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React同构思想
React比较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客户端-服务端同构特性,服务端-客户端可复用组件,本文来简单介绍下这一架构思想。
出于篇幅原因,本文不会介绍React基础,所以,如果你还不清楚React的state/props/生存周期等基本概念,建议先学习相关文档
客户端React
先来回顾一下React如何写一个组件。比如要做一个下面的表格: 
可以这样写: 先创建一个表格类。 Table.js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DOM = React.DOM;
var table = DOM.table, tr = DOM.tr, td = DOM.td;
module.exports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table({
                children: this.props.datas.map(function (data) {
                    return tr(null,
                        td(null, data.name),
                        td(null, data.age),
                        td(null, data.gender)
                    );
                })
            });
    }
});
假设已经有了我们要的表格的结构化数据。 datas.js:
// 三行数据,分别包括名字、年龄、性别
module.exports = [
    {
        'name': 'foo',
        'age': 23,
        'gender': 'male'
    },
    {
        'name': 'bar',
        'age': 25,
        'gender': 'female'
    },
    {
        'name': 'alice',
        'age': 34,
        'gender': 'male'
    }
];
有了表格类和相应的数据之后,就可以调用并渲染这个表格了。 render-client.js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ReactDOM = require('react-dom');
// table类
var Table = require('./Table');
// table实例
var table = React.createFactory(Table);
// 数据源
var datas = require('./datas');
// render方法把react实例渲染到页面中 https://facebook.github.io/react/docs/top-level-api.html#reactdom
ReactDOM.render(
    table({datas: datas}),
    document.body
);
我们把React基础库、Table.js、datas.js、render-client.js等打包成pack.js,引用到页面中: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react</title>
    </head>
    <body>
    </body>
    <script src="pack.js"></script>
</html>'
这样页面便可按数据结构渲染出一个表格来
这里 pack.js 的具体打包工具可以是grunt/gulp/webpack/browerify等,打包方法不在这里赘述
这个例子的关键点是使用props来传递单向数据流。例如,通过遍历从``props传来的数据datas```生成表格的每一行数据:
this.props.datas.map...
组件的每一次变更(比如有新增数据),都会调用组件内部的render方法,更改其DOM结构。上面这个例子中,当给datas push新数据时,react会自动为页面中的表格新增数据行。
服务端React
上面的例子中创建的Table组件,出于性能、SEO等因素考虑,我们会考虑在服务端直接生成HTML结构,这样就可以在浏览器端直接渲染DOM了。
这时候,我们的Table组件,就可以同时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使用了。
只不过与浏览器端使用ReactDOM.render指定组件的渲染目标不同,在服务器中渲染,使用的是ReactDOMServer这个模块,它有两个生成HTML字符串的方法:
关于这两个方法的区别,我想放到后面再来解释,因为跟后面介绍的内容很有关系。
有了这两个方法,我们来创建一个在服务端nodejs环境运行的文件,使之可以直接在服务端生成表格的HTML结构。
render-server.js: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 与客户端require('react-dom')略有不同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 与客户端require('react-dom')略有不同
var ReactDOMServer = require('react-dom/server');
// table类
var Table = require('./Table');
// table实例
var table = React.createFactory(Table);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
    return ReactDOMServer.renderToString(table(datas));
};
上面这段代码复用了同一个Table组件,生成浏览器可以直接渲染的HTML结构,下面我们通过改改nodejs的官方Hello World来做一个真实的页面。
server.js :
var makeTable = require('./render-server');
var http = require('http');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 res) {
  res.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html'});
