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Response之事件响应链及其事件传递

我们的App与用户进行交互,基本上是依赖于各种各样的事件。一个视图是一个事件响应者,可以处理点击等事件,而这些事件就是在UIResponder类中定义的。

在UIKit中,UIApplication、UIView、UIViewController这几个类都是直接继承自UIResponder类。另外SpriteKit中的SKNode也是继承自UIResponder类。因此UIKit中的视图、控件、视图控制器,以及我们自定义的视图及视图控制器都有响应事件的能力。这些对象通常被称为响应对象,或者是响应者(以下我们统一使用响应者)。

什么是响应链

大多数事件的分发都是依赖响应链的。响应链是由一系列链接在一起的响应者(UIResponse子类)组成的。一般情况下,一条响应链开始于第一响应者,结束于application对象。如果一个响应者不能处理事件,则会将事件沿着响应链传到下一响应者。

创建响应链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App中,所有视图是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即树状层次结构。除了根视图外,每个视图都有一个父视图;而每个视图都可以有0个或多个子视图。而在这个树状结构构建的同时,也构建了一条条的事件响应链。

也就是说,响应链是随着我们界面的搭建,而创建的。当我们调用addSubView:等搭建界面的方法时,默认的我们也创建了一个响应链的连接。而且这个响应链也不是一个响应链,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一个响应树。

例如,我们创建了一个视图:

对应的系统将自动创建一个响应链树:

获取第一响应者

既然响应树在搭建界面,组织app结构的时候形成了,那么针对于一个事件(UIEvent)的响应链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般情况下,一条响应链开始于第一响应者,结束于application对象。因此我们只要确定第一响应者,就可以确定整条响应链了。

下面是获取第一响应者的方法:

当用户触发某一事件(触摸事件或运动事件)后,UIKit会创建一个事件对象(UIEvent),该对象包含一些处理事件所需要的信息。然后事件对象被放到一个事件队列中。这些事件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来处理。当处理事件时,程序的UIApplication对象会从队列头部取出一个事件对象,将其分发出去。通常首先是将事件分发给程序的主window对象,对于触摸事件来讲,window对象会首先尝试将事件分发给触摸事件发生的那个视图上。这一视图通常被称为hit-test视图,而查找这一视图的过程就叫做hit-testing。

系统使用hit-testing来找到触摸下的视图,它检测一个触摸事件是否发生在相应视图对象的边界之内(即视图的frame属性,这也是为什么子视图如果在父视图的frame之外时,是无法响应事件的)。如果在,则会递归检测其所有的子视图。包含触摸点的视图层次架构中最底层的视图就是hit-test视图。在检测出hit-test视图后,系统就将事件发送给这个视图来进行处理。

以刚刚视图为代表,讲述讲述hit-testing过程

假设用户点击了视图E,系统按照以下顺序来查找hit-test视图:
  1. 点击事件发生在视图A的边界内,所以检测子视图B和C;
  2. 点击事件不在视图B的边界内,但在视图C的边界范围内,所以检测子图片D和E;
  3. 点击事件不在视图D的边界内,但在视图E的边界范围内;

视图E是包含触摸点的视图层次架构中最底层的视图(倒树结构),所以它就是hit-test视图。

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到此点击事件的响应链了

下面是hit-testing详细介绍:

iOS事件分发机制(一) hit-Testing

iOS事件分发机制(二)The Responder Chain

通过事件响应链, 传递事件

刚刚获取了事件响应链,现在我们可以把事件放在响应链上进行传递了。

最有机会处理事件的对象是hit-test视图或第一响应者。如果这两者都不能处理事件,UIKit就会将事件传递到响应链中的下一个响应者。每一个响应者确定其是否要处理事件或者是通过nextResponder方法将其传递给下一个响应者。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找到能处理事件的响应者对象或者最终没有找到响应者。

参考地址

http://southpeak.github.io/blog/2015/03/07/uiresponder/

iOS-UIResponse之事件响应链及其事件传递的更多相关文章

  1. iOS事件响应链(Responder Chain)

    概述 在iOS中,视图的层级一般都是 父视图->添加各种子视图.这时候某个视图(子视图)上有个按钮,需要我们交互.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无论如何都没有反应.这时候可能就是我们对iOS的事件传递响应 ...

  2. iOS中的事件响应链、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

    学习内容 欢迎关注我的iOS学习总结--每天学一点iOS:https://github.com/practiceqian/one-day-one-iOS-summary iOS中事件传递和相应机制 i ...

