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解读SMC-R:透明无感提升云上 TCP 应用网络性能(一)| 龙蜥技术
简介:已有的应用若想使用RDMA技术改造成本高,那么有没有一种技术是不做任何改造就可以享受RDMA带来的性能优势?
文/龙蜥社区高性能网络SIG
引言
Shared Memory Communication over RDMA (SMC-R) 是一种基于 RDMA 技术、兼容 socket 接口的内核网络协议,由 IBM 提出并在 2017 年贡献至 Linux 内核。SMC-R 能够帮助 TCP 网络应用程序透明使用 RDMA,获得高带宽、低时延的网络通信服务。阿里云云上操作系统 Alibaba Cloud Linux 3 以及龙蜥社区开源操作系统 Anolis 8 配合神龙弹性 RDMA (eRDMA) 首次将 SMC-R 带上云上场景,助力云上应用获得更好的网络性能:《技术揭秘:阿里云发布第四代神龙 ,SMC-R 让网络性能提升 20%》。
由于 RDMA 技术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广泛使用,龙蜥社区高性能网络 SIG 认为 SMC-R 将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内核协议栈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并积极将这些优化回馈到上游 Linux 社区。目前,龙蜥社区高性能网络 SIG 是除 IBM 以外最大的 SMC-R 代码贡献团体。由于 SMC-R 相关中文资料极少,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文章,让更多的国内读者了解并接触 SMC-R,也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加入龙蜥社区高性能网络 SIG 一起沟通交流(二维码见文末)。本篇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将从宏观的角度带领读者初探 SMC-R。
一、从 RDMA 谈起
Shared Memory Communication over RDMA 的名称包含了 SMC-R 网络协议的一大特点——基于 RDMA。因此,在介绍 SMC-R 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高性能网络领域中的绝对主力: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 (RDMA) 技术。
1.1 为什么需要 RDMA ?
随着数据中心、分布式系统、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快速发展,网络设备性能进步显著,主流物理网络带宽已达到了 25-100 Gb/s,网络时延也进入了十微秒的时代。然而,网络设备性能提升的同时一个问题也逐渐显露:网络性能与 CPU 算力逐渐失配。传统网络中,负责网络报文封装、解析和用户态/内核态间数据搬运的 CPU 在高速增长的网络带宽面前逐渐显得力不从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以 TCP/IP 网络的一次数据发送与接收过程为例。发送节点 CPU 首先将数据从用户态内存拷贝至内核态内存,在内核态协议栈中完成数据包封装;再由 DMA 控制器将封装好的数据包搬运到 NIC 上发送到对端。接收端 NIC 获得数据包后通过 DMA 控制器搬运到内核态内存中,由内核协议栈解析,层层剥离帧首或包头后再由 CPU 将有效负载 (payload) 拷贝到用户态内存中,完成一次数据传输。
(图/传统 TCP/IP 网络传输模型)
在这一过程中,CPU 需要负责:
1)用户态与内核态间的数据拷贝。
2)网络报文的封装、解析工作。
这些工作“重复低级”,占用了大量 CPU 资源 (如 100 Gb/s 的网卡跑到满带宽需要打满多个 CPU 核资源),使得 CPU 在数据密集型场景下无法将算力用到更有益的地方。
所以,解决网络性能与 CPU 算力失配问题成为了高性能网络发展的关键。考虑到摩尔定律逐渐失效,CPU 性能短时间内发展缓慢,将网络数据处理工作从 CPU 卸载到硬件设备的思路就成为了主流解决方案。这使得以往专用于特定高性能领域的 RDMA 在通用场景下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
1.2 RDMA 的优势
RDMA (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 是一种远程内存直接访问技术,自提出以来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高性能网络的重要组成。那么 RDMA 是如何完成一次数据传输的呢?
