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yteBuffer 到底怎么用?网络编程中一点总结!--不错
原文网址:http://cuisuqiang.iteye.com/blog/1443212
做tcp网络编程,要解析一批批的数据,可是数据是通过Socket连接的InputStream一次次读取的,读取到的不是需要转换的对象,而是要直接根据字节流和协议来生成自己的数据对象。
按照之前的编程思维,总是请求然后响应,当然Socket也是请求和响应,不过与单纯的请求响应是不同的。
这里Socket连接往往是要保持住的,也就是长连接,然后设置一个缓冲区,网络流不断的追加到缓冲区。然后后台去解析缓冲区的字节流。

如图所示,网络的流一直在传递,我们收到也许是完成的数据流,也可能是没有传递完的。这里就需要监视管道,不断读取管道中的流数据,然后向缓冲区追加。程序从头开始解析,如果目前缓冲区包含了数据,则解析,没有则放弃继续读取管道流。
就算管道中包含了数据,也不一定包含了完成的数据。例如,100个字节是一个数据体,可是目前缓冲区内包含了120个字节,这就是说缓冲区包含了一条数据,但是还有没有传递完的字节流。那么就要把前100个字节拿出来解析,然后从缓冲区清除这100个字节。那缓冲区就剩下20个字节了,这些数据可能在下次流中补充完成。
如何建立缓冲?
- /**
- * 全局MVB数据缓冲区 占用 1M 内存
- */
- private static ByteBuffer bbuf = ByteBuffer.allocate(10240);
- /**
- * 线程安全的取得缓冲变量
- */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ByteBuffer getByteBuffer() {
- return bbuf;
- }
写一个Socket客户端,该客户端得到Socket连接,然后读取流,一直向缓冲中追加字节流,每次追加后调用一个方法来解析该流
- public void run() {
- Socket socket = GlobalClientKeep.mvbSocket;
- if (null != socket) {
- try {
- // 获得mvb连接引用
- OutputStream ops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InputStream ips = socket.getInputStream();
- while (true) {
- if (null != ops && null != ips) {
- // 接收返回信息
- byte[] bt = StreamTool.inputStreamToByte(ips);
- ByteBuffer bbuf = GlobalCommonObjectKeep.getByteBuffer();
- // 设置到缓冲区中
- bbuf.put(bt);
- // ////////////////////////////////////////////////////////////////////////
- // 拆包解析方法
- splitByte(ops);
- ops.flush();
- }
- }
- } catch (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 else {
- // 如果连接存在问题,则必须重新建立
- GlobalClientKeep.initMvbSocket();
- }
- }
关于如何读取流,我有一篇博客专门讲解了所以这里是直接调用方法
- byte[] bt = StreamTool.inputStreamToByte(ips);
那么解析方法是如何做的?
