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和exists的区别与SQL执行效率
in和exists的区别与SQL执行效率 最近很多论坛又开始讨论in和exists的区别与SQL执行效率的问题, 本文特整理一些in和exists的区别与SQL执行效率分析 SQL中in可以分为三类: 1、形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a','b'),应该和以下两种比较效率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a' or f1='b' 或者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a' union all select * from t1 f1='b' 你可能指的不是这一类,这里不做讨论。 2、形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select f1 from t2 where t2.fx='x'), 其中子查询的where里的条件不受外层查询的影响,这类查询一般情况下,自动优化会转成exist语句,也就是效率和exist一样。 3、形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select f1 from t2 where t2.fx=t1.fx), 其中子查询的where里的条件受外层查询的影响,这类查询的效率要看相关条件涉及的字段的索引情况和数据量多少,一般认为效率不如exists。 除了第一类in语句都是可以转化成exists 语句的SQL,一般编程习惯应该是用exists而不用in,而很少去考虑in和exists的执行效率. in和exists的SQL执行效率分析 A,B两个表, (1)当只显示一个表的数据如A,关系条件只一个如ID时,使用IN更快: 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2)当只显示一个表的数据如A,关系条件不只一个如ID,col1时,使用IN就不方便了,可以使用EXISTS: select * from A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B where id = A.id and col1 = A.col1) (3)当只显示两个表的数据时,使用IN,EXISTS都不合适,要使用连接: select * from A left join B on id = A.id 所以使用何种方式,要根据要求来定。 这是一般情况下做的测试: 这是偶的测试结果: set statistics io on (47 行受影响) 表'syscolpar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2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sysschobj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44 行受影响) 表'syscolpars'。扫描计数 47,逻辑读取 97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sysschobj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set statistics io on (419 行受影响) 表'syscolpar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10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15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sysschobj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419 行受影响) 表'syscolpar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10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sysschobjs'。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测试结果(总体来讲exists比in的效率高): 效率:条件因素的索引是非常关键的 把syscolumns 作为条件:syscolumns 数据大于sysobjects 用in 扫描计数 47,逻辑读取 97 次, 用exist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 把sysobjects作为条件:sysobjects的数据少于syscolumns exists比in多预读 15 次 对此我记得还做过如下测试: 表 test 结构 id int identity(1,1), --id主键自增 sort int, --类别,每一千条数据为一个类别 sid int --分类id 插入600w条数据 如果要查询每个类别的最大sid 的话 select * from test a 比 select * from test a 的执行效率要高三倍以上。具体的执行时间忘记了。但是结果我记得很清楚。在此之前我一直推崇第二种写法,后来就改第一种了。 in和exists的sql执行效率分析,再简单举一个例子: declare @t table(id int identity(1,1), v varchar(10)) 两条语句功能都是找到表变量@t中,v含有重复值的记录. 第一条sql语句使用in,但子查询中与外部没有连系. 第二条sql语句使用exists,但子查询中与外部有连系. 大家看SQL查询计划,很清楚了. selec v from @t group by v having count(*)> 1 这条Sql语句,它的执行不依赖于主查询主句(我也不知道怎么来描述in外面的和里面的,暂且这么叫吧,大家明白就行) 那么,SQL在查询时就会优化,即将它的结果集缓存起来 即缓存了 v --- b c 后续的操作,主查询在每处理一步时,相当于在处理 where v in('b','c') 当然,语句不会这么转化, 只是为了说明意思,也即主查询每处理一行(记为currentROW时,子查询不会再扫描表, 只会与缓存的结果进行匹配 而 select 1 from @t where id!=a.id and v=a.v 这一句,它的执行结果依赖于主查询中的每一行. 当处理主查询第一行时 即 currentROW(id=1)时, 子查询再次被执行 select 1 from @t where id!=1 and v='a' 扫描全表,从第一行记 currentSubROW(id=1) 开始扫描,id相同,过滤,子查询行下移,currentSubROW(id=2)继续,id不同,但v值不匹配,子查询行继续下移...直到currentSubROW(id=7)没找到匹配的, 子查询处理结束,第一行currentROW(id=1)被过滤,主查询记录行下移 处理第二行时,currentROW(id=2), 子查询 select 1 from @t where id!=2 and v='b' ,第一行currentSubROW(id=1)v值不匹配,子查询下移,第二行,id相同过滤,第三行,...到第六行,id不同,v值匹配, 找到匹配结果,即返回,不再往下处理记录. 主查询下移. 处理第三行时,以此类推... sql优化中,使用in和exist? 主要是看你的筛选条件是在主查询上还是在子查询上。 通过分析,相信大家已经对in和exists的区别、in和exists的SQL执行效率有较清晰的了解。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qzww5324/archive/2009/04/23/4103115.aspx |
in和exists的区别与SQL执行效率的更多相关文章
- in和exists的区别与SQL执行效率分析
可总结为:当子查询表比主查询表大时,用Exists:当子查询表比主查询表小时,用in SQL中in可以分为三类: 1.形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a','b'), ...
