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五大创建型模式

一、概况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1)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2)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3)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二、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1、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

2、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其官方描述比较抽象,可自行百度。实际上可以这样理解:(1)子类的能力必须大于等于父类,即父类可以使用的方法,子类都可以使用。(2)返回值也是同样的道理。假设一个父类方法返回一个List,子类返回一个ArrayList,这当然可以。如果父类方法返回一个ArrayList,子类返回一个List,就说不通了。这里子类返回值的能力是比父类小的。(3)还有抛出异常的情况。任何子类方法可以声明抛出父类方法声明异常的子类。

而不能声明抛出父类没有声明的异常。

3、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这个是开闭原则的基础,具体内容:面向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4、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还是一个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的意思,从这儿我们看出,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一个软件的设计思想,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为了升级和维护方便。所以上文中多次出现: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为什么叫最少知道原则,就是说: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6、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则是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三、创建型模式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3.1、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分为三种:普通工厂模式、多个工厂方法模式和静态工厂方法模式。

3.1.1、普通工厂模式

普通工厂模式就是建立一个工厂类,对实现了同一接口的一些类进行实例的创建。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interface MyInterface {
public void print();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ClassOne implements MyInterf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MyClassOne");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ClassTwo implements MyInterf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MyClassTwo");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Factory {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String type) {
if ("One".equals(type)) {
return new MyClassOne();
} else if ("Two".equals(type)) {
return new MyClassTwo();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没有要找的类型");
return null;
}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Factory factory = new MyFactory();
MyInterface myi = factory.produce("One");
myi.print();
} }

FactoryTest的运行结果我想应该很明显了。

再回头来理解这句话:普通工厂模式就是建立一个工厂类,对实现了同一接口的一些类进行实例的创建。

3.1.2、多个工厂方法模式

多个工厂方法模式,是对普通工厂方法模式的改进,多个工厂方法模式就是提供多个工厂方法,分别创建对象。

直接看代码吧,我们修改MyFactory和FactoryTest如下: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Factory {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One() {
return new MyClassOne();
}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Two() {
return new MyClassTwo();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Factory factory = new MyFactory();
MyInterface myi = factory.produceOne();
myi.print();
} }

运行结果也是十分明显了。

再回头来理解这句话:多个工厂方法模式,是对普通工厂方法模式的改进,多个工厂方法模式就是提供多个工厂方法,分别创建对象。

3.1.3、静态工厂方法模式

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将上面的多个工厂方法模式里的方法置为静态的,不需要创建实例,直接调用即可。

直接看代码吧,我们修改MyFactory和FactoryTest如下: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Factory {

    public static MyInterface produceOne() {
return new MyClassOne();
} public static MyInterface produceTwo() {
return new MyClassTwo();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Interface myi = MyFactory.produceOne();
myi.print();
} }

运行结果依旧很明显。

再回顾: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将上面的多个工厂方法模式里的方法置为静态的,不需要创建实例,直接调用即可。

3.2、抽象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有一个问题就是,类的创建依赖工厂类,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拓展程序,必须对工厂类进行修改,这违背了闭包原则。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抽象工厂模式:创建多个工厂类,这样一旦需要增加新的功能,直接增加新的工厂类就可以了,不需要修改之前的代码。

这样就符合闭包原则了。

下面来看看代码:

MyInterface、MyClassOne、MyClassTwo不变。

新增如下接口和类: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interface Provider {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FactoryOne implements Provider {

    @Override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 {
return new MyClassOne();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yFactoryTwo implements Provider {

    @Override
public MyInterface produce() {
return new MyClassTwo();
} }

修改测试类FactoryTest如下: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Factor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rovider provider = new MyFactoryOne();
MyInterface myi = provider.produce();
myi.print();
} }

运行结果依旧显然。

再回顾:抽象工厂模式就是创建多个工厂类,这样一旦需要增加新的功能,直接增加新的工厂类就可以了,不需要修改之前的代码。

3.3、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直接看代码吧:

package test;

public class MyObject {

    private static MyObject myObject;

    private MyObject() {
} public static MyObject getInstance() {
if (myObject != null) {
} else {
myObject = new MyObject();
}
return myObject;
} }

但是这样会引发多线程问题,详细解说可以看《Java多线程编程核心技术》书中的第六章。博主之前推荐过这本书,里面有电子完整版下载地址:《Java多线程编程核心技术》

3.4、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是将一个复杂的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字面看来非常抽象,实际上它也十分抽象!!!!