解析方法首先获得该缓冲中的所有可用字节,然后判断是否符合一条数据条件,符合就解析。如果符合两条数据条件,则递归调用自己。其中每次解析一条数据以后,要从缓冲区中清除已经读取的字节信息。
- /**
- * @说明 拆包解析方法
- */
- public static void splitByte(OutputStream ops) {
- try {
- ByteBuffer bbuf = GlobalCommonObjectKeep.getByteBuffer();
- int p = bbuf.position();
- int l = bbuf.limit();
- // 回绕缓冲区 一是将 curPointer 移到 0, 二是将 endPointer 移到有效数据结尾
- bbuf.flip();
- byte[] byten = new byte[bbuf.limit()]; // 可用的字节数量
- bbuf.get(byten, bbuf.position(), bbuf.limit()); // 得到目前为止缓冲区所有的数据
- // 进行基本检查,保证已经包含了一组数据
- if (checkByte(byten)) {
- byte[] len = new byte[4];
- // 数组源,数组源拷贝的开始位子,目标,目标填写的开始位子,拷贝的长度
- System.arraycopy(byten, 0, len, 0, 4);
- int length = StreamTool.bytesToInt(len); // 每个字节流的最开始肯定是定义本条数据的长度
- byte[] deco = new byte[length]; // deco 就是这条数据体
- System.arraycopy(byten, 0, deco, 0, length);
- // 判断消息类型,这个应该是从 deco 中解析了,但是下面具体的解析内容不再啰嗦
- int type = 0;
- // 判断类型分类操作
- if (type == 1) {
- } else if (type == 2) {
- } else if (type == 3) {
- } else {
- System.out.println("未知的消息类型,解析结束!");
- // 清空缓存
- bbuf.clear();
- }
- // 如果字节流是多余一组数据则递归
- if (byten.length > length) {
- byte[] temp = new byte[bbuf.limit() - length];
- // 数组源,数组源拷贝的开始位子,目标,目标填写的开始位子,拷贝的长度
- System.arraycopy(byten, length, temp, 0, bbuf.limit() - length);
- // 情况缓存
- bbuf.clear();
- // 重新定义缓存
- bbuf.put(temp);
- // 递归回调
- splitByte(ops);
- }else if(byten.length == length){ // 如果只有一条数据,则直接重置缓冲就可以了
- // 清空缓存
- bbuf.clear();
- }
- } else {
- // 如果没有符合格式包含数据,则还原缓冲变量属性
- bbuf.position(p);
- bbuf.limit(l);
- }
- } catch (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
代码只是一个参考,主要讲解如何分解缓冲区,和取得缓冲区的一条数据,然后清除该数据原来站的空间。
至于缓冲区的属性,如何得到缓冲区的数据,为什么要清空,bbuf.flip();是什么意思。下面来说一下关于ByteBuffer 的一下事情。
ByteBuffer 中有几个属性,其中有两个很重要。limit和 position。position开始在0,填充数据后等于数据的长度,而limit是整个缓冲可用的长度。bbuf.flip();之后,position直接变为0,而limit直接等于position。JDK源码如下:
- /**
- * Flips this buffer. The limit is set to the current position and then
- * the position is set to zero. If the mark is defined then it is
- * discarded.
- *
- * <p> After a sequence of channel-read or <i>put</i> operations, invoke
- * this method to prepare for a sequence of channel-write or relative
- * <i>get</i> operations. For example:
- *
- * <blockquote><pre>
- * buf.put(magic); // Prepend header
- * in.read(buf); // Read data into rest of buffer
- * buf.flip(); // Flip buffer
- * out.write(buf); // Write header + data to channel</pre></blockquote>
- *
- * <p> This method is oft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link
- * java.nio.ByteBuffer#compact compact} method when transferring data from
- * one place to another. </p>
- *
- * @return This buffer
- */
- public final Buffer flip() {
- limit = position;
- position = 0;
- mark = -1;
- return this;
- }
这样,在position和limit之间的数据就是我们要的可用数据。
但是position和limit是ByteBuffer在put和get时需要的属性,所以在使用后要么还原,要么像上面代码一样,清除一些字节信息然后重置。
ByteBuffer 的get和put不是我们平常的取值和设值一样,他会操纵一些属性变化。
请您到ITEYE看我的原创:http://cuisuqiang.iteye.com
或支持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www.javacui.com
【转】ByteBuffer 到底怎么用?网络编程中一点总结!--不错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网络编程中异步编程的理解
目录 前言 一.异步,同步,阻塞和非阻塞的理解 二.异步编程从用户层面和框架层面不同角度的理解 用户角度的理解 框架角度的理解 三.为什么使用异步 四.理解这些能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困惑 参考文章 前 ...
- [转帖]关于网络编程中MTU、TCP、UDP优化配置的一些总结
关于网络编程中MTU.TCP.UDP优化配置的一些总结 https://www.cnblogs.com/maowang1991/archive/2013/04/15/3022955.html 感谢原作 ...