(图/用户态 RDMA 网络传输模型)
RDMA 网络 (用户态模式) 中,具备 RDMA 能力的网卡 RNIC 直接从发送端用户态内存中取得数据,在网卡中完成数据封装后传输到接收端,再由接收端 RNIC 将数据解析剥离,将有效负载 (payload) 直接放入用户态内存中完成数据传输。这一过程中 CPU 除了必要的控制面功能外,几乎不用参与数据传输。数据就像是通过 RNIC 直接写入到远程节点的内存中一样。因此,与传统网络相比,RDMA 将 CPU 从网络传输中解放了出来,使得网络传输就像是远程内存直接访问一样方便快捷。
(图/传统网络与 RDMA 网络协议栈对比)
对比传统网络协议,RDMA 网络协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旁路软件协议栈
RDMA 网络依赖 RNIC 在网卡内部完成数据包封装与解析,旁路了网络传输相关的软件协议栈。对于用户态应用程序,RDMA 网络的数据路径旁路了整个内核;对于内核应用程序,则旁路了内核中的部分协议栈。由于旁路了软件协议栈,将数据处理工作卸载到了硬件设备,因而 RDMA 能够有效降低网络时延。
2.CPU 卸载
RDMA 网络中,CPU 仅负责控制面工作。数据路径上,有效负载由 RNIC 的 DMA 模块在应用缓冲区和网卡缓冲区中拷贝 (应用缓冲区提前注册,授权网卡访问的前提下),不再需要 CPU 参与数据搬运,因此可以降低网络传输中的 CPU 占用率。
3.内存直接访问
RDMA 网络中,RNIC 一旦获得远程内存的访问权限,即可直接向远程内存中写入或从远程内存中读出数据,不需要远程节点参与,非常适合大块数据传输。
二、回到 SMC-R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读者对 RDMA 主要特点以及性能优势有了初步的了解。不过,虽然 RDMA 技术能够带来可喜的网络性能提升,但是想使用 RDMA 透明提升现有 TCP 应用的网络性能仍有困难,这是因为 RDMA 网络的使用依赖一系列新的语义接口,包括 ibverbs 接口与 rdmacm 接口 (后统称 verbs 接口)。
部分 ibverbs与rdmacm接口[1]
相较于传统 POSIX socket 接口,verbs 接口数量多,且更接近硬件语义。对于已有的基于 POSIX socket 接口实现的 TCP 网络应用,想要享受 RDMA 带来的性能红利就不得不对应用程序进行大量改造,成本巨大。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在使用 RDMA 网络的同时沿用 socket 接口,使现有 socket 应用程序透明的享受 RDMA 服务。
针对这一需求,业界提出了以下两个方案:
其一,是基于 libvma 的用户态方案。libvma 的原理是通过 LD_PRELOAD 来将应用所有 socket 调用引入自定义实现,在自定义实现中调用 verbs 接口,完成数据收发。但是,由于实现在用户态,libvma 一方面缺少内核统一资源管理,另一方面对 socket 接口的兼容性较差。
其二,是基于 SMC-R 的内核态方案。作为内核态协议栈,SMC-R 对 TCP 应用的兼容性相较于用户态方案会好很多,这种 100% 兼容意味着极低的推广和复用成本。此外,实现在内核态使得 SMC-R 协议栈中的 RDMA 资源能够被用户态不同进程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频繁资源申请与释放的开销。不过,完全兼容 socket 接口就意味着需要牺牲极致的 RDMA 性能 (因为用户态 RDMA 程序可以做到数据路径旁路内核与零拷贝,而 SMC-R 为了兼容 socket 接口,无法实现零拷贝),但这也换来兼容与易用,以及对比 TCP 协议栈的透明性能提升。未来,我们还计划拓展接口,以牺牲小部分兼容性的代价将零拷贝特性应用于 SMC-R,使它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2.1 透明替换 TCP
SMC-R is an open sockets over RDMA protocol that provides transparent exploitation of RDMA (for TCP based applications) while preserving key functions and qualities of service from the TCP/IP ecosystem that enterprise level servers/network depend on!
