式(创建型模式)
概述 单例模式保证对于每一个类加载器,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且提供全局的访问.其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对于单例模式主要适用以下几个场景: 系统只需要一个实例对象,如提供一个唯一的序列号生成器 客户调 ...
- 设计模式(3)-对象创建型模式-Abstract Factory模式
1.对象创建型模式 1.3 Abstract Factory模式 1.3.1 需求 在下面情况能够使用Abstract Factory模式: • 一个系统要独立于它的产品的创建. ...
随机推荐
- 使用rabbitmq消息队列
一.前言 在python中本身就是存在队列queue.一个是线程队列queue,另一个是进程multiprocessing中的队列Queue. 线程queue:只用于线程之间的数据交互 进程Queue ...
- OpenCV---图像加载与保存
一:获取图像的信息 什么是图像: 结构化存储的数据信息 图像属性: -通道数目 -高与宽 -像素数据 -位图深度 import cv2 as cv def get_image_info(image): ...
- 2017北京国庆刷题Day5 morning
期望得分:0+60+60=120 实际得分:0+30+60=90 令g=gcd(X11,X12,X13……) 则行列式可能为D的充要条件为g|D 1.g|D为必要条件: 由定义来算行列式的时候,每一项 ...
- hdu 3118 Arbiter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3118 题意:删除最少的边使图没有奇环 二分图的定义:如果顶点能分为两个互不相交的子集,则图为二分图 二分 ...
- bzoj 3622 DP + 容斥
LINK 题意:给出n,k,有a,b两种值,a和b间互相配对,求$a>b$的配对组数-b>a的配对组数恰好等于k的情况有多少种. 思路:粗看会想这是道容斥组合题,但关键在于如何得到每个a[ ...
- 【CodeForces】889 C. Maximum Element 排列组合+动态规划
[题目]C. Maximum Element [题意]给定n和k,定义一个排列是好的当且仅当存在一个位置i,满足对于所有的j=[1,i-1]&&[i+1,i+k]有a[i]>a[ ...
- 2008 Round 1A C Numbers (矩阵快速幂)
题目描述: 请输出(3+√5)^n整数部分最后3位.如果结果不超过2位,请补足前导0. 分析: 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方法肯定是直接计算这个表达式的值,但是这样的精度是不够的.朴素的算法没有办法得到答案.但 ...
- 天梯赛 L2-006 树的遍历 (二叉树)
给定一棵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和中序遍历,请你输出其层序遍历的序列.这里假设键值都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N(<=30),是二叉树中结点的个数.第二行给出其后序遍历序 ...
- c语言学习笔记.数组.
数组: 可以存储一个固定大小的相同类型元素的顺序集合,比如int类型的数组.float类型的数组,里面存放的数据称为“元素”. 所有的数组都是由连续的内存位置组成.最低的地址对应第一个元素,最高的地址 ...
- nmon的安装和使用
1.下载nmon https://zh.osdn.net/projects/sfnet_nmon/downloads/nmon_x86_64_rhel6/ 2../nmon_x86_64_rhel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