  var table = makeTable();
  var html = '<!doctype html>\n\
              <html>\
                <head>\
                    <title>react server render</title>\
                </head>\
                <body>' +
                    table +
                '</body>\
              </html>';
  res.end(html);
}).listen(1337, "127.0.0.1");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at http://127.0.0.1:1337/');
这时候运行node server.js就能看到,不实用js,达到了同样的表格效果,这里我使用了同一个Table.js,完成客户端及服务端的同构,一份代码,两处使用。
这里我们通过查看页面的HTML源码,发现表格的DOM中带了一些数据: 
data-reactid / data-react-checksum 都是些啥?这里同样先留点悬念,后面再解释。
服务端 + 客户端渲染
上面的这个例子,通过在服务端调用同一个React组件,达到了同样的界面效果,但是有人可能会不开心了:貌似有点弱啊!
上面的例子有两个明显的问题:
datas.js 数据源是写死的,不符合大部分真实生产环境
服务端生成HTML结构有时候并不完善,有时候不借助js是不行的。比如当我们的表格需要轮询服务器的数据接口,实现表格数据与服务器同步的时候,怎么实现一个组件两端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Table组件需要变得更复杂。
数据源
假设我们的表格数据每过一段时间要和服务端同步,在浏览器端,我们必须借助ajax,React官方给我们指明了这类需求的方向,通过componentDidMount这一生存周期方法来拉取数据。
componentDidMount 方法,我个人把它比喻成一个“善后”的方法,就是在React把基本的HTML结构挂载到DOM中后,再通过它来做一些善后的事情,例如拉取数据更新DOM等等。
于是我们改一下我们的``Table组件,去掉假数据datas.js,在componentDidMount```中调用我们封装好的抓取数据方法,每三秒去服务器抓取一次数据并更新到页面中。
Table.js: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ReactDOM = require('react-dom');
var DOM = React.DOM;
var table = DOM.table, tr = DOM.tr, td = DOM.td;
var Data = require('./data');
module.exports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table({
                children: this.props.datas.map(function (data) {
                    return tr(null,
                        td(null, data.name),
                        td(null, data.age),
                        td(null, data.gender)
                    );
                })
            });
    },
    componentDidMount: function () {
        setInterval(function () {
            Data.fetch('http://datas.url.com').then(function (datas) {
                this.setProps({
                    datas: datas
                });
            });
        }, 3000)
    }
});
这里假设我们已经封装了一个拉取数据的
Data.fetch方法,例如Data.fetch = jQuery.ajax
到这一步,我们实现了客户端的每3秒自动更新表格数据。那么上面这个Table组件是不是可以直接复用到服务端,实现数据拉取呢,不好意思,答案是“不”。
React的奇葩之一,就是其组件有“生存周期”这一说法,在组件的生命的不同时期,例如异步数据更新,DOM销毁等等过程,都会调用不同的生命周期方法。
然而服务端情况不同,对服务端来说,它要做的事情便是:去数据库拉取数据 -> 根据数据生成HTML -> 吐给客户端。这是一个固定的过程,拉取数据和生成HTML过程是不可打乱顺序的,不存在先把内容吐给客户端,再拉取数据这样的异步过程。
所以,componentDidMount这样的“善后”方法,React在服务器渲染组件的时候,就不适用了。
而且我还要告诉你,componentDidMount这个方法,在服务端确实永远都不会执行!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想,这步坑爹吗!搞了半天,这个东西只能在客户端用,说好的同构呢!
别急,拉取数据,我们需要另外的方法。
React中可以通过statics定义“静态方法”,学过面向对象编程的同学,自然懂statics方法的意思,没学过的,拉出去打三十大板。
我们再来改一下Table组件,把拉取数据的Data.fetch逻辑放到这里来。
Table.js: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DOM = React.DOM;
var table = DOM.table, tr = DOM.tr, td = DOM.td;
var Data = require('./data');
module.exports = React.createClass({
    statics: {
        fetchData: function (callback) {
            Data.fetch().then(function (datas) {
                callback.call(null, datas);
            });
        }
    },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table({
