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存模型6-final
与前面介绍的锁和volatile相比较,对final域的读和写更像是普通的变量访问。对于final域,编译器和处理器要遵守两个重排序规则:
-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final域的写入,与随后把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赋值给一个引用变量,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 初次读一个包含final域的对象的引用,与随后初次读这个final域,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示例性的代码来分别说明这两个规则:
public class FinalExample {
int i; //普通变量
final int j; //final变量
static FinalExample obj; public void FinalExample () { //构造函数
i = ; //写普通域
j = ; //写final域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 () { //写线程A执行
obj = new FinalExample ();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 //读线程B执行
FinalExample object = obj; //读对象引用
int a = object.i; //读普通域
int b = object.j; //读final域
}
}
这里假设一个线程A执行writer ()方法,随后另一个线程B执行reader ()方法。下面我们通过这两个线程的交互来说明这两个规则。
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
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禁止把final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这个规则的实现包含下面2个方面:
- JMM禁止编译器把final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
- 编译器会在final域的写之后,构造函数return之前,插入一个StoreStore屏障。这个屏障禁止处理器把final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
现在让我们分析writer ()方法。writer ()方法只包含一行代码:finalExample = new FinalExample ()。这行代码包含两个步骤:
- 构造一个FinalExample类型的对象;
- 把这个对象的引用赋值给引用变量obj。
假设线程B读对象引用与读对象的成员域之间没有重排序(马上会说明为什么需要这个假设),下图是一种可能的执行时序:
在上图中,写普通域的操作被编译器重排序到了构造函数之外,读线程B错误的读取了普通变量i初始化之前的值。而写final域的操作,被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限定”在了构造函数之内,读线程B正确的读取了final变量初始化之后的值。
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对象引用为任意线程可见之前,对象的final域已经被正确初始化过了,而普通域不具有这个保障。以上图为例,在读线程B“看到”对象引用obj时,很可能obj对象还没有构造完成(对普通域i的写操作被重排序到构造函数外,此时初始值2还没有写入普通域 i)。
读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
读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如下:
- 在一个线程中,初次读对象引用与初次读该对象包含的final域,JMM禁止处理器重排序这两个操作(注意,这个规则仅仅针对处理器)。编译器会在读final域操作的前面插入一个LoadLoad屏障。
初次读对象引用与初次读该对象包含的final域,这两个操作之间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由于编译器遵守间接依赖关系,因此编译器不会重排序这两个操作。大多数处理器也会遵守间接依赖,大多数处理器也不会重排序这两个操作。但有少数处理器允许对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的操作做重排序(比如alpha处理 器),这个规则就是专门用来针对这种处理器。reader()方法包含三个操作:
- 初次读引用变量obj;
- 初次读引用变量obj指向对象的普通域j。
- 初次读引用变量obj指向对象的final域i。
现在我们假设写线程A没有发生任何重排序,同时程序在不遵守间接依赖的处理器上执行,下面是一种可能的执行时序:
在上图中,读对象的普通域的操作被处理器重排序到读对象引用之前。读普通域时,该域还没有被写线程A写入,这是一个错误的读取操作。而读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会把读对象final域的操作“限定”在读对象引用之后,此时该final域已经被A线程初始化过了,这是一个正确的读取操作。读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读一个对象的final域之前,一定会先读包含这个final域的对象的引用。在这个示例程序中,如果该引用不为null,那么引用对象的final域一定已经被A线程初始化过了。
如果final域是引用类型
上面我们看到的final域是基础数据类型,下面让我们看看如果final域是引用类型,将会有什么效果?请看下列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FinalReferenceExample {
final int[] intArray; //final是引用类型
static FinalReferenceExample obj; public FinalReferenceExample () { //构造函数
intArray = new int[]; //
intArray[] = ; //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One () { //写线程A执行
obj = new FinalReferenceExample (); //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Two () { //写线程B执行
obj.intArray[] = ; //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 //读线程C执行