摘自:
SMC-R 作为一套与 TCP/IP 协议平行,向上兼容 socket 接口,底层使用 RDMA 完成共享内存通信的内核协议栈,其设计意图是为 TCP 应用提供透明的 RDMA 服务,同时保留了 TCP/IP 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功能。为此,SMC-R 在内核中定义了新的网络协议族 AF_SMC,其 proto_ops 与 TCP 行为完全一致。
/* must look like tcp */
static const struct proto_ops smc_sock_ops = {
.family = PF_SMC,
.owner = THIS_MODULE,
.release = smc_release,
.bind = smc_bind,
.connect = smc_connect,
.socketpair = sock_no_socketpair,
.accept = smc_accept,
.getname = smc_getname,
.poll = smc_poll,
.ioctl = smc_ioctl,
.listen = smc_listen,
.shutdown = smc_shutdown,
.setsockopt = smc_setsockopt,
.getsockopt = smc_getsockopt,
.sendmsg = smc_sendmsg,
.recvmsg = smc_recvmsg,
.mmap = sock_no_mmap,
.sendpage = smc_sendpage,
.splice_read = smc_splice_read,
};
由于 SMC-R 协议支持与 TCP 行为一致的 socket 接口,使用 SMC-R 协议非常简单。总体来说有两个方法:
(图/SMC-R 的使用方法)
其一,使用 SMC-R 协议族 AF_SMC 开发。通过创建 AF_SMC 类型的 socket,应用程序的流量将进入到 SMC-R 协议栈;
其二,透明替换协议栈。将应用程序创建的 TCP 类型 socket 透明替换为 SMC 类型 socket。透明替换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 使用 LD_PRELOAD 实现协议栈透明替换。在运行 TCP 应用程序时预加载一个动态库。在动态库中实现自定义 socket() 函数,将 TCP 应用程序创建的 AF_INET 类型 socket 转换为 AF_SMC 类型的 socket,再调用标准 socket 创建流程,从而将 TCP 应用流量引入 SMC-R 协议栈。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
int rc; if (!dl_handle)
initialize(); /* check if socket is eligible for AF_SMC */
if ((domain == AF_INET || domain == AF_INET6) &&
// see kernel code, include/linux/net.h, SOCK_TYPE_MASK
(type & 0xf) == SOCK_STREAM &&
(protocol == IPPROTO_IP || protocol == IPPROTO_TCP)) {
dbg_msg(stderr, "libsmc-preload: map sock to AF_SMC\n");
if (domain == AF_INET)
protocol = SMCPROTO_SMC;
else /* AF_INET6 */
protocol = SMCPROTO_SMC6; domain = AF_SMC;
} rc = (*orig_socket)(domain, type, protocol); return rc;
}
开源用户态工具集 smc-tools 中的 smc_run 指令即实现上述功能[2]。
- 通过 ULP + eBPF 实现协议栈透明替换。SMC-R 支持 TCP ULP 是龙蜥社区高性能网络 SIG 贡献到上游 Linux 社区的新特性。用户可以通过 setsockopt() 指定新创建的 TCP 类型 socket 转换为 SMC 类型 socket。同时,为避免应用程序改造,用户可以通过 eBPF 在合适的 hook 点 (如 BPF_CGROUP_INET_SOCK_CREATE、BPF_CGROUP_INET4_BIND、BPF_CGROUP_INET6_BIND 等) 注入 setsockopt(),实现透明替换。这种方式更适合在容器场景下可以依据自定义规则,批量的完成协议转换。
static int smc_ulp_init(struct sock *sk)
{
struct socket *tcp = sk->sk_socket;
struct net *net = sock_net(sk);
struct socket *smcsock;
int protocol, ret; /* only TCP can be replaced */
if (tcp->type != SOCK_STREAM || sk->sk_protocol != IPPROTO_TCP ||
(sk->sk_family != AF_INET && sk->sk_family != AF_INET6))
return -ESOCKTNOSUPPORT;
/* don't handle wq now */
if (tcp->state != SS_UNCONNECTED || !tcp->file || tcp->wq.fasync_list)