                children: this.props.datas.map(function (data) {
                    return tr(null,
                        td(null, data.name),
                        td(null, data.age),
                        td(null, data.gender)
                    );
                })
            });
    },
    componentDidMount: function () {
        setInterval(function () {
            // 组件内部调用statics方法时,使用this.constructor.xxx...
            this.constructor.fetchData(function (datas) {
                this.setProps({
                    datas: datas
                });
            });
        }, 3000);
    }
});
非常重要:Table组件能在客户端和服务端复用fetchData方法拉取数据的关键在于,
Data.fetch必须在客户端和服务端有不同的实现!例如在客户端调用Data.fetch时,是发起ajax请求,而在服务端调用Data.fetch时,有可能是通过UDP协议从其他数据服务器获取数据、查询数据库等实现
由于服务端React不会调用componentDidMount,需要改一下服务端渲染的文件,同样不再通过datas.js获取数据,而是调用Table的静态方法fetchData,获取数据后,再传递给服务端渲染方法renderToString,获取数据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是个异步过程,所以我们的代码也需要是异步的:
render-server.js: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ReactDOMServer = require('react-dom/server');
// table类
var Table = require('./Table');
// table实例
var table = React.createFactory(Table);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callback) {
    Table.fetchData(function (datas) {
        var html = ReactDOMServer.renderToString(table({datas: datas}));
        callback.call(null, html);
    });
};
这时候,我们的Table组件已经实现了每3秒更新一次数据,所以,我们既需要在服务端调用React初始html数据,还需要在客户端调用React实时更新,所以需要在页面中引入我们打包后的js。
server.js
var makeTable = require('./render-server');
var http = require('http');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 res) {
    if (req.url === '/') {
        res.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html'});
        makeTable(function (table) {
            var html = '<!doctype html>\n\
                      <html>\
                        <head>\
                            <title>react server render</title>\
                        </head>\
                        <body>' +
                            table +
                            '<script src="pack.js"></script>\
                        </body>\
                      </html>';
            res.end(html);
        });
    } else {
        res.statusCode = 404;
        res.end();
    }
}).listen(1337, "127.0.0.1");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at http://127.0.0.1:1337/');
成果
通过上面的改动,我们在服务端获取表格数据,生成HTML供浏览器直接渲染;页面渲染后,Table组件每隔3秒会通过ajax获取新的表格数据,有数据更新的话,会直接更新到页面DOM中。
checksum的作用
还记得前面的问题么?
ReactDOMServer.renderToString 和 ReactDOMServer.renderToStaticMarkup 有什么不同?服务端生成的data-react-checksum是干嘛使的?
我们想一想,就算服务端没有初始化HTML数据,仅仅依靠客户端的React也完全可以实现渲染我们的表格,那服务端生成了HTML数据,会不会在客户端React执行的时候被重新渲染呢?我们服务端辛辛苦苦生成的东西,被客户端无情地覆盖了?
当然不会!React在服务端渲染的时候,会为组件生成相应的校验和(checksum),这样客户端React在处理同一个组件的时候,会复用服务端已生成的初始DOM,增量更新,这就是data-react-checksum的作用。
ReactDOMServer.renderToString 和 ReactDOMServer.renderToStaticMarkup 的区别在这个时候就很好解释了,前者会为组件生成checksum,而后者不会,后者仅仅生成HTML结构数据。
所以,只有你不想在客户端-服务端同时操作同一个组件的时候,方可使用renderToStaticMarkup。
[转] React同构思想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act 同构思想
		