if (obj != null) { //
int temp1 = obj.intArray[]; //
}
}
}
这里final域为一个引用类型,它引用一个int型的数组对象。对于引用类型,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对编译器和处理器增加了如下约束:
1.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final引用的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与随后在构造函数外把这个构造对象的引用赋值给一个引用变量,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对上面的示例程序,我们假设首先线程A执行writerOne()方法,执行完后线程B执行writerTwo()方法,执行完后线程C执行reader ()方法。下面是一种可能的线程执行时序:
在上图中,1是对final域的写入,2是对这个final域引用的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3是把被构造的对象的引用赋值给某个引用变量。这里除了前面提到的1不能和3重排序外,2和3也不能重排序。
JMM可以确保读线程C至少能看到写线程A在构造函数中对final引用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即C至少能看到数组下标0的值为1。而写线程B对数组元素的写入,读线程C可能看的到,也可能看不到。JMM不保证线程B的写入对读线程C可见,因为写线程B和读线程C之间存在数据竞争,此时的执行结果不可预知。
如果想要确保读线程C看到写线程B对数组元素的写入,写线程B和读线程C之间需要使用同步原语(lock或volatile)来确保内存可见性。
为什么final引用不能从构造函数内“逸出”
前面我们提到过,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引用变量为任意线程可见之前,该引用变量指向的对象的final域已经在构造函数中被正确初始化过了。其实要得到这个效果,还需要一个保证:在构造函数内部,不能让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为其他线程可见,也就是对象引用不能在构造函数中“逸出”。为了说明问题,让我们来看下面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
final int i;
static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obj; public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 {
i = 1; //1写final域
obj = this; //2 this引用在此“逸出”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 {
new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if (obj != null) { //
int temp = obj.i; //
}
}
}
假设一个线程A执行writer()方法,另一个线程B执行reader()方法。这里的操作2使得对象还未完成构造前就为线程B可见。即使这里的操作2是构造函数的最后一步,且即使在程序中操作2排在操作1后面,执行read()方法的线程仍然可能无法看到final域被初始化后的值,因为这里的 操作1和操作2之间可能被重排序。实际的执行时序可能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构造函数返回前,被构造对象的引用不能为其他线程可见,因为此时的final域可能还没有被初始化。在构造函数返回后,任意线程都将保证能看到final域正确初始化之后的值。
final语义在处理器中的实现
现在我们以x86处理器为例,说明final语义在处理器中的具体实现。上面我们提到,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会要求译编器在final域的写之后,构造函数return之前,插入一个StoreStore障屏。读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要求编译器在读final域的操作前面插入一个LoadLoad屏障。由于x86处理器不会对写-写操作做重排序,所以在x86处理器中,写final域需要的StoreStore障屏会被省略掉。同样,由于x86处理器不会对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的操作做重排序,所以在x86处理器中,读final域需要的LoadLoad屏障也会被省略掉。也就是说在x86处理器 中,final域的读/写不会插入任何内存屏障!
JSR-133为什么要增强final的语义
在旧的Java内存模型中 ,最严重的一个缺陷就是线程可能看到final域的值会改变。比如,一个线程当前看到一个整形final域的值为0(还未初始化之前的默认值),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线程再去读这个final域的值时,却发现值变为了1(被某个线程初始化之后的值)。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旧的Java内存模型中,String 的值可能会改变(参考文献2中有一个具体的例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参考,这里就不赘述了)。
为了修补这个漏洞,JSR-133专家组增强了final的语义。通过为final域增加写和读重排序规则,可以为java程序员提供初始化安全保证:只要对象是正确构造的(被构造对象的引用在构造函数中没有“逸出”),那么不需要使用同步(指lock和volatile的使用),就可以保证任意线程都能看到这个final域在构造函数中被初始化之后的值。
java内存模型6-final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并发编程实战《二》java内存模型
Java解决可见性和有序性问题:Java内存模型 什么是 Java 内存模型? Java 内存模型是个很复杂的规范,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站在我们这些程序员的视角,本质上可以理解为, Java 内存 ...
- java内存模型-final
与前面介绍的锁和 volatile 相比较,对 final 域的读和写更像是普通的变量访问.对于final 域,编译器和处理器要遵守两个重排序规则: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 final 域的写入,与随后把 ...