建造者模式通常包括下面几个角色:

(1) Builder:给出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产品对象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建造。这个接口规定要实现复杂对象的哪些部分的创建,并不涉及具体的对象部件的创建。

(2) ConcreteBuilder:实现Builder接口,针对不同的商业逻辑,具体化复杂对象的各部分的创建。 在建造过程完成后,提供产品的实例。

(3)Director:调用具体建造者来创建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在指导者中不涉及具体产品的信息,只负责保证对象各部分完整创建或按某种顺序创建。

(4)Product:要创建的复杂对象。

在游戏开发中建造小人是经常的事了,要求是:小人必须包括头,身体和脚。

下面我们看看如下代码:

Product(要创建的复杂对象。):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head;
private String body;
private String foot; public String getHead() {
return head;
} public void setHead(String head) {
this.head = head;
} public String getBody() {
return body;
} public void setBody(String body) {
this.body = body;
} public String getFoot() {
return foot;
} public void setFoot(String foot) {
this.foot = foot;
}
}

Builder(给出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产品对象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建造。这个接口规定要实现复杂对象的哪些部分的创建,并不涉及具体的对象部件的创建。):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interface PersonBuilder {
void buildHead();
void buildBody();
void buildFoot();
Person buildPerson();
}

ConcreteBuilder(实现Builder接口,针对不同的商业逻辑,具体化复杂对象的各部分的创建。 在建造过程完成后,提供产品的实例。):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ManBuilder implements PersonBuilder {

    Person person;

    public ManBuilder() {
person = new Person();
} public void buildBody() {
person.setBody("建造男人的身体");
} public void buildFoot() {
person.setFoot("建造男人的脚");
} public void buildHead() {
person.setHead("建造男人的头");
} public Person buildPerson() {
return person;
} }

Director(调用具体建造者来创建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在指导者中不涉及具体产品的信息,只负责保证对象各部分完整创建或按某种顺序创建。):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PersonDirector {
public Person constructPerson(PersonBuilder pb) {
pb.buildHead();
pb.buildBody();
pb.buildFoot();
return pb.buildPerson();
}
}

测试类:

package com.mode.create;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Director pd = new PersonDirector();
Person person = pd.constructPerson(new ManBuilder());
System.out.println(person.getBody());
System.out.println(person.getFoot());
System.out.println(person.getHead());
}
}

运行结果:

回顾:建造者模式:是将一个复杂的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3.5、原型模式

该模式的思想就是将一个对象作为原型,对其进行复制、克隆,产生一个和原对象类似的新对象。

说道复制对象,我将结合对象的浅复制和深复制来说一下,首先需要了解对象深、浅复制的概念:

浅复制:将一个对象复制后,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都会重新创建,而引用类型,指向的还是原对象所指向的。

深复制:将一个对象复制后,不论是基本数据类型还有引用类型,都是重新创建的。简单来说,就是深复制进行了完全彻底的复制,而浅复制不彻底。

写一个深浅复制的例子:

package com.mode.create;

import java.io.ByteArray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Prototype implements Cloneable,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ivate int base; private Integer obj; /* 浅复制 */
public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 因为Cloneable接口是个空接口,你可以任意定义实现类的方法名
// 如cloneA或者cloneB,因为此处的重点是super.clone()这句话
// super.clone()调用的是Object的clone()方法
// 而在Object类中,clone()是native(本地方法)的
Prototype proto = (Prototype) super.clone();
return proto;
} /* 深复制 */
public Object deepClone() throws 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 写入当前对象的二进制流 */
ByteArrayOutputStream b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bos);
oos.writeObject(this); /* 读出二进制流产生的新对象 */
ByteArrayInputStream bis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bos.toByteArray());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bis);
return ois.readObject();
} public int getBase() {
return base;
} public void setBase(int base) {
this.base = base;
} public Integer getObj() {
return obj;
} public void setObj(Integer obj) {
this.obj = obj;
} }
package com.mode.create;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IOException {
Prototype prototype = new Prototype();
prototype.setBase(1);
prototype.setObj(new Integer(2));
/* 浅复制 */
Prototype prototype1 = (Prototype) prototype.clone();
/* 深复制 */
Prototype prototype2 = (Prototype) prototype.deepClone();
System.out.println(prototype1.getObj()==prototype1.getObj());
System.out.println(prototype1.getObj()==prototype2.getObj());
}
}

运行结果: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五大创建型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五大创建型模式(附实例和详解)

    一.概况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1)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2)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 ...