  3. 追踪app崩溃率、事件响应链、Run Loop、线程和进程、数据表的优化、动画库、Restful架构、SDWebImage的原理

    1.如何追踪app崩溃率,如何解决线上闪退 当 iOS设备上的App应用闪退时,操作系统会生成一个crash日志,保存在设备上.crash日志上有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每个正在执行线程的完整堆栈 跟踪信 ...

  4. 【Demo 0010】事件响应链

    本章学习要点:       1.  熟悉iOS事件分发过程以及事件响应链;       2.  掌握基本事件响应方法(单击,双击):       3.  掌握基本手势处理方法:

  5. Objective-C 事件响应链

    苹果app使用响应者对象(responder object)来接收和处理事件.响应者对象是NSResponder及其子类的实例,如NSView.NSViewController和NSApplicati ...

  6. iOS事件响应链

    首先,当发生事件响应时,必须知道由谁来响应事件.在IOS中,由响应者链来对事件进行响应,所有事件响应的类都是UIResponder的子类,响应者链是一个由不同对象组成的层次结构,其中的每个对象将依次获 ...

  7. UI基础:事件.响应链 分类: iOS学习-UI 2015-07-03 19:51 1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UIEvent:事件,是由硬件捕捉的一个代表用户操作操作设备的对象. 事件分三类:触摸事件.晃动事件.远程控制事件. 触摸事件:用户通过触摸设备屏幕操作对象,.输入数据.支持多点触摸,包含1个到多个触 ...

  8. Swift - 触摸事件响应机制(UiView事件传递)

    import UIKit class FatherView: UIView { override func hitTest(point: CGPoint, withEvent event: UIEve ...

  9. iOS事件传递和事件响应者链 20170810

    一.事件响应者链 事件传递和事件响应链 区别 事件的传递和响应的区别: 事件的传递是从上到下(父控件到子控件),事件的响应是从下到上(顺着响应者链条向上传递:子控件到父控件. 引出 当我们手指触摸屏幕 ...

随机推荐

  1. prepare—Article【准备篇】之SSH_tool#PuTTY

    第一:下载PuTTY: url :     http://www.openssh.com/ 下载界面: 安装后: 详解以上命令 ① ② PuTTYgen is a key generator. It ...

  2. hexdump——Linux系统的二进制文件查看工具

    hexdump是Linux下的一个二进制文件查看工具,可以将二进制文件转换为ASCII.10进制.16进制或8进制进行查看. 首先我们准备一个测试用的文件test,十六进制如下: 00 01 02 0 ...

  3. Objective-C的反射

          我第一次接触Java的时候就觉得整个反射包都很新颖,它使得Java和解释型的脚本语言更接近了,与此同时也拉开了和主流的C和C++的距离.在运行时可以窥视到一个对象的类元数据真的很不可思议, ...

  4. Junit 源码剖析(二)

    junit4 下的所有的testcase都是在Runner下执行的, 可以将Runner理解为junit运行的容器, 默认情况下junit会使用JUnit4ClassRunner作为所有testcas ...

  5. WPF Canvas小例子

    源码下载:DraggingElementsInCanvas_demo.rar

  6. 【UVA1378】A Funny Stone Game (博弈-求SG值-输出方案)

    [题目] Description The funny stone game is coming. There are n piles of stones, numbered with 0, 1, 2, ...

  7. 加快AndroidStudio运行速度的方法

    之前用过其他人加速AndroidStudio构建速度的方法,确实在编译时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随着项目越来越大,AndroidStudio有时还是会卡死,或者直接黑屏,我的笔记本是8g内存 ...

  8. 第k大数问题

    解法1: 我们可以对这个乱序数组按照从大到小先行排序,然后取出前k大,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 k). 解法2: 利用选择排序或交互排序,K次选择后即可得到第k大的数.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 ...

  9. 此集合已经采用方案 http 的地址。此集合中每个方案中最多只能包含一个地址。

    错误信息:此集合已经采用方案 http 的地址.此集合中每个方案中最多只能包含一个地址.如果服务承载于 IIS 中,则可以通过将“system.serviceModel/serviceHostingE ...

  10. 详解Linux配置iSCSI方法

    iSCSI技术是在2001年初由IBM及Cisco联合制定的技术,在2003年5月微软在 Windows 2003中 开始自己正式支持iSCSI微软此举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了iSCSI技术的发展.下面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