- 浅谈TCP/IP网络编程中socket的行为
我认为,想要熟练掌握Linux下的TCP/IP网络编程,至少有三个层面的知识需要熟悉: 1. TCP/IP协议(如连接的建立和终止.重传和确认.滑动窗口和拥塞控制等等) 2. Socket I/O系统 ...
- socket网络编程中read与recv区别
socket网络编程中read与recv区别 1.read 与 recv 区别 read 原则: 数据在不超过指定的长度的时候有多少读多少,没有数据则会一直等待.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读取数据都需要采用 ...
- VC++学习之网络编程中的套接字
VC++学习之网络编程中的套接字 套接字,简单的说就是通信双方的一种约定,用套接字中的相关函数来完成通信过程.应用层通过传输层进行数据通信时,TCP和UDP会遇到同时为多个应用程序进程提供并发服务的问 ...
- 【Linux网络编程】TCP网络编程中connect()、listen()和accept()三者之间的关系
[Linux网络编程]TCP网络编程中connect().listen()和accept()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于 TCP 的网络编程开发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常见的核心步骤和流程如下: conn ...
- 网络编程中select模型和poll模型学习(linux)
一.概述 并发的网络编程中不管是阻塞式IO还是非阻塞式IO,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同时处理多个socket的问题.操作系统提供了复用IO模型:select和poll,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两个函数都能够 ...
- 网络编程中的read,write函数
关于TCP/IP协议,建议参考Richard Stevens的<TCP/IP Illustrated,vol1>(TCP/IP详解卷1). 关于第二层面,依然建议Richard Steve ...
- Unix网络编程中的五种I/O模型_转
转自:Unix网络编程中的的五种I/O模型 下面主要是把unp第六章介绍的五种I/O模型. 1. 阻塞I/O模型 例如UDP函数recvfrom的内核到应用层.应用层到内核的调用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描 ...
随机推荐
- 如何用js检测判断时间日期的间距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g ...
- 将应用程序中的一些参数写到xml配置文件中
最近碰到一个问题,需要将程序中的一些基本参数写到xml文件中,虽然网上有好多现成的代码,但是觉得对xml不熟悉,果断就研究了一下.先说一下大体思路吧,我设计了一个用来读取和回填的类,然后定义了一个接口 ...
- bootstap 滚动监听
---首先结合源代码介绍官网的说明 ---然后总结了使用滚动监听的几个步骤 ---最后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 ---关键的一点:整体有点零散和乱七八糟,辛苦你的思维和眼睛了,呵呵 ------------ ...
- android Activity 生命周期
今天第一次详细学习android,主要了解了一下activity的生命周期,下面详细说一下自己的简介: 在Actity中最主要的有一下几个方法: protectedvoid onCreate(Bund ...
- C#中堆和栈的区别分析(有待更新总结2)
转载:http://blog.csdn.net/Zevin/article/details/5731965 线程堆栈:简称栈 Stack 托管堆: 简称堆 Heap 使用.Net框架开发程序的时候,我 ...
- Spring回顾
1.IOC和DI 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是一个重要的面对对象编程的法则来削减计算机程序的耦合问题,也是轻量级的Spring框架的核心. IOC理解:将组件对象的控 ...
- Los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at ‘reading initial communication packet', system error: 0 mysql远程连接问题
在用Navicat for MySQL远程连接mysql的时候,出现了 Los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at ‘reading initial communicatio ...
- 为什么喜欢Kindle
为什么喜欢Kindle 有朋友问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用Kindle,作为刚入手一台Kindle PaperWhite 2 的人, 我想说:这个东西,应该算今年我买的最值得的设备了.它的好处太多了:1:轻 ...
- 2D动态光照
对场景内所有点发出射线, 如果射线被某条边阻挡, 则射线停留在阻挡的边上, 如果射线顺利抵达终点, 则对射线偏移-0.001, +0.001角度, 再射出2条射线, 停留在后续的阻挡边上. 把最终的射 ...
- DOM中的范围 createRange()
学习<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 12章dom范围的笔记 dom2级在Document类型中定义了 createRange()方法: 创建range对象很简单 var ran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