  2. Java设计模式之五大创建型模式(附实例和详解)

    一.概况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1)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2)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 ...

  3.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七大结构型模式(附实例和详解)

    博主在大三的时候有上过设计模式这一门课,但是当时很多都基本没有听懂,重点是也没有细听,因为觉得没什么卵用,硬是要搞那么复杂干嘛.因此设计模式建议工作半年以上的猿友阅读起来才会理解的比较深刻.当然,你没 ...

  4.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七大结构型模式

    转载: 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七大结构型模式 博主在大三的时候有上过设计模式这一门课,但是当时很多都基本没有听懂,重点是也没有细听,因为觉得没什么卵用,硬是要搞那么复杂干嘛.因此设计模式建议工作半年以 ...

  5. (转)Java经典设计模式(1):五大创建型模式(附实例和详解)

    原文出处: 小宝鸽 一.概况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1)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2)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 ...

  6. 初探Java设计模式1:创建型模式(工厂,单例等)

    Java 设计模式 一直想写一篇介绍设计模式的文章,让读者可以很快看完,而且一看就懂,看懂就会用,同时不会将各个模式搞混.自认为本文还是写得不错的,花了不少心思来写这文章和做图,力求让读者真的能看着简 ...

  7. Java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创建型模式)

    单例模式我在上学期看一些资料时候学习过,没想到这学期的软件体系结构就有设计模式学习,不过看似篇幅不大,介绍得比较简单,在这里我总结下单例模式,一来整理之前的笔记,二来也算是预习复习课程了. 概述 单例 ...

  8. Java设计模式——单例模式(创建型模式)

    概述   单例模式保证对于每一个类加载器,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且提供全局的访问.其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对于单例模式主要适用以下几个场景: 系统只需要一个实例对象,如提供一个唯一的序列号生成器 客户调 ...

  9. 设计模式(3)-对象创建型模式-Abstract Factory模式

    1.对象创建型模式 1.3           Abstract Factory模式 1.3.1 需求 在下面情况能够使用Abstract Factory模式: •  一个系统要独立于它的产品的创建. ...

随机推荐

  1.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ranked data)

    sklearn实战-乳腺癌细胞数据挖掘(博主亲自录制视频) https://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htm?courseId=1005269003& ...

  2. 驱动学习5: zynq实现点亮led

    驱动代码: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fs.h> #i ...

  3.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12支持向量机2 SVM的正则化参数和决策间距

    12.支持向量机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参考资料 斯坦福大学 2014 机器学习教程中文笔记 by 黄海广 12.2 大间距的直观理解- Large Margin I ...

  4. tf.transpose函数解析

    tf.transpose函数解析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tf.transpose(a, perm = None, name = 'transpose') 解释 将a进 ...

  5. Java集合框架(set)

    set继承自collection接口,其子类和子接口如下: set的共同特性:不能添加相同的元素,通常无法记住元素添加的顺序 1.HashSet类 判断两元素相同的标准:1.equals方法返回tru ...

  6. Java设计模式の代理模式

    目录  代理模式 1.1.静态代理   1.2.动态代理 1.3.Cglib代理 代理模式 代理(Proxy)是一种设计模式,提供了对目标对象另外的访问方式;即通过代理对象访问目标对象.这样做的好处是 ...

  7. fastjson的@JSONField注解的一点问题

    @JSONField 看源码它可以作用于字段和方法上. 引用网上说的, 一.作用Field @JSONField作用在Field时,其name不仅定义了输入key的名称,同时也定义了输出的名称. 但是 ...

  8. CF821 D. Okabe and City 图 最短路

    Link 题意:给出$n*m$大小的地图,已有$k$盏灯亮,人从左上角出发,右下角结束,期间必须走路灯点亮的地方,他可以在任意时刻消耗一枚硬币点亮一行或一列灯,他最多同时点亮一行或一列灯,要想点亮别的 ...

  9. Centos 7 下搭建 Dokuwiki

    Centos 7 下搭建 Dokuwiki # Dokuwiki 是php的,所以要先搭建php环境,下载 apache和php,第1.2步下载完,相关的依赖都会下载## 1.下载 httpdyum ...

  10.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设计--重构手法05:Introduce Explaining Variable (引入解释性变量)

      发现:你有一个复杂的表达式. 解决:将该复杂的表达式(或其中的部分)的结果放进一个临时变量,并以此变量名称来解释表达式用途. //重构前 if((platform.toUpperCase().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