- SQl 执行效率总结
SQL执行效率总结 1.关于SQL查询效率,100w数据,查询只要1秒,与您分享: 机器情况 p4: 2.4 内存: 1 G os: windows 2003 数据库: ms sql server 2 ...
- PHP中file_exists与is_file、is_dir的区别,以及执行效率的比较 转自#冰雪傲骨#
PHP中file_exists与is_file.is_dir的区别,以及执行效率的比较 判断文件是否存在,有2个常用的PHP函数:is_file 和 file_exists, 判断文件夹是否存在, ...
- SQL执行效率总结
1.关于SQL查询效率,100w数据,查询只要1秒,与您分享: 机器情况 p4: 2.4 内存: 1 G os: windows 2003 数据库: ms sql server 2000 目的: 查询 ...
- 提高SQL执行效率的16种方法
项目中优化sql语句执行效率的方法:1)尽量选择较小的列2)将where中用的比较频繁的字段建立索引3)select子句中避免使用'*'4)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计算.not in 和<> ...
- 记一次,因表变量导致SQL执行效率变慢
场景 最近工作中,发现某同步JOB在执行中经常抛出SQL执行超时的问题,查看日志发现每次SQL执行的时间都是线性增长的,循环执行50次以后执行时间甚至超过了5分钟 JOB执行流程分析 首先,对于JO ...
- SQL执行效率和性能测试方法总结
对于做管理系统和分析系统的程序员,复杂SQL语句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海量数据,有时候经过优化的某一条语句,可以提高执行效率和整体运行性能.如何选择SQL语句,本文提供了两种方法,分别对多条SQL进行量化 ...
- SQL执行效率2-执行计划
以下语句可以进行SQL 语句执行时间分析,两个Go之间就是SQL查询语句 use Work--数据库名 go set statistics profile on set statistics io o ...
- [转]SQLServer SQL执行效率和性能测试方法总结
本文转自:http://www.zhixing123.cn/net/27495.html 对于做管理系统和分析系统的程序员,复杂SQL语句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海量数据,有时候经过优化的某一条语句,可以提 ...
随机推荐
- ActiveMQ之 TCP通讯机制
ActiveMQ支持多种通讯协议TCP/UDP等,我们选取最常用的TCP来分析ActiveMQ的通讯机制.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个概念: 客户(Client):消息的生产者.消费者对ActiveMQ来说都 ...
- Spring事务Transaction配置的五种注入方式详解
Spring事务Transaction配置的五种注入方式详解 前段时间对Spring的事务配置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之间对Spring的事务配置虽说也配置过,但是一直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这次的学 ...
- struts2启动报错com/opensymphony/xwork2/spring/SpringObjectFactory.java:220:-1
好久没有搞struts2,今天配置strut2.2.1,启动时遇到个小问题.记录下. tomcat启动报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 Logminer实战
相信许多DBA同学都曾遇到过这种情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必须对数据库做不完全恢复:但又不确定应该恢复到哪个时间点或SCN才合适,因而反复的执行不完全恢复,悲剧掉了一地,中枪的有木有?温馨提示下,在生 ...
- 【转】COCOS2D-X之CCHttpRequest下载图片Demo
#include "pthread.h" #pragma comment(lib,"libcurl_imp.lib") #pragma comment(lib, ...
- 转换Json格式帮助类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Reflection; using Sy ...
- HDU 3533 Escape BFS搜索
题意:懒得说了 分析:开个no[100][100][1000]的bool类型的数组就行了,没啥可说的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
- selenium+testNG+Ant
好几天没写了,抽时间写下,也好有个总结: 1.selenium+testNG+Ant (1)ant 是构建工具 他的作用就是运行你配置好的东西 而tentng.xml你可以认为他是管理test的一个配 ...
- 二维坐标的平移,旋转,缩放及matlab实现
本文结合matlab 软件解释二维坐标系下的平移,旋转,缩放 首先确定点在二维坐标系下的表达方法,使用一个1*3矩阵: Pt = [x,y,1] 其中x,y 分别为点的X,Y坐标,1为对二维坐标的三维 ...
- 2016"百度之星" - 复赛(Astar Round3) 1003 拍照
拍照 思路:先静态,离线树状数组,分别统计每个点向左向右能看到的船的数量.再枚举整个区间求最大值. 应为人和船都是动态的,假设船往左走,处理每个点看到向左最大船的数量,满足动态条件.就是向左的船一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