return -ENOTCONN; if (sk->sk_family == AF_INET)
protocol = SMCPROTO_SMC;
else
protocol = SMCPROTO_SMC6; smcsock = sock_alloc();
if (!smcsock)
return -ENFILE; <...>
}
SEC("cgroup/connect4")
int replace_to_smc(struct bpf_sock_addr *addr)
{
int pid = bpf_get_current_pid_tgid() >> 32;
long ret;
/* use-defined rules/filters, such as pid, tcp src/dst address, etc...*/
if (pid != DESIRED_PID)
return 0;
<...>
ret = bpf_setsockopt(addr, SOL_TCP, TCP_ULP, "smc", sizeof("smc"));
if (ret) {
bpf_printk("replace TCP with SMC error: %ld\n", ret);
return 0;
}
return 0;
}
综合上述介绍,TCP 应用程序透明使用 RDMA 服务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2 SMC-R 架构(图/SMC-R 架构)
SMC-R 协议栈在系统内部处于 socket 层以下,RDMA 内核 verbs 层以上。是一个具备 "hybrid" 特点的内核网络协议栈。这里的 "hybrid" 主要体现在 SMC-R 协议栈中混合了 RDMA 流与 TCP 流:
数据流量基于 RDMA 网络传输
SMC-R 使用 RDMA 网络来传递用户态应用程序的数据,使应用程序透明的享受到 RDMA 带来的性能红利,即上图中黄色部分所示。发送端应用程序的数据流量通过 socket 接口从应用缓冲区来到内核内存空间;接着通过 RDMA 网络直接写入远程节点的一个内核态 ringbuf (remote memory buffer, RMB) 中;最后由远程节点 SMC-R 协议栈将数据从 RMB 拷贝到接收端应用缓冲区中。
(图/SMC-R 共享内存通信)
显然,SMC-R 名称中的共享内存通信指的就是基于远程节点 RMB 进行通信。与传统的本地共享内存通信相比,SMC-R 将通信两端拓展为了两个分离的节点,利用 RDMA 实现了基于“远程”共享内存的通信。
(图/主流 RDMA 实现)
目前,RDMA 网络的主流实现有三种:InfiniBand、RoCE 和 iWARP。其中,RoCE 作为在高性能与高成本中权衡的方案,在使用 RDMA 的同时兼容以太网协议,既保证了不错的网络性能,同时也降低了网络组建成本,因此倍受企业青睐,Linux 上游社区版本的 SMC-R 也因此使用 RoCE v1 和 v2 作为其 RDMA 实现。
而 iWARP 则是基于 TCP 实现了 RDMA,突破了其余两者对无损网络的刚性需求。iWARP 具备更好的可拓展性,非常适用于云上场景。阿里云弹性 RDMA (eRDMA) 基于 iWARP 将 RDMA 技术带到云上。阿里云操作系统 Alibaba Cloud Linux 3 与龙蜥社区开源操作系统 Anolis 8 中的 SMC-R 也进一步支持了 eRDMA (iWARP),使云上用户透明无感的使用 RDMA 网络。
依赖 TCP 流建立连接
除 RDMA 流外,SMC-R 还会为每个 SMC-R 连接配备一条 TCP 连接,两者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TCP 流在 SMC-R 协议栈中主要担负以下职责:
1)动态发现对端 SMC-R 能力
在 SMC-R 连接建立前,通信两端并不知道对端是否同样支持 SMC-R。因此,两端会首先建立一条 TCP 连接。在 TCP 连接三次握手的过程中通过发送携带特殊的 TCP 选项的 SYN 包表示支持 SMC-R,同时检验对端发送的 SYN 包中的 TCP 选项。
(图/表示 SMC-R 能力的 TCP 选项)
2)回退
若在上述过程中,通信两端其一无法支持 SMC-R 协议,或是在 SMC-R 连接建立过程中无法继续,则 SMC-R 协议栈将回退至 TCP 协议栈。回退过程中,SMC-R 协议栈将应用程序持有的文件描述符对应的 socket 替换为 TCP 连接的 socket。应用程序的流量将通过这条 TCP 连接承载,以保证数据传输不会中断。
3)帮助建立 SMC-R 连接
若通信两端均支持 SMC-R 协议,则将通过 TCP 连接交换 SMC-R 连接建立消息 (建连过程类似 SSL 握手)。此外,还需要使用此 TCP 连接交换两侧的 RDMA 资源信息,帮助建立用于数据传输的 RDMA 链路。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读者对 SMC-R 总体架构有了初步的了解。SMC-R 作为一个 "hybrid" 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了 TCP 流的通用性和 RDMA 流的高性能。后面的文章中我们将对 SMC-R 中的一次完整通信过程进行分析,届时读者将进一步体会到 "hybrid" 这一特点。
本篇作为 SMC-R 系列文章的首篇,希望能够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回顾本篇,我们主要回答了这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基于 RDMA ?