作者:yangchunwen React比较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客户端-服务端同构特性,服务端-客户端可复用组件,本文来简单介绍下这一架构思想. 出于篇幅原因,本文不会介绍React基础,所以,如果你还 ...
 - React同构直出优化总结
		
收录待用,修改转载已取得腾讯云授权 作者:郭林烁 joeyguo 原文地址 React 的实践从去年在 PC QQ家校群开始,由于 PC 上的网络及环境都相当好,所以在使用时可谓一帆风顺,偶尔遇到点小 ...
 - React同构直出原理浅析
		
通常,当客户端请求一个包含React组件页面的时候,服务端首先响应输出这个页面,客户端和服务端有了第一次交互.然后,如果加载组件的过程需要向服务端发出Ajax请求等,客户端和服务端又进行了一次交互,这 ...
 - React 同构
		
React 同构 搬运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4671209 究竟什么是同构呢? 同构就是希望前端 后端都使用同一套逻辑 同一套代码 Nodejs出现 ...
 - React 设计思想
		
https://github.com/react-guide/react-basic React 设计思想 译者序:本文是 React 核心开发者.有 React API 终结者之称的 Sebasti ...
 - 打造高可靠与高性能的React同构解决方案
		
前言 随着React的兴起, 结合Node直出的性能优势和React的组件化,React同构已然成为趋势之一.享受技术福利的同时,直面技术挑战,在复杂场景下,挑战10倍以上极致的性能优化. 什么是同构 ...
 - React 同构开发(二)
		
React 同构 所谓同构,简单的说就是客户端的代码可以在服务端运行,好处就是能极大的提升首屏时间,避免白屏,另外同构也给SEO提供了很多便利. React 同构得益于 React 的虚拟 DOM.虚 ...
 - React 同构开发(一)
		
为什么要做同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问什么是同构.所谓同构,顾名思义就是同一套代码,既可以运行在客户端(浏览器),又可以运行在服务器端(node). 我们知道,在前端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一般都会有一个 ...
 - 自制的React同构脚手架
		
代码地址如下:http://www.demodashi.com/demo/12575.html Web前端世界日新月异变化太快,为了让自己跟上节奏不掉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React脚手架,方便日后新 ...
 
随机推荐
- 需求分析Point
			
1.码段的查询结果的汇总值计算有问题.被删除的是否还算是被使用范围内呢?现在是即使废弃了也算使用的.这就有范围和重叠的问题,需要识别这种集合关系的数据好概念,并搞清楚他们的关系和概念.
 - 学习Swift -- 继承
			
继承 一个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的方法(methods),属性(properties)和其它特性.当一个类继承其它类时,继承类叫子类,被继承类叫超类(父类). 在 Swift 中,子类可以调用和访问父类的 ...
 - 常见排序算法(JS版)
			
常见排序算法(JS版)包括: 内置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递归 & 堆栈),归并排序,堆排序,以及分析每种排序算法的执行时间. index.html <! ...
 - dyld: lazy symbol binding failed: Symbol not found: _objc_setProperty_nonatomic
			
这个错误,一般在高版本设备里面不会出现,而在低版本会出现比如你的项目或者引入的静态库的Deployment Target设置成了ios6.0而你的测试设备是ios5.0甚至更低,就会出现如上错误.因为 ...
 - websphere性能设置和日常维护
			
一. 确认磁盘空间是否满足要求1. WebSphere 应用服务器自身代码的占用空间.这个空间一般在1G左右,在不同的系统平台上略有差异. 2. 概要文件所占的空间.WebSphere应用服务器V6. ...
 - Psychos in a Line
			
Codeforces Round #189 (Div. 1) B:http://codeforces.com/problemset/problem/319/B 题意:每一ROUND如果某个人的数字大于 ...
 - WMDestroy函数调用inherited,难道是为了调用子类覆盖函数?还有这样调用的?
			
又碰到了: procedure TWinControl.WMDestroy(var Message: TWMDestroy); begin inherited; // important7 fixme ...
 - Linux  os
			
进程就是处于执行期的程序(目标代码存放在某种存储介质上,如内存).进程不只局限于可执行代码,还包括其他资源:打开的文件,挂起的信号,内核数据结构,内存地址空间以及至少一个执行线程. 进程是出于执行期的 ...
 - [LeetCode#246] Missing Ranges Strobogrammatic Number
			
Problem: A strobogrammatic number is a number that looks the same when rotated 180 degrees (looked a ...
 - 支付宝APP支付Java回调具体步骤
			
/** * 支付宝异步请求通知 * * @param request * @return */@RequestMapping(value = "async", method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