-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六)——final
与前面介绍的锁和volatile相比较,对final域的读和写更像是普通的变量访问.对于final域,编译器和处理器要遵守两个重排序规则: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final域的写入,与随后把这个被构造对象 ...
- 【转】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六)——final
与前面介绍的锁和volatile相比较,对final域的读和写更像是普通的变量访问.对于final域,编译器和处理器要遵守两个重排序规则: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final域的写入,与随后把这个被构造对象 ...
- 深入理解JMM(Java内存模型) --(六)final
与前面介绍的锁和volatile相比较,对final域的读和写更像是普通的变量访问.对于final域,编译器和处理器要遵守两个重排序规则: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final域的写入,与随后把这个被构造对象 ...
- Java内存模型(三)原子性、内存可见性、重排序、顺序一致性、volatile、锁、final
一.原子性 原子性操作指相应的操作是单一不可分割的操作.例如,对int变量count执行count++d操作就不是原子性操作.因为count++实际上可以分解为3个操作:(1)读取变量co ...
- Java内存模型(MESI、内存屏障、volatile和锁及final内存语义)
JMM (Java内存模型) Java线程的实现 实现线程主要有三种方式,Java线程从JDK1.3后采用第一种方式实现: 使用内核线程实现(1:1实现) 使用用户线程实现(1:N实现) 使用用户线程 ...
- Java内存模型-final域的内存语义--没明白,预留以后继续理解
https://www.cnblogs.com/yuanfy008/p/9349275.html 来自 Java并发编程(1)-Java内存模型
- JVM学习(3)——总结Java内存模型
俗话说,自己写的代码,6个月后也是别人的代码……复习!复习!复习!涉及到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为什么学习Java的内存模式 缓存一致性问题 什么是内存模型 JMM(Java Memory Model)简 ...
- 浅析java内存模型--JMM(Java Memory Model)
在并发编程中,多个线程之间采取什么机制进行通信(信息交换),什么机制进行数据的同步? 在Java语言中,采用的是共享内存模型来实现多线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同步的. 线程之间通过共享程序公共的状态,通 ...
随机推荐
- OSPF相关知识与实例配置【第一部分】
OSPF相关知识与实例配置[基本知识及多区域配置]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的IGP,相比于RIP有无环路:收敛快:扩展性好等优点,也是现在用的最多的:所以这次实验就针对于 ...
- Android Doze模式启用和恢复
从Android 6.0(API level 23)开始,Android提出了两个延长电池使用时间的省电特性给用户.用户管理可以在没有充电的情况下管理app的行为.当用户一段时间没有使用手机的时候,D ...
- H5_background-clip(css3——裁剪)
利用background-clip实现此效果 在body里面只需要写:<div class="box"></div> 在样式里面写上: .box{ widt ...
- 使用SharedPreferences存储用户配置信息
用SharedPreferences来保存用户的基本配置信息非常的方便,实现起来也很容易: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效果截图: 主要代码: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 ...
- Android开发 旋转屏幕导致Activity重建解决方法(转)
文章来源:http://www.jb51.net/article/31833.htm Android开发文档上专门有一小节解释这个问题.简单来说,Activity是负责与用户交互的最主要机制,任何“ ...
- Android查看stdout 和stderr
在默认状态下,Android系统有stdout和stderr(System.out和System.err)输出到/dev/null,在运 行Dalvik VM的进程中,有一个系统可以备份日志文 ...
- node.js的路由
app.js: app.use('/', routes);app.use('/reg', routes);app.use('/u/:user',routes);app.use('/post',rout ...
- win10 平台 elasticsearch 与 elasticsearch-head 的安装
由于elasticsearch是基于java开发的,所以 第一步需要安装JDK. 具体JDK的安装步骤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6dad5075d1dc40 ...
- Java事物基础总结
1.什么是事物? 事物是逻辑上的的一种操作,这个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元素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例如,银行转账过程视为一个事物,转出过程和转入过程要求全部成功或全部失败,通过提交事物或者回滚事物实现 ...
- C#7的新语法
阅读目录 out变量 元组(Tuples) 模式匹配(Pattern matching) 本地引用和返回(Ref locals and returns) 本地函数(Local functions) 表 ...