因为 RDMA 能够带来网络性能提升 (吞吐/时延/CPU占用率);
2、为什么 RDMA 能够带来性能提升?
因为旁路了大量软件协议栈,将 CPU 从网络传输过程中解放出来,使数据传输就像直接写入远程内存一样简单;
3、为什么需要 SMC-R ?
因为 RDMA 应用基于 verbs 接口实现,已有的 TCP socket 应用若想使用 RDMA 技术改造成本高;
4、SMC-R 有什么优势?
SMC-R 完全兼容 socket 接口,模拟 TCP socket 接口行为。使 TCP 用户态应用程序能够透明使用 RDMA 服务,不做任何改造就可以享受 RDMA 带来的性能优势。
5、SMC-R 的架构特点?
SMC-R 架构具有 "hybrid" 的特点,融合了 RDMA 流与 TCP 流。SMC-R 协议使用 RDMA 网络传输应用数据,使用 TCP 流确认对端 SMC-R 能力、帮助建立 RDMA 链路。
参考引用说明:
[1]:https://network.nvidia.com/pdf/prod_software/RDMA_Aware_Programming_user_manual.pdf
[2]:GitHub - ibm-s390-linux/smc-tools: Tools for use with AF_SMC sockets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系列解读SMC-R:透明无感提升云上 TCP 应用网络性能(一)| 龙蜥技术的更多相关文章
- 阿里云应用高可用 AHAS 正式商用,可一键提升云上应用可用性
在分布式架构环境下,服务间的依赖日益复杂,可能没有人能说清单个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构建一个高可用的分布式系统面临着很大挑战. 7月17日,阿里云应用高可用服务AHAS 正式商用,包含架构感知.流控降 ...
- 启用WCF压缩提升Dynamics 365 CE的网络性能
摘要: 微软动态CRM专家罗勇 ,回复307或者20190308可方便获取本文,同时可以在第一间得到我发布的最新博文信息,follow me!我的网站是 www.luoyong.me . 本文系根据微 ...
- Modelarts与无感识别技术生态总结(浅出版)
[摘要] Modelarts技术及相关产业已成为未来AI与大数据重点发展行业模式之一,为了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modelarts现状及生态前景成为研究热点.笔者首先总结modelarts ...
- kaggle 欺诈信用卡预测——不平衡训练样本的处理方法 综合结论就是:随机森林+过采样(直接复制或者smote后,黑白比例1:3 or 1:1)效果比较好!记得在smote前一定要先做标准化!!!其实随机森林对特征是否标准化无感,但是svm和LR就非常非常关键了
先看数据: 特征如下: Time Number of seconds elapsed between each transaction (over two days) numeric V1 No de ...
- Spring Cloud实战 | 最八篇:Spring Cloud +Spring Security OAuth2+ Axios前后端分离模式下无感刷新实现JWT续期
一. 前言 记得上一篇Spring Cloud的文章关于如何使JWT失效进行了理论结合代码实践的说明,想当然的以为那篇会是基于Spring Cloud统一认证架构系列的最终篇.但关于JWT另外还有一个 ...
- 无感刷新 Token
什么是JWT JWT是全称是JSON WEB TOKEN,是一个开放标准,用于将各方数据信息作为JSON格式进行对象传递,可以对数据进行可选的数字加密,可使用RSA或ECDSA进行公钥/私钥签名. 使 ...
- axios实现无感刷新
前言 最近在做需求的时候,涉及到登录token,产品提出一个问题:能不能让token过期时间长一点,我频繁的要去登录. 前端:后端,你能不能把token 过期时间设置的长一点. 后端:可以,但是那样做 ...
- GoogLeNet系列解读
GoogLeNet Incepetion V1 这是GoogLeNet的最早版本,出现在2014年的<Going deeper with convolutions>.之所以名为“GoogL ...
- VNF网络性能提升解决方案及实践
VNF网络性能提升解决方案及实践 2016年7月 作者: 王智民 贡献者: 创建时间: 2016-7-20 稳定程度: 初稿 修改历史 版本 日期 修订人 说明 1.0 20 ...
- 提升Exadata 计算节点本地IO性能
1.问题概述 某客户有一台Exadata X2-2,每个计算节点是4块普通的本地SAS硬盘做成的RAID5,然后在RAID5的本地硬盘上创建了一个文件系统来存放DSG数据同步软件,在后续的运维过程中, ...
随机推荐
- linux权限、特殊权限、ACL控制
Linux基本权限 1.权限基本概述 1.什么是权限?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操作系统对用户能够执行的功能所设立的限制,主要用于约束用户能对系统所做的操作,以及内容访问的范围,或者说,权限是指某个特定的用 ...
- WebView开源库终极方案
目录介绍 01.前沿说明 1.1 案例展示效果 1.2 该库功能和优势 1.3 相关类介绍说明 1.4 WebView知识点 02.如何使用 2.1 如何引入 2.2 最简单使用 2.3 常用api ...
- 说说如何在Vue项目中应用TypeScript?
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在网上总结出来的一些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前言 与link类似 在VUE项目中应用typescript,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库vue-property-decorator, 其是基 ...
- Oracle regexp_replace 手机号脱敏
select '18012345678',regexp_replace('18012345678','(.){4}','****',4,1) from dual;
- DenseBox:思想超前的早期Anchor-free研究 | CVPR 2015
DenseBox检测算法的设计十分超前,如今很多Anchor-free方法有其影子,如果当时不是比Faster R-CNN晚了一点出现,可能目标检测领域很早就开始往Anchor-free的方向发展了 ...
- KingbaseESV8R6 heap table末端垃圾页回收机制
前言 默认情况下,vacuum表不能释放磁盘空间,只是在dead tuple做个标记位,但heap table末端的垃圾页可以被truncate,从磁盘中释放空间.例如表的末尾的100个数据块里面全是 ...
- 关于Java 线程的运行状态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所指状态为JVM线程状态,而非操作系统线程状态.同一时间,一个线程只会存在于一种状态. 线程状态,enum State: 1.NEW 已创建,未运行. 2.RUNNABLE 线程于J ...
- Arm架构下麒麟操作系统安装配置Mariadb数据库
1.安装配置JDK (1)检查机器是否已安装JDK 执行 java -version命令查看机器是否安装JDK,一般麒麟操作系统默认安装openjdk 1.8. (2)安装指定版本JDK 如果麒麟操作 ...
- OpenHarmony携千行百业创新成果亮相HDC.Together 2023
8月4日-6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以下简称"大会")在中国松山湖举办,OpenAtom OpenHarmony(简称"OpenHarmony")隆重参会 ...
- Websphere更新应用文件
说明: 由于war包中存在安全漏洞或者需要变更里面的某个jar包,此处列举了两种更新方法,不需要重启服务器,只需重启应用. Websphere对部署好的应用更新jar包方法如下: 方式一.手动替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